标题: 《投名状》的创意性结局
性别:未知-离线 轮回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2
功绩 385
帖子 9205
编号 941
注册 2003-9-21


发表于 2007-12-22 22: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投名状》的创意性结局

看了网络下载版的《投名状》,发现里面插入的京剧桥段很有味道,三个男演员的演技比以前也成熟了。不过徐静蕾很不适合演古装戏,尤其不擅长演这种服装很不好的古装戏。如同危难之时才显出真汉子、真英雄的本色,鉴定中人资质的女子和真正美女的重要标准就是衣服。穿上设计很好、质地很好的衣服,真正美女的优势是显现不出来的。只有那种质地、颜色和做工都很差的衣服,才能够让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女,因为那会让美女更显得鹤立鸡群,中人之资者的劣势暴露无遗。就情节来说,陈可辛是下了功夫的,使得大哥的形象远比张彻版的《刺马》来得复杂而丰满,结局也更有创意。

张彻版的《刺马》里在用俊朗的狄龙扮演马新贻使观众耳目一新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大大的BUG,那就是既然马大哥武功高强,又是刀头舐血的出身,如何能够被三弟用短刀刺杀?很有些让人莫名其妙。陈克辛在启用李连杰饰演庞青云,也要面对同样的难题。李的银幕形象,一向是武功高手,金成武饰演的姜午阳要想刺杀他,除了下毒、群殴,恐怕也只有火枪了。果然,陈导演选择了火枪,不过是一把隐藏了主人的暗枪,就在礼炮响起的一瞬(和《狮王争霸》里俄国人刺杀李鸿章的创意一样)打中在打斗中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庞青云,庞身形一下子凝固了,自然躲不过姜午阳的复仇之刀。在修复了《刺马》旧BUG的同时,也揭示了那件晚清奇案的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两江总督是死于政治谋杀,而不是简单的私人恩怨。

那么,在《投名状》中,杀庞青云的幕后主使是谁?在狄大人、姜大人和陈大人议论的时候,陈大人给出了个答案:“太后想安定天下,怎会倚仗一个外人?”这句不是答案,而是罪证,因为真正的主使人,并不是太后,是陈大人自己。

太后用庞青云的用意,正如陈大人所说的那样:“庞大人在朝廷中不属于任何派系,才得太后的垂青”。太后用庞当江苏巡抚,就是要牵制玩寇要君的狄、姜、陈三个人,不然只需要让姜大人奏报候选人,就完全可以压制了庞青云。况且,南京只有山字营和魁字营,太后即便要动手,在重兵布防的南京,不可能绕过这两个营。魁字营是庞的旧仇,庞不可能不做严密堤防,山字营里却有陈的旧部陆大山,在赵二虎被杀、姜午阳出走后,仅次于庞青云的人物。这也是陈大人动手的根本原因,投名状三兄弟一死,战力彪悍的山字营就通过陆大山顺理成章地落到了陈大人的手里。这就是狄大人要挟庞青云裁军的时候,陈大人默不做声的原因。裁撤彪悍的山字营,是狄大人和姜大人急切希望的,对太后来说倒不是很急切,对陈则是大大的有害,因为陈的看家兵力都在山字营。庞青云裁军后对狄、姜二人的危害是减轻了,狄要庞解决掉赵二虎的根本目的仅是在于保证山字营裁军的顺利。

陈大人本来是想拉拢庞青云的,这才在引他朝见的时候一直以导师自居,至于那句“庞大人在朝廷中不属于任何派系” 则是在等待庞说上一句:“全靠陈公提携”,从而建立起门户关系。然而庞青云让他失望了,随后还真的准备裁军,直接危害到了陈的根本利益,于是陈动了杀机。

陈大人在和另外两位大人的密谈中,把主谋引向了太后,除了要证明行动的合法性外,更重要的是要掩饰自己的野心和阴险,同时挑动另外两人与朝廷的隔阂。三个老头儿中,姜霸道但最低级,狄沉稳而直率,陈则最阴险,忽然发现陈的扮演者和央视版《三国演义》司马懿的扮演者似乎是一个人。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眼儿媚 2007-12-23 21:34 +50 好简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8 21:5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19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