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探讨唯物论, 续科学与信仰话题跑题出来的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0 15:2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9-10 14:47 发表


俺是不明白量子理论跟唯物论有什么冲突了。
唯物、唯心的区别在于物质跟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难道量子理论能说明意识决定物质?

测不准原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1 18:0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9-11 14:31 发表


这不是什么预设立场吧?

唯物论是物质决定意识,
最新的科学发现(包括量子力学在内),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属于“物质”;
而唯物论本身则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属于“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的话,就 ...

E=MC^2

反驳完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2 11: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首先看看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来自百度百科)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物质指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来自百度百科)

    按马克思的说法,时间也是物质,......  三维以下空间是物质,三维以上空间却不是物质......

      電子、質子和中子;金屬、化合物、空氣、水、生物等等,以固體、液體或氣體相態呈現。 我们可以看到、嗅到、嚐到或接触到的东西;; 与思想相对而言。(维基百科)

     按维基百科的说法,能量自然不是物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2 11: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9-12 09:54 发表
在世界观上,俺不算排斥唯心说,毕竟世界的本源怎么样,现在还没有明确结论。
俺也没那个能耐去否定了唯心,只是俺个人倾向于唯物世界观。
人的大脑思考的时候,脑细胞的电波在怎样运行吧?可是电波的运 ...

你既然承认了测不准,那么我问你,粒子既然是物质,为什么它的运行无规律可循?


你所说的在某个范围内可预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意识也是在一定范围可预知的,如果你选的范围够大,
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按马克思的说法,难道说,意识也是物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2 19: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9-12 18:44 发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这一概念就是指“客观实在”。列宁已经做了很明确的定义了。

跟什么都没说一样

毫无价值的定义

因为“客观实在”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义,什么是“客观实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3 11: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9-13 09:30 发表
列宁是这么定义物质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恩格斯也对物质有确切的解释:“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运动无非是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运动形式的总和;象‘物质’和‘运动’这样的名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许多不同的、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把握住。”

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这一概念的内涵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它是一个抽象概念,即对何种实物的抽象;它的内容是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的存在。这就有别于之前的唯物主义——特指作为世界始基的某种不可分的基本存在或“实体”,如原子论中的“原子”,这类似今天的微观物理。

“循环定义”指这样一种定义,即定义的概念直接或间接地包含在被定义概念里,如将“麻醉“定义为“麻醉药品所产生的作用”。而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通过揭露物质的最基本特征——客观实在性来实现的,这属于关系定义和实质定义。因此,列宁的定义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我知道,你欲要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际上是在以意识来定义物质,再以物质来定义意识,因此是“循环逻辑”。但列宁说得很清楚:“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在内容上,实在是没有循环逻辑之嫌,而在形式上,单纯地在形式上,则容易给人一种误觉,即什么都没有定义,并没有揭示物质与意识的内容,但实际上,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定义物质与意识,并不是“循环逻辑”。

哲学,并不是独立于客观世界的纯粹思辩,而与科学一样,亦要以事实为根据。如你说的,物质必定先于意识,为什么呢?因为,据当今科学的研究发现,地球存在了数十亿年,而人类的诞生及存在不过是近数百万年前的事情,人类有了文明,即高度的认识能力,又是近数千年的事情;往小说,我们作为个人的诞生及存在仅是数十年的事情,而在我们不存在之前,这世界就不存在了?因此,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这一观念得到了当今世界哲学的普遍认同或是默认,而当今哲学主要的问题是,认识论。你说独立于意识怎么解释物质,这纯粹是不讲究事实的思维的结果,今天的物质定义难道不适用于没有人类存在、或没有你我存在的世界?

末日朝阳的帖子已经很明白了,不知道你是真没看懂,还是故意装作不懂?

按你的定义:

QUOTE: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如果A没有“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那么,按你的定义,A必然不是物,也就是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是“物”的必要条件。

     而“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本来取决于意识。

    意识是“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意识是物质的必要条件........

      这是唯物论么?这分明是唯心论!

当然,如果你不懂充分必要条件,不认可逻辑,我当然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 本帖最后由 totti 于 2007-9-13 11: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3 11: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9-13 11:38 发表

这是列宁的定义,而非我的,关于逻辑,不如先去弄懂什么叫“关系定义”再来讨论好了。而物质与意识的存在,并不依赖于对其的这种定义。

哦,那倒是新鲜,难道所谓的“关系定义”能够掩盖逻辑混乱?

太神奇了,倒像是“中国特色”的万用灵丹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3 12: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9-13 11:53 发表

哈哈,列宁对物质的定义,是说意识对物质反映是物质存在的必要条件,这才是我听到的笑话!



QUOTE: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是列宁的定义,请问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是不是物质的必要条件?

不要告诉我,你连小学语文都没学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3 12:1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9-13 12:06 发表
你搞笑也要有个限度,列宁是这么说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而按你的说法,列宁显然是在说物质依赖于人类的感觉而存在了。这不是断章取义就是有眼无珠了。

而“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是对客观实在的解释、说明,说明、解释得是什么呢?是客观实在“不依赖于人类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类的感觉所反映的特征,而在你儿倒好,成了物质存在的“必要条件”——这不是因果关系,谢谢!

那好吧,好费劲

按你的意思:"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不是物质的必要条件。

举个例子,A不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也不依赖于人类感觉而存在。但A也可能是物质。

OK,那么看看你的定义变成什么了:

 

QUOTE: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

ok,这不是废话么?

 凡不依赖我们感觉存在的都是物质.....

不依赖我们感觉存在《=》不依赖意识存在

变换一下得到:

 

QUOTE: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

我倒,这是什么定义?,我一天也可以定个百八十个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3 12: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算了,说了你也不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3 12: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没有充分或者必要关系的定义......

ok,ok, ok ......

再说多少都是多余的...

[ 本帖最后由 totti 于 2007-9-13 12:5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3 13: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9-13 13:01 发表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指什么?有甲则必有乙,则甲是乙的充分条件;无甲则必无乙,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这种因果关系在你所举的陈述并不存在,而且按你的观点,则列宁在定义中自相矛盾了。我举的例子已经说明了 ...

我支持你说话的权利 ,仅此而已。

如果你坚持你的意见是对的,我也没有义务改造你.

ok,我支持你坚持你的“看法”   这个帖子我是不会再回了,纯浪费时间

[ 本帖最后由 totti 于 2007-9-13 13:0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3 13: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陶心 于 2007-9-13 13:31 发表
你不妨先把别人的意思看懂,而不是偷换别人概念后拿自己会写的去嘲讽别人。
列宁那句话的意思本来就不是讨论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必要条件,而是讲: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的意识是人能够感知物质的必要条 ...

我看没看懂的是你吧,你的结论跟“不依赖意识存在的就是物质”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仍然把物质的概念建立在意识上面,不是我喜欢嘲讽你,实在是你自己脑子不清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3 16: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陶心 于 2007-9-13 14:49 发表

简直莫名其妙,胡咬。
之前和你进行讨论的是轩辕无忧,我旁观后替他讲点话而已,然后果然如我所预料,你用了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我————比如张三正讨论了别的某个人对于物质是什么观点,但尚未整理张三自己 ...

......算了,改变一个人是最难的,试图改变别人本来就是愚蠢的举动,您请继续讨论“您的真理”吧,我是不奉陪了,免得这贴变成谩骂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3 16: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9-13 14:41 发表

嘲讽别人也得看你有没有那份学识,对方有没有那么无知,否则无非是在暴露自己的无知、荒唐与可笑罢了。

定义又称“界说”、“界定”,亚里士多德将其定义为“表明事物的本质的短句”,其方式就是通过对概念 ...

别人指出的你非要视而不见,定义竟然跟所定义的对象并无充分或者必要关系......
如果你坚持这么认为,不和你继续讨论下去无疑是明智之举。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3 17: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9-13 17:13 发表

哈哈,对于你的“指出”我已经做过回复了。

定义对象的存在得依赖于人对它的定义,这我倒还第一次听到——难道说我对你的定义是你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你的存在是我的定义的充分条件?而我没有对你定义,你就 ...

你的话本来就不对,

totti 是轩辕春秋会员,这句话不严密。这句话应该这么说,才是严密的说法,也才是正确的说法:

                  截至目前,已经在本帖里发言的叫作totti的会员是轩辕春秋的会员之一。

    也就是说“截至目前,已经在本帖里发言的叫作totti的会员”的存在,依赖于“轩辕春秋的会员之一”存在着一前提。

     也就是说“轩辕春秋的会员之一”存在,是“截至目前,已经在本帖里发言的叫作totti的会员”存在的必要条件,你的明白?

     最后一贴,因为居然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3 18: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9-13 18:15 发表

哈哈,“totti是轩辕春秋会员”为什么“不对”?根据?它违背了命题的哪点规定?

而你的这段“截至目前,已经在本帖里发言的叫作totti的会员是轩辕春秋的会员之一”,“本帖”即我们讨论的帖子,是轩辕春秋 ...

很简单,罗马王子也是totti,  没有定语的totti可以是任何论坛的会员...... 而这里的totti,分明是特指,只不过由于语言习惯,我们省略了
他的定语。

这也不牵扯任何的循环定义 ,因为定义的是特指的totti,而不是轩辕春秋论坛。

轩辕春秋论坛和轩辕春秋会员是两个不同的事物。

因此不存在循环的问题。

understand?

比方说, 轩辕春秋会员指的是在轩辕春秋论坛注册过id的人.

这里面就没有循环逻辑问题。

[ 本帖最后由 totti 于 2007-9-13 18:3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3 19: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9-13 18:58 发表

根据“totti是轩辕春秋的会员”这个命题,你还能将其认作罗马王子或其他论坛的“totti”会员吗?若是“不”,那么在内容上,说它“不严谨”是不能成立的;而在形式上,我依然要问,其违背了命题的哪点规定?若 ...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4 20: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末日朝阳 于 2007-9-14 19:44 发表
初中政治课老排在数学课后面,很让在下不适应,别人都抓紧时间做数学作业,我却无聊给教材找茬:光定义,不推理(不讲形式逻辑),光推理,不探讨另外可能(没有辩证逻辑),总之这就叫语言霸权,无怪乎为什么被 ...

错误总被更加近似真理的错误取代,
    批判的意义不过是用相对更好的取代相对较差的。
    如果执拗于所谓真正的真理,那么结果只有...正如你的签名...克服不了的缺陷。


    找个笼子把自己装起来,或者说造一个真理让自己相信.....
    准则是,你能说服自己接受这个真理。
    这个真理,取决于决定这个真理的个体的智商水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tt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8
编号 91287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7-9-19 18:0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9-19 18:00 发表


俺的原话是这样的:
既然明知粒子的位置无法确定,那就说明粒子不适合有精确位置的属性。
非要认为粒子有精确位置的属性,而却又认为无法测量出,而以为这是不可知论,那纯粹是自找麻烦。
就像认为人类尾 ...

四维粒子按理说应该可以在三维空间跳跃,就是说,有可能在三维空间“消失”。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9 16: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45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