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唐宋兵制变迁的一个假说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性别:男-离线 马超将军

齐王

Rank: 17Rank: 17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4-5-17 21: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4NO先生也罗嗦起来,快写呢,看看你的思路。

另外关于适者和不适者都是相对具体环境而言的,没有绝对的适者和不适者,抽象意义的适者和不适者根本不存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超将军

齐王

Rank: 17Rank: 17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4-5-18 20: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怎么说了一大堆隋唐经济?难道与兵制变迁有很大关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超将军

齐王

Rank: 17Rank: 17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4-5-19 12: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5-18, 21:19:34发表
正文(续)

…………………
要注意,我们因为受传统史书集中地记载统治阶层的上层活动的影响,很容易会产生一个错觉,即把上层的历史当成了整个国家或社会的历史。但在古代中国,其实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是分隔得很厉害的。上层社会即使有着严重的权力斗争,局势动荡不安,但如果同一时期的施政并没因此而受到多大的影响,下层社会基本上是不会受到上层动荡的影响的,也就是不会动摇到整个国家或社会的大局稳定。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武则天在位期间。看那个时候的史书,我们会觉得当时的中国局势极其混乱,前廷后宫,争权夺利,告密陷害,无日无之,上层官员人心惶惶,朝不保夕,一派末世之象。但事实却是,当时中国的下层民间显然完全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承“贞观之治”之前,启“开元盛世”之后,功不可没也。这是因为武则天心狠手辣地对付的,只限于上层的皇室贵族、朝廷命官,甚至地方基层的官员也没有受到这些争权夺利之事的波及。她施行的经济政策,基本上是很有连续性地继承了贞观年间的大方向,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的偏差,因此中国经济在这段时间能持续地发展。

唉,想想我们的六、七十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纲举目张”,全国人搞什么大练钢铁,大批判,田地里的成熟的庄稼无人收割………是多么的荒唐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超将军

齐王

Rank: 17Rank: 17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4-5-21 20: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心存疑虑的是:府兵制的兵员占全国劳动力的多少呢?有没有具体的数据?如果举国的府兵占人口总数不到1%的话,则征战占用的劳力有限,怎么可能对经济产生那么大的破坏力呢?4NO先生的文章缺乏最关键的数据支撑就是,府兵到底占有全国劳动力的多少?是主要来源吗?如果占用比例很小,这个假说就没有说服力。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13:1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08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