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郭嘉的介绍和与诸葛亮的比较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3-24 11: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i8hk 于 2008-3-23 20:40 发表
郭嘉和诸葛相比,更加全面.不管是政治上的远见还是到军事上的谋断.

郭嘉更加全面?也不知这是读了谁家写的三国志,得出了这个结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5-10 11: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5-9 21:40 发表

《唐李对问》不是宋朝整理出来的,而是宋朝写的新书,并没有用唐朝的资料。所以李靖和李世民对话的内容是假的,属于阮逸编造附会。太宗、卫公根本没有对诸葛亮做出《对问》中的那种评价。
何远、晁公武、陈振 ...

南宋人王应麟所撰《玉海》卷141《兵制·兵法·〈李卫公问对〉》条引《书目》说:“李靖《兵钤新书》
1卷,载靖与秦王论兵,如《问对》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5-10 15: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5-10 11:37 发表
又拜摆渡大神了,引还不引全
南宋人王应麟所撰《玉海》卷141《兵制·兵法·〈李卫公问对〉》条引《书目》说:"李靖《兵钤新书》1卷,载靖与秦王论兵,如《问对》书。"据此,可知《唐李问对》一书很可能是阮逸根据《李靖行述》、《韬钤秘录》和《卫国公手记》诸书编撰附益而成。

可能是什么意思,附益是什么意思。后面的故意不引不知道是别有用心呢,还是别有用心

与后面的有关吗?不管是不是附益,足以反驳你原来的观点.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唐李对问》不是宋朝整理出来的,而是宋朝写的新书,并没有用唐朝的资料。所以李靖和李世民对话的内容是假的,属于阮逸编造附会。太宗、卫公根本没有对诸葛亮做出《对问》中的那种评价。何远、晁公武、陈振声、胡应麟、汪宗沂、姚际恒等人都认为,其内容是伪造。当然,你如果认为他们不是权威那我就没办法了。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南宋人王应麟所撰《玉海》卷141《兵制·兵法·〈李卫公问对〉》条引《书目》说:“李靖《兵钤新书》
1卷,载靖与秦王论兵,如《问对》书。”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8-5-10 16:0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5-11 22:0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5-11 04:54 发表

你还是先搞清楚附益是什么意思吧
摆渡大神都只敢用可能,而不敢完全确定。怎么到你嘴里就100%了
maybe,你知道什么是maybe么

笑,你不是说,唐李问对,没有用唐代的资料,所以李靖和李世民对话的内容是假的,属于阮逸编造附会。太宗、卫公根本没有对诸葛亮做出《对问》中的那种评价。请问一下,《兵钤新书》是不是唐代资料?

请问一下,别说是可能有附益,就是100%有附益,你能证明,《兵钤新书》就不是唐的资料了?还是能证明李靖和李世民对话的内容是假的,属于阮逸编造附会。太宗、卫公根本没有对诸葛亮做出《对问》中的那种评价?


南宋人王应麟所撰《玉海》卷141《兵制·兵法·〈李卫公问对〉》条引《书目》说:“李靖《兵钤新书》1卷,载靖与秦王论兵,如《问对》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5-12 09: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5-12 05:29 发表


转一圈又回来了,结果引还不引全
南宋人王应麟所撰《玉海》卷141《兵制·兵法·〈李卫公问对〉》条引《书目》说:"李靖《兵钤新书》1卷,载靖与秦王论兵,如《问对》书。"据此,可知《唐 ...

真有趣,玩逻辑游戏,你可真在行。

我引的是来自百度,但是是指这一句,这是一条史料,你难道理解不了?

南宋人王应麟所撰《玉海》卷141《兵制·兵法·〈李卫公问对〉》条引《书目》说:"李靖《兵钤新书》1卷,载靖与秦王论兵,如《问对》书。"

附益也好,可能也罢,与这句没有任何关系。你如果觉得有问题,从这条史料出发,而不应我从何处得这条史料进行诡辩,难道从百度上引一条史料,就将百度不知何人做出的评价,奉为天条?倘若在照公主娘娘你的逻辑,百度吧攻击轩辕的全是事实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5-12 12:2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5-12 12:17 发表

玩逻辑游戏,谁有你在行啊。现在干脆直接肢解掉一段话,明目张胆断章取义,理直气壮歪曲前后逻辑关系。辽人强索关南地也不过如此

肢解?

笑话,我采用的百度搜索出来的史料,与别人的评价有什么相关?

这唐李问对,退一万步而言,就是阮某人添益了,你能证明,没有利用唐代的资料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5-12 12:3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5-12 12:28 发表

退一万步而言
阮某人添益是事实,到你嘴里要退一万步阮某人才会添益,不愧是辽人强索关南地的逻辑,很好很强大

笑,置史料于不顾,东拉西扯,公主娘娘的看家伎俩的确不凡。

PS,唐李问对,是否阮逸依托,目前尚无定论,阁下一口咬定成了事实,恐怕这才是辽人强索关南地的逻辑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1 08:0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92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