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有据可考“借荆州”, ——为“借荆州”一说正名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18 18: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
这明明是江表传,阁下的嫁接神功可真了不起。蜀方记载压根没有借的说法。

陈寿做《三国志》时,《蜀书》资料来自于蜀汉的官修史。而恰恰是蜀汉的史录,将以上两个观点同时驳倒。“借荆州数郡”,不仅表明刘备是以“借”的姿态得到孙权土地资助,“借”是双方的君子约定。同时,“数郡”之说,也从地理也为“借荆州”提供了历史证据。

陈寿什么时候写了江表传,蜀汉的史录是如何将观点同时驳倒的?自个读史不仔细,却把责任推到陈寿与蜀汉史录身上,唉,没法说了。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1-19 10:4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19 10:4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王剑风 于 2007-1-18 19:18 发表
关于借荆州公案,杨文理的说法基本可以接受.
两者占领荆州均无正义性可言,湘水会议后此问题基本解决.
而后孙权袭取荆州,无非是因为关羽威胁和全拒长江的心理,和借荆州没什么关系可言了

这个,我到是与你的观点一致,象楼主的说法是错误百出,与史实差了十万八千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19 13: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白鲸 于 2007-1-19 12:55 发表
关于“借荆州”是否是蜀国说法

    如此明明白白在《先主传》中出现“借荆州”这个说法,蜀辈却要否认刘备“借荆州”,看来蜀辈们确实无理可讲。
   “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这是《江表传》中记载,但《江表传》不是吴国人写的,是后来晋代成书。裴松之做注时,为何要将这一段注到先主传中?而且是以刘备一方的口气来讲述?《江表传》主要记载荆襄一带发生的事件,荆襄是刘备集团长期经营的地盘,没有必要向着东吴。这一段《江表传》,其实是向着刘备的。
    如果这位什么刀阁下认为《江表传》不足用,“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是假的,不能算做“蜀史”。那么,同一段话中上下文“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也是假的,不能入蜀史了。明明是有利于刘备的,蜀派居然不要。真是太有意思了!
    而且这照这位什么刀阁下的说法,裴松之也是吴党,把“借荆州”强加给刘备吗?“借”这个字在《鲁肃传》中出现过两次,而完整的“借荆州”一词,只是出现在《先主传》中,还不足以说明刘备是以“借”的姿态得到孙权资地?同时也说明刘备先打通鲁肃这一关节,鲁肃到孙权面前提“借”,有借就有还,孙权这才答应借。所以“借荆州”这个说法显然是刘备一方运筹。



QUOTE:
借荆州”是三国时代的历史事件,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情节,但一些史家和网友主张:三国历史上并无所谓“借荆州”一事,其基本观点主要有:
    一是从蜀汉正统立场出发,认为荆州是刘表的,所以是刘琮的、刘琦的,进而是刘备的。既然荆州本来是刘备的,孙吴集团在赤壁之战后对荆州的短暂占领则名不正言不顺,虽然“(孙)权以土地业备”(《吴书·鲁肃传》),但刘备不欠孙权什么人情、什么债务。孙权为了抢夺荆州地盘,与刘备失和,于是孙吴集团单方面编造出“借荆州”的故事,“掩饰孙权背弃同盟,袭击关羽的丑行。”(黎东方《细说三国》)
    二是从地域角度,认为孙权割让给刘备的土地,只是南郡或者南郡中的江陵一座城池,所以只能说是“借南郡”或“借江陵”。不仅如此,孙权“借”出南郡,却夺走原属于刘琦的江夏郡,并将原属刘备的长沙郡划出一部分设汉昌郡,所以是互换地盘,双方“扯平”,孙权对刘备连资助都谈不上。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事实上,关于荆州归属问题的历史资料中,正式使用“借”这个说法的不是《吴书》,却在《蜀书·先主传》中,“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    而《吴书》中,关于让地刘备,有两次“借”的说法,都出现的《鲁肃传》里,“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鲁肃对孙权说)。“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鲁肃对关羽说)两次都出现在对话中,比诸《蜀书》中“借荆州”一说,有欠明确与正式。
    而恰恰是《蜀书》,将以上两个观点同时驳倒。“借荆州数郡”,不仅表明刘备是以“借”的姿态得到孙权土地资助,“借”是双方的君子约定。同时,“数郡”之说,也从地理也为“借荆州”提供了历史证据。

大家看一下楼主的嘴脸,睁着眼睛将江表传变成了三国志先主传,被人指出之后,百般抵赖。轩辕论坛高人无数,竞出了这么一个腌割史料,无视史实的活宝出来现世,居然还称别人无理可讲,可笑之极。
江表传作者是虞溥,是记载荆襄、江东地带发生的事迹野史,如何变成了替蜀汉说话的史书?在裴注之中,江表传多是吴人事迹,蜀汉之士罕见之极。
裴松之记载此事,就是说有这么一种说法而已,楼主去谈什么我认为裴是吴党,请问楼主,我在贴子哪里说某某人是吴党,或蜀党,还是魏党?
我根本未说江表传足不足用,只是称,这不是蜀书,只要不是蜀书,你的什么“而恰恰是《蜀书》,将以上两个观点同时驳倒。”是荒谬之极的。
另外,“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自然不是蜀史,这不用阁下来操心,这是事实,我不象阁下这般腌割史料,错了之后百般抵赖。

㈢江表传曰: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复〕从权借荆州数郡。


楼主请接着表演,我到是看看你如何将江表传再变成蜀书的。

经此一事,足以证明,你写的东东,根本就不须看,根本不须驳,只要是署名黑白鲸的,大家尽管晒干了听,尽力挤水分就可以了,权当一个笑话处理就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1-19 14:1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19 14:5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白鲸 于 2007-1-19 14:27 发表
有《江表传》为《蜀书》做注,这个《蜀书》就不算数了吗?“借荆州”唯一一次完整地在《三国志》中出现,正是在《先主传》中,不利于自己的史料就承认,能否先把自己理清了再来辩论?
发现《先主传》中“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一段话,不是正文而是裴注,就如获至宝,给别人扣上将《江表传》腌割为《三国志》的帽子。别人实不理解您怎么个腌法?再怎么无理取闹,也不能改变史册,把“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从《先主传》里摘出来吧!现代电子书刊有查询功能,如果在《三国志》里搜索“借荆州”,出来的只能是《先主传》。
楼上看不懂我的话吗?我没有说《江表传》是为蜀国说话,而是说这一段话“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是对刘备有利的。《江表传》既然有可信性,才做为《先主传》的注解。如果“从权借荆州数郡”没有可信性,那么“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也没有可信了,以后要是这段话当做刘备得人心的证据,小心砸自己脚。

先鼓一下掌,楼主的金面罩,铁脸皮的功夫是炉火纯青了,当真是万中无一。恭喜一下,

有《江表传》为《蜀书》做注,那它就算蜀书了。
那里按你的逻辑,曹操为孙子兵法做注,那好,孙子兵法就是曹操写的了?或是曹操所述的就是孙子兵法了?
先主传就是指陈寿三国志里的先主传正文,别的一概不是,阁下妄想以一支生花妙笔,一条如簧巧舌,将这活生生的事实抹杀?
我问你,这江表传从什么地方变成了蜀汉的史料?既然不是蜀汉的史料,“陈寿做《三国志》时,《蜀书》资料来自于蜀汉的官修史。而恰恰是蜀汉的史录,将以上两个观点同时驳倒。“借荆州数郡”,不仅表明刘备是以“借”的姿态得到孙权土地资助,“借”是双方的君子约定。同时,“数郡”之说,也从地理也为“借荆州”提供了历史证据。”“而恰恰是《蜀书》,将以上两个观点同时驳倒。“借荆州数郡”,不仅表明刘备是以“借”的姿态得到孙权土地资助,“借”是双方的君子约定。同时,“数郡”之说,也从地理也为“借荆州”提供了历史证据。”
你这些就是胡说八道。

编辑功能是很强,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可惜,你先前所写,我都留下了,你改不了。

什么现代电子书刊有查询功能,如果在《三国志》里搜索“借荆州”,出来的只能是《先主传》。

这能证明什么?证明江表传是先主传?只要证明不了江表传是先主传,你这篇文章开头所述压根就是错的。

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一段话,不是正文而是裴注,就如获至宝,给别人扣上将《江表传》腌割为《三国志》的帽子。

--这更好笑了,整个一个到打一耙。明明是你读史之时不仔细,一看到这句话,就如获至宝,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被人指出之后,不但不反省,反而说别人无理取闹,笑得我肚子都痛了。

这段话我就能从先主传中摘除,因为它就不是先主传。
引用:文帝践阼,进爵长安乡侯,假节。与夏侯尚围江陵,使聘别屯沔口,止石梵,自当一队,御贼有功,迁后将军,封新野侯。孙权以五万众自围聘於石阳,甚急,聘坚守不动,权住二十余日乃解去。聘追击破之。㈡
  ㈡魏略曰:孙权尝自将数万众卒至。时大雨,城栅崩坏,人民散在田野,未及补治。聘闻权到,不知所施,乃思惟莫若潜默可以疑之。乃敕城中人使不得见,又自卧舍中不起。权果疑之,语其部党曰:“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遂不敢攻而去。魏略此语,与本传反。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九百户。

这段话列在文聘传中,照你的逻辑,其中无论是注,还是正文,都是文聘传,为何一个传中出现两种不同的记载,裴松之还说,“魏略此语,与本传反。”

你将江表传变成先主传,不是腌割史料是什么?

江表传这段话,是否正确,是否有利,是另外一回事,你别转移话题。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1-19 15:4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19 14: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1-19 14:31 发表


金旋后来反叛被杀出自何典?

楼主是何等人物,他说有这回事就是有这回事,连江表传都变成了先主传,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19 16: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白鲸 于 2007-1-18 18:26 发表
且从正史记载里,也找不到任何刘表、刘琦对刘备授权继承荆州的证明。《魏书·刘表传》中记载:“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这说明,刘表生前不仅不希望刘备承袭,而且因其对刘备的雄心、能力的了解,对刘备是有所防犯的。刘琮当政时,诸葛亮等人曾劝说刘备“攻琮,荆州可有”,被刘备拒绝。这时刘表如果“继承”刘表,就属于发动政变。由此可见刘氏父子对刘备的态度。

看来楼主是不将裴注当成正史了,这也可以。
引用裴注:“魏书曰:表病笃,托国於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那好既然不将这段魏书列为正史,为何偏偏将江表传列成先主传?这两段史料都是裴松之在先主传引的,咋一个就可以正了八经的列为先主传,一个就上不了台面呢?楼主可否解释一下。

就这样写东西,还好意思说别人什么“不利于自己的史料就承认,能否先把自己理清了再来辩论?”当真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23 13:4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白鲸 于 2007-1-18 18:26 发表
裴松之引注《先主传》时,引用了《江表传》“借荆州数郡”的说法,不仅表明刘备是以“借”的姿态得到孙权土地资助,“借”是双方的君子约定。同时,“数郡”之说,也从地理也为“借荆州”提供了历史证据。对比两传,很有可能是刘备先打通鲁肃这一关节,鲁肃到孙权面前提“借”,有借就有还,孙权这才答应借。所以“借荆州”这个说法显然是刘备一方运筹。

裴松之引注《先主传》时,引用了《江表传》“借荆州数郡”的说法,只是表明当时还有这样一种说法,与阁下的“借荆州”这个说法显然是刘备一方运筹的观点,无任何关系,阁下为了证明自个的观点,竟然采这种手段,就如我举文聘传的例子,莫非裴松之是表明陈寿三国志的记载是不正确的,而他引注的魏略是正确的?

QUOTE:
“而《吴书》中,关于让地刘备,有两次“借”的说法,都出现的《鲁肃传》里,“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鲁肃对孙权说)。“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鲁肃对关羽说)两次都出现在对话中,比诸《蜀书》中“借荆州”一说,有欠明确与正式。”



QUOTE:
事实上,关于荆州归属问题的历史资料中,完整的“借荆州”三个字,不是出现在《吴书》中,却是在《蜀书·先主传》中,“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

我再提醒你一次,蜀书中压根就没有借荆州一说。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1-23 14:0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25 11: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白鲸 于 2007-1-19 12:55 发表
而湘水划地,也是做个样子,就是刘备表示服个软——毕竟是把“属于”自己的地盘划给别人。荆州南方随着北方走,北方明确南方就明确。周瑜死后刘备得了南郡,荆州就归刘备。吕蒙袭取南郡,荆州就归了东吴。

前日到是未看到这个,现在补上几句。
引用: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
且看一下,孙权夺了三郡之后,却在划界之时,将零陵归还,这到底是谁服软,谁理亏?若非孙权这头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狼理亏,怎能将零陵归还?刘备不过由于阿瞒大军压界,不得不做出让步而已。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借荆州之说,纯属无稽之谈。话说回来,孙权固然皮厚肉粗,但怎及楼主无视基本史实,肆意腌割史料?吴粉虽众,多数乃祥林嫂之辈,将江表传与吴书反复唠叨,但若论手段之卑劣,却是无人能出楼主之右。
此贴实乃一纸荒唐言,楼主被拍得亦可称之满把辛酸泪,哈哈。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3 20: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78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