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何以能兵力占优及失败过程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6-10-30 12: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隙 于 2006-10-30 08:27 发表
张合的是先锋军5W哦。。。魏主亲自来到长安督战哦。如果按你这样说三郡叛了陇右兵不归魏管了。那么诸葛亮的兵不是要达到20来W了
三国志里写的是曹真遣大众挡之。。。这里的大众是少量的意思:wac ...

张合的是先锋军5W没错,魏主亲自来到长安督战也没错。但三郡反叛在此之前,整个陇右士兵不超过2万,诸葛亮的兵最多也就10万,就算陇右2万人一个不少全投降了,也不可能有20万!
大众一般是指几千人,如只有几百就只能算少量,如数量过万就会以*万称之。而赵云虽然带的是老弱之兵,但数量却有1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6-10-30 13: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确是“毫无戒备”,但绝不是“自守之贼”,而是“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

2、关于蜀军北伐兵力主要有2种说法:一是5、6万;二是9或10万。我较为支持后者,因为当时魏西线就有6万驻军,还随时可以增援,前者兵力太少,除非诸葛确实是个军事小白,不然不会那么少人去北伐。还有只是5、6万人怕是不能让朝野恐惧、三郡同时应亮。

3、关于魏军兵力,西线驻军有6万,先锋张颌就有5万,后面还有大军,不知LZ为何以为魏军此战总共才6万?

4、天涯明月刀兄说曹真完全上当,在下不敢苟同,难道诸葛派疑兵就是为了迷惑曹真的几千人?恐怕是为了迷惑张颌的5万人吧!只是没想到会被曹真的几千人击败,自然也就迷惑不了张颌了。

5、曹真只是西部驻军的统帅,而不是战役统帅。先锋张颌这只部队,更不是魏国全部的野战兵力。

6、蜀国总兵力12、13万这事不知LZ从哪里了解的?劝降文书一事更是扯淡。

7、天涯明月刀兄说的:“至于张颌的确是魏之名将,对付马谡之类的,再加上马谡不听诸葛亮的话(谡违亮节度),打胜了,确实值得吹嘘,碰上王平,就老老实实的呆着了,“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碰下张飞吗,真是太精彩了,打了50多天,最后带着10多人跑路,名将也,“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余日。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最后呢,也被诸葛亮射伤而死。”
      个人以为实属偏颇。对王平,只是疑其伏兵,不往逼也,可不是说张颌打不过王平;至于打张飞,张颌是名将,张飞更是名将,且张飞以逸待劳并借助地利,张颌失败一点都不奇怪,有道是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嘛。最后被射伤而死完全是被司马逼的,张颌自己可是认为不该追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6-10-30 16: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马甲兄:

1、“毫无戒备”我是做的引用的却有些不当。

2、我本来就没有否定5、6万人这种说法,只是个人更相信有9万左右。

3、好像没有3。

4、阁下说的和我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曹真可有受督雍凉诸军至箕谷?关中也就2万人,难道各城关都不守了?曹真就是带了几千士兵在箕谷打败了赵云。

王平那事我说的是街亭之战,你干嘛说到第4次北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6-10-30 16: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魏国在西线的驻军有5、6万人,分别驻于关中、陇右和河西地区。如果关中超过2万,那陇右和河西地区就人手不足了。还有史书记载“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赵云就1万老弱,而曹真是大众,就不会在1000以下,不是几千是多少。而且当时一般大众就是指几千,如果上万就称为大军,习惯以*万称之。
谁说换王平就能守街亭的?守围和阻道是两回事,况街亭无险可守,颌军又众。这种假设在历史研究中是不科学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6-10-31 09: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请LZ拿出点能证明魏国西线在刘备时期就认为蜀国是“自守之贼”并“毫无戒备”的史料论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6-10-31 11: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10-31 10:05 发表


陇右有4万常驻兵力存在的话(非各县兵), 还会顷刻被蜀军所吓倒? 其次, 西线主力本来就是关中军, 第二次北伐张合率关中军东去荆州时, 诸葛亮北伐曹真竟支不了半支部队救援, 要张合回师和洛阳增谴三万虎卫军来 ...

西线共有5万多接近6万,关中2万,还有3万多由陇右和河西地区均分,陇右也就1万多人,何来4万!“西线主力本来就是关中军”,所以才算关中2万。陇右只有1万多人,所以你用来质疑陇右人多的文章我就不解释了。
赵云是1万军在三国志里有明确的记载。本来就是说曹真带到箕谷的军队,谁在跟你说在眉的关中军主力只有几千人?
“王平千余兵都能让张合在大胜中止步不敢前”,确实是止步不敢前,除了怕伏兵,也因为不必打。王平千余兵既不能挡道,也不能对其大军产生威胁,何必冒着受伏击的危险去,就为了歼灭千把人?街亭根本无险可守,只有一弹丸小城,而且历史没有假设,一假设就有无数的可能性产生,蝴蝶效应就是这样产生的。
“《中国战争史》上的确是这么写的,原文是十万对五万多。”这个估计是说的开战时的兵力比,当时西线守军确实是5万多。但加上张颌和明帝的大军就不对了。第一次北伐是个过程,兵力并非一成不变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6-10-31 12: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暂时发言马甲兄:
      关于赵云兵马数1万的记载是我记错了,1万确实只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推论。
谢谢马甲兄指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6-10-31 12: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确实是止步不敢前,除了怕伏兵,也因为不必打。
----张合仅仅是破了马谡, 蜀军时值逃散, 只要灭掉这千余兵便可以由击破马谡变成歼灭蜀前军, 这对蜀军来说简直就是场不下于彝陵的灾难的溃败, 没必要实在是说不过去. 只能说, 张合害怕不能取下, 反而误了事. 那么千把人就能让张合疑虑, 王平掌前军的话, 要阻档张合反而很困难了? ”
——张颌的战略目的是从速进军陇右,而非和蜀军的拦截部队纠缠,只要消灭其战斗力,就应快速摆脱纠缠,兵锋直指蜀军主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6-11-1 11: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隙 于 2006-11-1 08:26 发表
前面大大们这么贬我的偶像。。看着不爽了。。
曹真遣的众竟然只有几千???那是不是我也可以这样YY,演义里张飞长阪后面只有20几个搞疑兵就挡住了曹操,这里赵云挡曹真也只有100不到啊。。所以才会出现不战而 ...

你的偶像军事能力确实不行,贬他就是理所当为,你不爽也是你自找的,谁叫你崇拜的是你偶像的军事能力而不是政治能力。
先不跟你争论人数,史记——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可知赵云的兵力大于曹真,而由“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可知,云与亮一样未达成其使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6-11-1 12: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天涯兄上面的两篇文章写得确实精彩,我在这里一下。相同的观点我就不多说了,我来讲一点与兄不同的看法:
1、关于魏国有没有被诸葛亮的疑兵所迷惑一事,就要先从赵云和曹真的兵力对比说起,关中兵力多寡就不争论了,就算兵多好了,但也没有任何记载说明曹真带了关中的全部兵力去箕谷,反而可以证明曹真看穿了疑兵之计,只用相比赵云而言要少的精锐速破之,正合兵法。为何认为曹真兵比赵云少呢?因为虽然天涯兄个人认为汉晋春秋权威性不高,但记载赵云比曹真兵少的,却一个都没有。而显然诸葛用疑兵不会只为了吸引比赵云更少的部队,所以我认为魏国并没有被诸葛亮的疑兵所迷惑。
2、虽然诸葛发动战争的理由不是因为穷兵黩武,他本人也不是这个想法,但其北伐的实质却是穷兵黩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由隆中对可知,诸葛应该还是有战略眼光的,他也知道必须先待北方有变,还需汉中、荆州两路并进才有机会获胜。那为什么后来他却无视这些条件盲目出兵呢?这是因为统一中原、匡复汉室是蜀汉的政治纲领,同时也是他和先主的毕生之志。如果不攻打魏国,则蜀汉的政治立场就没了,他和先主的志向也永无完成的希望,所以他必须得攻,哪怕是穷兵黩武,哪怕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哪怕是战略上的下下之策,他还是选择了用蜀汉的命运来赌那万一的希望,他也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6-11-1 12: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消失D马甲 于 2006-11-1 11:36 发表


诸葛说的这话是单指赵云?????

是两边都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6-11-1 17: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6-11-1 14:54 发表

1、关于赵云兵多兵少的问题,我没有说汉晋春秋记载不可信,因为这是裴注里说的,研究三国志,其实,裴注已经是相当重要的,对于赵云,无论其兵力多少,实力肯定是比不上曹真,争论赵云兵多兵少其实毫无意义, ...

疑兵问题:三郡在陇右,曹真在关中,虽说曹真是西线主帅,但兵力调动也不是1、2天的是,也没有史书记载曹真从陇右调兵过来再出兵拒之。所以阁下说:“曹真是带主力走了,这样三郡无兵,势单力薄,迫于形势,这才迅速叛魏应亮。”没有根据。至于“策反之说,毫无根据,属于胡说八道,满嘴跑火车。”我也这样认为,所以阁下不用做说明。
诸葛亮问题:所谓穷兵黩武,并不是说士兵伤亡大,而是说劳民伤财。诸葛运粮千里,率大军与敌相持于敌地,无论人力和物力的消耗都远大于对方。虽然魏国消耗很大,但蜀汉的消耗更大(也许兵力损失小些)。而且蜀汉军民比例本来就很高,再调大量民夫运粮,肯定会影响国内生产,使原本就低的国力更无法和魏相比。军粮运得越远,在路上的消耗也越大,也多亏了诸葛的木牛流马,才能使蜀汉的后勤在多次北伐时坚持了下来,但仍然影响了蜀汉北伐时所能坚持的时间。正是诸葛亮的穷兵黩武,使蜀、魏之间的国力差距越拉越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6-11-1 17: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11-1 17:17 发表
你也会说史料是写并进兵. 不是张合跟曹真分两路进兵了么?

谴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 ----是分兵给曹真还是让曹真去关右负责指挥官?

曹真没有指挥洛阳的兵马, 他所指挥的是关右诸军. 并进兵指的根本不是分兵 ...

说这么多干吗?你再解释,他也是听不进了。不就是派曹真去把夏侯换回来而已嘛,兵还是关中那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6-11-1 18: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萧云飞 于 2006-11-1 17:50 发表
裴注引用郭冲五事是来批驳的........

官方编写的二战史还引用了希特勒宣称6个月灭亡苏联的原话.不过历史和原文都证明了这句话根本就是扯淡.

不过,如果天涯明月刀来论证,由于权威的二战史中有这样的原文记 ...

你说的那本书是公众性读物还是国家正式的历史纪录书册?官方?笑话。国有印刷厂印的就算是官方正式发布的二战史?连历史教科书都不能算是官方史书。但三国志是,虽然不能保证完全正确,用来做参照是绰绰有余的,你说的那本书能做比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7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3 09: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69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