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袁崇焕之死是怎么回事?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4-10 19: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一些常见史书袁崇焕资料总结

癸酉召廷臣及督师尚书袁崇焕於平台上慰劳甚至问边关何日可定崇焕应曰臣期五年为陛下肃清边陲慷慨请兵械转饷且曰边臣效命动忧掣肘吏部用人兵部指挥户部措饷言路持论皆与边臣尽相呼应始可成功上曰然赐崇焕食出至午门朝臣问崇焕五年期当有成算崇焕曰上期望甚迫故以年慰圣心耳识者叹曰主曰英明后且按期责效崇焕祸不旋踵矣(吹五年平辽)

庚戌袁崇焕至双岛毛文龙进谒慰劳甚至戊午矫制杀文龙崇焕自出都门至宁远专主款於宁远捷后即令番僧往清军中唁问意欲议和会罢归未就迨再出陛见日许上五年复辽既而惧上责效欲复修款议恶文龙扰之乃决计斩文龙(勾结后金斩帅)


袁崇焕既杀毛文龙欲力主款因奏曰臣亦不讳言款即惠徼宗社之灵还侵地归叛人而我存朝鲜何惮不为御史毛羽健上言袁祟焕期五年□□其间方略机宜自可指陈乃崇焕於此时未见明言曰我何以取我何以守也上章累累乃反议款乞皇上详问之报闻(求和谋款)

癸巳清兵破石门驿袁崇焕移营城外初以二百骑尝崇焕崇焕军闻炮遽退竟日不见一骑
袁崇焕令都司戴承恩择地广渠门祖大寿阵於南王承胤等阵西北崇焕阵於西待战午刻有骑兵突东南力战稍却承胤竟徙阵南避
桂前被流矢视之皆袁军矢也崇焕按兵不动物论藉藉(北京之战)

甲辰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及兵部尚书申用懋於平台崇焕不自安留中使於营自青衣玄帽入至朝中张皇□□惧朝臣冀成款及见上上慰谕久之崇焕惧上英明终不敢言款第力请率兵入城不许(想签城下之盟,同秦桧一样)

癸亥杀督师兵部尚书袁崇焕处以殊死上御暖阁辅臣成基命等入对久之出御平台文武诸臣俱入谕曰袁崇焕付托不效专事欺隐市粟谋款不战散遣援兵潜移喇嘛僧入城卿等已知之自当依律正法今特流其妻子兄弟余不问辅臣顿首谢崇焕藤县人万历己未进士素以韬略自诩迨督师出镇辽东其入援时三日五赐金币宣劳亲为饮至而迁延不战至擅杀毛文龙朝议纷纷以致杀身(杀袁崇焕)

-----------------------
以上是崇祯实录的记载

崇祯践祚起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令地方官敦趋就道遂於元年七月十四日至都上御平台特宣崇焕并辅臣尚书九卿等召对上语崇焕曰女直跳梁十载封疆沦陷辽民涂炭卿万里赴召有何方略具实奏闻崇焕对曰臣受皇上特达之知注臣於万里之外倘皇上假臣便宜五年而东患可平全辽可复以报皇上上曰五年灭寇便是方略朕不吝封侯之赏卿其努力以解天下倒悬(吹五年平辽)

崇焕与祖大寿率蒙古壮丁万余骑进援蓟镇北骑至蓟镇与崇焕兵遇不战离城数里札营次早直趋京师崇焕尾其后亦至京师城下即上疏请入城养病稍痊出战上不许召崇焕陛见劳以裘帽即命归营是日北骑绕城北山海总兵满桂方到兵未成列北骑袭之大败全军覆没满桂侄杀入阵救出满桂满桂创重伏马上驰出阵至城下请入陛见遂言崇焕於女直主殂差喇嘛僧往彼议和杀毛文龙以为信物今勾引入犯以城下之盟了五年灭寇之局(北京之战)

上大怒即遣中使二人召崇焕面议军事崇焕欲无往而难於辞乃以军中见疑请以二中使为质上即以二中使留质军中崇焕陛见上命满桂与之面质满桂见崇焕御前赐坐拉之下跪尽发其通敌奸状并言其接济寇粮凿凿有据崇焕见满桂色变遂不能辩免冠请死上命锦衣卫堂上官拿送镇抚司即令满桂往统其军祖大寿闻崇焕下狱即引大队人马夺关而出径奔宁远北骑以崇焕死饱掠去满桂以创重毙(城下之盟)

袁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著魅著魇也五年灭寇寇不能灭而自灭之矣呜呼秦桧力主和议缓宋亡且二百余载崇焕以龌龊庸才焉可上比秦桧(评价)

以上是石匮书后集的记载

戍午督师袁崇焕杀平辽将军总兵官左都督毛文龙于双岛崇焕自出都门至宁远专主款初崇焕于宁远捷报后即令番僧往唁奴虏意议和会罢归未就再出无以塞五年平胡之命声言折冲虑毛文龙泄其计是身入岛诱文龙至

建虏以扼其背甚忌之阴通款崇焕求杀文龙而崇焕中其计不觉也惜哉(勾结后金斩帅)


颜三卫及建虏大饥三卫夷半入于建虏束不的求督帅袁崇焕开粜于前屯之高台堡互市貂参边臣俱不可独崇焕许之盖束不的为建虏窖米谋犯蓟西虽有谍报崇焕不为信(以米市资盗)

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于平台崇焕方遣副总兵张弘谟等蹑敌闻召议饷入见上问以杀毛文龙今逗留何也并不能对命下锦衣狱(北京之战)

甲辰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及兵部尚书申用懋于平台崇焕不自安留中使于营自青衣玄帽入先张皇敌势耸朝臣冀成款议见上亦然上慰谕久之崇焕惧上英明终不敢言款第力请率兵入城不许赐貂裘银盔甲满桂解衣示创上深闵之俱同出(城下之盟)

癸亥杀督师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袁崇焕上御暖阁先辅臣成基命等入对久之出御平台文武诸臣俱入谕曰袁崇焕付托不效专事欺隐市粟谋款纵敌不战散遣援兵潜携喇嘛僧入城向等已知之今法司罪案云何诸臣顿首惟命上曰依律磔之家属岁十六以上斩十五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特流其妻子兄弟余不问辅臣顿首谢上问诸臣更何言辅臣曰其罪不宥(杀袁崇焕)

崇焕字自如藤县人万历巳末进士知邵武以韬略自自诩壬戌入觐自陈愿备兵加兵部职方主事监辽东军旋加山东按察副使备兵永平天启甲子八月进宁前道参政夺情守镇丙寅正月却敌功加右□都御史巡抚辽东关外丁卯又宁远却敌加右都御史与魏忠贤有隙引疾去崇祯初起兵部右侍郎添注戊辰四月加兵部尚书督师辽东己巳十月加太子太保以入援三日五赐金币宜劳亲为饮至而迁延不战至擅杀毛文龙朝议谓践敌宿约至是圣谕袁崇焕谋叛欺君结奸蠹国斩帅以践虏约市米以资盗粮既用东酋阳导入犯复散援师明拟长驱及戎马在郊顿兵观望暗藏夷使坚请入城意欲何为致庙社震惊生灵涂炭神人共忿重辟何辞其家属本当依律正法姑赦不论妻子流二千里安置福建财产尽没入官

仗钺以来极受知遇兵势不加于往日强敌尤迫于目前思以俾阖纵横出表饵之愚计其失在愎谏怯战避难规利也范仲淹答元昊书岳武穆阴间刘豫古人未始无之特所用喇嘛非种世衡之清涧僧王嵩耳今俱谓其通建虏一时难民忿祸众喛漂山而爰书三尺真同反叛安能折其心使不断断地下哉呜呼戍之辟之可也寸磔之果法之平乎

袁氏便宜从事天下闻之诧为奇举居亡何而郊原暴骨者如莽袁氏身膺不道之罚则杀岛帅适所以自杀也才非周公使骄且吝又中建虏之诱杀其所忌能毋败乎谈迁曰高台堡之粟转市塞外为建虏玩弄于股掌误国如此督师之肉其足食乎(评价)
以上是国榷的记载


先是降将李永芳献策於大清主曰兵入中国恐文龙截后须通书崇焕使杀文龙佯许还辽大清主从之崇焕答书密允复以告病回籍乃寝至是再任思杀文龙则辽可得
崇焕既杀文龙密报于清议和清主大喜置酒高会谋攻宁远二王子曰姑索抚百万许还辽俟得赏后复为深入计于是答报崇焕疑有变自思口许上五年复辽又难言抚因语使发兵索赏我可入奏(勾结后金斩帅)

清兵一夜进口杀参将周镇崇焕大惊率总兵祖大寿驰喜峰清师已入长城围遵化崇焕率兵往救清帅曰汝招我至何反扰我崇焕益惧驰蓟州会总督刘策议奏抚赏策曰敌志不在小宜以战为正崇焕不从奏请议款御史毛羽健上言崇焕议以五年灭敌乃反议款乞皇上问之
俄清兵至围蓟州大掠策欲战崇焕阻之
初清围遵化破石门驿崇焕移营城外清以二百骑尝崇焕崇焕军闻炮遽退竟日不见一骑
上命内监招崇焕崇焕恐事泄乃曰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上既任我自有处分何须又召得无听细人之言罪我乎必欲进见须金王二监出质始可回奏上命二监出城崇焕令军守韦公寺自易青衣入见上解貂裘及银甲胄赐之乃退
清兵攻南城崇焕复不战独满桂以五千人与清一日二十战清兵益盛桂不支而走经袁营竟不出救俄桂中流矢五三中体二中甲拔视乃袁兵字号桂初疑清将反间伪为袁号耳及敌骑稍远细审果为袁兵所射大惊入奏(北京之战)

崇焕捏十二罪矫制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金牌矫诏杀武穆古今一辙(评价)

以上是明季北略的记载

贼直到沙窝门袁军门祖总兵等自午至酉鏖战十数合至于中箭幸而的得捷贼退奔三十余里贼之不得攻陷京城者盖因两将力战之功也(朝鲜李朝实录)
癸巳清兵破石门驿袁崇焕移营城外初以二百骑尝崇焕崇焕军闻炮遽退竟日不见一骑
袁崇焕令都司戴承恩择地广渠门祖大寿阵於南王承胤等阵西北崇焕阵於西待战午刻有骑兵突东南力战稍却承胤竟徙阵南避
桂前被流矢视之皆袁军矢也崇焕按兵不动物论藉藉(崇祯实录)
---------------
崇焕与祖大寿率蒙古壮丁万余骑进援蓟镇北骑至蓟镇与崇焕兵遇不战离城数里札营次早直趋京师崇焕尾其后亦至京师城下即上疏请入城养病稍痊出战上不许召崇焕陛见劳以裘帽即命归营是日北骑绕城北山海总兵满桂方到兵未成列北骑袭之大败全军覆没满桂侄杀入阵救出满桂满桂创重伏马上驰出阵至城下请入陛见遂言崇焕於女直主殂差喇嘛僧往彼议和杀毛文龙以为信物今勾引入犯以城下之盟了五年灭寇之局(石匮书后集)
--------------
清兵一夜进口杀参将周镇崇焕大惊率总兵祖大寿驰喜峰清师已入长城围遵化崇焕率兵往救清帅曰汝招我至何反扰我崇焕益惧驰蓟州会总督刘策议奏抚赏策曰敌志不在小宜以战为正崇焕不从奏请议款御史毛羽健上言崇焕议以五年灭敌乃反议款乞皇上问之
俄清兵至围蓟州大掠策欲战崇焕阻之
初清围遵化破石门驿崇焕移营城外清以二百骑尝崇焕崇焕军闻炮遽退竟日不见一骑
上命内监招崇焕崇焕恐事泄乃曰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上既任我自有处分何须又召得无听细人之言罪我乎必欲进见须金王二监出质始可回奏上命二监出城崇焕令军守韦公寺自易青衣入见上解貂裘及银甲胄赐之乃退
清兵攻南城崇焕复不战独满桂以五千人与清一日二十战清兵益盛桂不支而走经袁营竟不出救俄桂中流矢五三中体二中甲拔视乃袁兵字号桂初疑清将反间伪为袁号耳及敌骑稍远细审果为袁兵所射大惊入奏(明季北略)
-------------
莽古尔泰等未率大军同行,止以护军及蒙古兵二千往,见宁远巡抚袁崇焕、锦州总兵祖大寿兵两万屯沙窝门外。莽古尔泰分兵为三队,令各额真等率护军前进。令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豪格继进。时敌于右偏伏兵甚众,因约我军入隘口,宜趋右偏,不趋右偏而由正路入者罪与避敌同。攻入隘口,豪格独趋右偏,败其伏兵,追杀至城壕。余三贝勒不趋右偏,由正路入,击败敌兵,亦追杀至城壕。正白旗额真康古礼未至城壕止于中途。多铎以年幼,与莽古尔泰留后,值明溃卒来犯,两贝勒追杀之。又有敌兵一队,距城稍远,屯树林内,遂令左翼蒙古各旗往击。额驸恩格德尔贝勒巴克率扎鲁特喀尔喀部落诸贝勒兵,不及整队徐行,骤马而进,与敌兵接战,遂败归。巴克什吴纳格及外藩扎鲁特部落,贝勒色木马尼突入迎战,始击败敌兵(清太宗实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4-10 19: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袁崇焕?如果想证明他不是汉奸,请现承认他是天字第一号的蠢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4-12 10:2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遇到崇祯这样的皇帝,实录也未必就可信。崇祯要杀袁崇焕,史官如果写无罪而杀,多半自己的脑袋也没了。
看看上面的史料,满桂之死的真实性就很值得怀疑。“皆袁军矢也”?敌人都兵临城下了,还搞窝里斗,射杀己军猛将。袁崇焕会是这样的人?可笑!如果他真这样做了,不用说别人,他自己的部下恐怕都不会服他。这样的人能率领一万明军击退由努尔哈赤亲自率领的十三万精锐八旗军的进攻?这样的人能让皇太极对宁锦防线无可奈何?
我认为事实不可能是这样的。很可能是崇祯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而将一切罪名归于袁崇焕。当初袁崇焕说五年可平辽,但后来清兵却越过长城打到北京城下,崇祯恐怕此时已有杀袁崇焕之心。后来袁崇焕带兵来援,想要进城防守,崇祯又犯了许多皇帝不信任武将的通病,怀疑袁崇焕要造反,欲杀袁崇焕之心更坚。崇祯是皇帝,捏造几个罪名还不容易吗?至于史料,还不是他怎么说,那些史官就怎么写。
袁崇焕死后,明朝再无能抵御清兵之将,宁锦防线很快崩溃,清兵尽占关外。再加上国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朝的灭亡已只是个时间问题。


————————————————————————————————————————


实录不可信?国榷,石匮书后集也不可信么?
崇焕与祖大寿率蒙古壮丁万余骑进援蓟镇北骑至蓟镇与崇焕兵遇不战离城数里札营次早直趋京师崇焕尾其后亦至京师城下即上疏请入城养病稍痊出战上不许召崇焕陛见劳以裘帽即命归营是日北骑绕城北山海总兵满桂方到兵未成列北骑袭之大败全军覆没满桂侄杀入阵救出满桂满桂创重伏马上驰出阵至城下请入陛见遂言崇焕於女直主殂差喇嘛僧往彼议和杀毛文龙以为信物今勾引入犯以城下之盟了五年灭寇之局(北京之战)

上大怒即遣中使二人召崇焕面议军事崇焕欲无往而难於辞乃以军中见疑请以二中使为质上即以二中使留质军中崇焕陛见上命满桂与之面质满桂见崇焕御前赐坐拉之下跪尽发其通敌奸状并言其接济寇粮凿凿有据崇焕见满桂色变遂不能辩免冠请死上命锦衣卫堂上官拿送镇抚司即令满桂往统其军祖大寿闻崇焕下狱即引大队人马夺关而出径奔宁远北骑以崇焕死饱掠去满桂以创重毙(城下之盟)

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于平台崇焕方遣副总兵张弘谟等蹑敌闻召议饷入见上问以杀毛文龙今逗留何也并不能对命下锦衣狱(北京之战)

甲辰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及兵部尚书申用懋于平台崇焕不自安留中使于营自青衣玄帽入先张皇敌势耸朝臣冀成款议见上亦然上慰谕久之崇焕惧上英明终不敢言款第力请率兵入城不许赐貂裘银盔甲满桂解衣示创上深闵之俱同出(城下之盟)

关宁军玩窝里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点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勤王军不准入城防守本就是明朝惯例,有什么信任不信任的?崇祯如果不信任袁崇焕的话会把组织各支勤王军的权力都给他么?袁崇焕是武将?宁锦防线到了松锦大战之后才算完全崩溃好伐,都已经崇祯十几年的事了。五年平辽二年就平到北京城要五年的话恐怕明朝就差不多给他亡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4-12 10: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8-4-11 23:24 发表

这倒未必,袁崇焕全权督战辽东才不过几年,他死后十多年满清才兵临北京城下,可见未必没了他大明朝就完了

汗,他还没死建怒就兵临城下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4-12 15: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崇祯把各支勤王军都交给袁崇焕了?袁崇焕在北京城下报迎战皇太极的时候手中好像只有他从辽东带回来的不足万人的兵马。
勤王军不能入城防守?土木堡之变后于谦调各地的兵马来勤王,没让他们入城吗?

——————————————————————

帝闻其至,甚喜,温旨褒勉,发帑金犒将士,令尽统诸道援军。

勤王军不入城是祖制,袁崇焕在这个时候请入城崇祯不怀疑他都要怀疑他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4-12 15: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实录上还说崇祯英明,看他做的那些事,他英明吗?根本就是个糊涂虫。他灭了魏忠贤一党不错。可崇祯没当皇帝之前魏忠贤就已经权倾天下了,所以他能看清魏忠贤是何等人物。等到他自己当了皇帝之后,就从旁观者变成了当局者,还不是一样的重用宦官。

————————————————————

实录是什么性质的书你知道吗?什么叫实录上说他英明。
崇祯是没有本事的,我从来就不认为勤政就代表有本事。看他重用的一帮人,袁崇焕、杨嗣昌、温体仁、周延儒。不是小材大用,就是无材大用。在崇祯皇帝面前,只要你敢放卫星、大跃进。高官厚禄就跑不了。“五年平辽”、“十面网成”袁和杨的大话朝臣都当笑话看。就崇祯一个人信,还真信,第一次加派辽饷,吃了一回亏,第二次又加练饷,受二回罪,整个一个记吃不记打,伤疤未好疼已忘。他不是亡国之君谁是?
一上台就尽驱阉党使东林坐大我也不认为是什么英明。看看东林接下来做的那些事,有一件好事?撤了河道监管,基本上治水的钱就都到了文官手里,黄河也就再没有治过,撤了收茶税的太监,茶税就基本上很多被文官贪污了。当然,自此以后各省的茶税收入就急剧下降,文官连年报灾,茶叶岁岁歉收,到崇祯十年,仅浙江一省茶税就从万历、天启年间地二十万两白银降低到每年十二两白银,注意这里不是“十二万两”而是“十二两”。撤了个海关的太监基本上就没海税了,撤了绢税布税,你说?国家那还有钱?这就是崇祯初年东林上台干的好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4-12 15: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你说关宁军窝里斗不是一次两次了,那就请你列举出历次窝里斗的情况。想必你说的是袁崇焕杀毛文龙的事了,仅此一次而已。毛文龙不听调遣还不该死,薛仁贵为什么会在大非川战败,还不是因为副将不听调遣,诸葛亮不也杀了马谡吗。还有,毛文龙死后,他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投降了清朝,和吴三桂、洪承畴一起成为灭明的急先锋。而袁崇焕死后,他的部将祖大寿虽然后来也降了清,却是苦战无援、力战不支而降,而且既便是降了也是徐庶式的投降,至死也未为清朝出过什么力。再说了,杀毛文龙是在没有战事的时候,而满桂之死是在北京城下激战的时候。这个时候暗算己军猛将?袁崇焕一生所做的就是抵御满族入侵,会这么不顾大局?

————————————————————

毛文龙的事情我不想多说,毛文龙个人的是非对错不论。袁崇焕有权力随随便便斩杀一个一品武将吗?事先不奏不报不审不问随随便便找出十二条大罪,明朝武将地位本来就低,你这么一来还不是人人自危。照这样看来他在阵前射杀和他有隙的满桂也很难说不可能,当然这件事已经无考了,袁崇焕下狱之后的审讯资料现在都已经看不到了。
至于关宁的窝里斗,那就太多了。明军的几次兵败都是这帮孙子扯后腿。松锦大战也是他第一个炸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4-12 16: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没办法,明朝太大,战线太长,袁崇焕能守住辽东就不错了。皇太极又不是从他的防区过去的,别的将领无能有什么办法。再说,明朝又不是第一次让异族兵临城下了,瓦剌的也先、鞑靼的俺答都曾兵临北京城下。
让袁崇焕主动进攻清军吗?论野战,明军恐怕不是清军的对手,守城才是上策。在明军与清军的较量中,明军取胜的战役不多,而著名的胜仗也就是宁远、宁锦两役而已,全和袁崇焕有关。袁崇焕死后,明军在与清军的交战中,还有过胜仗吗?

————————————————————

的确不是他的防区,而且也很难说是谁的责任。刘策何辜?他有什么办法,明朝每年的财政收入几乎全部支给辽镇了,蓟镇没钱,根本构不起有效的防线。但是在组织防线的过程中袁崇焕是有责任的,没有集重兵于一线反倒四处分兵。既然向皇帝承诺“必不令敌越蓟西”。但又没有对皇太极做任何有效的阻拦,在发现被后金军越过防线后又没有对后金军进行追袭,而是经另一条道路赶到北京,不仅比满桂慢,还比后金军队慢了四天。兵薄都城总要有人负责,王恰下狱,刘策下狱,接着就是袁崇焕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4-12 17:4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要说明军的胜利,沈奉这种带有野战性质的守战不知道比宁远宁锦强多少。浑河虽然输了,但是明军以少抗多,以步抗骑,而八旗步兵竟被惨烈所慑不战而败逃,即使在整个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也是极其罕见的。至于说到宁远宁锦,

宁远大捷,明军自己承认的战损就有八千,斩首只有二百多。

宁锦,明军被摧毁了十七座堡垒,七万多野战军被不到两万批甲吓得不敢出城门一步,最后还有两万多关宁边防军指战员被小野猪皮抓回去当包衣。

我还真不知道是谁胜谁负?

其实最有趣的还不是这些,关于袁对毛文龙的态度
第一次宁远之战,毛文龙进攻永宁。第二次锦宁会战之时,毛文龙亦在五月率军入袭昌城。

有袁的奏章为证。这是锦宁之战后袁崇焕上奏朝庭疏折的内容:“……孰知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创兵折,然数年牵掣之功,此为最烈!……”看这意思,毛文龙还受了伤。

王在晋在<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四也说到了这一点:毛文龙袭辽阳,故旋兵相接,宁锦之围解,文龙与有力焉!

但是过了两年,杀毛文龙的时候,袁崇焕的口风却变了。就在袁与钱龙锡谈话前的几个月,袁还在奏折上称毛”立有大功”.但在杀毛之时有一条罪名就是”未立寸功”。
反复小人!何足信?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5-3 16:1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袁崇焕自己被射成刺猬  那啥  你已经相信一本玄幻小说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5-3 16: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5-2 16:39 发表



比后金军慢?

广渠门难道是后金等袁崇焕来回援在对殴的.

至于说分兵,那些地方都是重点保护地方,你不分兵,万一后金杀过去,把皇陵给推了,你负责呀,反正被推了的不是你祖宗,而且这分兵皇帝自己下旨 ...

十四日,西追,十六日,至河西务,营城外。是晚抵左安门,乃十七日也。

这么大一个圈子,真是神速啊.......

当时金军在张湾,他去左安门,又绕过去了。

“必不令敌越蓟西”是谁说的?“时命崇焕不得过蓟门一步”知道么?

洪太如果要进攻北京只有从这条路向西强攻打破明军的拦截过蓟州,放着眼前的敌人不设防去防备敌人原路退出喜峰口在塞外绕几百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5-3 16:3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5-3 16:23 发表



辽西入卫纪事:时贼矢雨骤,公与余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


玄幻小说我是经常看,但不看窃明这种打正史的玄幻小说。别人YY就是YY,大家鉴赏而已。

至于谁看多了玄幻小说在YY,很明显了.

关于窃明只能再次提醒一句:做人不能太CNN。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公与余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  你当袁某是杨再兴啊?杨再兴不也牺牲了,他居然还能活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5-3 17: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5-3 16:39 发表



杨再兴死后身上的箭头有两斤重,真是白痴到了极点,中箭那么容易就挂,又不是射到了要害,射到,也要射进去,如果要挂满桂早就死了百八十次了.还论到书里写他去御前告状.

而且别人还很明显的写了,箭未射 ...

不知道谁是白痴  两肋如猬  一箭也射不进去?杨再兴射程刺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袁崇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要扎得象杨再兴那么密集才可能射到一个人身上  不考虑命中率  莫非莽古尔泰那几千人全都对准袁崇焕一个人?

CNN BBC的报道你也深信不疑?

[ 本帖最后由 zfxweng 于 2008-5-3 17:2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5-3 17: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5-3 16:49 发表



皇太极在潜越蓟州变只有强行攻破了?

必不令敌越蓟西,将军还天天说得胜而还,难道个个都得胜而还了。不下保证,你要袁崇焕说打不过,有些事情必须说的好听,连这都不知道,还谈什么,在这种个问题上扯来扯 ...

不强行突破还能怎样?还潜越?几万人都能在眼皮子底下潜越了?不敢野战就是不敢野战,眼睁睁的放任别人大摇大摆的过去

hoho “必不令敌越蓟西”既然都说了什么事都不做?皇帝是你哄着玩的啊!?当时的命令就是“不得过蓟门一步”没信心野战就集结兵力啊!?既然你还敢分兵就说明你有信心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5-3 17: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5-3 16:56 发表



哟,我当是什么呢,原来还是百度吧里的大婶贴呀.

而且别人后来还承认了没考证完全,你就急的贴出来了呀.

至于袁崇焕部队的战斗力,北京城不是有表现吗,怎么就看不见了,这会说别人烂,既然烂,就守城 ...

北京城下的表现?斩首几何?结果如何?恕我孤陋寡闻

潜越潜越你就继续潜越吧!都这么打就简单了  北京城下不也是可以潜越吗?潜到南京最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5-3 17: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5-3 16:57 发表



理论逻辑上都过不去,还谈可信度,

辽西入卫纪事又有什么不可信的理由吗?

满桂告了御状  袁崇焕不能答应该是可信的  至于到底射没射是另外一回事

论逻辑  这个两肋如猬更莫名其妙  可信度  周文郁可以说是袁崇焕的死士

程本直  余大成那两篇文章的某些观点就可以看出他们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的

和东江客问属于一个种类的史料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冒牌 2008-5-3 18:26 -5 四连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3 20:2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79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