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碰到的逻辑学问题
性别:女-离线 枫儿
(逸之)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仕女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13
编号 85355
注册 2006-10-1


发表于 2007-6-28 21: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辩论有益是要建立在辩论各方对同一概念具有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的。如果双方始终说着同一个概念,却并不只同一个事物,那就毫无意义了。

举一个例子,#2中的两个“本句”名是相同的,实是不同的,第一个指的是第一句,第二个指的是第二句。

对于道的阐述,本就只能建立在与其相适应的层次(其超越时空的限制,自然比寻常人言论的层次要高)上,若是听者不能达到那个层次,那表达和理解的基础也是没有的,多说也是无益的。

而弃实求名,形式化的形式化,来看待道家,正是坐井观天,以此天说彼天,是一片天,也不是一片天啊!
多看看秋水吧!

大辩无言,小辩还是有言的。就好像大象无形一样,大辩又怎么会拘泥于“言论”这一种形式呢?可以是事实、历史、时间……那真是“说了也不明白,明白的就不用说了”。

QUOTE:
原帖由 方二 于 2007-6-28 06:33 发表


这个就见仁见智了吧
东方的怀疑论思潮没有西方来的强烈,且持有怀疑论观点的多出自“不敢为天下先”的道家、道教,都是比较温和的
以正统的学术眼光看,庄子可能还够不上怀疑论的标准,而只是停留在相对主 ...

“不敢为天下先”,也是后天下而为,随天下而为,无为,通俗地讲,就是遵循客观规律。所以,道家只是阐述所认识的规律。于什么“怀疑论”、“相对主义”,风马牛不相及也。

公主拆楼的比喻的确不错,可你为什么还是只看到楼,而看不到柱子呢?

[ 本帖最后由 枫儿 于 2007-6-28 21:50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枫儿
(逸之)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仕女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13
编号 85355
注册 2006-10-1


发表于 2007-6-30 15:4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6-29 22:18 发表
你的柱子是什么概念? 我觉得我看到了,而且我自己也很喜欢拆着玩。

你拆得很好啊!我是引用方二,并与他说的,是赞同他对你那个比喻的夸奖,那个“你”自然是指称他啦。我说的柱子,本就是引用你说的柱子,自然是一种柱子。在生动形象上,你也与庄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枫儿
(逸之)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仕女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13
编号 85355
注册 2006-10-1


发表于 2007-7-4 19:4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ymei 于 2007-7-3 14:39 发表
之所以有悖论存在,是人们相信一件事物非此即彼。
如果这个前提本身有问题的话,悖论就不会困扰人了。
当然,对逻辑的深入探讨是有必要的,但欲加之四海而皆准,恐怕是行不通的。

你这么说也对,但现在悖论就在于,哲学的研究不就是为了“欲加之四海而皆准”吗?
再回想我上面的话,在哲学来讲岂不是很有意思?或许,悖论的无处不在,便是真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枫儿
(逸之)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仕女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13
编号 85355
注册 2006-10-1


发表于 2007-7-11 01:2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8 mymei 的帖子

哲学有适用范围的话,那还叫哲学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 05:1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32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