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论孙权当皇帝时该不该追赠孙策皇帝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10-10 23: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玄恭 于 2006-10-10 23:16 发表
孙策被封王肯定是因功而不是因亲.否则同为孙坚子的孙翊孙匡未何不得封王?
原本这也不是个问题,很正常.
是后来司马炎追封了晋景才显得孙权不厚道,
以其这样还不如说司马炎太厚道.
当然他确实是个很宽厚的君主 ...

嗯,比明强千倍?慕容,他有建文帝宽厚吗?他有明仁宗厚道吗?说的有些绝对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10-10 23: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玄恭 于 2006-10-10 23:19 发表
另外,孙权把领地从半州扩大到扬,荆,交两州半,加之两次生死存亡的大战役.说他完全是继承不妥.其称帝时大量孙策时代的旧臣都死在前面了.
可说形同开创.

此说也不妥,孙权称帝后的成就,是建立在父兄所打下的基础之上.

赤壁之战,还是亏父兄的旧臣.

不过,你刚才说孙权此人不厚道,倒也是事实.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10-11 12: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uperzz_0 于 2006-10-11 10:31 发表
司马安世其实是个不错的君主,但是他还是拘泥于血缘,知道儿子是弱智还是要传位,直接导致了西晋的内乱和灭亡。如果他开明点,就应该在兄弟甚至侄子里选个继承人,不过这个在古代确实很难作到

的确是不错的君主,后宫嫔妃太多,实在不知道找哪个HAPPY,只有坐在羊车上,随着羊的感觉走.

统一中国之后,对军事进行改革,使晋王朝的统治力大大的削弱.

手下大臣醉生梦死,忠义之辈得不到重用,奸谀之辈横行,斗富之争标榜史册.

说句公道话,司马炎能统一中国,还是多亏他老爸司马昭打下的好基础.这个人还算是厚道,皇帝当的可真不咋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10-11 14: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玄恭 于 2006-10-11 13:54 发表


嘿嘿,这两位就不用举出来了,建文洪熙,也就算在明朝叫宽厚,这两位对秦后不闻的人殉制熟视无睹,身体力行的事就不提了.
建文一即位就削藩生事,连续废周、齐、岷四王为庶人,将他们抓到南京囚禁,逼得湘王自焚,逼 ...

呵呵,一句"你急什么?"彰显了慕容的回复特点,也要感谢慕容的精彩回复.总算没出现"得,...."这类的话语.呵呵,开个玩笑.

明仁宗其实很宽厚,两个弟弟那样对待他,他即位后,未见对自己的兄弟做出过份的事情,也足见其无愧于"仁".
并且,他还赦免了建文帝的旧臣和成祖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儒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也说明,他为人仁厚.
还有一点,明仁宗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爱民如子,也是其仁厚的表现.
谭妃在朱高炽死后自缢殉节,未听说过有美眉为司马炎殉节的.

呵呵,那就如君所言,这二人不如司马炎宽厚,可也没有到了差千倍的距离呀.本是无所谓的事情,兄说如何,就如何吧.以前的回复,算我认真了.

还要再次感谢慕容的精彩回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10-11 16: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玄恭 于 2006-10-11 16:42 发表
刘毅同样是当着众多大臣的面,在南郊祭天的大场合.
殉节更不宜拿出来比,以明初那种人殉制度,"自愿"要殉,不自愿也要殉啊.^_^
即使明帝最宽容的建文洪熙也不过如此,那么太祖父子这样的不是可想而知么.

呵呵,那比明孝宗如何呢?

生母被万妃害死,孝宗既位后的态度是宽容.

一生只拥有一个女人,在这方面,是千古一帝呀!

勤于政务,任用贤能,爱民如子,这些也算是仁厚的表现吧!

慕容呀,这位朱大哥没搞过人殉吧,呵呵,比司马老兄,是不是差不了千倍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10-11 17: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慕容呀,俺这人容易认真,你别见怪呀,只是说事的,无他意,司马老兄的确是个厚道人,不过,明朝皇帝也有二三个厚道人,不要一概抹杀呀,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10-11 20: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玄恭 于 2006-10-11 19:39 发表


被那群儒臣完全控制的道德楷模就不用拿出来了吧,连带儿子玩一会儿都要偷偷摸摸的生怕被科道官抓到,以其说是宽厚,不如说是惧人言.凡事被约束过了头.至于其与张后,不过是成化与万氏的翻版,惧内而已,放纵妻舅胡 ...

我说慕容呀,明孝宗放纵妻舅,那晋武帝就不放纵妻舅了?那杨骏的所为,比那张鹤龄兄弟如何呀?

还有了,明孝宗弹琴,都会有人上疏劝止,明孝宗说什么呢?不是也虚心接受了?而且,惧人言是好事,也说明他宽厚的一面,换明世宗或者是明成祖,是不会惧人言的.如果是比纳谏,那唐太宗不是也成了厚道人了?

好,就不说他对百姓如何了,就说下他对万氏及其家人吧,还不够厚道呀?

唉,慕容呀,你不说那句话,也没了我这些个认真的观点,还要谢谢你呀!呵呵!

所以呀,下次不要再说比明强千倍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10-12 01: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玄恭 于 2006-10-12 00:58 发表



回答我,不惧人言的君主的宽厚是不是比惧人言的君主难得得多?
再回答我,孝宗能代表明帝的整体形象么?平均一下不还是强千倍?这个千你也知道是加重口气的形容词,不是具体数量1000,

道理和事实扯的差不多 ...

小恭恭,不要生气嘛!呵呵

俺知道错了,还不行嘛!

其实那司马炎也代表不了晋帝的整体形象呀,平均一下,还是强不了千倍的.你让他一个人比明十六人,那也不现实.再说时代不同,制度不同嘛.

呵呵,不说了,再说下去,小恭恭就不高兴了,关公战秦琼的事,我就不再说了.

不过,小恭恭那话还是说滴绝对了点.呵呵,开个玩笑,不说了,不说了,你千万别拍我,我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10-12 01: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玄恭 于 2006-10-12 01:08 发表



我本来比的就不是晋明两朝啊,那句不过是为形容其宽厚的顺口一说,您就来辩这么一大串,都离题多远了?

小恭恭不生气,偶也就放心了,呵呵.小恭恭的精彩回复,偶是非常期待的,所以,也就稍稍对字眼认真了一些.

还要向小恭恭陪不是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0 02: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22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