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ZT民族英雄-----大将军施琅, 民族英雄-----大将军施琅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9-22 15: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另附:我们的汉民族只所以能延续至今,并不是我们汉族的强大,也不是因为我们汉族的人口众多,而是我们汉族坚忍与不屈的精神,还有包容与博大的胸怀。故我们汉族能屹立世界东方,汉族本身,也是经历了几次大的民族融合,所以,网上那些叫喊“大汉民族主义无上论”者,只是显示出自身的无知与浅薄。悲秋不怕骂,只是骂能改写真理吗?
这算是题外话了,不到之处,请多原谅,敬请有识之士多多指教!


---------------------------------------------------------------------------------------------------------------------------------------------原文这段闲汉兄漏下了。

首先,要谢谢闲汉兄对我的关注与支持,如此对我,所谓的马甲也莫过于此。嗯,我知道闲汉兄怕人说闲话,所以没有转完全。兄弟完全不必顾虑,纯爷们,就要坦坦荡荡、正大光明,是吧!

其次,此篇的收成好像在那边还不错吧。所以呢,兄台的本意是好的,活跃论坛气氛嘛。呵呵,只要不是骂人,怎么写是大家的自由,因为都是个人观点。

还有,兄弟最后评价的那一段,也太高抬我了。呵呵,夸清朝的有不少人呢?有阎崇年、柏杨、胡绳、钱穆等等,偶能引起兄弟的关注,也说明我在兄弟的心中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写首诗谢谢你,不合格律,但是发自偶的真情。

闲弹胡琴愁何堪,
汉家女儿漠北天。
多少心事诉归雁,
谢尽芳华何人怜。


呵呵,最近较忙,写完朱地蛋之后,偶下一步会写朱见深,嗯,到时欢迎指教了。偶说过,只是个人观点,但是朱重八的的确确是朱元璋的原名,偶总不能写到那个地方,加上个太祖讳重八吧。呵呵

不知阁下是那位以安身立命之术为本务的兄弟吗?如果是,那还要祝你财源滚滚、生意兴隆、爱情事业双丰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9-22 21: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看到儒人妹妹的回复,真是十分的荣幸呀!儒人妹妹笔风甚好,秋秋很是喜欢,在此还要向儒人妹妹学习了。

本来想写点东东的,既是苦中作乐,也是为了完成别处答应朋友的承诺,不过,看到儒人妹妹这么认真的回复,秋秋先放下别的事情,对儒人妹妹所提的这些问题,作下解答。只是个人观点,不要伤了和气。呵呵,友谊第一。

好,先创造个环境。

今天,我与儒人妹妹面对面的坐在一间酒吧里,外面下着大雨。酒吧生意不太好,我点了一杯啤酒,儒人妹妹要了一杯果汁。

儒人妹妹看起来又瘦了,瘦的让我心碎。一双大而清彻的眼睛,好像能看透世间万物。

我想谈别的事情,比如最近儒人妹妹是否过的开心,工作是否顺利。没想到儒人妹妹冷冷的看着我,过了许久,她终于开口说话了。

“据悲秋兄说,此贴曾被天涯斑竹删过云云,而悲秋兄仅为一个回帖骂施琅为汉奸,就冒版规于不顾再次发来,可见对施琅是何等的崇敬,悲秋兄此举也堪为我等水民之楷模!”

我心里一痛,唉,儒人妹妹怎么说这个呢,我又点了三瓶啤酒。我对儒人妹妹说:

“好妹妹,别生气。这只是哥哥的一点想法。我是山东人,脾气直,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已。再说,妹妹你没看明白,天涯不让我发,我就没再发。所以你看到转的这篇是在别处发的,别处又没说不让发,也没删贴。嗯,你说不发,我以后就不发了,好吗?但是别人非要转,那就不关我的事情了。千万不要用楷模来说我,这样我会不好意思滴。”

看到我无辜的眼神,儒人妹妹的眼神不那么冰冷了,但她又问了第二个问题:

“对悲秋兄的帖子,我认真研读,没读几句,就发现一个“大汉民族主义至上论”,原来悲秋兄不仅文笔潇洒,而且还擅长给人扣帽子,我等小水民今天也算长见识了。”

我一听,急了,我拉着儒人妹妹的手(虽然被她无情的甩开,送我一个称号:流氓),对她说:

“妹妹不要这样说嘛,秋秋好难过的。我扣帽子,是对那些符合此类条件的同志,又不是扣在你的头上,你再这样说,我可真要哭了。”

儒人妹妹对我不屑的一撇,对我说:“大男人哭什么鼻子,没出息。好了,我再问你第三个问题吧。悲秋兄发豪言:“清朝远远胜过明朝,爱新觉罗皇族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族”,这一句气贯长虹,大有东坡遗风,太史公著史籍之描述也逊色三分,令我等水民汗然雨下。。。。”

我赶忙解释:“妹妹,且听我一言。这些只是我个人观点,现在不是言论自由嘛。所以,我所言,你认为不对,可以权当我在放了那么一个气体嘛。别对我那么冷淡吗!更不要说我有东坡遗风,那样会让我骄傲的。骄傲使人落后呀。”

儒人妹妹笑了,好似春回大地,好似花开一般。

她嗔道:“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好了,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听好了。接下来,好像你经过细密的研究考证,得出一结论“封建制度惹的祸”,这是何等的放之宇宙而皆准的理论啊,不过悲秋兄好象没注意,欧洲列强也是从封建制度走来,明治前日本好象也是封建制度,悲秋兄似乎更忘了,太平天国短短几年就要施行资政,汉人掌权几年就要施行洋务和新政。。。”

我看着儒人妹妹的脸色,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的确是封建制度惹的祸,在这种制度下,无论是谁当政,中国也是不可能有出路的。可为何欧美,日本能摆脱这个制度,中国却不能呢?好,我就说一下日本吧,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的制度与中国很相近。并且,从德川幕府掌权的时候,就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这一点也与中国很相近。但是,与中国不同的是,德川幕府不采取抑商的政策,在其统治期间,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发展迅速,除丝织、棉织业之外,还包括榨油、制糖、造纸等部门。但是中国从清入关后,始终是重农的,而且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产生不了资本主义发展因素。当时的日本与中国还有一点不同的是,中国是君权专制,而日本的制度是,将军把全国年产三千万石的土地分给大大小小近三百个大名。大名的领地,叫做藩。大名必须服从于将军,但是,他在其领地内,拥有行政、司法、财政大权。在德川幕府统治后期,西南萨摩大名、长州大名、土佐大名、肥前大名,已经开始从事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业经营。而这些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并且,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饥荒时常发生。所以在1804--1843年,共发生了三百二十多次暴动与起义。内因加在一起,终于又遇到了1854年美国用武力迫使日本签定《日美亲善条约》这一外因。所以,制度行不通,就要采取变革,由于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加上不是君权专制的体系,所以,一些藩被讨幕派夺取政权,明治天皇又给了他们一个合法的名义,所以制度改革很顺利。而中国就不同了,光绪没有实权,而君权专制,封建传统思想,科举奴化政策,导致变法失败。虽然都是从封建制度过渡的,但是国情不同,时间也不尽相同。很遗憾,中国在这方面落后于日本。中国从明朝开始进行皇权的加强,科举制度等等,而清承明治,清初的那几位皇帝,说白了,比朱元璋的子孙更奉行朱元璋的政策。但变革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听我说完,儒人妹妹一脸的不耐烦,她又开始提问了。

“接着悲秋兄再发高论:满人祖先等等云云,照这样看,中日一衣带水,几千年前就有‘汉委奴王金印“,大东亚共荣有起存在的合理性。”

我平静的对儒人妹妹说:

“虽然知道你会生气,但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首先,你说中日一衣带水,相信中国人会不以为然,日本人也不会满意。他们瞧不起我们,我们也把他们当狗视之。请不要污辱我们满族同胞。我以前曾说过,如果中国在日本设个衙门,征税,征赋,然后再让他们替我们征讨别的国家,那么,共荣的可能性会有的。可问题是,日本自明后,就没怎么拿中华大朝当回事情。中国赐别国的金印有很多,妹妹拿越南、缅甸说事,不是更好吗?我不说明之前怎样,我只说,早在朱地蛋当权的时候,明在黑龙江一带设奴儿干都司。那位努尔哈赤也曾为明朝当过兵,帮李成梁打仗。算了,不多说了,个人观点而已。呵呵,别伤和气。”

儒人妹妹喝了一口果汁,又问我一个问题:

“终于看到悲秋兄言归正传了,欣慰。不过看完这一段,小可有些疑问:同是无父无君之人,为何郑氏和施大民族英雄就差距那么大呢?郑氏父子无父无君,而施琅背祖背君就是”忠心为国,赤胆报君,良臣择主而仕“,原来悲秋兄如此逻辑严谨。”

我叹了一口气,对儒人妹妹轻声说道:

“妹妹,这句虽然有点过,但是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当然郑成功的功绩还是我们后人纪念的,毕竟他从荷兰人手里夺回了台湾。对施琅的评价,也是根据当时的史载说写。施琅收台,对我们后世是有功的。而他攻台的时候,明已经亡了,所以,他不是攻的明。而郑氏也未立一明室后人为帝。如果他立一明帝,历史上以可能多个称呼呢?鲁王之死,国姓爷始终难辞其咎。鲁王这个人还是很有气节的,始终以复兴大业为己任,可惜明室如此人者太少了。而施琅在攻台之后,没有采取报复(虽然郑成功杀他全家)而且优待郑氏后人,并且修茸郑成功之墓。攻台的描写,妹妹可以看看书。评价一个人是否为汉奸,不是我们主观上的认识,而是以当时百姓的言论为标准。我翻过史书、小说笔记,没有找到有施琅为汉奸的记载。所以,称其为英雄也不为过的。必竟明亡了,清代表当时的中国,维护了国家统一,是有功的。而如祖大寿、洪承畴之流,虽然为清当走狗,却被清帝明白无误的记载进贰臣传,也为之一叹呢!”

儒人妹妹听完,想了一下,又问我:

“悲秋兄又谈到了动机,看看我们的悲秋兄的高论,难道郑氏没打恢复明朝的旗帜,难道只容许一个政权统一另一个政权,而不容许反之。何等的霸道啊,尽然与台独相体提并论。”清中央政府当时对台湾的统制能力,胜过了历朝历代’,是啊是啊,马关之后,台湾分离祖国50年,何等的强力啊,真是让人佩服了。并且殖民地和国内矛盾相提并论,悲秋兄真是大师啊。”

我对儒人妹妹说道:

“莫急,既然称我为兄,就且听兄长一言。首先,郑成功死后,郑经没有恢复之志。倒是与清进行过多次和谈,欲仿琉球之事。清廷不应。而且,复明你总要有个明帝吧,要不你真复了,是你郑氏当皇帝,还是朱氏当皇帝呢?妹妹,如果中国史书上,把明亡时间改成台湾被清收复时间,那我就同意你的观点。清政府对台湾的统治权力,的确胜过了别的朝代。你见过明朝台湾有人赶考吗?马关条约的签订,说明中国国力太弱,一切落后于日本,明朝不是在明宣宗时期,还丢了安南吗?可是,正是由于施琅收台,而且清对台湾的建设,说明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不收台,那么,任郑氏台湾孤悬海外,台湾的未来还很难说呢?日本战败之后,台湾的主权,不是又交给了当时的国民政府吗?台湾独立,奉行两个中国,那不论奉行者是汉人与否,皆为台独,皆为中华民族之罪人,这点康熙做的很对,施琅也是有功于中国的。”

儒人妹妹抓紧时间,又问了一个问题:

“回想历史,关东军浩浩荡荡开进沈城,烧饼旗飘扬,应施以华治华方针,收买汉奸,招抚败类,不一年,三省沦陷,铁蹄铮铮,边疆危机,亡国教育,华北危机,中原震动,大片国土沦于敌手,汉奸败类,苟且逢迎,这是何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我凝视了儒人妹妹许久,对儒人妹妹说:

“可是日本统一了中国吗?日本投进了多少兵力呢?中国人民抗战了八年,妥协了吗?还有一个问题,日本人占领的土地下,为何要中国人去学日语,为何要中国人去跪天照大神,为何让中国人去跪天皇,为何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

朝鲜半岛沦陷的时间比中国还要长,我们中国没有屈服于日本人,而至今,网上仍有如此言论,总愿意将日本人拿满清比较,总愿意来个日本假设论。我们的屈辱,我们应该铭记,但是,如果总拿屈辱来假设,来比较,又是否应该呢?”

儒人妹妹,喝了一口果汁,看了窗外的雨,对我问道:

“民族英雄施琅大将军功绩万世敬仰!”猛地发现,原来悲秋兄也以喊口号闻名。

我笑了一下,对儒人妹妹说道:

“其实毛爷爷也夸过满清的,只是他夸的是皇帝康熙,我夸的是臣子施琅。呵呵!“

儒人妹妹也笑了笑,对我问了一个问题:

“悲秋兄结尾点题,气势恢弘。我汉民族之伟大,在于我们汉族坚忍与不屈的精神,还有包容与博大的胸怀。笔者十分赞赏。但包容与博大就是改写历史,就是过分夸大与极端吗?”

我挠了一下头,对儒人妹妹说道:

“我没有改写历史的,元朝统制比清更为残暴,但是明开朝以后,写元史,始终未将元当做外朝外邦。而清亡以后,史家还是以清为中国历史的正统延续,并且,我看到清史中对施琅描写,评价是很高的,上学时,学的历史课本,也对施琅的评价非常高。我是中国人,只看中国人写的史书,至于外国人写的,我就不知道了。我爱国货,呵呵?”

儒人妹妹不语,我也觉得无趣。告辞离去,我在出门的一刹那,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我加快步伐,只听后面儒人妹妹喊了一句:

“你真小气,还没付账呢!!!!!”




以上就是所写回复,今天担误了一些事情,不过能与儒人妹妹谈谈,心情也是不错的。我说过,此贴用于活跃论坛气氛还是不错的,但是为了历史伤了和气,就不应该了。个人观点,不必生气,友谊第一。

以上文中所写,对儒人妹妹或许有些唐突,道声歉了,秋秋爱开玩笑惯了,现实中,我可不是这样子的,也就是在网上放松一下心情吧。再次谢谢你的回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9-24 03: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此,谢谢儒人妹妹的精彩回复,悲秋受教了.这么晚了,还是要注意休息的,睡眠少对皮肤不好.

应该是我谢谢儒人妹妹抽时间指导我,不胜感激与荣幸.


---------------------------------------------------------------------------------------------------------------------------------
1.看了悲秋兄的回帖,才知道悲秋兄原来是游走于各大论坛的,难怪悲秋兄文风如此,周游列国吗!这已经让儒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了,儒人那还敢让悲秋兄不发来,我想,以悲秋兄”直“的性格,再看到有人骂施琅的话一定会发来的,可能是悲秋兄昨天没看到”XX和XX有话说’那贴,既然闲汉兄转来了,闲汉兄辛苦,大家得以拜读,悲秋兄也省的动手了。况且悲秋兄周游列国,以一贴打遍各论坛也不为过分,我等小辈只能慨叹没有悲秋兄如此好贴。
---------------------------------------------------------------------------------------------------------------------------------


儒人妹妹千万不要这样说,悲秋的一些文字实在上不了台面,并且,此贴中的回复我看过,个人有个人的观点,不过,我觉得友谊第一,如果斗气就不好了,这也是我不希望看到的.闲汉朋友转的那贴我没看到,不知是不是移除了.我在一个新的论坛,一般是不发以前的旧文字.当然,别人转是另一回事了.此篇文字,在天涯刚发表就马上删除.所以,在闲汉朋友所转之处发表的,也算是首发了.算不上周游列国,只是个人心情而已,也愿意认识一些有学识有气量的朋友,我只是过客,待上一段时间,也许就会消失.只是如此性情之人了.
呵呵,此篇文字也算是活跃气氛之用了,一个论坛有一个论坛的审贴标准,也许是留着让人批判,也许是想让大家讨论.总之,我所发的贴子,只是个人的观点,偏激之处或许有之,但我这人喜欢热闹,看看大家的评论,也可以让我了解别人的观点,见仁见智,没有强加之意,请君明鉴.



---------------------------------------------------------------------------------------------------------------------------------
2.我又认真的读了悲秋兄的帖子,发现除了第一句悲秋兄提到有人回帖骂施琅为汉奸外,而后边所说都为“认为他投降满清,反攻旧主,无君无父”之类的话,难道悲秋兄未卜先知?儒人对悲秋兄佩服之情又加了一层。如果说认为他投降满清,反攻旧主,无君无父这样的话也算“大汉民族主义至上论”,那儒人一定也算了,悲秋兄的帽子扣的对。
---------------------------------------------------------------------------------------------------------------------------------


儒人妹妹千万不要这样说,因为你认为清朝不是外邦外朝,就已经说明你永远扣不上这顶帽子.而有的人就不这么认为了.他们认为清是外邦,中国只到清灭亡才算是复国.既说到无君无父,那我个人的观点,觉得这样评价施琅不太妥当.全家被杀,也是被逼投清,收台之时明已亡多年.既然原是明将,那么攻郑氏,也不算是无君了.施琅的人品还是值得肯定的,不似那吴三桂之辈,对明室赶尽杀绝.他收台后对郑氏后人很优待,令郑氏很感激.当然只是个人观点了,呵呵,闲汉朋友转贴,估计也是本着让大家讨论的本意,这点我很理解.但是闲汉朋友自己的意见却发表的很少,我其实也很期待呢!



---------------------------------------------------------------------------------------------------------------------------------
3.悲秋兄豪言:“清朝远远胜过明朝,爱新觉罗皇族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族”,我等只是赞叹几句罢了,难到个人观点不得我等赞叹?恨晚看悲秋兄大作好多年,要不我早把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抛到脑后了。
---------------------------------------------------------------------------------------------------------------------------------
呵呵,儒人妹妹,我说的很明白了,个人观点不同,求同存异罢了.儒人妹妹要怎样想都可以,怎样说也可以,言论自由嘛.只是赞叹就不必了,因为会令我骄傲的,你总不能让我落后吧!




---------------------------------------------------------------------------------------------------------------------------------
4.看了悲秋兄把日本和中国相比较的宏论,儒人实在是佩服,不过还是有点不明白:儒人知道,封建吗,封茅裂土而建之,中国的中央集权制确实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明朝末年,北有李闯,南有南明,地方割据,派系林立,是不是有一种.........................................................
---------------------------------------------------------------------------------------------------------------------------------
关于明朝资本主义的萌芽,我也在那边写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不知那位闲汉朋友是否继续转呢?那么就此,我再简单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吧.首先,明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不可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原因主要是三个问题: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的基本性质、封建生产关系。明是一个君权专制的朝代, 这三个问题明朝始终无法解决,也成为既使明不亡,中国也不会变成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源。因为摆脱不了这三个问题,是无法产生资主主义发展因素的。后来,虽然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在某种意义上有利于商业货币的流通,但是其按亩征银的基本承担者还是农民。有些学者的著作写的很详尽,建国后,这个问题还是史家研究的课题。我个人认为明不可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也只是个人观点而已。

好再说一下思想方面的问题吧。真正被视为异端的思想家主要有这么几个,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他们所处的时代,正是明将亡之际。当时时局混乱,明廷也没有精力理会这些学说。但是,他们的观点,也是我比较欣赏的,我最喜欢的是顾炎武。他们敢于对封建道德伦理提出质疑与否定,并且,透露出对新的社会关系的朦胧向往。可是问题在于,他们始终找不到能替代封建主义的答案,而且,他们明显倾向于地主阶层,至于靠什么力量改变制度,也是他们所不知道的。但是,这无疑也是一大进步。不过,我个人认为,新朝代就算不是清朝,只要时局安定,继承明制,当权者是不会容许这种学说存在的。

再说一下清朝建立阻碍中国发展这一观点吧。儒人妹妹实在是太高估明朝的发展潜力,而且,既使没有清,以明万历以后的政局发展来看,明朝被别朝替代也是必然的事情。海禁也并非是清开始施行的,最早是朱元璋定立的政策。虽然有几次反复,但始终未达到开放的地步。而清在这方面,做的更是严格。我在上次回复中举日本之例,同是闭关锁国,而被西方列强侵入之后,中国与日本反映却不同。所以,你所言我很认同,明行不通,清更加行不通。但是,优秀皇室一说,是指与别的朝代皇室相比综合素质、敬业程度而言。我个人认为,制度改变不了,一切皆无法变革,虽然历史没有假设,但是有时也需要去换位思考一下。只是个人观点而已。

“大汉民族主义无上论”者,是指现在一些种族主义者。请不要误会。



---------------------------------------------------------------------------------------------------------------------------------
5.我承认我的观点有争议,但只能是实际统治才算统治,看来春秋战国不该称为中国了?当然宗祖国和附属国是有些牵强。不过貌似朝鲜也替中国打过仗,又怎么解释呢?
---------------------------------------------------------------------------------------------------------------------------------
儒人妹妹,春秋战国的制度是分封制,不是封建制。
至于朝鲜一事,不知儒人妹妹是指唐初呢,还是明末呢?不过,朝鲜的土地上,明朝自始至终未设管理机构,并且,朝鲜的内部事务,明朝也没有干涉过。所以,朝鲜在明时已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


---------------------------------------------------------------------------------------------------------------------------------
6.不知道悲秋兄有没有仔细的看我的帖子,我是说同样的作为为什么评价这么差距大呢?郑氏无父无君,施琅也是无父无君,郑成功有功,施琅也有功,我没否认施琅对国家统一的功绩,只是不喜欢靠贬低一方而抬高另一方,当然,我对施琅民族英雄一称呼也十分怀疑。并且我提醒悲秋兄,我自始至终没说过施琅是汉奸,我只是认为以他的作为和功绩够不上民族英雄的称谓,难道在悲秋兄的眼里,除了民族英雄就是汉奸?儒人受教育了。

--------------------------------------------------------------------------------------------------------------------------------
只是个人的一些观点,读史看到鲁王君臣之死,难免让我有点难已释怀。郑成功是有功之人,施琅也是有功之人。至于称呼吗?见仁见智而已。我并非要强加给各位这么个认识,只是说下自己的观点,如果你认为我说的不对,大可一笑而过。我个人的观点,在施琅收台,有利于清统治下的各族人民,毕竟清代表当时的中国,所以这么个称号,还是说的过去的。其实民族英雄一词,古代也没有,也是属于现代词汇了。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历史课本上岳飞是抗金英雄,而非民族英雄。后来,新的教材修改,岳飞好像又被称为民族英雄。其实,道理很简单,岳飞代表的是南宋治下的各民族利益,而收台之时,清代表当时的中国,明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施琅收台,是符合国家利益的,有功于后代。后来不论是中华哪个民族执政,台湾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是这么认为的,儒人妹妹不必太认真了。


---------------------------------------------------------------------------------------------------------------------------------
.看来悲秋兄是真的没看懂我帖,怪儒人写的太简单了,我说的意识是难道只允许XX主义统一中华,就不能X民主义统一中国?恢复统治,姓朱还是姓郑当皇帝有什么区别吗?可能悲秋兄会问,那爱星觉落和姓朱的有区别吗?但是前提是清的统治和明的统治一样吗?什么叫统治能力强,统治住了才叫能力强,前朝有前朝的参照物,清朝有清朝的参照体,一个王朝,一个君王,存在于一个时代,就要服从于这个时代,就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割地赔款的朝廷,怎么还能称为强力,就象一直打了败仗的军队,我怎么能称他英勇无敌。

---------------------------------------------------------------------------------------------------------------------------------
可是儒人妹妹不要忘了,明为什么要亡呢?清统治了二百多年,时间也不算短了。我个人认为,中国不变革制度,不论是姓朱当权,还是姓郑当权,还是姓爱的当权,结果都一样的。一个割地赔款的朝代,是不能称为强力。但是,幸好代清的是中国人,是国民革命政府。而不是英国人、日本人。
而且,我们后人接过来的是清留下来的底子。明末时的情形,儒人妹妹也可以看一下的。



---------------------------------------------------------------------------------------------------------------------------------
8.我承认,我拿这事举例有些过分,屈辱应该铭记,但是你能说当年台湾人就真的是你说的那么对施琅歌功颂德吗?我不相信台湾人就高兴的剃发易服。。。。至于说你看书,儒人也看书,书是后人写的,难道清庭的那些喉舌会骂康熙,就想我们现在天天歌颂,天天和谐,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
嗯,这个我看的资料,有一部分不是清人写的。当时的史载也是参考。
修前朝史的一般是后朝之人。清史稿对这件事情的描述还是有的。还有一些台湾的史书,也是建国以后,一些史学家编写的。台湾人民自郑经统治中期开始,生活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施琅军纪严明,也是有史可查的。郑经以后,家族内讧,政局腐化。也是有记载的。


---------------------------------------------------------------------------------------------------------------------------------
9.其实每个人都会正视历史,我只不过不喜欢喊口号吧了,难道毛爷爷喊过“圣祖康熙万岁万岁万万岁”,不过感觉以悲秋兄一贯文笔,应该是“太祖讳XX才对”。
---------------------------------------------------------------------------------------------------------------------------------
呵呵,儒人妹妹这么说,偶可真不好意思了。太祖讳XX,是针对闲汉兄说我直呼朱重八不够客观。毛爷爷说的是“了不起”之类的话,我是说他夸,不是说他喊口号。我一贯文笔可不是这样子的,很早以前,我还写过小玄子的年少血泪史呢?呵呵,清朝皇帝我也是经常开涮的。比如那位雍正,易中天对他的评价还不错,我嘛,就是写他的混蛋往事了。呵呵


---------------------------------------------------------------------------------------------------------------------------------
10.哎,悲秋兄啊,我并未说清朝为外朝,只是说清朝有他的功过,施琅也不该称为民族英雄。清史对施琅的评价高,但也并没有把他定位民族英雄吧?
---------------------------------------------------------------------------------------------------------------------------------
清史稿里面没有民族英雄这个词呀,个人观点而已,就不要与我计较了。



---------------------------------------------------------------------------------------------------------------------------------
11.“我汉民族之伟大,在于我们汉族坚忍与不屈的精神,还有包容与博大的胸怀”悲秋兄一手打着朱重八,混蛋皇帝标语,一手举着中国“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族‘的旗帜,一边是郑氏无父无君,一边是施琅民族英雄千秋敬仰,难道我们的包容与博大就体现在这里,悲秋兄还真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悲秋兄如此发帖,我等怎能不发一问呢?
----------------------------------------------------------------------------------------------------------------------------------呵呵,混蛋皇帝前面不是也有个雄才大略的美称嘛!朱重八的确是朱元璋的原名,我这么叫他,儒人妹妹不会与我认真吧。最好皇族之言,以上我说过原委,只是比较而言,个人观点,没有一定强求大家都同意呀,我也没那本事。郑氏无父无君,嗯,说郑成功,稍稍那个了点,不过说他的后人,却是一点也不为过。包容与博大,的确是汉民族的美德,也是汉族发展至今的原因之一。


十分感谢儒人妹妹指教,秋秋很感激。冒犯?不会了,我说过,只要不骂人,怎么写都可以。我这人脾气直,不会多想的。儒人妹妹能如此耐心的回复,足见认真与气度。

还有那位闲汉朋友,我一直都是很感谢他的,因为他转贴,说明他在默默的关注我,虽然我不知道他是谁。呵呵

儒人妹妹,秋秋只是一名普通工人,爱好历史是我的兴趣,所以,有些说的不到的地方,还请见谅了。上次回复中,不付酒钱只是开个玩笑,哪能让女孩子付账呢?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9-24 17:1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萧十一狼 于 2006-9-23 18:18 发表

吴国有疯狂屠杀楚国各族人民吗?有强迫剃发违者斩首吗?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是一帮跳梁小丑能诽谤的.

这位兄台还有那位满族朋友不必太计较.我们是谈史,不要伤和气.

在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政权之初,有不少都进行过屠杀行为.就拿元朝来说吧,元的屠杀行为,恐怕比清更厉害吧.但是,这是一个朝代建立之初的过失,不论动机如何,都是错误的举动,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说元清不是中国的朝代吧.

剃发易服,好像是一个叫孙之獬的汉奸献的策.清入关时,当权者借鉴金朝的一些事情,推行此策,结果招致汉族的反抗.中国历史上汉人穿胡服的政权也有几个,五胡十六国中的一些政权,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北周不仅下令穿胡服,还让汉人姓汉姓.像杨坚,李渊他们都是有胡人的血统,还曾有过胡人的姓氏.但是,这也只是民族之间的压迫而已.如果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视为外国政权,那中国的历史就断代了.

至于吴楚之间的事情,史书有载的.我们谈史,主要是以史为鉴,探讨一些历史问题的根源而已,不是搞清算.难不成我们汉族再屠回来,替祖先的同胞报仇吧.呵呵,开个玩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9-26 20: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azoic 于 2006-9-26 19:58 发表

我鄙视了吗,不能称做民族英雄就是鄙视吗,您的逻辑还真可笑.
再说了,台湾政权是少数民族政权还是大陆政府是少数民族政权,清和台湾的情况和现在的情况一样吗?现在大陆和台湾存在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吗,要举例子想 ...

好了,大家都不要争了,也不要伤了和气。那位闲汉朋友转此贴是为了活跃论坛气氛,并不是要大家火并的。

不过,台湾现在的当政者陈水扁,好像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很想搞台独呢!呵呵!

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嗯,真要是独立了,可就与咱不是一回事了?比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还要可怕呢?成了同族之间进行大内讧,下场是,中国又出现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台独族。

玩笑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9-26 20: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6-9-26 20:17 发表
阿扁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吗?
台独还是中华民族的内战

唉,本是史区,不想多说政治,既然提到陈水扁,那我就说下陈水扁的提出的“新五不政策”:一、美国对台售武以及过境美国不是对中国挑衅,二、台湾政府绝不会错估或误判情势,三、台湾是主权国家,不是人家的“棋子”,四、台湾不放弃改善两岸关系的努力,五、相信两岸虽有竞争但不会有战争。

台湾是主权国家,这是陈水扁说的。在多次场合下,他都说自己是台湾人。如果说他是中国人,那以他的变态心理,会觉得别人说他是外国人。

请问兄台,如果台湾真的独立了,发生台海战争,国际社会将其定义为什么?
中华民族中只包括汉族吗?


呵呵,说多了,还是看大家谈史吧,我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9-26 20: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萧云飞 于 2006-9-26 20:13 发表
恐怕不是开玩笑.有些人就是无限制的上升民族纷争,用来挑拨民族矛盾的.

在我眼里,只有正朔之争,并不见得汉族独立就该被赞扬,而指责的只是少数民族独立.

无论如何,旗帜鲜明的反对独立,应该是一个中国人应尽的 ...

深有同感,知己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9-26 23: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黄坚 于 2006-9-26 22:53 发表
康熙曾经邀请荷兰人共同炮击厦门,死伤无数,而且一度和荷兰密谋,如果荷兰帮忙赶走郑家,就把台湾送给荷兰。别拿什么"统一"的大帽子给他戴。郑家要是不在台湾,他理都不会理被荷兰霸占的台湾。郑家要是 ...

总算遇到一个正史的人了,嗯,那就对荷兰一事也说点吧.

据《清史稿•圣祖本纪》所载,满清立国之初,李自成义军尚未扑灭,各地前朝遗老的反抗及民众起义连绵不绝,清军疲以奔命。而台湾问题被正式搬上台面,是在康熙二年,是年三月,荷兰国遣使入贡,请助师讨台湾,优赉之。冬十月壬寅,耿继茂、施琅会荷兰师船剿海寇,克厦门,取浯屿、金门二岛,郑锦遁于台湾。这就是荷兰卷入施琅问题的由来。然而郑氏列传对此事还有更加详尽的记载:康熙二年十月,耿继茂、李率泰大发兵规取金、厦,出同安;马得功将降卒,并徵红毛兵,出泉州;黄梧、施琅出海澄。锦令全斌当得功,遇于金门外乌沙,得功舟三百,红毛夹板船十四,全斌以二十舟入阵冲击,红毛炮皆不中,诸舟披靡,得功战死;而同安、海澄二道兵大胜,直破厦门。琅复进克金门、浯屿,锦退保铜山。三年,锦将杜辉以南澳降。铜山粮垂尽,全斌亦出降,封承恩伯。锦与其将黄廷坚守。继茂等复以水师出八尺门,廷与诸将翁求多等以三,载其孥尽入台湾。改东?万人降,遂拔铜山,焚之,得仗舰无算。锦与永华及洪旭引馀都为东宁国,置天兴、万年二州,仍以永华综国政。
    依以上史书所载,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无人求红毛助战,荷兰不请自来,是对台湾念念不忘欲求分一杯羹,再报郑成功一箭之仇。清初海军实力薄弱,故借助之。

    第二:郑经(即锦)军娴习海战,清军与荷兰舰队根本不是对手,随马得功赴阵的十四艘荷兰夹板船加上马得功本部三百条战船,兵力十倍于全斌二十艘战船,但乌沙一战,全斌所向披靡,马得功与荷兰人全军崩溃,马得功战死。此战大快人心,红毛鬼所起的作用实在可怜。

    第三:此战海路惨败,而陆路大胜。主将是耿继茂,施琅与海橙公黄梧出陆路,攻克厦门,与红毛兵联合进行的海战当时并未参与,虽在马得功死后攻下金门、浯屿,但那是后话。

    到了康熙三年秋七月丁未,诏授施琅靖海将军,周全斌、杨富为副,督水师攻台湾,阻飓,不得进。四年,廷议罢兵。可见,此时施琅才因战功和表现出来的对海战娴熟被封为靖海将军,飞黄腾达,开始独当一面。然而海峡天险,郑军能征惯战之将所在多有,再加上两岸和议,攻台之事迁延未决。而这一拖,就是漫长的十七年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二十年己卯, 朝廷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规取台湾,此时三藩已平,各地起义烽火都被扑灭,郑经病逝。台湾问题才被正式提上日程。

    到了康熙二十二年五月丙午,设汉军火器营。甲子,命施琅征台湾。闰六月戊午,施琅克澎湖。八月戊辰,施琅疏报师入台湾,郑克塽率其属刘国轩等迎降,台湾平。

    可见,荷兰兵参与进攻金、厦是在康熙二年,而施琅攻取台、澎诸岛是在康熙二十二年,两起历史时间相距达二十年之久,若说有何瓜葛,实在牵强。

说句题外话,当年赶走日本人之后,嗯,好像都找过外援,一个是红色,一个是白色,都许以权益之事.嗯,不知以兄台看来是什么性质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9-26 23: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好,再说一下比朝鲜例的问题.

大哥先弄明白.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这句话是谁说的.当时朝廷分为主抚与主剿两派.

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派总兵孔元章,赴台湾议抚,答应郑经如归顺,可封“八闽王”,郑经犹豫不决,后以“和议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坠”(《海纪辑要》),拒绝清朝的招抚。康熙亲政后,刑部尚书明珠奉旨入福建,主持和议,派知府慕天颜入台,宣示招抚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则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汪东旭<台海纪要>)

康熙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康熙不愿台湾成为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国家,故谈判破裂。


这段怎么没见有人举出来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9-26 23: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平三藩之后,郑氏主动与清廷谈判,福建总督姚启圣派副将黄朝用赴台。郑经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奉朝廷正朔,受朝廷封爵”,而康熙坚决不同意台湾比照琉球、高丽之例,认为:“台湾人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清圣祖实录》卷一百零九)。双方各持自己的立场,谈判又无结果。

收复台湾后,又发生弃留之争。有人认为:台湾“孤悬海外,易薮贼,欲弃之”;也有人说:“海外泥丸,不足为中国加广,裸体文身之番,不足与共守,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台湾历史纲要》135页)。施琅反对放弃台湾的主张。他认为:台湾是江浙闽粤四省之屏蔽,倘若放弃台湾,必为红毛(指荷兰)复占,“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施琅《恭陈台湾弃留疏》)。康熙赞同施琅的意见说:“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康熙起居注》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

大哥,台湾如果真不要,那弃了就是.施琅如果真是为了杀旧主,为何还要优待郑氏,修郑成功之墓呢?这比那伍员鞭尸,境界又如何呢?要知道,郑氏不是明王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9-26 23: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ilis 于 2006-9-26 23:41 发表

相距二十年,满清还是满清,满汉的对立依然尖锐,汉人依然反抗不断,这样在兄口中就成了没瓜葛,就成牵强了?到底是谁牵强?

还能有什么性质?都是卖国求荣,程度不同,卖给红色的比卖给白色的多很多。

别激动,我没说你所指的事情牵强.我在那个回复中也没说满汉对立的事情.

卖国求荣?嗯,清好像没有给荷兰人什么好处吧,台湾给了?广东给了?福建给了?都没吧!

至于所列之事,有些许敏感.不过如按君之标准,那卖国求荣的事情,从古至今不断呢?

刘邦 李渊父子 宋朝那帮皇帝 还有把澳门送人的那个......

扯远了,请兄台息怒,咱是论事,不是来生气的,你说对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10-1 16: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儒人 于 2006-10-1 12:45 发表
不争论了,我在上个帖子的末尾也写了发帖的原因。
不过基于悲秋兄的几点疑问:我回复一二:

    关于上帖第4点,我是说明末的时候有偏向资本主义的可能,明的思想及明后期的现状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明的 ...

呵呵,儒人妹妹总算出现了,偶很想念呢!

历史上,还真没有从朝鲜征税的例子,更别说在朝鲜设个衙门进行管理了.

春秋之事,虽与后来制度不同.不过要是拿来与朝鲜做比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关于收台的一些回复,还有对明资本主义的看法,我已把自己的观点写的很明白了.个人观点不同,不必强求一致,重在讨论了.

既然儒人妹妹就此打住讨论,那我也就此打住吧!非常感谢儒人妹妹对偶的支持与关注.还要祝儒人妹妹节日愉快,合家幸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7-8-4 13: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ongwanshui 于 2007-6-18 14:29 发表
各位仁兄还跟悲秋这样的人渣鬼扯个没完?这人跟哪些狂骂姚明的,狂捧科比的人一样只是找一些引人注目(或引人注骂)的话题来吸引跟贴而已,类似的人物历史已有定论,不会因为这些人的鼓吹而改变。再说辩论也肯定 ...

好久未来,竟发现小闲闲的这篇转贴竟然又活过来了。

还要谢谢这位仁兄送的“雅号”,不知这位仁兄年方几何?定论又如何呢?

好了,对你说一件事情,早在解放前的民国时期,历史界的学者没有人给施琅扣上汉奸的帽子。建议您还是看看明史清史。施琅的确有功绩,而郑氏集团也不是明朝的沿续。

此贴最早是发在天涯,而后发在某史学论坛.鄙人那阵子心情不好,所以发此贴看看大家的反应,也向阁下一样无聊而已.

不过,也算是开了眼了,呵呵.如阁下之类热血之青年,鄙人崇敬的很呢?

好了,对你说几句:

第一.我没有想与谁鬼扯个没完,这贴沉了这么久,好似是有人让其浮上来的.

第二,这贴是闲汉闲来无事发的,他的本尊是谁,马甲是谁,我都清楚.嗯,不知他现在还这么热血吗?

第三,我说了,谈史不是针对人.鄙人现实当中不偷不抢,不做亏心事.仁兄所送雅号,彰显仁兄的高素质.

第四,别有用心者,不知是谁,呵呵.

好了,就说这些,许久未来,还有人惦记我,算是故旧相知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7-8-4 13: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嗯,再对你说几句:

研究历史不外乎讲史证,你如果觉得历史有误,那好,请你拿出相应的史证,不要无事发挥你的想象力。

最看不惯某些小P孩了(不是说你哈),整天笑话易中天,骂骂阎崇年,鄙视孟森,自视甚高。其实呢?只能说明年少轻狂罢了。。。。

做人还是要脚踏实地的。

自己也有许多做不到的地方,所以,偶去内自省了。。。。。奉劝诸位,世上可做的事很多,不要无事拿我当年的无聊之“事”没完没了的争执。

历史过去了,关我什么事呢?猪肉涨价了,饭都吃不上,还谈啥历史,呵呵。

内自省,外打工去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2 21:2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61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