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重修“清史”,不过是翻案[ZT]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1-9 14: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墨叶 于 2007-1-8 10:31 发表
我没有说明会把中国带入工业革命,但是其后续政权(不是李自成)就不确定.
文化,政治上我认为清是倒退.

这个绝对不赞同。在经过大的王朝战争之后,中国近代王朝在新建初期实行的政策多是紧缩工商,加强农耕。明清皆是如此,这是中国的传统经验。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说中国本土王朝有人能够打破着这种规律恐怕不太现实。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1-9 14: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8 11:43 发表
  《崇祯历书》编纂的时候,正是欧洲近代天文学确立的阶段。当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学说还不到100年,此后伽利略这些人都赞成了。但是《崇祯历书》体系的基础,是地谷(Tycho)的天文学。这个体系让我们地球仍然 ...

这个不是中国人的责任,利玛窦汤若望等人都是耶稣会修士,让其传播不为天主教会认同的“地心说”无疑是强人所难。

崇祯历书不能颁行的主要原因不是阻力太大,而是明朝朝廷已经自顾不暇了。事实上汤若望献给康熙《西洋新法历书》正是在崇祯历的基础上删改完成的,没有理由相信明朝廷对西学的接纳态度不如清朝廷。

[ 本帖最后由 whws 于 2007-1-9 14:3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1-9 14: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8 12:32 发表
我所谓最成功单指国力而言。古代的国力往往是由三个参数去衡量的:人口,疆域,收入。这三个指数在清朝都比明朝高的多。尤其是人口和收入,比中国任何一个朝代都高出两倍以上,生产力达到全世界的 1/3。

当然 ...

清代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的提升,似乎更多地得益于明季清初农业技术的进步和新型农作物的引入。

我比较感兴趣的不是明清的GDP数值,而是明清两代国家收入的成分构成比——即手工业、农业和内外贸易税收在国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系统化的数字。

许多研究明清经济制度的文献列出了地方经济成分和税收的分省统计,但是似乎极少见到税收的分类统计。据说这与明清时代财政制度的混乱有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1-9 15: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ngboboT_T 于 2007-1-8 16:26 发表
我再表个态:我不同意明代有资本主义萌芽一说!我不同意明朝如果继续下去能够发展成一个资本主义的国家!我不同意清朝取代明朝是历史的倒退!
首先说“资本主义萌芽”。本来明末是不是有资本主义萌芽就存疑,几 ...

把明代制度看的一成不变,这个想法怕有点刻舟求剑了。明代自世宗、穆宗两朝起,国家的经济政策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开海禁,一是恤工商。先前还有废开中,此后又有行条鞭。晚明的海外贸易以及货币制度体系的极大发展,都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的经济力量。只是明代的经济制度始终墨守成规,与其当行的经济政策始终抵触。

明代始终以田赋为本,杂色为末,工商殓收,几不能纳入朝廷。兼以优养太过。是故藏富于民而国不敷用。而万历敛财之主,能殓而不能用,崇祯亦以吝啬库藏不出,是明藏银千万而以穷困亡。其非不富,乃不能用也。且东南有余而西北不足,财粮不能均输,自万历起荒政不修,兼并太过,此亦乱源。

明兵制,至武宗、世宗朝,屯卫已不能行,故有募兵。然募兵已行,而卫所不废。成军之兵不能成制,成制之兵不能成军,徒以靡费。

明自世穆之后,朝制当有一大变,而始终不能变,此明亡之本。居正虽贤,终不能高屋建瓴,可谓一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1-9 16: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8 13:37 发表
同意。魏忠贤不死,或许明朝还长一些。。。或许。。。

咣当一声栽倒在地,差点没有吐血而亡。

明亡,首亡于士风,士风之败,微起于新郑江陵之际,兴于国本之争,而大坏于魏阉之乱,至魏阉授首,士风已败,无可挽回,故崇祯帝有“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之叹。虽崇祯刚愎多疑,然朝臣攻讦自乱,不务实政,此亦败国之本。而士心之亡,实亡于魏阉。

辽东边事启于万历四十一年,经天启至崇祯尚可支持。高闯之叛启于天启七年,终崇祯之世不止,祸及五省,绵延十四载,虚府库,破城桓,残耕作,乱军民。自土木之变后,瓦喇、俺鞑、土蛮、后金,数侵凌于京师,而明不亡,俟李闯东顾明辄亡,故明亡,实亡于闯而非亡于清。而闯祸之作,当追何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1-9 17: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1-9 10:28 发表

毛文龙的事基本没什么分歧。

关于袁崇焕卖粮事“至南台堡,闻朵颜束不的为贼汉卖妇女,为建州积谷.宁远武进士王怀达陈国威入谒仁锡,曰:束不的居关外,阳仇贼汉,其实妮之,为满州娴也。部落不满万,驻宁远关外者 ...

明末时议,多有成见,不可尽信。崇焕、郑鄤皆为崇祯所磔,而为民所食。时人所记,事同情殊,所述大异。故时议不可尽信。

袁崇焕罪不赦,非罪不容赦,实累于钱龙锡。袁氏死党争,亦堪哀矣。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6 11:3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18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