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野狗》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3-5 09: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风雨夕 于 2004-9-1 21:38 发表
因为你有了参照和对比。但实际上两者不是一类。
《汉姆雷特》根本无法跟《红楼梦》作比较。
你应该反思:如果给定《野》这个题目,我应该怎么写它?
用哪种手法?用的过了,它只能是一条狗;用的不足,也不过是一条狗。然后,它死了。
实际上,写的不仅仅是一条狗的死亡,应该还有更多吧?
力透纸背或者摇笔呐喊,反倒暴露了作者的稚嫩。

很有意思的回复。
作者是怎么在文中去定位这个“野”字的呢?是生命的丑陋卑贱和毫无保障么?

“力透纸背或者摇笔呐喊,反倒暴露了作者的稚嫩”
这个倒未必。写作的目的不同,做法也不尽相同。用作者的思考或体验去营造一种尖锐乃至于夸张的环境或语境,以凸现作者的所思所感,或许不见得是最好的写作方法,却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写作方法,它很容易激发起读者的冲动,并引导读者去追随作者的思路。当然,更贴近真实地陈述和表白,内敛起作者的所思所想,用读者的生活体验去激励读者的情绪或思考,也许能给读者提供更持久的阅读体验,但是作者在其中就显的相对被动了。

似乎人们认为后者更能体现大师的风范。可是安娜·卡列尼娜、悲惨世界这样大部头的叙事著作,也有大段大段地插入议论。可见任何一位作者都有参与到读者的阅读体验中去的冲动和欲望吧。

所以二者之间或许不必有优劣的比较,不过顺自己的所好所长去写罢。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1: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24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