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后89”艺术中的无聊感和解构意识, ——“玩世写实主义”与“政治波普”潮流析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1-18 12: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艺术推动了犬儒的普范,而普范的犬儒又反过来影响了艺术。

缺乏成熟的哲学和社会学思想,必然会导致无所适从。而社会关注焦点及其争论的浅薄化,则日益加重了人内心的厌倦和失望。如果不能看到黑暗中的火炬,出路恐怕就只有闭上眼睛追随玩世不恭和犬儒了。也是一种桃源避世吧。艺术诞于生活,又怎么可能脱离社会生活的影响呢。

另外就王朔说几句。有时候觉得,王朔被曲解了。曲解了王朔的市场导向,又反过来使王朔曲解了自己。我喜欢《看上去很美》、《动物凶猛》,却不喜欢其后流行的痞子文学。脱离了一种对内心真实的追究,而转以一种懒惰的姿态,用外在的形式去敷衍和取媚于成功了的市场需求,并不是一名作家应有的作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3-19 09: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感觉好像隔着窗户偷偷旁听补课一样。

看起来,所谓波普,就是对已有的广为人知的政治、社会、文化元素或符号进行艺术的重新编排和整合,通过对原有含义的颠覆或主观修改,以达成的作者的观念表达。

这样看起来,波普便不可避免地具备了地域局限和时效性。流行元素和符号是具有地域局限和时效性的,因而依赖于它们所表达出的观念,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上述因素的限制和选择。

想起了先前top提到的空筐效应。对于观念、思想的表达高于形式和内容表达的艺术作品而言,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理解基础的限制和约束。大多数思想观念都必然根植于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因而也必然不可能是普适的。一个时期一个地域的文化精品在另外一个时期或地域会变得无法按照作者设计的意图进行理解,因而或者被看作莫名其妙,或者被做了重新的诠释和解读。这也就使得这一类艺术品的主题表达由“作者表达——读者接受”变为了“作者罗列——读者诠释”的形式,从而必然产生扭曲。这也就使艺术品具备了空筐效应。

与之相比具体的艺术形式或具体的内容表达反而可能更具备普范的标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06:2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07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