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回复蓝纱枫
1、非常感谢你把我说的话列出来,我想我有没有偷换概念就由读者来评判吧。在你看来,我没有说过 “王允是三国时期的人”,不能做完没有偷换概念的证据,那么我还有什么证据呢?如果我说,我从来没有说过三国志记载的都是三国时期的事情,你会承认这是证据吗?恐怕也不会,在你看来,你谈的是三国时期,我回贴时就只能谈三国时期,否则就是偷换概念了。说实在话,如果可能的话,也许我会把历史上更多的关于司马迁、刘彻的评价列举出来,不仅是三国志上的,说不定还有其他朝代的,你就更有理由说我偷换概念了吧?难道我不能在更大的历史范围内来谈这个问题吗?我要谈的是关于司马迁与刘彻关系的问题,凡是与此有关的材料,如果我收集到了,并且时间允许,我都可以谈,为什么要受你的限制?何况王允的事王佐之才已经提到过了,我为什么不能在一个贴子中处理?至于王佐之才是否能从中看出其中有一段是用来回复他的,这个该由他来说。对我来说,我要回复的是他提出的那件事情,而不是非要指名道姓向谁叫板。任何一个看过前面回贴的人,都应该知道我的回复中涉及到了前面提到的内容,并不需要一定要把前面的话引用到我的回贴中,引用了当然会给读者带来方便,但没有引用并不就是逻辑错误。讲这些对你是没有用的,所以还是让读者去评判吧。
2、要这么说,王肃的回答的“特殊背景”就是“回击曹睿的观点”,这话你说的吧?这难道不是在说王肃一个人的话的背景吗?关于什么是特殊背景,我也解释过了。照你的标准,什么人说话没有特殊背景呢?
宽松情况下照样可以颠倒经典,这有什么奇怪?王肃自己就把郑玄之说推翻,难道阁下认为是王肃当时的环境不宽松了?我不知道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郑玄之说是不是经典,不过颠倒经典不等于颠倒黑白吧?王肃推翻郑玄之说时,是否有理有据呢?难道不可以进行正常的学术争论吗?华覈说话的背景可以看作正常的学术争论吗?如果可以,那么他的话就可以与王肃的话一样作为一家之言。
如果你认为曹睿与王肃的谈话不是在谈问题本身,那么什么情况才是在谈问题本身?王肃与司马迁是亲戚吗?他和曹睿有过节,故意要跟他过不去吗?如果不是就这个问题本身与曹睿看法不同,他为什么要反驳曹睿呢?难道他吃饱了撑的?
什么叫猜测?猜测就是猜想推测。司马迁的动机是什么,曹睿不是推测吗?他的批评难道不是建立在猜测的基础上吗?
所谓尊宠任职,是在被刑之后,不能证明判他刑时是宽大处理的。况且,王肃所说是“隐切”,第一,隐切是不是憎恨的意思呢?第二,只有杀人才表明憎恨吗?再说,刘彻是把人当工具的,一条狗朝你叫了几声,你非常愤怒,重重地踢了它几脚,之后再让它给你看门,并不代表你对狗有多宽容。
3,我说地是:“你真的以为对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是犯了诬罔罪,其罪当诛,判他腐刑,是法外施恩,显示了刘彻对他特别的宽容吗?如果是,我也无话可说了。”请查对原文,另外,我认为你应该知道什么叫虚拟语气。所以谈不上歪曲理解。
另,阁下麻烦搞清楚,司马迁是为谁辩护----------------当时传来的消息是李陵叛变(一说是受单于的尊宠),而汉朝廷在无法亲身调查的情况下,只能基于这条消息来作判断--------------在这一基础上,李陵就是有罪,所以他的家人被杀,陇西士族以李家为耻辱-------------为李陵辩护的司马迁不正是犯罪了?
你证明司马迁犯罪,是想说明什么呢?跟当前讨论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秦朝有诽谤之罪,汉武有腹诽之罪,但不等于犯了诽谤罪和腹诽罪的人是罪有应得,如果不杀就表明君王的宽容。再说,李陵投降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李陵被灭族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如果刘彻要处罚李陵,只能杀他的家属,但显然刘彻并没有立即杀他的家属。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要求刘彻给李陵发嘉奖令吧?应该是要求不要杀李陵的家属吧?李陵灭族是一年以后的事,原因是什么你应该很清楚。刘彻为什么要等到一年以后?如果司马迁的话毫无道理,刘彻为什么不立即杀掉李陵的家属呢?难道不是对李陵没有彻底死心吗?换言之,在如何处置李陵的问题上,当时刘彻与司马迁并没有不可调和的分歧,可是为什么要吧司马迁下狱论罪呢?这难道能说为李陵辩护是司马迁的主要罪过吗?“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可见首要的罪状是“诬罔、诬上、沮贰师”。我想你应该知道司马迁是怎么给李陵辩护的,从中居然读出“诬罔、诬上、沮贰师”的含义来,能叫宽大吗?能叫“忍不加诛”吗?华覈的话除了理解为讨好、拍马,还能理解为什么?
司马迁当然要为自己辩屈,但不等于他的话没有史料价值。研究司马迁生平、李陵事件的人,能不把《报任安书》当作重要的第一手史料吗?请你注意事实和评价是不同的,对于同样的事实,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评价,因为不同的人价值观不一样。刘彻对司马迁是否宽大,是一个事实问题。司马迁当然要为自己说好话,但他是否歪曲了事实呢?如果有,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