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燕闹华堂壁生辉
性别:男-离线 湘江子龙

赵王枢密使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组别 诸侯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630
帖子 8100
编号 8098
注册 2004-6-4


其实双方争论的焦点,不应只放在燕歇华堂上,风兄的后两点意见貌似更中肯。
力量,和知足先生是联版常客了,多有非常好的出句,但纵观一直以来的所短之处,便是出句大都流于平白直叙,而有失精美意境的营造。
譬如此句,闹字的使用,个人觉得的确值得商榷。
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又曾经对一个诗人用这个闹字大加赞赏,那便是人人皆知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先生评曰:“着一闹字,则境界全出矣!”
何以同一个“闹”字却给人以这么大的区别呢?某箱姑妄言之,红杏之闹,妙在闹在了虚处,又明明白白地由虚处看得到实景,由无声看得到有声;是谁闹?是红杏?红杏不动之物,何以会闹?杏亦非有声之物,何以给人感觉闹?如何闹?它闹出了什么?
但是只要略一想想,那春意盎然,红杏怒放的形象,就象有动作,有声音一样出现在脑海,这才是中国语言的表达水平,这才是中国古代诗人敏锐的感觉,这才是我们民族古典文学千年不绝打动人心的力量!
而知足先生的燕闹,却是实闹,实闹者,则重于形,重于声,于是看起来,毛病就多了,比如会觉得难合实际,甚至于中有引人不悦之意,盖燕之声多呢喃,以闹拟之,失诸于乱;燕之影多翩跹,以闹拟之,失诸于纷。还不如一个“舞”字。
而继之以“壁生辉”这样不明所以的后续,更使全句流于生硬,全无诗味。甚至多让人觉得别扭,不合情理。因此上就营造不出来一个和谐,甚至感动人心的场景,因此上说,缺了一点境界。
何谓境界?这个就不是我这短短一篇回贴能说得清楚。以我浅见,所谓境界,便是诗人将天地万物感动人心的景,理,情,用能够感动人心的表达方法,让我们读者能看得到,想得到,听得到,甚至梦得到这种感动人心的力量,这份感动甚至能流入内心,形诸舞咏,让你感叹,拍案,流泪,激动,雀跃,愤怒等等。这才叫有境界!
也许有人说了,你这说的是诗词,区区一个对联,值得这么兴师动众吗?对联也是我们古典文学留下的一个瑰宝,它的精髓,它的魅力其实也与诗词悉悉相通。而我也正筹划着,尝试着能够借用诗词的一些理论做一些对联的点评和赏析,不但满足自己一直以来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钟爱,更愿意在这样一些思考中求得自身诗文水平的提高。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和讨论。
相对来说,风见眸兄就明显在古典文学方面的素养要高出一筹,
有空常来啊!希望大家能够在这种讨论,游戏中获得更多裨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0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8 19: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25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