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曹操、马超渭南之战的几个疑问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2-16 12: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曹操、马超渭南之战的几个疑问

       关于曹操、马超渭南之战的几个疑问


  许多人认为,曹操不听高柔的谏阻,是蓄意逼反关中诸将,为剿灭关中割据势力制造借口。那么,曹操既然是有预谋的,为什么不抢先占领潼关,以至于后来不得不费尽心机绕道从浦阪津进入关中?

  曹操在三月就逼反了关中诸将,为什么拖到七月才亲统大军西征,留给马超等关中联军那么长的防备时间,而不是乘其叛乱初起,万事仓促时立即进军剿灭?就像司马懿平定孟达那样,给对方来个措手不及。关于这个问题,你千万不要说曹操到七月时才能完成西征的准备,如果真是那样,曹操完全可以晚些时间逼反关中诸将。

  徐晃、硃灵军的作用是什么?

  曹军刚刚渡过渭水,马超立即就反复要求割地请和。在此之前,两军甚至都没象样地打过一仗,而且曹操还一再示弱于敌,马超显然不是担心关中联军的战斗力不如曹军,因为第一次请和不成后,马超等还曾多次主动挑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马超突然请和,马超到底怕什么?

  曹操、贾诩对关中联军使用了离间计,似乎除了给马超、韩遂等人之间制造了猜疑之外,曹操并没有从中获得什么直接的好处,如像演义中那样,导致关中联军自相残杀。但事情显然不是这样,曹操肯定从中获得了巨大收益,否则,曹操、贾诩不会费尽心机地设计这个离间计,史书也不会详细记载此事。那么,这个离间计到底让曹操得到了什么好处?

  曹操为什么不在战斗开始时就使用虎骑?

  小子气概文鸯静候各位高人释疑。



  为了方便诸位,现将渭南之战史料引录于下。



资治通鉴:
    孝献皇帝辛建安十六年(辛卯,公元二一一年)
    春,正月,以曹操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
    三月,操遣司隶校尉钟繇讨张鲁,使征西护军夏侯渊等将兵出河东,与繇会。仓曹属高柔谏曰:“大兵西出,韩遂、马超疑为袭己,必相扇动。宜先招集三辅,三辅苟平,汉中可传檄而定也。”操不从。关中诸将果疑之,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十部皆反,其众十万,屯据潼关;操遗安西将军曹仁督诸将拒之,敕令坚壁勿与战。命五官将丕留守鄴,以奋武将军程昱参丕军事,门下督广陵徐宣为左护军,留统诸军,乐安国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
    秋,七月,操自将击超等。议者多言:“关西兵习长矛,非精选前锋,不可当也。”操曰:“战在我,非在贼也。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
    八月,操至潼关,与超等夹关而军。操急持之,而潜遣徐晃、硃灵以步骑四千人渡浦阪津,据河西为营。闰月,操自潼关北渡河。兵众先渡,操独与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断后。马超将步骑万馀人攻之,矢下如雨,操犹据胡床不动。许褚扶操上船,船工中流矢死,褚左手举马鞍以蔽操,右手刺船。校尉丁斐,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操乃得渡。遂自蒲阪渡西河,循河为甬道而南。超等退拒渭口,操乃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夜,分兵结营于渭南。超等夜攻营,伏兵击破之。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请和,操不许。九月,操进军,悉渡渭。超等数挑战,又不许;固请割地,求送任子。贾诩以为可伪许之。操复问计策,诩曰:“离之而已。”操曰:“解!”韩遂请与操相见,操与遂有旧,于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时秦、胡观者,前后重沓,操笑谓之曰:“尔欲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既罢,超等问遂:“公何言!”遂曰:“无所言也。”超等疑之。他日,操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操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遂、超奔凉州,杨秋奔安定。
    诸将问操曰:“初,贼守潼关,渭北道缺,不从河东击冯翊而反守潼关,引日而后北渡,何也?”操曰:“贼守潼关,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贼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二将之军也。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
    始,关中诸将每一部到,操辄有喜色。诸将问其故,操曰:“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适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
    冬,十月,操自长安北征杨秋,围安定。秋降,复其爵位,使留抚其民。
    十二月,操自安定还,留夏侯渊屯长安。以议郎张既为京兆尹。既招怀流民,兴复县邑,百姓怀之。遂、超之叛也,弘农、冯翊县邑多应之,河东民独无异心。操与超等夹渭为军,军食一仰河东。及超等破,馀畜尚二十馀万斛,操乃增河东太守杜畿秩中二千石。

[ 本帖最后由 气概文鸯 于 2007-12-16 12:2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2-17 12: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人鬼兄
小子没有否定这个推测的意思。
马超等人的领地均在长安以西,潼关显然应该是他们反叛后占领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2-17 19:3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多谢各位关注

关于本帖的几个疑问,阿鸯虽然没说,大家心里也肯定明白,阿鸯本人一定会有自己的看法。阿鸯在这里只提问,不回答,没有其它意思,只是不想局限了大家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思路,同时也想让大家试试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不谦虚地说,其中有些问题还未见得有人提出过,甚至也未见得想到过。最后,阿鸯一定会把自己的回答也贴出来的,尽管小子气概文鸯的分析也未见得合理。读史就是为了使人睿智明理吗,如果只知考据,不会思考和分析,那就成书呆子了。

多谢稀粥兄关心。

[ 本帖最后由 气概文鸯 于 2007-12-17 20:2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2-21 16: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本人的观点见本版  
[原创]深谋远略的渭南之战
http://dx.xycq.net/forum/viewthr ... page%3D1#pid2161827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15:1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01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