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刘备借的只是南郡,缘何变为“借荆州”?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5-11 17:1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刘备借的只是南郡,缘何变为“借荆州”?

       刘备借的只是南郡,缘何变为“借荆州”?

  对于历史上“借荆州”的问题,历来争论的很激烈。
  有人认为“借荆州”的说法有问题,荆州本来就不是孙权的,何来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史书上明确记载,刘备和孙权都认同有“借荆州”的说法,阿鸯认为,再讨论这样的问题很迂腐。
  后来,刘备取得益州,孙权派人向刘备讨要全部荆州,从史书的记载上来看,刘备没有否认“借荆州”,只是找借口拖着不还,这说明,双方之间确实曾经有过“借荆州”的协议。

  争论最激烈的是,刘备到底借的只是南郡(江陵),还是全部荆州?如果说,借的只是南郡(江陵),为什么孙权后来要讨要全部荆州?如果说,刘备借的是全部荆州,那么又如何解释刘备的南征四郡?
  于是,有人解释道:刘备南征四郡,是在取得孙权的同意后,采取的行动。平定荆南四郡后,刘备又把四郡交给了孙权。刘备没有地盘,只好把军马屯驻在油江口(公安)。后来刘备面见孙权,孙权才把荆州借给刘备,刘备才有了荆州的地盘。
  但是,上面的解释纯系猜测。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刘备南征四郡的行动是经孙权许可的;也没有任何记载,刘备把刚刚平定的荆南四郡还给了孙权。

《三国志》刘备传: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
  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
  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
  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
《三国志》武帝纪:
    公(曹操)至赤壁,与(刘)备战,不利。於是大疫,
  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阿鸯认为原文标点有误,应该是:“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荆州”与“江南诸郡”不是并列的区域,而是统属关系。)
  这说明,刘备是打着替刘琦收复四郡的旗号,不干孙权的事。刘琦死后,刘备接替了刘琦的位置,并把州治所设在了公安。这些事都发生在刘备进京见孙权之前。如果像有人猜测的那样,刘备把地盘都还给了孙权,那刘琦还当什么刺史!刘备还怎么能被推为荆州牧,还要设立治所!
  需要解释一下,刘备这时为什么要把治所设立在公安?事实上,此时治所设在那里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公安正是刘备的屯军之处。公安在长江南岸,与北岸的江陵仅一江之隔,既可防止周瑜染指江南,又可时时窥视周瑜占据的南郡。同时,顺江而下,又能及时控制孙权由江东进入荆南的通道。刘备屯驻公安,既可保全荆南不被东吴染指,又是向孙权发出了威胁的信号:如果我们翻脸,东吴就会处在我和曹操的两面夹击之中。为下一步把南郡搞到手造势。

  既然刘备实有四郡之地,其从孙权手里借到的只不过是南郡,刘备又如何把荆南四郡都搭了进去,协议变成了“借荆州”?
  这是由南郡的战略位置所决定的。古代的道路交通远不是今天这样四通八达。三国时,无论是从东面的江东进入荆南四郡,还是从西面的益州进入荆南四郡,最便捷的通道都在南郡的控制下,更不用说从襄阳方向的北面了。其它小路由于都是丛山峻岭,不利于大军行动。所谓在“南郡的控制下”,并不是说这些通道都经过南郡,而是说由南郡出发,可以迅速切断这些通道。这也是刘表在全据荆州后,为什么把钱粮主要集中在南郡的江陵,目的是防止他的宿敌东吴对荆州的染指。
  后来,刘备进入益州后,南郡还在关羽的手中,东吴何以能派吕蒙用武力袭夺了荆南四郡中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关羽为何不堵截吕蒙?主要是关羽军力不足。刘备入益州带走了三万机动军队,这差不多是荆州全部军队的一半,此时关羽手中能够机动的兵力就更是少得可怜了,而且还要防备北面的曹军。所以,关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吕蒙从南郡边上进入荆南,却无法抽调足够的兵力去堵截。待刘备率五万大军由益州赶到公安,荆南四郡中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已经易手。虽然如此,若不是曹操此时夺取了汉中,益州危急,刘备不得不赶回益州,进入荆南的吕蒙还是有被切断后路和被分割的危险。这也是为什么孙、刘两家讲和后,孙权肯吐出已经占领的零陵。
  所以,南郡的归属事实上决定了整个荆州(襄阳和上庸除外)的归属。刘备回到益州后,立即开始了汉中争夺战,还没等刘备从汉中缓过来,孙权就动手偷袭了江陵。因为孙权明白,一旦刘备把军力重新从益州移到南郡,已经分到孙权名下的半个荆州注定还是保不住的。这种情形和汉中争夺战有些相似,从蜀中出发的刘备军和从关中、陇上出发的曹军相比,在地理上,也就是在军力的调动和运输补给的交通上,刘备军具有极大的优势。如果刘备从汉中争夺战中恢复过来,把军力重新集结在南郡,和以江东为基地的孙权争夺荆州,刘备在地理上同样具有极大的优势。
  说到这里,读者可能已经不难明白,虽然刘备只是从孙权手中借据了南郡,但在刘备取得益州后,如果只是借南郡还南郡,刘备对荆南四郡也就失去了控制能力。南郡所处的这种军事和战略形势,刘备和孙权当然都非常清楚,不明白的只是后来的学者和文人。借南郡,还南郡,这对孙、刘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没有了南郡,也就没有了整个荆州(襄阳和上庸除外),所以刘备才会同意,借南郡,还荆州。

  有的读者可能又糊涂了,借一个南郡,最后却要连带荆南四郡一块还给东吴,这买卖刘备亏大了,刘备不借南郡不行吗?不行,刘备占领荆南四郡后,南郡是刘备向外发展的唯一出口,刘备无论是为了生存还是发展,都必须据有南郡。刘备与孙权的协议是,当刘备另有立足之地后,立即把整个荆州(襄阳和上庸除外)让给孙权。刘备枭雄,与孙权立协议的时候,恐怕就没想还荆州,打的就是靠实力放赖不还的主意,所以协议怎么说都没关系,只要能把南郡弄到手就行。
  那么,孙权就是傻子吗?孙权就想不到刘备以后可能放赖不还吗?孙权当然不傻,那孙权干吗还把南郡借给刘备?这是当时形势和孙权当时对形势的认识使然。赤壁之战后,由于东吴的战略错误,东吴虽然抢占了南郡,却让刘备得空战领了荆南四郡。结果刘备与曹军之间被南郡隔断,形成了东吴独抗曹操,刘备又在东吴背后对南郡虎视眈眈的局面。而孙权又认为,东吴如果对刘备下手收复荆南四郡,刘备就有可能北联曹操夹击东吴,所以孙权又不敢下手解除刘备这个后顾之忧,最后,没办法只好让出南郡,让刘备帮其分担一部分曹操的压力。当然,后来孙权认识到了当时对形势的分析是错误的,才有了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的一幕。虽然东吴重新夺回了赤壁之战后,本应由东吴占据的荆州,但东吴却永远丧失了夺取益州的机会,并由此奠定了东吴最后灭亡的格局。(关于东吴在荆州问题上的战略错误,详见“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相关回目的评述。)


附注:
  有人认为,刘备南征四郡后,曾把四郡还给东吴。其主要论据是,黄盖曾任武陵太守。史料源自《三国志》《黄盖传》:
    拜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
  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
  乃击之,斩首数百,馀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
  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
  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
  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
根源就在于“武陵蛮夷”,由此推断出黄盖的活动是在武陵郡内。不过,这是望文生义。“武陵蛮夷”是有典故的。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
  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
  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
  下令之后,槃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
  军首也。帝大喜,而计槃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
  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
  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槃瓠。槃瓠得女,负而走入
  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
  为仆鉴之结,着独力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遇风
  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
  槃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
  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致诸
  子。衣裳班兰,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
  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外痴内黠,安
  土重旧。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
  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名渠帅曰精
  夫,相呼为姎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

由此典故可知,“武陵蛮夷”在长沙郡内。
  另外,巴、醴、由、诞也是在长沙郡内。长沙郡毗邻东吴。应该是赤壁之战前或后,长沙郡靠近东吴的部分地区被东吴占领。后来,东吴将长沙部分地区裂分为汉昌郡。而且,史料并没有直接说黄盖领武陵太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5-12 13: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国志》鲁肃传:
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

从此文可以看出,东吴要的荆州不是单指江陵城,而是荆州全境。鲁肃指责“无奉还”,关羽方面没有否认,足证双方曾有“借”的协议。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2 22:5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79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