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原创】历史真实与历史记载--由刮骨疗毒说开去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原创】历史真实与历史记载--由刮骨疗毒说开去
424242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7
编号
79586
注册
2006-8-19
#1
发表于 2006-8-19 15: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原创】历史真实与历史记载--由刮骨疗毒说开去
很多朋友在与人谈论历史人物的时候非常喜欢引用某某的话,以为那就是真理,就足以击倒任何不同意见。比如每每别人在用事实谈论关羽的时候,必有人拿出“关羽为万人敌,世之虎臣,国士之风”这几话来说明关羽的伟大,以为这样就足以驳倒别人的观点。整个一现代版的两个凡是,凡是三国志记载的就一定是真实的,凡是陈寿说的话就一定是对的。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历史记载和历史真实是一件事吗?
真实的历史我们已不可能清楚的知道,我们要研究历史、谈论历史就只能以历史记载为基础,再加之一些诸如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资料,通过严格的推理来推测历史大概是个什么样子的。因为史书的作者也是人,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生活,在写书的时候不可能完全不把自己的感情、好恶放进去。即使是司马迁也不免有一点拔高项羽、贬低汉初统治者的倾向。我们应该在充分尊重历史记载的同时而不对其盲目尽信。
再说陈寿,虽比不了司马迁,但也是个相当优秀的的史家。诚然,陈寿作为史书《三国志》的作者,他的话是有相当权威性的,他对于事件的叙述大部分也一定是准确的,我们应该以此为研究历史的依据。但是不是陈寿说过的话就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呢?显然那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和司马迁比,陈寿的最大问题在于过多的把自己的感情倾向写进了书里。比如《三国志》的结束语,往往就非很主观,现在大家对三国人物的许多争论往往就是起因于此,原因就在于人物的生平事迹与陈寿的主观评论有些根本就不匹配。于是一些善于独立思考的读者以人物活动为主看待历史人物,另一些读死书的人则以 陈寿的主观评价为依据反驳之。
那些对我上段观点有异议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些史记中的文章,对比一下史记中“太史公曰”的文字,看看司马迁有没有“万人之敌,为世虎臣”这类纯主观的话。
简单分析一下陈寿的生平,本是蜀国人,后归了晋,他对故国有深厚的感情,又必须照顾魏,于是他称曹操为帝,也称备的夫人为后,但只肯称权为吴主,权妻为夫人。再有寿对曹魏五子、敦、渊的评价到非常有太史公之风,没什么过分褒奖的地方,但五子的功绩、能力比羽飞小吗?有过之而无不及吧。对瑜、肃、蒙、逊几位东吴大将的评价倒是比较高,但还是赶不上关羽、张飞,而此几人的功绩岂是羽飞可比?再对照羽飞的事迹和寿的篇尾评价匹配吗?
具体说一说寿对羽刮骨疗毒的描写,以陈寿写《三国志》惜墨如金的作风,居然在这件事情上采取了工笔,而这件事的可信度又有多少呢?一个人刮骨去毒,居然还能言笑自若?这是写史还是写小说啊?即使人的毅力极强,但当外物侵入自己的身体,尤其都到了骨头,神经自然就会有反应,肌肉不受控制的就出发生扭曲,这是必然的。与此事最相近的刘伯承将军事,将军清楚的记住了医生割了72刀,而没有晕倒在手术台上,但也是面色惨面,汗如雨下,手指扣破了两层崭新的床单。这应该是人类毅力的极限了,但和关羽的言笑自若比岂止差几个档次,起码差着一万倍。我相信陈寿应该不会有意去夸大,但在他写《三国志》的时候,此事已过去很久,中途不免有人不断以讹传讹,就像"有一个叫哈雷的将军要来视察“一样。而陈寿的感情又倾向于关羽,故此把这件极为夸张的故事写进了史书里。
以上几个例子说明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有些地方是有着很强的个人情感在里面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看书的时候应该多动动脑子,哪些地方该信,哪些地方有疑问,都多想一想,这才是看书的正确方法。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再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无论人家谈什么都把“万人敌,世之虎臣”这几句话拿出来当撒手锏。
最后加一句,个人认为作为一本史书,能有八成真就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了。别说古代没有照像、摄像、录音这些记录真实情况的工具,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30年前的历史,我们所知道又有多少能够是真的呢?
李牧大将军
[
本帖最后由 424242 于 2006-8-24 19:33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424242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7
编号
79586
注册
2006-8-19
#2
发表于 2006-8-19 17: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ps:万人敌、国士之语,陈寿只怕也是从太史公那里学的。
“假令晏子而在,佘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这是我在史记中所见到的最主观的一句话。但在这里司马迁却强调了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没有要求后人必须有和他同样的想法。而陈寿的“为世虎臣”之类则是以一种不可置疑、肯定的口气,不论他之前对人物的叙述能否和这样的评语搭配,强令后人接受他的说法。
这两种风格哪一个更主观呢,更霸道呢?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7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22:1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49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