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建文帝要的是活叔叔还是死朱棣?, “勿使朕有杀叔父之名”这句话何解?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4-8-22 10: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段话也不能算全错.

建文帝这番话,摆姿态装伪善的可能性确实很高,但肯定是产生了一定作用的,只是没有书中描述的那么大. 要知道,两支军队作战,在没有经过决定性的战斗前,那有那么容易摆平人家主帅的,就算输了几场,本钱输光之前,也很困难.与其说是建文帝和他手下的将领仁慈,倒不如说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彻底打败北军前,你怎么杀燕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4-8-22 10: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应该正确理解建文帝说这句话的时机和背景.

如前面所说,要决定燕王的生死,排除运气因素之外,必须有一个前提:歼灭北军. 不歼灭北军,你不可能掌控燕王的生死,当然了,你有中500万的运气则除外. 另外,北军既灭,燕王是生是死,根本就不那么重要了.在这种情况下,建文帝当然要摆个高大上的姿态.

建文帝说那话隐藏的意思更确切点说是:消灭了北军后,燕王的生死就没那么重要了,所以不要杀他. 要知道当时南军这边占尽了优势,普遍认为这几十万大军泰山压卵,北军就要被消灭了,说这个话是很正常的.

问题在于耿炳文他们都没有达成消灭北军这个前提,朱老四当然活得滋润了.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4-8-22 10:1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4-8-22 15: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reambe 于 2014-8-22 13:55 发表
或许朱允炆不知道,他四叔打仗时经常是冲在前面的。

也就是说,要干掉朱棣,有时候只需要一个运气,不是必须把他的军队全灭。

在《明朝那些事》这部书中,朱棣可是无数次在靖难之役中一马当前,甚至扮演孤 ...

建文帝怎么可能知道朱老四会在后来的靖难之役中跟着一起砍人呢? 要注意他说这句话的时机,耿炳文几十万大军去打朱老四,很多人都觉得朱老四一定完蛋,北军一定被歼灭。他的实际意思就很明显了:北军被消灭后,不要杀朱老四。

建文帝的话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不要在战阵厮杀时伤害朱棣;第二:不要在北军被消灭后伤害朱棣。但实际上,第一条假设根本不成立:首先南军根本就没有在万军从中取朱棣首级的本事,古来打仗,这种事就没几个成功的例子,除了关二爷等少数猛人外,绝大多数都是失败的。它不仅需要极高超的技术,最重要的是需要极好的运气。试问建文帝能把希望寄托在这种不靠谱的事情上吗?南军如果真有这个实力,那还打个什么劲。此外,在战阵厮杀时不要伤害朱棣,这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因为最可能与朱棣在战场上互砍的,是不认识朱老四的普通大兵,明代也没个照片啥的,耿炳文或许可以下令不准伤害燕王,可几十万士兵,鬼知道你燕王长什么鸟样,只知道砍的是个大官。比如他与李景隆作战时,史书记载他先射后砍,宝剑砍断,战马都换了三匹:这充分说明,在战场上,南军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手下留情,也不可能做到。

我们注意下朱棣的性格可以发现很多问题,胆子虽然是大,但是也非常狡猾,用今天的话来说叫胆大心细,有些看起来勇敢莽撞的行为,其实都有谋划冒险的味道。譬如他跟郭英作战的时候不利,撤退路线上被埋设了火器,史书上说亲自殿后,看上去勇敢——可实际上,跑他前面的可就成为人形排雷器了。

个人以为这很好的解释了朱老四的不败金身是怎么来的:靖难之役刚开始的时候,一般都觉得北军必败,所以建文帝才会嘱咐耿炳文,(搞定北军后)不要杀朱棣,因为没这必要。问题是南军一直搞不定北军,这条命令就成了一句空话,反而造成了一些麻烦:在正规的战场厮杀中,当然没人认真执行这条命令,但是在一些突发性的遭遇中,因为事发突然,普通士兵也不认识朱棣,往往反应不过来。偏偏朱棣又是一个战斗经验丰富的人,善于把握时机,料敌之不敢想,出奇制胜,快速突击,胆大心细,往往对手还没反应过来,这货就达成目的闪人了。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战斗力问题,你南军搞不定北军,自然也就拿朱棣没办法。万军中取上将首级,那是小说,实际上要做到这点极其困难,更重要的是还需要逆天的运气。建文帝的这条命令,起到的作用其实并不大:错过了极少数的、成功率极低的机会,仅此而已,这事纯拼RP的,就不大好说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4-8-23 15: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那话是说着忽悠人的,老方毕竟名望在那里,你这么给宰了,政治上会产生负面影响,能避免的尽量避免。读书种子云云,只不过是个托词。

另外,黄齐方他们跟知行合一可谈不上什么关系,而是知行不合一的典范,成天只知道做晁错,把周亚夫给丢一边去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4-8-23 15: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另外建文帝在耿炳文出兵时说的这个话其实没什么问题,当时大家都以为北军要完蛋了,北军都完蛋了,朱棣的死活根本不重要。而削藩这事还没弄完,活着的朱棣远比死了的朱棣更有用,既可以树立高大上的政治形象,还能显示宽仁,让其他的藩王就范。

问题在于你打不过北军,这道命令就成笑话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4-8-23 22: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建文的意思还是很明确的,要在战争中灭掉朱棣,无非两个途径,一是阵斩,二是歼灭北军后擒获。阵斩是拼RP,一则不靠谱,二来不可能。

再结合耿炳文出征时双方的实力差距,建文帝很明显指的是这个:我们的实力强大的多,你这次去一定会成功,消灭北军后不要杀朱棣。

其次看南军将领的反应,当时也没个照片啥的,如果真的是要避免阵斩朱棣,南军将领肯定是要做出相应调整的,这种涉及几十万部队的军令,必然会有很明显的佐证。

判断这个问题要注意今人与古人的差异,我们看史书,当然会觉得隐晦婉转,但是对当时的人,尤其是当事人而言,就未必了,这种事必然还有其他的具体细节,史书当然不会有记载,后人就很觉得隐晦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08:4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98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