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甲午战争的“体制问题”(转载)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4-7-23 09: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信陵君那个,严格的讲可以叫战前动员发言,不是军事动员。后备军事力量的管理、民转军的能力、社会生产生活对军事的支撑、国民的军事教育等等等等,这些才更靠边点。

个人的意见,军事体制也是要随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比如春秋与战国时征召士兵的方式就不一样。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形态没有改变,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军事动员自然无从谈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4-7-23 11: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其实老虎伯引用的诗里,也可以管窥当时的军事动员和管理机制。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对征召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没有合理的退役机制;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应征人员流动性大,作战任务繁重,与家中信息交流很少;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征召方(一般是政府)的抚恤制度不健全;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没有健全的退役士兵保障机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4-7-23 14: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也不能说是不断下降,只是没有因应变化,这已经不单纯是军事问题了。

最典型的就是明代的军制,开国皇帝制订的政策其实还是不错的,保证军队战斗力的同时还能减轻经济负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 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军事,说到底还是政治的延伸,政治不支持军事,再牛的将军也是没办法。

其实现在也有这个问题,譬如现在中国的战争动员潜力就非常大:很多青壮年去当兵接受军事训练,几年后退役,结果社会上存在着相当多受过军事训练, 而且正值壮年的人,真打起来稍加训练就能上。

但是现在老龄化存在,以后当兵的少了之后就不一样了,好在人口基数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0 22: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36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