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魏延偷袭关中“新”军事计划的可行性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3-2-18 23: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子午谷奇谋,最终还是被采用于实战的,离三国时期近一点的就是恒温派司马勋出子午谷,结果被修理得很惨,连谷口都没出去。

走子午谷路线,最大的问题还不是什么长安守将逃跑,最大的问题是一旦对方在子午谷里安排了兵力,那怕是少数兵力,你都有可能出不去,直接卡死在里面----------- 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末的高迎祥,这位高闯王也想学子午谷奇谋,带着优势兵力进攻,结果被数量远少于已方的明军堵在谷里狠杀,千军万马一扫光,最后连脑袋都掉了。

你连谷都出不去,还指望什么长安。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3-2-18 23:38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3-2-19 17: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颍颎 于 2013-2-18 23:46 发表
高迎祥不是在子午谷被伏击的啊,子午谷基本上就是今天的 G65 国道,高迎祥伏击处比那靠西。

不会错的,他当年也想来个子午谷奇谋,于是几万人穿子午谷,刚出去就被堵死了,所以伏击的地点不是在谷中,而是靠西一点接近谷口的地方.东晋的司马勋就倒霉一些,刚走到子午谷中间就被打得没脾气.

其实扯什么能不能攻下长安,夏侯驸马能力如何,这些都没抓到关键点. 关键点其实诸葛亮早就说了,像子午谷这种的地方,人家安排少许人马布防,就能把你堵死在里面,根本就出不来,还谈什么打长安啊.后世吃这个亏的军队可着实不少,高迎祥的十几万人(一说5万)就是死在这个子午谷奇谋上........

即使在当时,子午谷小道也不是什么秘密,曹魏不重视这条路有可能,完全不管,这就很难说了.

就算邓艾偷渡阴平,也没这么冒险,如果阴平无法偷渡,大不了他回去就了事,钟会那边还在跟姜维对P,邓艾既不会丢命,也不会影响战局,大不了多打几天. 走子午谷就完全不一样了,除非对手是白痴不设防,一旦设防,那怕少量人马,也能把你堵死在子午谷里,如司马勋. 高迎祥在谷中倒是没事,临到谷口被埋伏,在兵力远远高于对手的情况下,连谷口都没突破.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3-2-21 02: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搞不好不止100公里,高迎祥足足走了半个月才到的谷口。

结果才发现人家把谷口堵住了,正应了诸葛亮的那句话,全军完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3-2-21 13: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高迎祥和司马勋的下场说明了一个问题: 只要对方在子午谷中布置少量部队,你就得被堵死在里面,如司马勋;只要对方把住谷口,你就出不去,全部完蛋,如高迎祥。

民国时期也唱过这么一出,西安事变的时候王耀武也准备这么干,走到半路就折回,一是路太难走,二是西安事变搞定了。而另一方面张学良最早就没准备,吓了一跳,赶紧派人守住了谷口。

从司马勋、高迎祥、王耀武的事情里,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控制子午谷不光是在谷中防御,而且还可以围堵谷口,孙传庭和张学良都是这样干的;第二,穿越子午谷需要很长的时间,已知的高迎祥走了15天,他这个算长的,而直接到谷口防御费不了多少时间。后世的张学良最早也是没防备子午谷方向,但一收到消息马上就能把住谷口,相反王耀武还在谷里转。

这就意味着,那怕魏军在子午谷里驻扎了10个人,只要递出了消息,魏军就能在另一端的谷口等着你来送死。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3-2-21 22: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司马勋走的应该是旧道,被堵着没出去。

其实讨论魏延能不能占领长安,能不能防御长安,都没有说到点子上。诸葛亮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只要对方在子午谷内有少量部队,就能拖住你,同时还能在谷口集结把你堵死,遇上聪明点的打你的埋伏,全军覆灭都是很正常的。不管新道还是旧道,子午谷的险峻却是不变的,而且后世已经有惨痛教训了。

我也葱白一下三红,地图杠杠的啊。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3-2-21 22:57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7-5-8 15: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正好这帖浮出水面。

现在看楼主在主楼的结论,尤其是关于战略那块的结论有点问题,这样后面的论据自然就跟着出问题了。比如主楼抬头就说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北灭曹贼,光复汉室”------------ 当然他是这么宣传的,但实际是什么样,楼主应该很清楚。

所谓子午谷奇谋,不管那一个版本的内容为准,有一条是明确的:诸葛亮要取陇右,魏延要取关中。主贴中提到取陇右是消极的战略,不敢苟同,战略无所谓积极消极,而是看你自已拥有什么样的实力。

就当时的蜀军而言,全取关中,必然会引发与魏国的战略决战,而且是在有利于曹魏的地理环境下决战,君不见后来连曹睿都跑过来坐镇了么,而之前魏国的军事重心一直集中在吴国这边的。这个时候,蜀国有与魏国进行战略决战的实力了?

更何况三国鼎立,吴国可不是什么好鸟,最擅长的就是背后捅刀子,你这边倾举国之力死战,无论战果如何,最后还不是便宜了吴国。自古这种结盟,都是忽悠盟友打头阵,自已敲边鼓。挽起袖子死拼,帮盟友挡刀子,义气倒是义气了,可绝非智者所为。

诸葛亮取陇右的战略,才是真正高明的办法,在没有能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候,自然是量力而为。取陇右不会引发魏国太大的重视,这样吴国继续成为魏国的军事防备重点,替盟友挡刀。地形也对蜀军的作战有利,同时便于军事物资的运输。另外这个地方是异族的聚集地,便于联络各族牵制曹魏。最后你要席卷关中,没有骑兵是非常吃亏的,陇右盛产马匹。这一策略早已有之,譬如马超、姜维的任用,就跟这个战略有关。

至于陇右人烟稀少云云,那要看你怎么比,跟中原自然没法比,但是对蜀国而言却是一块不错的地盘,那种动不动就倾国的战争打不起来,取陇右比取关中靠谱多了。

由此可以看出魏延跟诸葛亮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三国间的外交政治博弈、军事物资的筹备运输、少数民族政策等等,这是最高统帅才考虑的问题,魏延差远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7-5-11 10: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710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以弱胜强这种情况,确实有,但从来就不是什么主流,中国古代以弱胜强的例子,也就那么几桩。绝大部分时间,倚强凌弱才是主流。

至于说什么“出关中,势必秦地响应”-------- 这就纯属臆测了。一个理智的统帅,不会把胜负的关键寄托在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上。好比你自已,你带一帮兄弟出去砍人,难道会把胜负的关键寄托在对手自乱阵脚上?

蜀国的形势如何,蜀国高层是最有发言权的,前出师表上说得很清楚:益州疲敝,生死存亡之秋。 这是首相写给君主的,搁当年,就是绝密文件。在这种情况下,蜀国高层想的是举倾国之力与曹魏在关中进行战略决战,并且把希望寄托在带路党身上一举灭魏,这可能吗?

另外,从诸葛亮时期的数次北伐也可以看出来,尽管宣传上很浩大,实际的动作却很小,更多时候浅尝则止,势头不对就闪人。这样主动在蜀,能捞就捞,也避免了大的损失。

这那里是为了决战灭魏,这是为蜀汉续命.......所以说魏延到死都没明白,为什么要北伐,这就是差距。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7-5-11 15: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714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每次北伐开支都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仅仅是为了积极防守,连国内的人都忽悠不”---------- 谁说的,千年以后,不是仍然无数人被忽悠么?

就曹魏的军事重心,从来就是防吴重于防蜀,而魏蜀之间的战争规模,也小于魏吴之间的战争规模。那为什么后世都把诸葛亮北伐当成攻击曹魏的主力呢?

搞清楚这个事情并不难:诸葛亮北伐,到底是为了决战关中以灭魏国,还是有别的目的。

至于你说“谯周等人跳出来唱《仇国伦》是理所当然的。对外对内都失去人心”----------------试问,在如此环境下,诸葛亮考虑的是决战关中以灭魏国么?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7-6-2 14: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燕京晓林 于 2017-5-23 00:41 发表
这么久的帖子还能有人来回,感谢了先!

1、关于诸葛亮北伐的真实目的,有记载的那就是光复汉室,你要说这是假的,就给证据。当然,这是长远目标,但是每个战役都会有近期目标,至于这近期目标,有人说是以守 ...

说这么多吧,最核心的问题希望回答一下。

光复汉室只是口号 ,撑死也就是个长远目标,出师表上说得很清楚,益州疲弊,生死存亡之秋。这段事实的真实性不用怀疑,我倒想问问了,自身处于实力微弱,国际环境不利的时候,诸葛亮会指望对一个实力远超过自已的大国搞战略决战?

您这里列举魏军针对蜀军的进攻而对应的兵力,这是没有注意到“取关中”和“攻关中”的区别,后来的几次北伐,反正又打不下关中,曹魏的反应自然没那么激烈。反之,当关中面临失守的威胁时,魏国会拼命--------- 第一次北伐不就是这样么,仅仅关中震动,曹睿就亲自坐镇长安了。

果如魏延所说,全取关中,曹魏的反应不言而喻。试问诸葛亮率领的蜀军,有把握在背有陇凉,前有大军的情况下,玩什么战略决战?

地图虽然看得不多,但是好歹也知道,就当时蜀国的态势,陇凉未平而取关中,菊花可以不安全的哦。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7-6-2 14: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觉得楼主的重点并不应该集中在“魏延是否能成功”。

这个其实根本就不重要,魏延是一个将军,他一门子只知道打仗这一类战术行动,而诸葛亮是一个统帅,而且是一个要兼顾政治、外交、战略的综合性统帅,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根本就不一样。

战争是国家行为,不是一锤子买卖,自然不能看魏延的。从诸葛亮的行为来看,他的战略很明显,实力不够的情况下,先针对魏国的边远地区下手,积累实力,扩大地盘,拉拢异民族,获得产马地,这样才能与魏国的骑兵集团决胜关中,这是很具操作性,性价比也高的计划。这些地区对魏国而言毕竟不致命,打下来以后魏国也不至于拼命。

否则,光靠一张嘴,难道能把魏国的骑兵吹死?

楼主的问题应该集中在这里:当时蜀国具有与魏国战略决战的实力没有? 背后被打下来,蜀国的两条腿怎么跟魏国的四条腿干架。

这才是诸葛亮要考虑的问题。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7-6-2 15: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恩,我是觉得,战术必须服务于战略,所以战术能否成功,根本就不重要。

毕竟要从战术上说这个事情,说不清楚,只有扯皮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9-9-27 22: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都现在还谈这个啊。

主题的说法就有问题,首先所谓的子午谷奇谋是魏略上说的,陈寿的说法是魏延想分兵,而且是每次跟诸葛亮出征的时候都想分兵,然后在潼关会和。只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魏延并非想走什么子午道:一伐的时候走子午道还可以说出奇制胜,每次北伐都请求分兵走子午道玩什么出奇制胜,那怎么可能。

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只有在一伐的时候才有那么一点可能,不可能出现“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这种情况。所以照三国志的记载,魏延只是想分兵进攻,少受节制而已,跟子午谷没什么关系。

再有,不存在“蜀军有两个计划”的问题,蜀军只有一个计划,就是取陇右。

在战略决策方面,诸葛是制定者,魏延是执行者。打什么地方是最高决策层早就决定好了的,执行者考虑的只是怎么打而已,而当时的蜀军战略非常明显:取陇右。这就等于最高军事长官召集手下的将军们开会:同志们,我们的目标已经确定好了,现在研究一下怎么攻取陇右。然后魏延举手发言:长官,关中那边很好打,我们进攻长安。

这属于对抗中央军事路线,抽不死你,所以即使魏延有什么计划,也不会成为蜀军的选择,因为你把战略目标都给变了.......

诸葛亮的计划明明白白,就是要去陇右。

村夫这个计划高明的多,真正的谋国之论,你多了解陇右,就知道为什么蜀军会把这块作为主攻点。

因为陇右是关中的屏障,前汉建立关中根基的时候,这个格局就已经形成。光武复兴后,得到了河北和关东豪族的支持,加上关中残败,这才定都洛阳。随着时间的延长,关中得到了恢复,而陇右则成了鸡肋。在光武帝时期就曾经想放弃金城和湟水谷地,后来的大将军邓骘和司徒崔烈都向最高当局提议,放弃凉州陇右,不仅通过了朝廷决议,甚至连移民工作都开始进行。以永初五年为例,汉庭放弃凉州和陇西,强行迁移凉州之民,不愿意的,官吏毁掉他们的田地和房子,激起很大的民怨,幸好后来出了“凉州三明”讨伐羌胡,不然凉州就真的彻底凉凉了。而且关东世家崇尚经学,凉州豪族以武立家,思想上水火不容。

这么搞,最终导致关东豪族与凉州豪族的对立,掌控朝堂的关东世家总想着压制凉州,而凉州对中央离心离德,譬如阎忠就曾经劝说皇甫嵩自立。再有当时的凉州刺史耿鄙被凉州豪族宰掉,陇西和酒泉等地的太守反而加入叛军,甚至耿鄙手下的马腾也参加了叛乱。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西凉军进京、关东联军伐董、王允赶尽杀绝、贾诩献计犯长安,其实就是这个背景。甚至,颍川荀家的人还跟大家讲,文帝用贾诩这样的人做三公,连孙权都笑喷了。

了解这段历史,对蜀军的战略就应该有更清醒的认识。陇右这块早就对中央政权离心离德,而且那时候世家豪族力量强大,凉州豪族跟关东世家一向不对付,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群众基础好--------- 这一点在后来得到了印证,当诸葛亮一伐的时候,很多地方都响应蜀军,最好玩的是天水太守马遵疑心当地的实力派造反,逼的姜维他们投蜀。

如果蜀军在一伐的时候实现了取陇右的战略目标,则等于剥离了关中的战略屏障,为后续的军事活动做准备,而且这里地形复杂,有利于蜀军作战,当年光武帝派七将军仰攻陇右,结果被人家反杀,就是很好的例子。陇右与关中是表里关系,不仅军事,政治上也是如此,割据陇右,可以争取凉州和关中地方势力的政治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跟关东世家支持的曹魏抗衡。三国魏晋本身就是一个世家崛起的过程,蜀汉政权中,益州的地方实力派对于北伐中原这种事情其实是没什么激情的,这个不赘言。而关陇世家与关东世家对搞多少年了,蜀汉这种先陇后关的战略,就政治经济而言,意味着关中的复兴。

北伐若真的成功,天下一统,于益州本土豪强其实没什么用,成都毕竟不可能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首都,好处自然就少。蜀军先陇后关,这就是依高祖的故事,关陇世家实际上成为新的政治基本盘,定都长安是必然选择,那么关陇地区地发展,世家肯定是得利者————这跟曹魏依靠关东世家,定都洛阳是一个道理。

夺取陇右,难度更低,防守更容易,而且对关中形成居高临下的战斗优势,同时能够利用关陇与关东的矛盾,拉拢政治势力,抗衡中原世家,这才是真正的谋国之论,后来的西魏、北周、隋、唐都与这个大背景有关(民族成分和矛盾有变化,但地缘格局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战略规划,不比隆中对差到那里去,只不过嘛,马谡街亭之败前功尽弃,诸葛亮又英年早逝,可惜了。

所谓的“子午谷奇谋”,连蜀军一伐的战略目的都没闹明白,人家诸葛亮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哥出兵打的是陇右,你跟我大谈怎么打长安,几个意思啊?

这个事三国志是没有记载的,魏略上的玩意,而魏略是什么呢,魏略上还说刘阿斗在小沛跟备备哥失散,被人贩子卖到了汉中,十几年后才千里寻父;魏略还说诸葛亮跑去找刘备求职,刘备忙着编牛毛帽子不甩他(特么的诸葛亮出师表上写的被吃了)。

陈寿其实说得很清楚,魏延只不过是想分兵,然后跟诸葛亮各走一条路线,最后拿下潼关,魏略这脑洞开得太大了。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9-9-27 22:38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9-10-20 13: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燕京晓林 于 2019-9-29 16:35 发表


说起来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很多年了,但是错误的论点还是依然存在呀。

1、魏延有可能数次要求执行他的子午谷计划,但是不代表所有的北伐都要执行子午谷计划,因为关中魏军兵力很少的情况,大体出现在一伐和 ...

这不是错误论点的问题,而是史料引用的错误。

三国志从未提及什么子午谷计划,谈这个的是魏略,三国志从来就是说魏延希望分兵,与诸葛亮会和与潼关,嚷嚷着魏延走子午谷的,是魏国的史书。

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信息的获取途径,还是史料的可信度,陈寿的都是首选。

打陇右还是打长安,这是蜀国的军事大事,陈寿不可能搞错,反之,魏国方面当时其实是不清楚蜀军战略目的。

顺便,我从头到尾就说的是一伐的战略目标,你拿二伐五伐说事毫无意义,因为客观环境变了,二伐是为了策应东吴,五伐是因为蜀吴联手。

一伐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取陇右。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9-10-21 01:12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9-10-20 14: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aappmn 于 2019-9-28 17:58 发表
比较仔细的看了下,很无奈,没有一定的功底连评论的资格都没有。。

你的这些倒能解答我一直的疑问,诸葛亮北伐的战略目的是什么?——平曹魏、乃至统一天下不能说错,但太大。切实可行的是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 ...

占据关中未必,当时的关中因为战乱残破,曹爷后来还迁汉中人口填补关中。曹魏政权是以关东世家为政治基础,这样它的政治资源对于关中、陇右投入不足,离心离德是迟早的事情。为什么诸葛亮每次打,魏国的中军就得赶过去,就是这个道理,关中已经残破了,边军又打不过,只能上中军,这其实对曹魏也造成了很大的财政军事压力。

理想可以很大,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诸葛亮的北伐,本身就是以攻为守,逐渐蚕食,取陇临关就是第一步,一伐的时候各县相应,可见蜀汉早就在进行相应的串联和准备。一伐的时候,人家早就在陇右布了局,吃饱了去打什么长安。

而且还有盘外招,魏蜀吴三国是一个平衡的状态,取关中则会打破这个平衡,这就好比刘备拿了两川,孙十万就坐不住,直接撕毁盟约。一伐的时候蜀军刚刚从荆州和夷陵的毁灭性打击中恢复过来,主力部队不仅要防曹魏,还得防那个所谓的盟友,起码在一伐的时候,蜀汉并不具备两线顶住的能力。

至于二伐的时候打关中,那是因为曹魏在石亭大败,关中空虚,趁机会偷鸡。他在跟诸葛瑾的信里面写得很清楚:以向陈仓,足以攀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这次北伐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策应东吴,顺便牵制魏军分兵东进,自然是能打就打,打不了就撤。

取陇临关,就是他的战略,这样他不会调动太多的资源,胜则蚕食(譬如取武都、阴平),不利则全身而退,还能获得政治上的支持。由于关中的凋敝,曹魏不得不频繁调动中军,偏偏还野战不利,这么搞下去撑不住的可不是蜀军。

只需要看第五次北伐的态势就很清楚了,女装大佬甚至玩起了千里求战的把戏,而诸葛亮这边已经在准备屯田,战略主动权正在向蜀汉这边转移。司马懿从来就是一个迅疾如火的人,克孟达灭公孙,霸气得很,遇上武侯就成了忍者神龟,哪里有那么多理由和借口,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诸葛亮其实也玩奇谋,第一次北伐,让赵云他们引偏师做疑兵,成功的吸引了魏军主力,这就是正奇相合撒,奇谋又不等于赌博。

其实这事可以反推的,如果诸葛亮不死,继续这么三天两头骚扰屯田,灭魏取关中不敢说,陇右那块保得住?五伐的时候魏军都不敢跟人家野战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9-10-21 01: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因为你说了那么多,恰好证明诸葛亮的正确,隔着秦岭跟魏国搞长安决战么。

他打陇右,后勤虽然有压力但是能支持下去,在陇右站稳脚跟后,或者军力强大后,逐步建立前沿基地,通过这种办法缓解后勤压力,才能继续推进。所以五伐的时候人家已经直接在渭水前线搞屯田了。

其实看他的北伐,都是逐步推进的,三伐的时候拿下了武都和阴平,四伐的时候大败女装大佬,还杀了张郃,也就是李严拖后腿。五伐的时候直接打到渭水屯田,魏军固守不出,话说女装大佬可不是个善茬,最后还要靠曹睿站台压服军心,说白了就是打不过。一伐的时候,蜀国还很虚,选择自然又有所不同。

武侯是败于天命,人家又不知道自已会星落五丈原,用得着在一伐的时候搞孤注一掷么。


子午谷这个事,陈寿说的是没有,魏略却说有,哪里能扯出什么结果来。

真正值得讨论的,其实是一伐的时候,取陇右还是取关中,个人是更欣赏陇右攻略的,当时的蜀汉就那点本钱,打大决战只能让后世的粉丝过瘾,实际还不如猥琐发展。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9-10-24 17: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9-10-21 10:28 发表
正是因为隔着秦岭,所以只有决战一条路是可行的。历史上哪个以小博大成功的,不是靠战略决战?有没有一个是靠你所谓的猥琐发展,蚕食大国崛起的?没有决战获胜的把握,就不应该北伐,更不要说频繁北伐。蜀国户口 ...

你隔着秦岭打陇右都那德性了,跟人家争关中准备一战而下么?

你和楼主都没弄明白:一伐的时候,诸葛亮就是要打陇右,人家的整个布局和后勤准备就是围绕这个来的,而且是准备了很久,都要出发了你告诉他打长安.........

要知道三国志和魏略关于这件事情的记载是完全不同的,你觉得不能无视魏略,试问三国志的记载怎么办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9-10-24 18: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至于萨尔浒啥的,兵力上明军其实并不占优势。明廷的国力超过满清很多,跟明廷在萨尔浒战役中投入的兵力超过满清很多是两回事。

一般从键盘党的角度看,行军打仗吗,我带着几十万大军就这么出去打了。而实际的情况是,某地调集的XX名士兵还在路上,又某地调集的XX名士兵正在修整........所以杨镐在当年十二月上奏,说调兵还没到齐,战事只能一拖再拖。顺便杨镐也是个键盘党,他那“47万大军”除了从宣大、甘肃调集外,还从云贵、四川、浙江调兵,搞全国总动员。

数量的问题,其实兵部尚书黄嘉善在开战前就说得很清楚了,47万大军是吓唬人的,实际辽东官兵只有20万,而且更坑爹的是,所谓的20万,是指辽东原本的约9万人,再加上从关内新调过去的11万。真算下来,萨尔浒开打的时候,还有大把的部队正在往辽东赶路。

所以杜松惨败的时候,方从哲就跟皇帝说,满人超过十万,咱们起码也得来个十三四万,结果特么的昨天出关口的才七万,怎么抵挡得过?

你有多少兵力,不等于你能投入多少兵力,明军在萨尔浒战场当然占据了数量优势,但是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且由于政治和财政因素的影响,明军的数量优势被抵消了。

比如纠集的兵员五花八门,南北征调,后勤上甚至千里裹粮,真到的时候早就疲惫。这事一开始就是个大坑,明军是活活被落后的政治经济给拖垮的。

满人是内线作战,机动性强,他们对于战局的把控更强,战场适应力更佳,后勤保障压力更小,以此抵消了明军在数量上的优势。

《鹿鼎记》里面星爷有句台词:天下兵马他不可能带着到处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哪怕你大明国力超过满清百倍,也没什么用,因为你能投入到辽东的军队也只能这么些人,全压过来首先完蛋的就是明廷的财政。


任何一项所谓的“以弱敌强”战役,其实弱者一方都有其长处,而失败一方都有其弱点,不是说高喊一声以弱敌强就能OK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9-10-24 18: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9-10-24 17:43 发表
三国志的记载拿出来和魏略比较呢?最后诸葛亮没采纳魏延的主张,当然是那样了。

蜀粉不是经常说诸葛亮打仗多厉害嘛,厉害不敢打战略决战?那么诸葛亮与努尔哈赤,成吉思汗这些人比,军事水平是低一个档次了

三国志说了什么子午谷奇谋了?

诸葛亮打仗不厉害,你让女装大佬他们情何以堪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9-10-25 22: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嗯,这个事明会典上有过记载的

制度规定建国时期辽东的兵力基数就是9万,张居正时期经过调整,维持在8万3左右,萨尔浒的时候过了那么多年再加新败,辽东本身的兵力应该不会超过9万。

我说的兵力在路上,指关内调往关外的部队只能算大部到了,因为那位杨大人的“47万大军”其实是从全国征集的,走了半年多才到,粮饷都还没备齐。杨大人本来还想继续等,后方一直催他出兵,因为再不打国家财政就吃不消了。

所以他们说的啥“国力是XXX的几倍”压根就不靠谱,真搞什么“47万大军”,努尔哈赤都不用打,坐在那里等着看明军怎么垮算了。

几十万大军不是电脑游戏说走就走的......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8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17 12: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21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