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不用抱歉,看不下去主因是太密麻麻,次因是理论并不严谨,再其次是文中谈的是货币,但货币并不就是金钱。
恰恰是为了说明一系列问题(包括您下面的问题)才贴了那么大段,如果古兄认为自己看明白了但仍然这么说话,我也没办法了,不严谨的话那是我把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作了比较,生态系统分析没贴,真正要说的不只是经济系统,罢了罢了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质疑什么?"股票期货债券各类金融产品"皆非金钱,亦非货币,连商品都谈不上!
金钱不是货币?是金子做的钱?金钱概念范畴大还是货币概念范畴大?如果不把商品的范畴扩大至所有可交易的价值单位那理论不严谨是自然的事,知道了山川地理才能明白小树的位置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认为人家不劳而获?想想自己能不学而懂吗?
对啊,能不看原文而懂吗?不懂能说吗?没关系我说了也不代表我懂,就当没说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谈通涨通缩?谈汇率升降?不!古某谈的不仅是价格,更关心价值。
价值能支持价格,但价值如何衡量。Warren Buffett成功之处是看价值,而非单看价格。
"表面上不值钱了"。若有价值但不值钱,这太吸引了!
我的想法请见长文,算了别见了,我又自扇耳光
梵高的画就曾经不值钱,所以吸引人?你我的说话可能也是
要进入市场进行价值代换就必须变成商品,原文说得不明确?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当时并无货币紧缩政策,连货币政策都欠奉。货币紧缩是自然而来,是偶然因素令市场自然地产生货币紧缩。
近年研究才发现当时流通货币"无故"突然极其紧缩。这当然并不是真的"无故",是市场自然运作的结果。这是政府不能完全无为而治的例子。
宏观经济有时是越花越有钱,越俭越无钱,但有时却又相反。真的不易为!
市场自然通缩的原理实际上和市场自然通胀的原理是一致的(屯货涨价和弃货跌价都是市场中某些因子为了利益而为之,然后连锁效应),这就是波动,不要以为市场只有通胀倾向——虽然只要系统发展其趋势就是通胀(#有序可反转逆向么?)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虚构并不存在,要影响实在的事,必须要有实在的部份。绝不能天马行空,胡乱把虚实混为一谈。
虚构不存在为什么要有虚构这个词呢?显然是为了说明貌似虚构其实实在的事情,此处同理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若宇宙有序,两个有序系统互相破坏后是个新的有序系统,被破坏的是"系统"而非"有序"。
至于有序无序,这与矢量有何关系?
遐想不成熟,再遐想下只当看笑话:有序应当是无序受到某种刺激而来(水表面蒸发是面对外环境下的有序运动,也算刺激),那这个刺激有序么?两个人互砍而亡,两个有序变成无序……(模型例子,我知道实际情况会腐烂召来很多蛆虫)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还是不肯定,猜吧!
理论不谈时间,理论中便找不到时间。
这个过程就可以看成结果了,如果时间有二维,那么我们的时间便是第二维上的一个点也就是某一瞬间的状态,整个过程就是它了用不着猜了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宴会不请古某,宴会中便找不到古某。
但不请古某的宴会是有点遗憾!
的确,少了很多长见识的机会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马克思不要它?
是么?宣称“为达目的可与魔鬼结盟”的马克思这点野心都没有?也许真没有,怪不得从经济开始推理推到最后能导致徒子徒孙扔掉经济……残念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这是哲学使用科学结论进行研究的例子,别以为哲学便不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作工具。
科学家常谈,哲学家少谈,问题是有几个学哲者具备足够科学知识去深谈研究?
问题是有几个科学者具备足够哲学思辨去深谈研究?
科学借用了大量哲学概念,并且还用哲学公设判断科学理论是否优化(牛顿时期对以太的假设排除、马赫主义……)
有其父必有其子,可惜现代人大多更喜欢儿子结果忘了“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野心是子承父业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不是的!参看后文论及时空客观存在问题。
我也不是的!如果那些“伟大”的死人复活的话看到时空观的发展也会直觉怀疑所谓的客观,虽然可能会绞尽脑汁反驳
而且,不是全部死人认为时空客观存在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爆发了什么?在哪发生了?古某这里感觉不到!
比如最近的网络信息大发展,我这种货色也能出来扯淡了,寒武纪相比之下不过如此,我比较敏感= =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它们的竞争在研究经费及人才,不在题目上。你的"胜负"其实是说明在何范围内进行研究该以何法。
举例子:Schrödinger's Cat的争论
按哲学方法,争论无法停止,你说你的道理,我说我的道理。都有道理!
按记载,当年谈这小猫儿时甚至有人推论:人类存在以前,宇宙定律并不存在,真吓人!
按科学方法,来个实验,争论便告一段落。
看今天哲学谈逻辑,来的是数学一套。谈推理才离开数学回归哲学。每一学科的方法和范围皆有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方法在不同范围中是有优劣。
按科学方法,我们无法证明孔丘曾存在,但历史学的方法能证明。科学非万能!
推理的话可能还是数学更严密些,只要能转换成数学语言
方法和范围皆有不同,但都在努力维持世界的统一性,即便是量子力学人士也在拼命想把各个实验结果用理论统一起来,可各学科各守其位成了各个割据势力
历史学的方法不是科学方法?一定要做物理实验证明孔圣?实践非实验?实践是包含实验的!照那样说“按记载,当年谈这小猫儿时甚至有人推论:人类存在以前,宇宙定律并不存在,真吓人!”此条也无法证明了!(此条就是人类中心主义者的主观唯心观,更纯的主观唯心观——“我”存在以前,宇宙定律并不存在,更吓人!但是比起前面那个来更难以辩驳)
哲学的范围太广方法不拘一格适合诡辩者比如说我这个捣浆糊的,科学首先就是讲究时间上的发展,牛顿的光粒子可不同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可学哲者会扯淡了:“看到没看到没?又回过去了,都有道理,说不清说不清!”哲学的法则很弱,甚至它本身就在探讨最弱的法则是什么——管得最宽的上帝是啥玩意?(此处仅举客观唯心例)
太过形而上了,什么条件下出现什么状况都被忽略了,也没办法不忽略因为没那条件,可在没条件的情形下凭幻想摸出争论模式甚至内容——其实也不能算幻想,幻想也有规律的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再者、别把科学等同科技。科技属应用科学,谈的是应用而非科学。完完全全是两回事。
呵呵,科学如果不功利就没什么转化为技术了,就轮到另外几个麻烦的来功利了,也就没那么多争论了,问题:什么不功利?什么更功利?更切实际的么?更像金钱的?
什么不是利?利者小信,信者大利
哲学——胡思乱想,艺术——YY,宗教——别想了,信!数学——逻辑语言,科学——文章,科技——八股文
我也不想那么严肃,奈何老幽默的古兄没明白别人幽默,啊是我幽默的不好= =
1. 我们会看见什么?
2. 我们真的看到了什么?
客观——绝对性,主观——相对性
加了相对性条件的客观仍有其绝对性一面,加了绝对性条件的主观只有其相对性一面,虚设了多维时空是主观,原先设的时空就不主观么(貌似康德就说过当时的时空观其实是主观产物,凭心情),思维惯性,只要可以用来帮助认识就是实在的,"能找到的便存在"(偷古兄的)
虚构的只要有效就合理(怎么又回到货币什么的那去了?),等到习惯了这个理论(如果将来站住脚很长时间的话)新的主客观之争又开始了
主观通过相对性完成视点转换,自我非我的统协,可毕竟那只是凭心情假想主观换了位置,真正的主观仍然只有一个——我(我的定义科技麻烦了,有人自认为就是宇宙本身呢!= =啊,我还好,不是每时每刻都这么想)
客观以绝对性把视点作为系统以外的绝对观察者来看待,但更大的系统不是把二者包含进去了么?(古兄举了例子)
1、2吻合,主客观统一,一切都知道了,问题消失,哲学消失,Game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