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运动是绝对的吗?, 和勿随流水讨论下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0-1 13:3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6-9-14 10:17 发表

顺带一提。在天文学中,天文学家有时会"发现"一些"超光速"的现象,这与我们拿着手电筒向墙壁照射,若墙壁够远,移动手电筒时,我们可以让墙壁上的光点以极高速,甚至超光速的速度在墙壁上走动,这并无违反物理学。但以这墙壁上的光点作为参考系是没有物理意义。

啊那不是某一个物的运动,而是不同时间的影像位置不同吧

古兄讲解的够透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0-10 18:3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43 天下奇才 的帖子

中国古代有门学问叫 易——就是变化、转化、运动之意
或许这个字更能让人理解什么叫运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0-16 19: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支持古兄的猜测,我直觉上一直否认绝对零度能达到

运动 和 易,在我看来……貌似……差不多……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1-13 18:0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61 ForCloud 的帖子

如果我们能够做出这样一种观测模式:观测过程中就已经把观测行为的影响计算进去呢?
就如同小孩子数人数总是忘了数自己,那么数了自己的观测者呢?
以上纯属提问

如果一件事物我们无法认知,那这件事物相对于我们还存在么?如果真理就具有这样的属性呢?如果真理是发散的呢?
无法得出一个真正有效的系统模型去预测系统的未来状态,因为只能考虑有限的主导因素?(有限指非全部)
以上纯属遐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1-14 04: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68 疯猫 的帖子

我思故我在?为什么不理解成我在故我思?
什么样叫客观存在?教科书允许的范围?
恰恰相反,有些存在对于没有主观唯心思想的人士来说就是无法认识的并且他们也拒绝承认其存在
又一个被马哲蒙上眼睛的孩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1-15 00:3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火……药……味……儿
= -!
问题讨论到这地步已经和搂主的设想大相径庭了

首先,“我们”这个词经常被技术书籍在叙述时使用,其实是一个形式主语,没必要那么……如果要细细的说,“我们”就是指参与讨论者和读者,因为需要一个客体化的主语

我说“我们”,的确是指一个理想化的观测者,有意愿并且有能力认知和阐述,虽然我做出了这样的设定,但我仍然认为这个观测者会成为至少某种程度上的成为不可知论者
我的几个问题有疑问的成分,但也是妄图提出启发性的见解
我说的无法认知指的是:此事物与观测者没有任何联系(观测者的想象力也无法达到)其实我是假设了这么一个东西存在,但是无法观测,这个东西与观测者互不影响,那么相对于观测者来说,是否可认为这东西不存在?(存在与否对观测者的效果是等同的)无法想象,连假设都无法假设,更别说语言描绘,就是穷尽此世的所有可能都无法达到的东西。
这样的东西可以被认为不存在么?(废话?也许)

不同的观念主导不同的思维,技术上的理解往往发源于观念上的转变,同一种理论是否唯心唯物要看具体情况。我仅仅是想要穷尽所有可能,如果这被认为是唯心的话我不反对,但是要说否认这种可能的就是唯物恐怕……那个唯物太自以为是了点,否认了客观可能(虽然不能证明证伪)能算唯物?算了这种争论只能束缚思维

对于抽象问题,由于并非经常同指(大家对概念认同比较一致)导致语言有效性不足
必须承认,数学作为针对客体设计出来的语言是可以把语言的出入降到最低的,作为描述客体逻辑的工具再好不过(可惜包括我在内不少人技术太差)
但数学作为语言有个致命的缺陷——没有“我”这个主观主语,因此一些特殊的领域(这些领域同时也是被科学无视的)无法作用,这里不说这类“毫无用处的玄学”
因此建议大家讨论时最好考虑到互相之间的语言出入,如果理解了对方意思,最好不要咬文嚼字,那是浪费精力,不如潜水

最后,我知道自己一般都是即兴发挥,专业知识不多,仅仅是就自己能理解的和能想到的说一点
目前仍然在扩展逻辑上的可能性

回到主题,现在基本上已经成为知识拓展的局面了,天宫介绍了不少开眼界的
但是就哲学(很不想用这个名词)方面我是这样想的:变化必须以不变作基础,不变中自有变化。不仅仅是时间上,任何维度上不同的点之间都有不同。这来源于这样的谚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以及对此的相对说法: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叶子。(看上去像废话)其实也和我开始说的是一致的,可以认识就是与观测者存在联系,有异有同。完全相同就是本身,完全相异便不可知或说不存在
这显然说的不仅是运动而是更宽泛的观念,也就是我把变化限定在了一个区间里,两端是达不到的,永恒不变和绝对变化已经超出认识的范围了,因为观测者也在区间内

想起儿时看月历笑话:女记者问爱因斯坦什么是永恒,小爱道:“当你理解永恒的时候,永恒就不存在了。”当时不晓得什么爱因斯坦,也死活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笑,结果深深记住了这笑话

[ 本帖最后由 末日朝阳 于 2006-11-15 00:4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1-19 22:2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扯远了看来,实在是……除非别牵扯哲学
哲学被认为是种科学是太可怕的事情,科学是知识积累哲学是么?
所谓哲学其核心其实是观念,讨论余地和科学讨论这种以经验为依据的情况完全不同。哲学也依据经验,但它对经验的看法决不像科学那么统一,虽然科学对经验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要讨论哲学或者从所谓哲学角度,请先做好徒劳无功惘然的准备
就限定在科学范围内说说有什么不好的?

对于时间上的可逆,目前对时间我们的经验是单维单向,空间可以以多维双向,且不考虑时间是连续还是量子态甚至也是玻粒二向
如果时间可逆,因果性也就是彻底相对的了

帖子本来就是在东拉西扯中交流的,只要不陷入无意义的泥潭就可以了

最后对某些用科学式的规则看哲学的内容无语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1-20 22: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凡是哲学能证明的,科学都可以证明,科学无法证明的,哲学也证明不了
哲学多做的事情就是说了很多科学无法证伪的话
哲学这个词本身也限制了哲学想象力
可胡思乱想的东西即便无法说她错又有什么现实的功力意义呢?
说科学属于哲学这种观点主要是由于,科学的世界观仅仅是哲学观念中的一个分支,宗教也是
历代大哲学家都力图建立一个够绝对的体系,可是——建构即解构,解构即建构
一个只关心公理及公理背面的东西——我说的是纯粹思辨哲学——有什么好推广的呢?

不仅弦理论,霍金的宇宙学也有很多哲学成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能解释问题,但是没有严格证据证明这些理论,也就是说极有可能还有别的可能的理论可以解释得更好

如果学会了快速的转变观念,就算是哲学的益处了吧,至于哲学的目的——那个第一推动也是——还是别抱希望的好,或者和小爱一样,明知做不到,还是无畏的向前……

对称,不对称的东西我们都会想方设法把它拓展成对称的,然后继续发现这个新的系统相对于某些轴还是不对称(这个就是所谓观念,无法证明证伪,也不知道究竟能适用到什么范围适用多久)

研究自然界的和研究社科的总是有点鸿沟,也许不喜欢把人的行为也规律化——外国人普遍对这个很敏感似乎——后果大家心里也明白,但是我觉得那是把人看得比其他物质高出一等了
还有就是:认为功利肮脏,认知世界才是纯真;或者形而上学毫无意义,为人类谋福利才是真的……

鄙视那些学院里的某些人文哲学之流——浆糊成分多,对哲学不负责……也许他们一直认为哲学就是高级文化?

三位透了点风,在下幸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1-21 20:3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那个关于世界是圆的说法补充一下:我们已经两次认为世界是平的,分别在2、3维,那么是否上帝会第三次甚至更多的在不同的维度玩我们?可能我们现在觉得世界平的地方又是圆的,但那个圆又处在平上——如果我要玩一个人,我就会让他知道我在玩他但决不让他知道怎么玩,虚虚实实才有趣 = =
历史是循环的还是直线的?

如果我们不把世界看成物质的世界,而是看成信息的世界(黑客帝国不是第一个这么想的)那么……?说我主观唯心主义的同学可以正儿八经跳出来了

无序有序,问题的提法犹如楼主:无序是绝对的吗?……= =!!

社会经济不可测度在那个??(忘了)帖子里和天宫讨论过:某些状况还无法量化,数据难以统计,也不能乱作人的实验,所以……
不觉得人类社会无序,人类社会是目前所能观测到的最有序的组织系统,把个人看成终端,交易交流就是网络……说实话,热力学很让我兴奋,但熵对有序的解释我还是想继续推敲……


摒弃掉那些学科分类名词,孩子没有那么多语言知识,可却在最有效率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成人却被语言这种为表达思想而创造的东西束缚了思想,古人为什么能那么天真呢?古人没有那么多参考资料没有那么多教科书没有为了为国家和社会系统谋福利而制造的具有某种思维偏向性的教育系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1-22 06:5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02 颖颖 的帖子

貌……貌似是我说的……在讨论过程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2-3 19:1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 古漢魂 :
1、金钱:
“能量是考察金字塔结构的准绳,食物网链再怎么复杂也会构成一个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壮大的系统。”
“但必须要注意一点:在能量的博弈中,每一个因子都是平等的。”
“是什么平等?”
“每一个因子都有互相影响的权限,这便是系统的整体统一,即使在塔式结构中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仍可能有一些隐性的次要关系。象不吃小动物,但却会有意无意破坏它们的住所,细菌变异产生爆发性影响,各因素间接的连锁反应。”
“应该说这就是混沌效应吧,无法得出一个真正有效的系统模型去预测系统的未来状态,因为只能考虑有限的主导因素。”
“但是随事态发展往往潜在的微小因素会变得越发重要。这个时候系统往往就要变形了。”
“旧系统产生新物种,新物种改变旧系统。”
“那么来看看社会经济中的新量标——货币。”
“竞争核心由能量转变为货币,因为能量的载体形式太多,需要单一形式的货币来统合价值,便于交易,然后就能更顺利的分工协作。”
“生物的本性和目的各有不同,但通过能量把它们的目的统一起来形成生态。人的本性和目的基本一致,要他们化为不同的社会构成并仍然保持紧密联系,只好再设定一个通用的中介价值形式。优势种类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货币,并以此获得各种发展自身的资源。说得更一般些,就是系统因子在系统发展中竞争生存权限,胜利者往往是更有利于系统发展的因子。”
“新技术、新行业、新阶级、新政治,从各种角度不同手段来控制货币。这样整个系统统合起来了。能量货币双流动,能量无法作为派生优劣的媒介,货币代替,货币的流动指明了发展方向。社会进程的根本仍然归结于物质界的能量运动,变形升级但本质未变,社会构造由经济来推动,政治来执行,货币作为衡量优劣的新量标。啊,这个系统更加复杂优美。”
“别急,还没完,能量虽然已经不能衡量社会因子的优劣,但仍然是基础原则。货币并非可以说明全部问题的量标,它其实是一种模糊的价值媒介,却往往被人们习惯的当作价值本身。由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价值转换的主要工具是货币,不仅仅经济产品要用货币衡量价值,精神文化也必须通过货币在社会中流传以至于成为另一种经济。发明知识艺术表演竞技如果要达到其价值目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便是成为商品,因此复杂和简单的社会产物似乎都可以商品化货币化从而统一于社会这么一个大市场里。”
“金钱不是价值,却成为世俗价值的代言人,任何东西要使其具有世俗价值,就必然成为商品拿到社会上出售。”
“这些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即便有人怀疑货币的世俗性对价值本身所带来的损害,也无法抹销它的巨大作用,因为作为整体样本中的绝大多数个人认识价值的首要方式便是这件东西值多少钱。通过认识事物的社会价值性——事物货币化——来为事物分级。”
“值钱。这便是世俗价值的一般说法。”
“问题在于:生态价值的最终考量是看其能量富余是否足够,哪怕是几率性的获得能量,只要总体上成功的获得能量并有所富余,这个生物便是可以继续生存发展的。”
“你想说,货币的获得、富余货币的获得也与能量是同理的。”
“那么不同之处呢?前者是自然选择,符合自然法则者胜出。人能更直接有效的认识自然,所以可以在赌桌上思考计算,而比其它物种尤其是纯粹押牌赌宝的物种优秀。”
“后者是人为选择了,经典理论只牵涉对人类养殖的生物的人为选择,如此一来岂不是人类本身也在遭受这种选择?”
“又忘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了?或者换一种说法,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都是一种进化选择。之间的界限究竟有多明确?自然环境不是还在影响人的生存么?野生生物不是也直接间接的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么?”
“整体性,你时时刻刻在强调啊!”
“因为你们的时代太忽视这一性质了。”
“那么回到货币来,货币对个体的效应之后是什么?整体么?”
“现在才是真正分析货币与能量相比之下自身特性的时候。”
“刚开始?”
“能量在生态结构中是绝对的交换量,可货币相比之下却有很大的模糊性和灵活性。”
“因为货币会贬值增值?”
“不仅仅如此,先看看为什么货币会价值浮动?”
“因为人类组织发行货币是为了交换衡量储存财富,财富由于生产活动而变化,货币因此作调整,自然会产生时差上的价值浮动。而且,通货膨胀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一直存在着,消费者手中的货币趋于贬值刺激消费,生产者的产品趋于增值刺激生产。还有贫困地区与富余地区货币价值的差异,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要说得太多了。”
“其实可以一言以蔽之,货币是设计出来的,并且还在设计之中。”
“设计……的确,还在设计之中怎么说?”
“货币的形式且不用说,原料货币到纸质货币,再到电子货币。但是货币的本质在于经济组织的货币政策,这才代表了货币的真实属性。这里必须说到货币与商品的等同性。”
“怎么货币又等同商品了?”
“生态领域的物质和能量其实是一致的,一个物种代表了一种能量阶层,一个个体代表了一定的能量,这是单纯的等价与能量的属性,而物质结构本身所形成的生物形态又在整体系统中占有不同的位置,这是直观的高维属性。”
“你想说同理,社会结构中的财富形式与货币之间有类似的关系?”
“但这样一比较问题就显而易见了,货币根本不配像能量掌控生态结构那样掌控社会经济。”
“能量就是生态价值本身了,货币却不是社会价值本身。”
“能量可以说是绝对的价值,不脱离物质形态而含于其中。货币只是一种相对的价值形式,是社会全体价值的一部分,具备商品的市场属性,在市场中如同商品一样有价值浮动。”
“等等,那么起初产生货币时,不是凭空虚构了一种商品么?”
“这就是蹊跷的地方,凭空虚构,让我们想到什么?不劳而获,股票期货债券各类金融产品都曾遭受这样的质疑。从发行者的角度说,某种程度上,的确如此,用虚构的价值形式套换了实在价值。但是别忘了这些证券的本质属性在于经济组织的法规政策,经济组织的实在性支持了这种虚构价值形式的有效性,一旦经济组织消失,货币证券的真实属性就没有了来源,这个时候货币证券才真正意义上失去了价值。”
“可为什么要虚构价值?仅仅是为了价值流通?似乎还说明不了问题。”
“虚构价值带来了价值的浮夸化,但是每一次价值浮夸都有充分的理由。每一种新产业的兴起都带有这种浮夸性质,新的商品冲击市场必然带来泡沫效应,一方面导致新生者升值,一方面传统商品因此贬值,如果这种泡沫效应过分了,就会对新生者本身形成弹性反噬,也就是泡沫之后的破灭,这就如同弹簧一样,必然有个收缩的过程,市场也就借此机会测试新生产品的进步性究竟有多大,失败者即被淘汰。就货币而言,随着一份实物的价值变成一份实物和一块钱的价值,价值虚长了,但是这种泡沫化所换来的是什么呢?价值流动加速,经济实质性增长并可以通过统一途径控制,价值流动体系进一步架构。货币本身是虚构的价值,但是却促使了经济在虚构货币之后的有效增长,这便是实效的价值形式,同理,各类金融证券和所谓泡沫性经济行业也是如此,而且这些所谓非直接生产的经济形式和经济组织的存在目的都是一致的——优化资源配置,改造价值流动体系。”
“那么现在货币化这个词显然不如商品化好了。”
“商品不再只是市场中的产品,而是市场中的任意单位,因为所有单位都在市场中有价值定位。”
“商品成为统一的考察目标,如果把整个社会看成是一体化的市场,那么就是不同的价值单位——不同的商品——如同不同的生物单位一样在进行博弈的系统,这就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类生态社会理论!”
“所有的价值最终都是利益驱动的表现,所以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就是人的欲望膨胀,欲望的集合形成了市场的需求,为了消费而去生产,为了完成这个循环而逐步补足分解的环节。”

“但是博弈和竞争不太一样,博弈不一定以成为唯一为目的,应该说博弈最主要的目的是使自己生存,这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如果违反这个最低限度的目的,玩家就要出局。”
“所以,有时候消灭对手是不利于自己生存的,竞争很可能伤害到自己。”
“如果有必要,博弈玩家就会考虑互相合作,竞争与合作,这就是博弈的基本手段。”
“合作成组织进行更有效的竞争,就像细胞。”
“不错,从全局来看,竞争的目的也是为了形成更高等的形态,为了生存有合作有竞争。老好人肯定饿死,大坏蛋肯定被打死,生存就是有出有进,利益的共同与差异。”
“全看是否有利自身生存来决定竞争还是合作,利害关系的分析成了关键。”
“就是这种竞争与合作的相容性导致了社会形态的多样,不论经济政治还是别的什么,都可以用博弈模型来阐释。具体的不谈了,只看两种极端情况——垄断,混乱。”
“好像是比赛结束和比赛开始。”
“垄断统一了市场样本,从头到尾都是有序过程。”
“这不很好么?”
“但是所有利益都趋向于垄断组织,组织外的利益被忽视。混乱导致竞争,因为系统过于无序,为了生存每一个个体都产生资源的巨大耗费,缺乏组织合作,利益流动紊乱而迅速。前者是一个迟钝的系统,守序且便于积累能量,但外环境的变异会导致垄断系统不再适应而趋向于崩溃,更多的时候是垄断本身打破了与外环境的平衡,导致外环境能量枯竭无法支持垄断结构的运行,至于很多垄断组织根本无法顺畅的引导生产消费形成利益流动在建立过程中就失败就更不用说了。后者是个过敏的系统,混乱且极度耗能,外环境因为这个系统运作快且利益流失多而得益,但混乱本身容易枯竭,这个时候系统会产生很大的淘汰率降低混乱度,然后精简的系统会重新调配资源组织起来形成稳定的淘汰率低的系统。”
“看来,亚垄断是最好的,中庸。”
“这就要看全局了,各个层面都存在博弈,就和生态系统一样,每一个系统之间都形成环节关系,究竟什么程度算是适应环境的系统,需要磨合。”
“啊,庞大,难以考察,具体的情况说不清了。”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系统都会在合作组织化的垄断模式和竞争淘汰式的混乱模式之间来回弹性振动,以寻找确定适合的位置。”
“听起来像谐振动,不过我清楚了你所说的垄断其实就是内部合作,混乱就是外部竞争。”
“这就是循环嵌套,地上蚂蚁天上星辰,虽不同物却皆同道。”
“专制、民主?也是同理?”
“不错,这就说明不同类型系统之间的博弈,系统内部更类似垄断协同或更类似分立竞争的多个系统又可以组成一个大系统,偏民主的国家和偏专制的国家本身也作为子系统在更大的市场上争夺权利,这个大市场是否民主呢?民主国家压制专制国家的话,那也谈不上大市场层面上的民主了,因为专制国家的权重被减小了。”
“我还想到长期的地域民族之间的竞争,不同文化的对话,合和的文化对分立的文化,它们之间有时合和占优势,有时分立险些消灭了合和。”
“这就是市场样本多元态的重要性了,某一时期的胜出不能说明长久的问题,统一与多元是共同发展的,决不会因为全样本化而变得标准统一,统一的市场反而会激发更加多元化的形态产生。就像做实验,上帝还在观察谁更有希望。只要一切还没有结束,就一切都只是开始。”
“于是竞争仍然处处存在,思想文化见解也在互相竞争。”
“热闹的地方人多嘴杂,产生的见解如此纷繁,每一种意见都如同一个精子要占据卵子一样拼命挣扎。可冷淡闲逸也能产生众多的见解,而且是从内心产生,因为是自己的想法,就没必要考虑世俗礼节观念,自我辩论得出的道理才是真正有效的,如果各种意见都考虑进去的话。”
“人的内心也有这种竞争了?所以把群体看成个体是完全可行的。”
“对于绝大多数存在而言,智慧是取得知识的工具,知识是谋生的手段,所以脑才会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来。”
“那少数人呢?思考也会如性交脱离了生殖意义般,摆脱了功利而成为了终极目的?”
“不对,任何东西存在本身都是价值的体现,没有意义的东西是因为我们没发现其中的价值。”
“价值却是因我们的选择而产生。”
“这些也许已经不是社会范畴了。”
“可是我思考社会,这种欲求也在推动社会前进不是么?这真是奇妙的事情,明明是永远到不了的远方,却要一直眺望。”
“早已做好了虚妄的准备,因为真正的理想天平会一直摇摆下去,直至末日。”
“脚步未到山前,思想已在海边。”

2、对称与否:
相对性与否?……等等等等如果看成一体:三段论(脱离时间也成立?)

3、圆&平
还是三段论,我们 肯定不是古希腊咯。古中国张衡也说过大地好似鸡蛋(球形)[顺便,鸡生蛋蛋生鸡,同时进化出来的,也就是第三者原因产生之]
问题真正在于:到底是圆还是平?还是说不清,永远有多远?

另:觉得 有序应当有一个矢量来描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2-23 08:5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抱歉我有点懒所以直接摘了两段贴上去

我们能创做金钱,亦能毁灭金钱,但在背后支持金钱价值的是什么?我们能否创做它或毁灭它。我要找的是变化背后的不变,不守恒背后的守恒。
======================================
“货币的形式且不用说,原料货币到纸质货币,再到电子货币。但是货币的本质在于经济组织的货币政策,这才代表了货币的真实属性。这里必须说到货币与商品的等同性。”
“这就是蹊跷的地方,凭空虚构,让我们想到什么?不劳而获,股票期货债券各类金融产品都曾遭受这样的质疑。从发行者的角度说,某种程度上,的确如此,用虚构的价值形式套换了实在价值。但是别忘了这些证券的本质属性在于经济组织的法规政策,经济组织的实在性支持了这种虚构价值形式的有效性,一旦经济组织消失,货币证券的真实属性就没有了来源,这个时候货币证券才真正意义上失去了价值。”

我其中说道货币价值浮动,这是不守恒,但是整个社会系统并没逃脱能量守恒,这一点和生态系统是一样的。把货币证券看成商品,这样市场中所有元素都可以作为商品来代算,但是要找到绝对的衡量指标显然不容易,因为所有商品都是相对浮动的价值
大萧条,金融风暴已经不同于马克思所研究的经济危机,但是如果把金融问题能简化成商品供需就能有一定解释了,非消费品供需矛盾下产生的金融性萧条,恰恰导致了现代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健全
美国30年代大萧条具体我不清楚,但我知道盲目货币紧缩会导致市场萎靡,因为货币升值,商品就相对贬值,生产出来的产品表面上不值钱了,贷款个方面也受影响,会使生产方也跟着收缩生产规模甚至破产

货币本身是虚构的价值,但是却促使了经济在虚构货币之后的有效增长,这便是实效的价值形式,同理,各类金融证券和所谓泡沫性经济行业也是如此,而且这些所谓非直接生产的经济形式和经济组织的存在目的都是一致的——优化资源配置,改造价值流动体系。”


不明!……等等等等都不明!
=================
就是黑格尔那个,正——〉反——〉合——循环

又不明了!
============
我自己也有怀疑,但是想到两个有序系统会互相破坏就觉得应该是矢量,可能太天真了

表达欠佳太个人化,见谅

[ 本帖最后由 末日朝阳 于 2006-12-23 09:1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7-1-2 18: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学哲者或许该痛恨爱氏!

空间、时间的确困扰着世世代代的哲学家
痛恨的话,是什么样的学哲者?不敢恭维
其实应该拍大腿才对,多大的启示啊!又是一种可能性!思想要的就是震撼全身的惊叹!

从另一角度附和 公主
貌似话没说完就有急事闪了
回帖也这样,小心变成 天坑公主


金庾信:这个俺不同意哦
正如 古漢魂 所说(内容太多可能一时半会找不到,问题展开如寒武纪大爆发,我也感到),哲学和科学都在做这个,两家在竞争,看谁做的好,算法不同,在某些阶段你快些,在某些阶段我快些(这个比喻不恰当,哲学在科学背后做幕后黑手我觉得更恰当,但是估计有可能引起公愤,算了我保守些)
只要一切尚未结束,一切都只是开始
主体琐碎我同意,但那也是很多学院家伙没明白哲学的主体(哲学就是哲学史这句话害人不浅),或者被科学吓的(人家科学能吃饱穿暖你能什么?)或者处于某些原因沦落为政治小喇叭(金兄有数)
尼采他们这些近代的没说到世界本源?未必,即便是从他们唯物方面的思考,也未必

早上起床牢骚了下:数学很正直,科学太功利,宗教有点自说自话,艺术有些作,哲学比较混。为什么对数学那么好感?因为我俩先天性无缘。 =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7-1-8 21:5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不用抱歉,看不下去主因是太密麻麻,次因是理论并不严谨,再其次是文中谈的是货币,但货币并不就是金钱。

恰恰是为了说明一系列问题(包括您下面的问题)才贴了那么大段,如果古兄认为自己看明白了但仍然这么说话,我也没办法了,不严谨的话那是我把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作了比较,生态系统分析没贴,真正要说的不只是经济系统,罢了罢了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质疑什么?"股票期货债券各类金融产品"皆非金钱,亦非货币,连商品都谈不上!

金钱不是货币?是金子做的钱?金钱概念范畴大还是货币概念范畴大?如果不把商品的范畴扩大至所有可交易的价值单位那理论不严谨是自然的事,知道了山川地理才能明白小树的位置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认为人家不劳而获?想想自己能不学而懂吗?

对啊,能不看原文而懂吗?不懂能说吗?没关系我说了也不代表我懂,就当没说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谈通涨通缩?谈汇率升降?不!古某谈的不仅是价格,更关心价值。

价值能支持价格,但价值如何衡量。Warren Buffett成功之处是看价值,而非单看价格。

"表面上不值钱了"。若有价值但不值钱,这太吸引了!

我的想法请见长文,算了别见了,我又自扇耳光
梵高的画就曾经不值钱,所以吸引人?你我的说话可能也是
要进入市场进行价值代换就必须变成商品,原文说得不明确?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当时并无货币紧缩政策,连货币政策都欠奉。货币紧缩是自然而来,是偶然因素令市场自然地产生货币紧缩。

近年研究才发现当时流通货币"无故"突然极其紧缩。这当然并不是真的"无故",是市场自然运作的结果。这是政府不能完全无为而治的例子。

宏观经济有时是越花越有钱,越俭越无钱,但有时却又相反。真的不易为!

市场自然通缩的原理实际上和市场自然通胀的原理是一致的(屯货涨价和弃货跌价都是市场中某些因子为了利益而为之,然后连锁效应),这就是波动,不要以为市场只有通胀倾向——虽然只要系统发展其趋势就是通胀(#有序可反转逆向么?)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虚构并不存在,要影响实在的事,必须要有实在的部份。绝不能天马行空,胡乱把虚实混为一谈。

虚构不存在为什么要有虚构这个词呢?显然是为了说明貌似虚构其实实在的事情,此处同理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若宇宙有序,两个有序系统互相破坏后是个新的有序系统,被破坏的是"系统"而非"有序"。

至于有序无序,这与矢量有何关系?

遐想不成熟,再遐想下只当看笑话:有序应当是无序受到某种刺激而来(水表面蒸发是面对外环境下的有序运动,也算刺激),那这个刺激有序么?两个人互砍而亡,两个有序变成无序……(模型例子,我知道实际情况会腐烂召来很多蛆虫)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还是不肯定,猜吧!

理论不谈时间,理论中便找不到时间。

这个过程就可以看成结果了,如果时间有二维,那么我们的时间便是第二维上的一个点也就是某一瞬间的状态,整个过程就是它了用不着猜了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宴会不请古某,宴会中便找不到古某。

但不请古某的宴会是有点遗憾!

的确,少了很多长见识的机会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马克思不要它?

是么?宣称“为达目的可与魔鬼结盟”的马克思这点野心都没有?也许真没有,怪不得从经济开始推理推到最后能导致徒子徒孙扔掉经济……残念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这是哲学使用科学结论进行研究的例子,别以为哲学便不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作工具。

科学家常谈,哲学家少谈,问题是有几个学哲者具备足够科学知识去深谈研究?

问题是有几个科学者具备足够哲学思辨去深谈研究?
科学借用了大量哲学概念,并且还用哲学公设判断科学理论是否优化(牛顿时期对以太的假设排除、马赫主义……)
有其父必有其子,可惜现代人大多更喜欢儿子结果忘了“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野心是子承父业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不是的!参看后文论及时空客观存在问题。

我也不是的!如果那些“伟大”的死人复活的话看到时空观的发展也会直觉怀疑所谓的客观,虽然可能会绞尽脑汁反驳
而且,不是全部死人认为时空客观存在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爆发了什么?在哪发生了?古某这里感觉不到!

比如最近的网络信息大发展,我这种货色也能出来扯淡了,寒武纪相比之下不过如此,我比较敏感= =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它们的竞争在研究经费及人才,不在题目上。你的"胜负"其实是说明在何范围内进行研究该以何法。

举例子:Schrödinger's Cat的争论

按哲学方法,争论无法停止,你说你的道理,我说我的道理。都有道理!

按记载,当年谈这小猫儿时甚至有人推论:人类存在以前,宇宙定律并不存在,真吓人!

按科学方法,来个实验,争论便告一段落。

看今天哲学谈逻辑,来的是数学一套。谈推理才离开数学回归哲学。每一学科的方法和范围皆有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方法在不同范围中是有优劣。

按科学方法,我们无法证明孔丘曾存在,但历史学的方法能证明。科学非万能!

推理的话可能还是数学更严密些,只要能转换成数学语言
方法和范围皆有不同,但都在努力维持世界的统一性,即便是量子力学人士也在拼命想把各个实验结果用理论统一起来,可各学科各守其位成了各个割据势力
历史学的方法不是科学方法?一定要做物理实验证明孔圣?实践非实验?实践是包含实验的!照那样说“按记载,当年谈这小猫儿时甚至有人推论:人类存在以前,宇宙定律并不存在,真吓人!”此条也无法证明了!(此条就是人类中心主义者的主观唯心观,更纯的主观唯心观——“我”存在以前,宇宙定律并不存在,更吓人!但是比起前面那个来更难以辩驳)
哲学的范围太广方法不拘一格适合诡辩者比如说我这个捣浆糊的,科学首先就是讲究时间上的发展,牛顿的光粒子可不同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可学哲者会扯淡了:“看到没看到没?又回过去了,都有道理,说不清说不清!”哲学的法则很弱,甚至它本身就在探讨最弱的法则是什么——管得最宽的上帝是啥玩意?(此处仅举客观唯心例)
太过形而上了,什么条件下出现什么状况都被忽略了,也没办法不忽略因为没那条件,可在没条件的情形下凭幻想摸出争论模式甚至内容——其实也不能算幻想,幻想也有规律的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7-1-7 08:04 发表
再者、别把科学等同科技。科技属应用科学,谈的是应用而非科学。完完全全是两回事。

呵呵,科学如果不功利就没什么转化为技术了,就轮到另外几个麻烦的来功利了,也就没那么多争论了,问题:什么不功利?什么更功利?更切实际的么?更像金钱的?
什么不是利?利者小信,信者大利
哲学——胡思乱想,艺术——YY,宗教——别想了,信!数学——逻辑语言,科学——文章,科技——八股文
我也不想那么严肃,奈何老幽默的古兄没明白别人幽默,啊是我幽默的不好=  =

QUOTE:
1. 我们会看见什么?

2. 我们真的看到了什么?

客观——绝对性,主观——相对性
加了相对性条件的客观仍有其绝对性一面,加了绝对性条件的主观只有其相对性一面,虚设了多维时空是主观,原先设的时空就不主观么(貌似康德就说过当时的时空观其实是主观产物,凭心情),思维惯性,只要可以用来帮助认识就是实在的,"能找到的便存在"(偷古兄的)
虚构的只要有效就合理(怎么又回到货币什么的那去了?),等到习惯了这个理论(如果将来站住脚很长时间的话)新的主客观之争又开始了

主观通过相对性完成视点转换,自我非我的统协,可毕竟那只是凭心情假想主观换了位置,真正的主观仍然只有一个——我(我的定义科技麻烦了,有人自认为就是宇宙本身呢!=  =啊,我还好,不是每时每刻都这么想)
客观以绝对性把视点作为系统以外的绝对观察者来看待,但更大的系统不是把二者包含进去了么?(古兄举了例子)
1、2吻合,主客观统一,一切都知道了,问题消失,哲学消失,Game Over!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7-1-11 21:5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任何对称的存在,都必须依赖于绝对的不对称。

绝对的不对称=终极公理=上帝?
这些是否等价呢?
最简模型 这个点是否能够达到?
1、达不到——〉不可知,或者说是无法达到真实客观的主观可知
2、能达到——〉那个毋庸置疑的大公理下的我们真的可以找到这个世界的真理了,也因此明白了我们奴隶项圈上刻印的究竟是什么法律条文
3、此问题不可解——〉再次回到讨论中来,各位继续,我看戏
(我之前说到过两端不可取到的开区间,以及界限,这里算不算再次印证呢?)
有没有可能:对称的存在与绝对的不对称相互依赖?
infinite regress principle(无限递归论?)要演变成双无限递归且循环拓展?(我又是老调子,算了闭嘴)

西方哲学史其实对于这些东西来回炒了好几遍,累啊,老庄却早已经下了定论(我跑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7-2-15 04:5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古兄最大的问题在于喜欢站在对立面逐字讨论问题
他人的含义和语汇往往被曲解,要知道这是打字不是说话一个个的解释纠正过来很麻烦的,我相信我的语言还不足于引起所谓“价格决定价值”之类的误解,价值是隐性的主观的,价格是显性的客观的,我还不至于那么¥·…%#
商品 是用来表示一切市场交换品的概念,我不想发明个新词那样更容易被说荒唐
哲学什么都包在我看来可能也不差,最弱的普适规则研究不代表所有分支类别,大部分的当代哲学越发注重方法技巧,整体性统筹性已经丧失,我初中时曾经一度认为统筹世界认识的途径是物理学
我不认为各学科之间是并联关系,不同的层面和知识结构是分大小左右的,它们是不同岗位上分工合作制作同一件产品,不是互相独立开来的,研究方法不同是次要因素

不想一一回了,同样无谓的事不想做第二遍
最初只是一时冲动拿出来方便讨论,结果陷入一些表面问题的争论,古兄的部分说法就是我的意思却又说了一遍,用古语;另外一部分便是我们不同地方,多处在我看来是具有潜在同一性的古兄认为我混淆概念
对于天宫我觉得可能也有同处,她有的表达过简之处让古兄看出破绽或者引伸义重新说了一遍具体的,但其实并不能算指出思维上的毛病而只能说古兄更有耐心咬文打字

不是我没耐心,只是觉得这种境况并不会对古兄最初无意中提出的重要的经济基础问题产生有多少有益的进一步认识,而打字交流累,而且论坛跟贴回帖周期也常,没准还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古兄已经可以发表经济学论文了,“孩子”都生出来了
而实际上这些问题得到进一步认识后整个市场过程就很明朗了,细节过程变得更容易演绎和判定

最后不妨再让古兄耻笑一回:我从不整本的看经济书,哲学书也没看多少,科普书看得最多,纯粹个人业余臆想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27 00:1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16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