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与轮回兄所作《我为什么反对诸葛亮》一文之商榷
性别:未知-离线 执金吾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7821
注册 2004-5-22


发表于 2004-5-22 17:1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近读轮回兄之《我为什么反对诸葛亮》一文,深感兄标新之建树,弟当仰视之。然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是依据准确全面的史料。如均似轮回兄这等以偏盖全,不用说武侯,就是尧舜、孔孟也要到中国社科院上访。闲话不多说,现就《我为什么反对诸葛亮》文中“刘封非罪,诸葛因何谗之。党同伐异,诸葛者,真小人也!”一句,与轮回兄商榷。
一、刘封是否“非罪” 我为什么反对诸葛亮
《三国志·刘封传》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以上述为据刘封至少有两条罪责。
1、关羽战樊城时,也是最需要兵力配合时,而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为由,不接受关羽的命令。
关羽于公是荆州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于私是刘封的叔父。奉公命为忠,奉私命为孝,不承公私之命,不尽忠孝之事,如诉诸法律便是渎职,在道德法庭上也能判个“不尊敬老人”。况且“山郡初附”与“关羽围樊城、襄阳”哪一个急、哪一个缓,刘封应当分得清楚。襄、樊之战不利,刘封所守的上庸焉能太平。似乎刘封有不分轻重、鼠目寸光之嫌。
2、与孟达不和,夺其鼓吹,致使孟达降魏。
刘封与孟达忿争不和,但为何在与关羽协同作战的问题上不与孟达谏诤,而与孟达异口同声做推辞状?知而不谏是为不仁,见危不救是为义。另外,忿争不和也就罢了,刘封还与同事孟达处理不好工作关系,夺了孟达的鼓吹,这是典型的“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
似刘封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何“非罪”之有?
二、“诸葛因何谗之”之辩
《三国志·刘封传》载“……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以此段看,应是“先主责封”在前,诸葛亮“劝先主”在后。刘备对刘封的罪责已经心中有数,何用诸葛亮谗之。在说说什么叫“谗”。《康熙字典·正字通》曰:崇饰恶言毁善害能也。上述刘封的行为,何谓之善、何谓之能?诸葛亮又何以谗之。
孟达降魏后,曾写信劝刘封也降魏。后来刘封在临死前还慨叹“恨不用孟子度之言!”。象这样一个至死都未看清自己的错误,后悔没及早投降敌人的冥顽不化之辈,谗之何防?
在下对三国知识知之有限,在此仅是就事论事,追穷事之正理也,望轮回兄斧正。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 19:1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6091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