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谈谈罗宪此人, 人物志传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2-3 23: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跋锋寒于2004-02-03, 23:02:05发表
此言不太准确。“与皓协比”的阎宇位居右大将军,陈寿将他与马忠相提并论:“宿有功干,於事精勤。继踵在忠后,其威风称绩,皆不及忠”,而《亮传》注引孙盛异同记曰:“瞻、厥等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敝,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蜀长老犹有瞻表以阎宇代维故事”,诸葛瞻、董厥等蜀汉高层也要以阎宇取代姜维,若阎宇是个平庸之才,会这样吗?

在沈约的《宋书.州郡志三》载“南浦令,刘禅建兴八年十月,益州牧阎宇表改羊渠立”,此时诸葛亮还在,阎宇就当上蜀汉仅有的一个州州牧,也证明阎宇是相当有才能的。

既然是“继踵在忠后”,那么建兴八年我才不过是丞相参军,他凭什么当上益州牧?案蜀汉历史,仅有昭烈、忠武为牧,恭、敬不过刺史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2-5 23: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丞相又发豪言,想当初商鞅靠着景监的引荐才得到秦孝公的赏识,蔺相如者更是缪贤的食客,不知丞相当如何鄙视?

至于下半段的评价,是北师大蒋福亚的评价吧?《黄皓杂议》:“《姜维传》中提到的阎宇,“与皓协比。”阎宇位居右大将军,比姜维低一阶。可是陈寿对阎宇的评价相当不错:“宿有功干,於事精勤。继踵在(马)忠后,其威风称绩,皆不及忠。”陈寿颇为推崇马忠:“宽济有度量,但诙啁大笑,忿怒不形于色,然处事能断,威恩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4)陈寿写史,十分注意君子小人之别,他将阎宇和马忠作比较,这就表明,在陈寿的心目中,阎宇也是一位正人君子。正人君子和奸险小人朋比为奸,在陈寿的史笔下,当是少见的不伦不类的事例之一。”

不过这位老先生在治三国史甚为粗疏,汉制皇子禁干政,定诸律法,而蒋先生居然说“刘永一点才干都没有,大概在才智上是和后主一类的人物,否则,以诸葛亮那种求才若渴,知人若秋水明镜这样杰出的政治家,决不会舍这个皇帝的弟弟而不用。”

按陈寿的本意,是说张表名望在忠之上,阎宇一向尽心做事,但他们在接替马忠的职务后,威望和政绩都及不上马忠。如此而已,并没有谈到君子小人之别。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2-6 10: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自然引得,不过既然称为引用,缘何不见提起蒋先生的名讳呢?

我原话是针对丞相的“靠谁的力量不好,非得靠一个宦官”,既然现在丞相话锋一转,侃侃而谈宦官之中也有能人,自然是暗示收回此观点,我当然不用再说什么了。

至于商鞅被五马分尸因此不得丞相欣赏,看来丞相欣赏的是既能立大功又能明哲保身之人,如此则屈原、贾生、袁盎、晁错、荀彧之流又可剔除了。

蔺相如是门客而不是朋党,如此说来当更在丞相鄙视之列,连衣食都要仰仗宦官,岂不比协比更加可恶……试想以缪贤之幸于赵王,倘若不贡献个蔺相如出来,焉知丞相不视如粪土?

至于说“大丈夫岂可与他共事”,那看来诸葛瞻等又当在丞相鄙视之列,“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

最后,“而阎宇是什么,右大将军啊,在蜀国当时的官位仅次于姜维”,那右骠骑胡济、左车骑张翼、右车骑廖化、卫将军诸葛瞻地位是高于他还是低于他呢?

伏请赐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2-6 18: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岂敢岂敢,丞相仅凭罗献守城一功便认为他与“宿有功幹,於事精勤”的阎宇有高下之分,我何为不可仅凭丞相一言便举一反三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2-7 01: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已经说过,我是在青梅煮酒里见到《黄皓杂议》这篇文章的,而在上面也没有说明是何人所作,若非马老兄提醒,我还不知道这是蒋老之作呢~~谢谢~~~我自会加上。

----呵呵,丞相虽然不知原作者为谁,想来用“青梅煮酒里有《黄皓杂议》一文,其中的评论我很赞成”之类的话,也可以让人知道是引用吧……


如果马兄仍然执意要追问下去,我也无话可说,原话中后面,我已经补充说明了:靠一个宦官来升官,而且这个宦官还是正宗的小人之辈。这点足够解释前面的话,并非是我转移话题。我也没有收回我这个观点。

----非也非也。丞相说的是“靠谁的力量不好,非得靠一个宦官。……靠一个宦官来升官,而且这个宦官还是正宗的小人之辈”,那便是说不但不能靠大奸大恶的宦官来升官,连靠正直的宦官也是可耻的,否则便是“一没骨气,二没毅力”,“做有损男人尊严的事”。


这一点,马兄你说对了,以上之人的确都不是我欣赏的人,我欣赏的可谓是范蠡和张良之辈,既能成就大业,又能安全退隐。屈原、贾生、袁盎、晁错、荀彧是不是我欣赏的,还轮不到老兄来为我分析。我只说过商鞅,阎宇等不是我欣赏的人而已,马兄的推理能力还没到能举一反三的地步吧。举的例子又远离原版。屈原、贾生等人又怎么能和商鞅,阎宇等人相提并论了呢?我不懂哦~

----呵呵,知道张良为什么要辟谷吗?又为什么吕雉一句话就让他不敢辟谷了吗?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如何不能相提并论?至于贾生,“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想来丞相读书只读了99遍,未能明睹之吧?夫“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愿君免之也。


此言更是可笑,想来马兄的思维方式还真是别出心裁啊~~~  如此的推理真是少见哦,那凭你的推断,战国时期的所有宦官的门客都是我鄙视的对象了?如此的以一推十也就马兄有这个能力能推断,呵呵,我可没有这样的能力~~  

----惭愧惭愧,在下江郎才尽,为丞相所笑,幸好春秋战国宦官养食客的,也就缪贤一人,想来丞相找到鄙视的对象了。


对于阎宇,我只拿他和本话题中的罗宪做比较,两人高下自可分出。相对于罗宪来说,我是很鄙视阎宇此人。诸葛瞻若与黄皓也相互勾结,误国误主的话,我毫不犹豫,一样的鄙视他。  

----丞相的文言功底,令在下等瞠目结舌。比如““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宪独介然”,丞相解为“后来宦官黄皓干涉朝政,时人多不敢对抗,只有罗宪据理力争,不惧权贵”,“介然”的意思好象是不以为意吧?全文是说大家都巴结依附黄皓,罗宪却不以为然,“据理力争,不惧权贵”云云,恐怕是纯属虚构吧?丞相既然熟读三国,想来定然知晓“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的含义吧,听丞相的口气,好象是不知道“诸葛瞻若与黄皓也相互勾结”?


这个是我的个人信仰。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思维方法不一样,我也没有好说的。马兄怎么理解是您的事~

----丞相行文之前倘能多看下书,我也不至于找出这许多错误来,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2-7 02: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跋锋寒于2004-02-06, 22:56:11发表
对于阎宇的能力,跋某和马兄基本一致,不同意丞相在主题里面的看法,不过这点丞相也认可对他能力有些低估了,但鄙视的是他的为人,倒和罗宪守城没多大关系。

虽说由于史料的欠缺,我们对当时的真实情况十分模糊,到底是阎宇主动勾结黄皓等,还是黄皓以阎宇为幌子来打击对付姜维,这见仁见智,不过从蛛丝马迹中还是可以体会到他们起码在政治方向上是一致的。

至于马兄举的商鞅和蔺相如的情况,跋某觉得不能类比,商蔺当时还毫无地位,正是珠玉蒙尘,无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借助于宦官无非是上达天听,以崭露自己,实现理想抱负。好象他们掌握权力后,没见到多少互相勾结的事。而阎宇则不同,他已经身居高位,无需如此曲折,其借助于黄皓,恐不过是政治上的争权夺利,人品高下自然可见,也难怪陈寿不给予作传。

谈到为人,当时有谁不与黄皓勾结,何况阎宇并非执政,本人长期在南中和巴东,右大将军也非位高权重,跋兄不妨将位高权重的执政诸葛瞻、董厥、樊建一并鄙视了……

至于陈寿不为阎宇作传,恐怕不是为了跋兄所说的这个原因吧?否则蜀书十便可取消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2-8 02: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马兄还真细心,对于标明作者引用,不外乎两种情况:一则为独特观点,强调权威性;二属长篇引述,以示尊重。至于一小段的摘录,跋某个人认为倒可商榷,不说现在即使写书,也有互相摘抄的习惯,而且如果说上一句“床前明月光”也加上李白云云就有些滑稽了。不过马兄提醒得也对,以后在参考时一定注意不要原搬照抄,谢谢!

----呵呵,如果这段评论如同床前明月光一样为人所熟知,倒也不用贴标签了。跋兄化用别人的文章时一定要注意了,可别被我认出来……


马兄认为春秋战国宦官养食客的也就缪贤一人恐有些以偏概全了,不说史书的记载只是挂一漏万,就跋某印象中,也尚有嫪毒这个假太监的“家僮数千人,舍人千余人”,可见当时宠臣养食客之风,并不因是否宦官而异。

----跋兄果然好记性,我收回此观点。《后汉书·宦者列传》:“然宦人之在王朝者,其来旧矣。将以其体非全气,情志专良,通关中人,易以役养乎?然而后世因之,才任稍广,其能者,则勃貂、管苏有功于楚、晋,景监、缪贤著庸于秦、赵。及其敝也,则竖刁乱齐,伊戾祸宋。”


先说说“宪独介然”。依跋某浅见,既说“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恐其在一些政策上有所参与并左右之,众人的“附之”恐也应该有所表示,罗宪的不以为然不就是一种“不畏权贵”的表现吗?当然,既然“独介然”也不可能只是不吭声的默认吧?说其“据理力争”可能有些夸大而不太准确,但只要他有反对之言,也不是说不过去的。

----介然乃是划清界限的意思,陶潜诗云“遂尽介然分, 终死归田里”,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愿君勉之。


瞻、厥、建等人不过是没能阻止黄皓干政,好象没看到他们有什么勾结行为。对待姜维之事,是因其“好战无功”,这是政见的不同,和“阴欲废维树宇”的弄权协比不能等同。至于“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以跋某愚见,其中的“咸共将护”恐说的是朝中他人,而不是此三人,否则那来后面的“无能匡矫”云云呢?

----呵呵,姜维录尚书事,诸葛瞻、董厥平尚书事,樊建守尚书令,试问除了这几个人之外,还有谁有资格和“窃弄机柄”的黄皓咸共将护呢?阎宇始督庲降,复督巴东,有什么机会弄权?


阎宇身为右大将军,都督一方,和李严颇为相似,称其“位高权重”应该也算可以,不过这只是和商蔺二者对比的一种表达,并不关键。至于为何不为其立传,倒是猜测而已,不知马兄有何高见?

----如果都督一方就能叫做位高权重,那督汉中的魏延、督江州的费观、督庲降的李恢和督永安的李严岂不是同为重臣了?陈寿不立传的原因只有三个,一个是不够资格立传,如除了王粲之外的建安七子;另外一个是资料不全,如吴壹等;另外一个是避忌,如司马父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2-8 11: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兄见笑,您治学严谨,跋某万万不如,甚多旁引融合,美其名曰“博采众长”,实不过东抄一句,西摘两段,不若马兄自创武学,独立门派,卓然大家甚矣。嫪毒云云,亦不过自武侠小说《寻秦记》偶得,倒没记什么史料,哈哈~

----呵呵,这也无妨,我当初的历史启蒙还全靠查先生的武侠小说呢,所处阶段不同而已。《史记·吕不韦列传》:“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馀人。”


不错不错!是有这个意思,《晋书》称山涛“少有器量,介然不群”,不过看书好象应互相联系,而不是光注重于一处之字眼。《襄阳记》的记载说得更白一些“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宪独不与同,皓忿,左迁巴东太守”,能惹得黄皓忿恨应该可以称得上“不畏权贵”吧,而“独不与同”能说就自善一身,没有反对意见?

----呵呵,就《襄阳记》来说,也不过是说罗宪不与众人一样巴结依附黄皓,仅仅为此便左迁巴东;现在就依你所揣测,他要开罪了黄皓,恐怕左迁也太轻了吧?


不知“将护”二字马兄是怎么理解的?据缪钺的看法是“迁就”之意,倘如此,则我原来的理解有误了,惭愧惭愧!不过这也并不表示“勾结”啊,否则那来诸葛尚的“不早斩黄皓”之立场和言论呢?

----呵呵,《三国志导读》我也看过,不过迷信权威的事我不做。将的本义是扶持,《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护的本义是保护,《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那么请教,将护二字表示何意呢?


呵呵!请注意,我这里是相比商蔺而言的,阎宇位居右大将军,位还不高吗?都督一方,权也够重了吧。不过我原话是“他已经身居高位”,是要联系上下文来看的,也并非用“位高权重”之词。再者,如断章取义,但论字眼,即使身居相位,恐也不见得都是“位高权重”,看看朱元璋手下过的日子就知道了。

----比较商鞅、蔺相如而言,阎宇地位更是等而下之了,“商君相秦十年”,蔺相如与廉颇同为上卿。若论字眼的话,我就直云“行丞相事左将军向朗”了,君岂不知自光武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否则身为右车骑的廖化怎么会同邀宗预前往卫将军家修敬呢?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06:1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09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