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不知道刘备军在赤壁之战中起了什么作用?, 衷心求教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1-21 00: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记载最完整的未必就是最真实的。魏国、蜀国的记载说明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是以刘备为主、周瑜为辅取得的,而吴国记载屏除蜀国贪天之功以为己有的卑鄙无耻。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三国志·魏书·程昱传》:“太祖征荆州,刘备奔吴。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昱料之曰:‘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权果多与备兵,以御太祖。”

《三国志·魏书·乐进传》:“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三国志·魏书·李通传》:“刘备与周瑜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1-26 22: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我从来没告诉你我是看数量得出来的结论。曹操军以什么为主,水军?当然是步骑兵了。周瑜军以什么为主,水军陆战队?当然是水军了。如果击败曹操的水军便是大败曹军,看来曹操便是以水军称霸陆地了。

开宗明义就说记载最完整不代表最真实,魏、蜀两方面的记载没有吴一方面的记载可信,你要理解为我完全否定,既然你说的和我说的风马牛不相及,那就是在自说自话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1-29 00: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贾图于2004-11-26, 23:50:43发表
呵呵,我刚才不是对魏、蜀中的记载回答过了吗?

曹操水军主力大多在刘表军七八万里面,再加上在玄武池训练的舟师,数量并不少。吴军不仅“烧尽北船”,大火还连带烧到了曹操营寨,“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这说明火攻不仅击败曹操的水军,还败退了北军步骑。刘备军参与掩杀败军是后面的事情了,而后续的南郡之战也是周瑜和曹仁在打。

贾兄曾经与在下有过切磋吗?汗颜汗颜,不大记得了。

据兄弟所知,自邺至江陵,并没有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可以直达,相信曹操的水军和战船没有跟着大部队上来,否则在长阪坡追击刘备的就不是五千精骑了。

至于说周瑜一把火烧尽了曹操的战船,大概是贾兄平时时间太紧,没有来得及看《孙权传》里的记载吧,“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相信岸上的曹军也不是傻子,看见船着火了,还在营寨中等着被烧死了。要知道曹军都在岸上看着黄盖来降,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一见着了大火而又不能救时,不会自己傻站着矗在那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1-30 13: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贾图于2004-11-29, 22:29:29发表
哦,马忠兄肯定不记得了,以前在三联我可不是这个ID,呵呵~

玄武池的舟船的确不会走到江陵的,但士兵是活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时那么需要水军,玄武池的这只部队肯定奔赴前线。

哎,小生现在欠发达国家,上个网不容易,行文丢三落四、引据欠全面是常事,还望包涵。

吴主传里的记载和其他记录并不矛盾。吴军烧船,曹船绝大部分被烧尽并且大火延及陆上大营。曹公见大势已去,烧余船走。士卒又病又饥,遭联军追击,大败。

船烧着了肯定是先救火御敌,但火势太猛又借大风,所以没有及时撤退。

呵呵,原来如此。

首先要提醒贾兄,曹军南下只是为了夺取荆州,并没有想过东出扬州。只不过刘表猝死,嗣子请降,才成就了不世之功。

其次,曹操的确是挖了玄武池准备训练水师,不过是建安十三年正月才开始挖凿。而有记载的第一次训练水军是在“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

再次,曹军战船着火也只需要救火,不需要御敌,因为烈焰张天,南岸赤壁一带孙权水军根本就靠不了岸,而刘备军就在北岸乌林一带。

更次,贾兄所说“延及岸上营落”,是怎么个延及法,是一把活烧尽了吗,还是只烧了一点点?

最后,各种记载都说曹军大半死于饥疫,不知道与《周瑜传》是否矛盾?因为《周瑜传》说的是曹军烧死者甚众,因此败退;甚至说曹仁看到周瑜箭伤好了,就吓得弃城而逃。

PS:为免贾兄引据欠全面,奉上国学网三国志地址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angzz/sgzzml.htm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1-30 23: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一点同意哦,但攻荆州的目的显然是治水军、共天险,为消灭孙权做准备吧。

----刘表的统治中心在襄阳,贾兄知道襄阳离长江有多远吗?


第二,挖了玄武池不训练似乎不合理吧?这只水师就是曹公准备南征时用的,时间紧迫的很,我认为肯定是挖了以后就训练。这样到12月份也有好长时间了,不管熟练与否,奔赴前线是肯定的。来年3月在谯训练地点也不是玄武池,和邺还隔条黄河呢,呵呵。

----“治水军”三个字何解?

第三,这个不矛盾啊,刘备就是在火烧以后和吴军一起追击的。我们看甘宁传的记载“后随周瑜拒破曹公於乌林。”再看程普传“破曹公於乌林”。

----先晕一个,孙权军是不是登陆战?


第四,“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这说明了曹营被烧的程度。

----“士卒饥疫,死者大半”说明了什么?


第五,这也不矛盾啊,周瑜一开始预测的“不习水土,必生疾病”的确是曹军败退的另一重要原因,但没有初战告捷迫使北军暂时不出,没有火攻的巨大效果,没有联军的有力追击同样成不了大功。至于曹仁败退原因,孙权传周瑜传都有记载。

----“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说明了什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2 23: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4-12-02, 20:09:31发表
马忠兄:
说“刘备军就在北岸乌林一带”,不知有何依据?
既然刘备手下的带兵将领均没有参战记载,难道刘备自己把师长团长都丢在夏口,部队自己一个人带领来作战?不合理吧?
我们只知道,刘备身在军中,如果没有自己的部队,那就只能是在周瑜的军中了。而周瑜军在南岸。

燕京兄目光如炬啊,呵呵。

你告诉我你的兵力统计中这个五千那个一万史料依据何来,我便告诉你我的刘备军在乌林史料依据何来,怎么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3 23: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当年平壤离鸭绿江也不近,中国还不是觉得形势逼人?荆州对于东吴政权的重要性似乎不用再说了,让曹公占据荆州等于是判孙权死刑。

----头一句不知所云,第二句也不知所谓。曹操根本就没有料到刘表会病死,荆州能够不战而降全是意外收获。曹操、孙权攻击历年,也不能撼动刘表,就是例证。


训练水军喽

----这就对了,这时候才开始建造舰船,训练水师。之前有这样的记载吗,难不成挖个玄武池叫士兵们练习武装泅渡?


扶一下,甘宁传和程普传里清楚的记载吴军破曹公于乌林,马兄不相信吴书那就另当别论了。

----你如果有时间可以直接去古战场看一下,江南叫做赤壁,江北叫做乌林,吴书里清楚记载曹操在江北,周瑜在江南。


死者大半中的死者是被火烧以后的曹军步骑。

----搞笑,原来是死于烧伤啊,你这个发现可以振动史学界和考古学界,赶快去投稿吧。


简单,这是在“兵未交锋”的时候。
吴录曰:备谓瑜云:“仁守江陵城,城中粮多,足为疾害。使张益德将千人随卿,卿分二千人追我,相为从夏水人截仁后,仁闻吾入必走。”瑜以二千人益之。
具体的攻城战以及曹仁败退的原因孙权传周瑜传都有记载。既然马兄不屑翻看,那小生就简单摘抄如下:
吴军攻取军事要地夷陵,然后攻城。周瑜亲自擽陈,中箭,曹仁出,“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瑜、仁相守岁馀,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


----呵呵,三国志我前前后后也翻看了十来遍,中华书局版、岳麓两种版本、浙江古籍出版社版本都有收藏,基本上没有什么遗漏未看的。

吴书里只说周瑜与曹仁作战,吴录的说法与之矛盾,不知道贾兄是如何做到兼取鱼与熊掌的?


马兄是否完全忽略吴书的记载,如果还和以前一样那我们就很难能达成共识了,呵呵。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便是我要说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5 11: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4-12-04, 15:04:54发表
哈哈,马忠兄是这样解释呀!

我早就说过,我的兵力分析是大致的估计,除了有记载的以外。
但兄是否对刘备军在乌林也是推测和估计的?

大致估计?是想当然尔,还是有依据的估计,天马行空那不叫估计,而叫神奇想象。比如那个什么吕旷、吕翔投降,五千兵力如何统计,一点根据也没有,那不是胡说八道是什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5 12: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燕京兄,刘备军出发之前在夏口驻扎,夏口在长江南还是长江北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5 15: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晕倒,谁说夏口是孙权的,那孙权还用屯驻柴桑?刘备与周瑜是水陆并进,不是都坐船东上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6 01: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夏水是由北向南留入长江的,这个汇合处就叫夏口,如此而已。如果你能证明夏水跟油江一样从南向北流入长江,那么夏口就在长江南岸,仅此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8 00: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4-12-07, 15:09:49发表
怎么,又心急火燎起来了?总喜欢把别人的话说成是胡说八道,这本身就说明老兄修养还差一些呀。沉着一点。

呵呵,既然有理有据,还请拿出来亮一下,以示存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8 00: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4-12-07, 15:15:56发表
马忠兄:刘备军向何处出发?有何根据?刘备军在周瑜过夏口去赤壁时,是否还在夏口?要知道此前刘备已经接受鲁肃建议移驻樊口了。并且在樊口会见的周瑜。那段记载刘备不愿派遣关羽和张飞带2000人跟随周瑜去作战的地点就是这里,而不是夏口。

至于刘琦驻守的夏口,自然是在长江北。江南的夏口城,是223年孙权治武昌才修建的。

《武帝纪》:“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

《刘表传》:“太祖军到襄阳,琮举州降。备走奔夏口。”

《先主传》:“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

《诸葛亮传》:“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孙权传》:“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

《鲁肃传》:“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

----希望燕京兄今后不要再信口雌黄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8 00: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漏了一条。

《周瑜传》:“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8 18: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江表传》说的是“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一开始就去了鄂县,压根就没去夏口。

燕京兄所本《吴书》出自何处?请指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9 02: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4-12-08, 23:23:00发表
哈哈,是江表传。
但是可不能说没有去夏口,因为去樊口要经过夏口。
因此,三国志记载了刘备到夏口,而江表传则记载了后面的行动。
注意,刘备很可能与诸葛亮一起乘船到樊口,诸葛亮继续向东吴进发,而刘备则停留等待援军到来。

对你真是没语言了,不懂古文就可以装傻充愣啊?!

《诸葛亮传》、《孙权传》、《周瑜传》、《鲁肃传》都说刘备是在驻扎夏口后派诸葛亮出使的,只有《江表传》说刘备在退往樊口后派诸葛亮出使的。

孤证不立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9 10: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我对你的评价基于事实,并不带有人身攻击。我很有兴趣搞个投票,看看群众的眼睛是怎么样的,燕京兄可愿意一试?如果大家认为我不是说的不是事实而是人身攻击的话,欢迎管理员将我明正典刑,封杀ID。大家投票后请跟贴说明支持某一方的理由。

《江表传》说的是刘备在当阳与鲁肃定计后,直接进驻鄂县的樊口,并没有停驻夏口的记载。否则的话,我去广东时坐火车,途经几省都可以算做停驻了。

孤证的意思作为辅助史料,如果与正史有冲突,至少需要两种史料记载相同,才能证明正史记载有误。

燕京兄言“至少江表传有两次提到刘备在鄂县。不知三国志提到刘备在夏口有几次”,不由让人莞尔。《武帝纪》、《刘表传》、《先主传》、《诸葛亮传》、《孙权传》、《周瑜传》、《鲁肃传》一共是七次,我前面全部列举了的,燕京兄古文不行,数数也不在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9 12: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好吧,才给你解释了什么叫孤证不立,你马上又开始自说自话了,算了,懒得讲了。

有请管理员开个投票贴,投票为期三天,如果多数人认为我说的不是事实而是人身攻击,欢迎管理员驱逐我出境。投票后必须跟贴说明支持哪一方,否则作废票处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9 12: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原来轩辕的规则是不允许投票啊,那前两天怎么我经常收到短消息要去参加什么100强投票,怎么这会就不用推己及人了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9 20: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12-09, 17:52:09发表
轩辕只是不允许挑衅和人身攻击性质的投票,一般的讨论性质的投票都是允许的

并且兄台跟晓林兄辩论的时候,说话确似有过火之处.

愚以为论坛上辩论只为穷理,人身攻击就没什么意思了,哪怕对手的观点极端谬误,只要不关乎国家民族大义,都不应该骂人.何况晓林兄的观点还有理有据.

呵呵,燕京有理有据,桓大司马不是开玩笑吧?

《三国志》上我列了七个人的传记,相互印证刘备是到夏口,而燕京说同一本《江表传》出现了两次刘备到樊口,原来是他有理有据。

我现在要求就这个内容投票,节度使大人和巡按使大人没有意见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7 13:3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33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