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一个疑问,谁来解答一下。
性别:未知-离线 端木赐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5
编号 73705
注册 2006-6-25


发表于 2006-8-11 19:3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个问题有点搞笑成分。

三国志-吴主传第二:
江表传曰:初策表用李术为庐江太守,策亡之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权移书求索,术报曰:“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

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策令曰:“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权母曰:“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由此3则可看出三个问题:
1,策同志挂掉以后由于权年幼,威望等各方面确实不够。导致当时政局不稳。
2,瑜同志与策交情非常之深。
3,瑜同志在辅佐孙权的时候得到周家的信任。

由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把剧情串起来了。
权就任,政局不稳。而由于瑜与策交情很深,因此可能得到或没得到策的命令。起兵稳定政局。将兵赴丧。为的是稳定政局
古人最重忠义,诸葛都扶持刘备那可爱的儿子那么多年,况如骨肉的策之兄弟?因此自行起兵去帮权是可能的。

在者,夺权分为两个方面,一为兵权,一为政权。但总结起来就是为了夺政权。
先看瑜当时的职务“中护军,领江夏太守”若起兵夺权就是首先要掌握朝政军政。象曹操那样协天子以号诸侯。一旦夺权就要彻底,若说我只要个XX地方的太守,那是不可能的。其必为主上所嫉。迟早也会除了。因此,夺权这种事情只可能彻底。

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江表传曰:曹公新破袁绍,兵威日盛,建安七年,下书责权质任子。权召群臣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能决,权意不欲遣质,乃独将瑜诣母前定议

由上面一则我们可以看出瑜将兵回去以后并没有出现独揽朝政的情况。那么就是说,其没有夺取政权和军权的行动。

那么我们就可得出结论:其将兵的目的只是自行或受到命令回去稳定政局而已。将兵原因是政局不稳。且周郎同学没有夺权的表现。

当然如楼主所说,瑜这次举动起到了分张昭权利的效果。但是权利应该是由孙权授予的,若说周郎同学去夺权,实在是有点冤枉了


[ 本帖最后由 端木赐 于 2006-8-15 18:2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端木赐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5
编号 73705
注册 2006-6-25


发表于 2006-8-12 09: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8-15 22:23 发表
楼上和楼上2位,策哥有儿子,权只是弟弟,不表现好点的话,随时下课的。
谕哥越是跟策哥关系好,越要罩他儿子。
实际上谕哥死的早,权老板对策哥的儿子不怎么好。

江表传曰: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於父兄矣。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每请会宾客,常顾权曰:“此诸君,汝之将也。”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5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23:1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34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