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刘文静被杀的真正原因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刘文静被杀的真正原因, 初唐史的若干问题考证(10)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森林鹿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73341
注册
2006-6-21
#1
发表于 2006-6-21 23: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李孝恭,发个老贴来请方家指教
李孝恭——谨慎而清醒的名将
看唐开国武德朝的历史,经常有一个感觉:李渊家族能打仗(不管能不能打赢)的人还真多啊……
如果放在一个长命朝代的中后期,皇族人口众多可以说是正常现象,其中出一批能干人才也不算奇怪。但刚刚开国的时候就一下子冒出这么多能上战场的皇族子弟,就不得不归功于“陇西李氏”这一胡汉混血精英家族集团的整体素质了。
这里有没有必要把李渊家族的世系表简单罗列一下呢?《新唐书》是从李渊的祖父李虎开始详列“宗室”的,而后来李家如此人丁兴旺,也主要应该归功于这位李虎老爷爷,因为他生了八个儿子|||。长子早逝,次子很年轻的时候就跟随着虎爷爷战死了,于是第三子李昺就成了他的“嫡长子”,而李渊则是李昺的第四子,上面有李澄,李湛,李洪三个哥哥。长兄李澄也是早死无嗣,但李湛至少活到生了两个儿子才死,所以估计李湛不是李昺正妻独孤氏嫡生的,李昺死后,唐公的爵位就归嫡幼子李渊承袭了。还有一个李洪,新唐书上只字没提生平,也许很小就死了,连序齿也没来得及,李渊才会字“叔德”而非“季德”:P
这样看来,李渊当皇帝后,除了他自己的儿子们外,李湛的儿子李博义、李奉慈是他的亲侄子,血缘关系最近,但武德、贞观两朝都只给他们封了王,没有任何事迹留传下来,想必兄弟俩没有受到什么重用。受到重用的其他宗室子弟,上溯血缘,全得追回到李虎爷爷的那八个儿子身上。
李孝恭的祖父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所以李世民和李孝恭是血缘不太近的同辈堂兄弟)。
应该说,李孝恭的才华,很早就受到了李渊的赏识。早在李渊刚破长安,还没有登基当皇帝的时候,就派遣孝恭“招慰山南”,而孝恭也的确不负厚望,“自金川出巴、蜀,檄书所至,降附者三十馀州”,为李唐夺得了四川地区。这件事虽然没有象李世民所胜诸战役一样在史籍上大书特书,甚至不太显眼,但对于李唐在关中成功立国的重要性,那是无论怎么估量也不过分的。
也正是由于招抚四川成功,从此李孝恭就被李渊当做重要的将领,一直用来负责平定长江中下游的割据势力如萧铣、杜伏威等。这里就不再详述那几次战役的过程,大人们应该也都很熟悉了。想要指出的是,新唐书孝恭传中,很明确地指出“会李靖使江南,孝恭倚其谋……”,也就是突出平江南那几次战役中李靖的作用。事实上,从平萧铣开始,李靖也的确一直作为孝恭的副手为其出谋划策。对于李靖,孝恭基本上是言听计从的,史书上唯一一次记载两人意见相左,是在攻萧铣据守的江陵时,孝恭坚持出击,结果就败了,还是依靠李靖带人相救才反败为胜。(在攻江南之前,李靖也带兵救过孝恭一次。)虽然不能因此说孝恭建立的军功完全是依仗李靖,但这两人的军事才能谁更强一些,就很明显了。
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孝恭对待李靖的态度,以及由此反映出他的为人个性。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对待才华出众胜过自己的手下,通常都不会太好,至少湮灭手下的功劳据为已有的事是很容易干出来的。但平江南后孝恭显然没有埋没李靖的功绩,这从李渊后来对李靖的封赏和表彰中就能看出来。要知道在这之前,李渊对于李靖一直没什么好感,从起初的必欲杀之后快到后来的“使功不如使过”,都不是什么好态度。但平江南后“靖乃铣、公祏之膏肓也,古韩、白、卫、霍何以加!”的赞辞,就相当上纲上线了,这显然是孝恭如实奏报李靖军功的结果。
不过要据此说孝恭是一个忠厚君子,个人也不赞同。这里还有一个可成对比的事例,就是李孝恭冤杀了杜伏威的养子阚稜。史载,阚稜在平定江南的最后一战——对辅公祏战役中,以自己的特殊身份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但因为孝恭在处理战后事宜中连阚稜等人的田宅一并没收,两人发生冲突,“孝恭怒,以谋反诛之”。这就不是忠厚君子能干得出来的事了,只能说,孝恭是个非常聪明、很会审时度势的人。
李靖的声名,在隋末唐初武德朝之际就应该很响亮了,他的命又是李世民救的,当时人或许会认为秦王是他的背后靠山(李靖在玄武门之变前后的表现说明他并非“秦王党”,不过一般人要得知这种实情很难,而知道李世民救李靖的事实却很容易),对这样的人,孝恭就很尊重,在公务上合作密切,取得了“双赢”的良好结果。而对于阚稜这种“反王嫡系”,孝恭非常清楚李渊在骨子里对他们的厌恨反感,所以逮着由头就杀,毫不手软,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没有为自己留下任何后患。
大概也是由于对李孝恭这种“聪明清醒”的第一印象,个人不太赞同坛子上有些贴子的观点,即李孝恭在后来的武德末年政争中站在建成一方。
一般而言,一个人已经拥有的东西越多,就越害怕变乱,政治上会趋于保守,不轻易涉及危险事务。在武德末年唐统一战争结束后,“盗贼遍天下,皆太宗身自讨定,谋臣骁帅并隶麾下,无特将专勋者,惟孝恭独有方面功以自见云。”这应该是朝野共识,也就是说,李孝恭是仅列在李世民之后的李唐第二位开国功臣,这个功劳足够让他吃一辈子了。如果他在建成世民兄弟之争中持中立态度,两不相帮,那么无论是谁胜出登基,只要还没昏头到要做杨广第二,就都不会对孝恭有太大贬损。(李靖、李世勣后来婉拒李世民的帮忙要求,大概也是打着这种主意,只不过他们恃仗才能多于恃仗功绩)反之,万一他主动帮忙却站错了队,后果可就严重了。
何况在武德年间,李孝恭自己也经历了一次这种事件。新唐书孝恭传载“孝恭再破巨贼,北自淮,东包江,度岭而南,尽统之。欲以威重夸远俗,乃筑第石头城,陈庐徼自卫。或诬其反,召还,颇为宪司镌诘,既无状,赦为宗正卿。赐实封千二百户。历凉州都督、晋州刺史。”
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谋反”都是悬在皇族头上的(唯一)绞索和噩梦。武德朝后期,李渊已经颇有追慕前贤鸟尽弓藏的架式,表现最明显的自然是对我们小李-_-|||,对孝恭这次,应该也算在其中。只可惜这个事件在唐书中的记载过于简略,我查通鉴也没能找到更多的史料,所以无从得知谄害孝恭者是谁,跟建成兄弟之争有没有直接关系。但从“颇为宪司镌诘”这句来看,当时的情形对孝恭来说一定是很难堪很痛苦的。后来虽然无罪释放了,但李渊再也没让他回到老根据地江南去。有过这种经历后,孝恭对于夺嫡争权这种事,当是能躲就躲。
另一方面,就算孝恭自己不会主动搅进兄弟内斗去,但会不会象庐江王李瑗、河北的罗艺(被李渊赐姓李,这里暂且跟宗室相提并论一下)一样,被建成一方坚持拉下水呢?
要从武德末年兄弟争斗的激烈程度看,估计李建成、李世民两方都不会放过在江南一带颇有影响力的李孝恭-_-|||。但那时候孝恭头上顶着一个“谋反嫌疑”的前科帽子,建成世民兄弟双方就算拉拢他,也不会做得太过明显反而给自己惹麻烦。以孝恭的聪颖,对双方都哼哼哈哈、虚与委蛇,应该是不难做到的。他既不象李瑗那样天性懦弱身边又有小人作崇,也不象罗艺那样公开得罪过李世民从而别无选择,在那场政争中,武德朝大部分皇族宗室都至少在表面保持了中立,孝恭随个大流该不太困难。
记得持“孝恭是建成一系”观点的人,主要证据是贞观朝立后,李世民再没给过孝恭出征建功的机会。但仔细想想,这个事实并不足以证明孝恭阴附建成,而只能证明小李有意冷落这位名将。不过,这对孝恭来说是坏事吗?
前文已说过,早在武德朝,孝恭的功绩就已经大到荣登李渊“鸟尽弓藏”榜上。而且由于他本身是宗室,已经封了郡王,位极人臣,又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如果他在贞观朝再立功,李世民拿什么来封赏他呢?亲王?“天策上将”?还是干脆来个“功高不赏”,人为地制造出又一个武德朝的秦王殿下?李世民、李孝恭都是文武双全聪明绝顶的人物,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所以贞观朝小李对这位堂兄“尊而不用”,对双方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抬出另一位李唐宗室名将李道宗来反驳。的确,先封任城王后改江夏王的李道宗,祖父是李虎爷爷的第四子,在血缘关系远近上跟李孝恭处于同等位置,而“国初宗室,唯道宗、孝恭为最贤”,两人的名声也差不多。但是李道宗不但在武德朝有军功,在贞观朝也继续征战,先后带兵去打突厥、吐谷浑,小李自己征高丽时也带上了他。不过,李道宗和李孝恭在和李世民的亲疏关系上明显有别,道宗“年十七从秦王讨贼”,可以说是李世民一手带大的小堂弟,李世民对他比较能掌握、比较放心,道宗是他的“嫡系”,就算后来犯了贪赃罪,李世民骂他的话也是“我有那么好的享受条件自己还艰苦朴素,你小子居然就敢玩起来了。”怎么听也是训弟弟而非责臣子的口气-_-|||
而孝恭从开国起就自己独立领兵作战,又长期统领李世民很少直接插手的江南地区,可是很有割据一方的实力的。再加上孝恭比小李大上十岁左右(他死于贞观十四年,年五十),小李对这位堂兄当是尊重大于亲近,不见得有什么私交,更没有非得继续让他建功立业的理由。武德朝李渊习惯用宗室子弟挂名领兵,李世民没有这种狭隘心理,他派李道宗去打突厥时,可是让他名列李靖之下、仅仅作为一名将才来使用的。(如果换成李孝恭,站在以前老部属的帐下听命,两个人别扭不别扭?)上文已述,单论军事才干的话,李靖比孝恭只强不弱,那么去掉“宗室”这个心结后,李世民为什么还要舍本逐末,放着一堆外姓名将不用,再去劳烦堂兄大人呢?
就李孝恭自己来说,对于二任皇帝李世民的这种心态,想必也是洞若观火。所以他在贞观一朝“性奢豪,后房歌舞伎百馀,然宽恕退让,无矜伐色……尝谓人曰:‘吾所居颇壮丽,非吾心也。当别营一区,令粗足充事而已。吾殁后,子也才,易以守;不才,不为他人所利。’”结果,“十四年,中饮暴薨”。这是古往今来身处嫌忌之地的大臣们最通用的自保方式了,相当于举起牌子大书“我不办事,你放心”^^。他的功劳既没大到威胁皇位,李世民也不是那种绝对容不下功臣的皇帝,孝恭在贞观朝的日子,应该还是比较平安顺遂的吧。平安就是福啊……
何况,小李对孝恭也未见得有多坏,新唐书载“太宗用是亲重之,宗室莫比也”,这种只有论点没有论据的话我们可以扔在一边不理它,但凌烟阁图二十四功臣,孝恭的位置仅次于情况特殊的长孙无忌,还排在房杜李靖之前,这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无与伦比的殊荣了。还有,孝恭死后追赠“司空、扬州都督”,那个“司空”也就罢了,“扬州都督”显然仍是在表彰他平定江南的功绩,孝恭如有知,亦当含笑九泉。
再噜嗦几句:聪明人跟聪明人相处,总是难有深交。我们看李世民和李世勣在一起,双方再怎么努力做姿态,都找不到小李和尉迟恭、薛万彻等一干粗豪汉子之间那种推心置腹意气相投的感觉。小李和孝恭也应类此,同为陇西李氏集团中杰出的代表人物,身处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应该说,这一对聪明清醒的堂兄弟共同努力,双方都取得了在那个时代能够达到的最理想的结果吧。当然,仍是不乏悲哀的……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0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8 13: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60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