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4-05-30, 14:47:42发表
小得意:
说某人军事才能如何,不能仅凭其是否用了计谋,而是要看其计谋是否使用成功。如果总是用计失败,那要么是对手更高,要么是计谋不够高明。
看诸葛亮的用计:
第一次北伐:声东击西,魏军是否上当?没有。主力快速直奔陇右,反而是蜀军自己认为已经声东击西而准备不足;
第二次北伐:是布置了伏兵,可惜对手是过于低级的将军王双。可是反观诸葛亮,明知陈仓乃天险,还千里行军屯兵坚城之下,错误很明显;
第三次北伐,自然是计划前后夹击郭淮,可惜被对手识破,计谋失败;
第四次北伐,又是千里行军与敌人相持,虽然最后有伏兵的胜利,可惜也有司马懿的功劳——要不是司马懿不听劝告,怎么会有这次伏击作战呢?
第五次北伐,还是千里行军与敌人相持在无丈原,没有任何办法能打破这种相持的不利局面。计谋失败呀。
当时的大环境下即便是三国时的任何人物都没办法的
至于计谋,我只能说是你看演义看得太多了,真正的战争是首先看的是实力,诸葛每次出兵
不过3、5万,魏国在边境上的兵力十余倍余诸葛,还既没有粮草转运的问题又和蜀汉共享
山川之险。
战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曹操手底下的人计谋强吧,曹操还不是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剿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