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蜀汉的主要军事负责人,如果不敢承担战败的主要责任,反而要推脱给后主(当然是后人干的),这种行为,不说也罢
笑~~
作为蜀汉的最高决策者,却听信宦官谗言,不接纳主要军事负责人的正确建议,如果不敢承担战败的主要责任,反而要推脱给姜维(当然是后人干的),这种行为,不说也罢
1、历史证明:诸葛亮、魏延、王平守汉中,都是采取坚守险要,不使敌军进入平川的战术,难道有人为了抬高姜维,又打算贬低一下诸葛丞相吗?采用坚守险要战术的,都获得了成功,而只有姜维失败,难道事实还不胜于雄辩吗?
要是你硬要以成败论英雄,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有正确、优秀的战略战术,但却因为执行过程不佳而导致失败的例子有的是~~
不否定姜维就等于否定诸葛亮??笑~~这逻辑有趣得紧啊!!
就象解一条数学题一样,有时候是只有一种方法,有时却可能是有好几种的,我用其中的一种难道代表我认为其他几种都是错的???
2、本来是这样计划的,但是记载很清楚,当侦察到诸葛绪兵团有切断桥头的企图时,仅仅留下廖化一军,很可能抵挡不住,因为诸葛绪有3万人。为了保护姜维大将军的后路,只好这三个人都留守阴平,等姜维。因此,责任还是在于姜维不及时撤回
呵呵~~
责任推的好干净啊!!
为什么没有在姜维上书后就派兵?为什么没有按本来的计划执行??这个责任在谁???
如果不是蒋舒开城出降,关口也不会被攻下。这个责任又在姜维??
看来做个蜀汉的大将军还真是困难啊!不但要做好战略部署,如果皇帝没按你的部署执行,责任是你的;还要为皇帝延误执行战略部署所产生的后果擦屁股,擦不干净的话,责任也是你的;还要保证在已经被延误的战略部署的各个点上保证战术的执行,有人没执行好甚至投降,责任还是你的!!
3、我晕,姜维再笨,也会有后卫部队阻击追兵吧?至于强川失败到底有多大损失,没有人知道。
晕什么??
我没否认有后卫部队啊!但邓艾击败断后的部队后,怎么不乘胜继续追击姜维?怎么还让姜维有时间去调动诸葛绪,并从容通过桥头??
损失有多大,确实没人知道,但应该说姜维的损失是超过邓艾的,或者说邓艾是占优势的。
4、错误的结论。最起码,只要退守阴平桥头,也是可以保护阴平小路的,而完全不必孤军远悬在沓中。某些人投降,正是看到兵力严重不足,敌人又都进入了平川,形势严重,才会动摇。
呵呵~~~
错误结论??好大口气~~
姜维的战略是什么??
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
胡济、王含、蒋斌、柳隐、蒋舒、傅佥等均为敛兵守诸城围,还有被派去守桥头和阳平关张翼、廖化、董厥都属于这一列,那游军在哪??其实姜维自己就是这个游军,要是他也往回退守,谁去‘以伺其虚’??要是他也这么做,又何必去改变魏严王平的‘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
要不燕老你也解释一下,为啥姜维舍弃可守的桥头,而在沓中发呆~~难道这个‘蜀中豪杰无出其右’的姜维只是个欺世盗名的傻子???
后面那几句俺不知道您想说什么啊??俺看不太懂哦~~
难道~~意思是投降份子的二五仔行为情有可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