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家讨论一下,孔明真的有错吗?
性别:未知-离线 火焰心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5
编号 73081
注册 2006-6-19


发表于 2006-6-21 09: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1,诸葛亮不论大小,事事亲为,是因为他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因为以刘备当时的身份亲自去拜访一个27岁的青年,这个举动不能说没有,但一定不会天天都有,所以诸葛亮为这份知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刘禅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阿斗”的,亲贤臣远小人和亲小人远贤臣之间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2,诸葛亮并没有猜忌魏延而是十分地看重他,至于他没有采用魏延提出的计策去长安,有他的考虑(魏延的计策有出其不意的地方,也有极其冒险的地方,诸葛亮最后没有采用,我认为是因为他实在是输不起,不敢拿出一万人去冒险,蜀汉的老本实在是太薄了)。诸葛亮一直到死都是非常重用魏延的,而魏延也是一个非常有将才而且十分勇猛的将军,魏延在诸葛亮死后是被杨仪诬陷(因为他们之间不和),最后冤死的,而魏延也从来没有想要反叛。
3,对于第三点,有好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我的看法是诸葛亮采取的是一种以攻代守的方法。其实,如果当时孙权没有听信吕蒙的建议,偷袭了荆州,诸葛亮隆中对的设想未必不能实现,但是后来的情况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所以诸葛亮只能采取以攻代守的方法,而且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那时,整个曹魏在诸葛亮的攻势下也只能是忙于应付,但是蜀汉和曹魏在实力上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如果不是诸葛亮太早就星陨五丈原,如果再给他十几年的时间,再加上蜀汉和东吴这次达成的同盟(这次可是真正的同盟),天下的结果还真是未可知也。
如果说有什么的话,那诸葛亮是对后续人才的培养关注得不够,他不是不想,而是实在没有空余的时间了(唯一的一点时间都用来培养姜维了)。中国人千百年来敬重诸葛亮不仅仅是敬重他的才智,主要是敬重他的为人。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5 20: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00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