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探讨一下哦, 重读三国的一点感受
性别:未知-离线 汀上白沙
(沙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72753
注册 2006-6-16
来自 西安


发表于 2006-6-16 12:5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探讨一下哦

最近手头没有什么书可读,便又拿起三国看看。
    三国真是越看越有意思,每次从中都有新的发现。
    1.草船借箭原来不是诸葛孔明首创的。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中写到“坚令诸军不可轻动,只伏于船中,来往诱之。一连三日,船数十次傍岸。黄祖军只顾放箭,箭已放尽,坚却拔船上所得之箭,约十数万。当日正值顺风,坚令军士一齐放箭,岸上支吾不住,只得退走。”诸葛孔明之计策,与孙坚一般无二,但作者的描写就太有差别了。对孙坚就一笔带过,对诸葛孔明就大肆渲染。再加上从小《草船借箭》就被选入语文课本,所以弄的我一直只知诸葛亮有此妙计,而不知道前人早就用过了。
     2.读到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拔矢啖睛”时,有这样一段,“云长从城上谓之(张辽)曰:‘公仪表非俗,何故失身于贼?’”。这句话原本没有什么特别,但我读的时候回味了一下,觉得如果换成白话文就是这样的“你长得这么帅,为什么要当坏人啊。”不仅哑然,长的仪表非俗就不能当坏人了么。不过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张辽听了这话应该很受用才对,长的帅就不能做坏人,是那时候的逻辑吗?疑惑中……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9 02: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57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