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史官的话可以信多少?
性别:男-离线 metaldp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3
编号 72602
注册 2006-6-14


发表于 2007-1-18 03: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大多数正史还是基本可信的.以24史为主要代表------元史是个特例,不再讨论
中国的史官有真实记录历史的传统,这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责任
古代选择史官的标准相当严格,忠于历史是第一位的

很多史官也是只认历史,不认统治者的主儿
而相对的.很多统治者拿史官也没有太多办法
如果强逼他们.自己的行为就算能遮一时,但终究会被其他人所知,历史是遮不住的
很多统治者拿史官开刀,后世史官依旧.

当然,吃官家饭,史官多少也还是要照顾统治者一些的
不过因人而异
比如司马迁,司马光.他们的脾气就相对要强硬很多

中国史官的性格一方面来源于他们对历史忠实记录的信念,或者说责任
一方面也是受司马迁个人影响很深

当然也有很多其他不同的事情发生,完全忠于历史是不可能的
因为历史是多角度的,因每个人理解而异
还有史官只是记录历史,而不是解释历史.解释历史的工作不是他们的职责范围
相对很客观的司马迁也只是写出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相对客观的看法和判断,很多时候没有条件去了解当时的情况.

还有,作为统治者,最起码需要了解一下前朝的大概事情,作为自己的治理经验和教训以吸取,也要向世人展示自己所谓的宽宏大量和新的姿态

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中国的正史相对还是可以信赖的.起码大多数都是
而不像日本历史,多种因素混杂,让人疑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metaldp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3
编号 72602
注册 2006-6-14


发表于 2007-1-19 01: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
后世史官有几个如司马迁一样为搜集资料而到处奔走,精心准备?

不多的

私修人力有限,但未必不精
公修能够集中力量,却也容易忽视很多因素

公私并不是分辨是否客观的东西

我们很多年前所认为的都会变化,何况人们还在逐渐发掘考证?

资料有了,如何写做?文笔和良心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人手笔当然可以写出不同的事情
即使他们都很客观
何况还有角度,立场,分析,当然还有后人的理解

陈寿之父死于诸葛亮之手,即使他在<三国志>书写孔明中相当客观
那么我们怎么让自己不怀疑他所挑选史料的角度呢?

史料要想收集,大多数还是可以找到的

而把他们汇集编纂成书,流传后世.就要看作者的表达了

好比做菜,我可以找到很多材料和原料
却不能保证作出来的菜符合每个人的口味
最多只能保证大多数
每个人的厨艺还不一样呢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5 23: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59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