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乱谈新概念武侠
性别:未知-离线 恋爱中的大佛
(资深男孩子)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8
编号 72131
注册 2006-6-10
来自 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家族 清谈社


发表于 2008-8-25 23: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作为一个曾经的武侠业余爱好者,看了楼主的这一番理论,倒有些不同意见。

首先说“新”,那必对应之“旧”。广义的说,出现较晚的,与较早出现的主流风格有所区别的,可以认为是一种“新”。

譬如古龙糅合西方悬疑侦探小说风格写武侠,塑造了陆小凤、楚留香这样武侠世界中的神探角色,解破一个个古怪离奇的谜案,可谓一新。又如后来的温瑞安,战役式的对抗场面,将武侠世界从搏击上升到了战略,又可谓一新。

在举一个例子,有无数的武侠小说是“家破人亡、少侠美人、秘籍圣宝、奇人异士、邪教阴谋、真相大白、报仇雪恨”的流程。这个流程中的第一男主角绝对是那个惨遭灭门的孤儿无疑。而金庸的《笑傲江湖》对林平之这个人物的塑造,恰恰颠覆了这种套路。也可以认为是一新。

而楼主所谓的新,仅仅是说“新概念武侠喜欢写小情小调,而不着重于对于大场面的描写”。小情小调的描写,在之前各种类型武侠的代表作品中,也都是有的。豪放如温瑞安,也有《骷髅画》这样精雕细琢,韵在尖毫的作品。其中唐肯对丁裳衣的爱慕与痛苦,丝丝入扣,细腻逼真。大气如金庸,写小儿女私情依然哀哀幽幽,点点滴滴。那些女孩或痴,或傲,或冷,或怨,都真实细致,绝不是写些天上仙子。

如果说只有些“小情小调”再包裹些打打杀杀就算作武侠,那武侠的概念未免过于宽泛。新概念之新,未免新成了两种东西。

说小说首先要好看这不假,但好看的小说未必能冠以武侠。如果只为了小情小调而去追求那样的武侠。就好比用白开水涮了水煮牛肉再吃,又好比点了北京烤鸭令把皮剥去不吃。未免本末倒置了。

或许这样的小说能够领导潮流,但与武侠何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爱中的大佛
(资深男孩子)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8
编号 72131
注册 2006-6-10
来自 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家族 清谈社


发表于 2008-8-28 09:2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新概念武侠喜欢写小情小调,而不着重于对于大场面的描写……掺杂一些所谓江湖哲学也是必要的,当然,那基本上是属于灵机一动,脑袋一热所衍生出来的所谓江湖哲学。”



“不能不说新概念武侠是好看的,其实对于小说来说,什么最重要?好看最重要。无论你讲述的是什么故事,无论你要想要阐述怎样一种江湖哲学,只要你能把它打扮得招人喜欢,那么无论你是浓妆艳抹还是清水芙蓉,那只是一个手段,一种表现手法,只要让读者觉得好看,那就足够了。”

两段来看,这里完全看不出嘲讽,哪怕一点点。哪么如果这种观点是一种非反语的表达,结合楼主所提供的相关文章。个人认为,这种对武侠小说的评价方式,或者说对小说样式文学作品的评价方式是不可取的。

我们的确不应该指责那些尚显稚嫩的作者无力创造出足够深刻的作品。但是先将欣赏口味定义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然后以这个水平作为“市场需要”去指导创作,甚至要求创作。个人认为是损害了文学这种艺术样式的价值。在这种以“炮制产品”代替创作的形式逐渐占据主流之后,同时也的确培养了一批以这种品味为标准的读者。这时的伤害就更大了。

在这样的模式下,一个又一个原本颇具大众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文艺样式在大众心中迅速矮化,甚至笑化。电视剧、电影、小说……

诚然,我们并不期望和愿意看到文艺曲高和寡,供奉在象牙塔中难以亲近。但是在孤芳自赏和恶形恶状之间,毕竟还有许多可以选择的道路。

或许文学评论在一个相对温和融洽的环境中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批判。或许我们为了保护那些创作者的热情,不愿意他们由于一开始的无情嘲讽而放弃创作。但是鼓励和推动的方向不应因此而去迎合作者的情绪。正如我们不愿意看到一个作者为了迎合所谓市场需求而扭曲自己的个性和灵感。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如有失敬,希望楼主海涵。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7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18:5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96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