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白手起家,谈何容易, 刘备“为贼所破”析论
性别:男-离线 黑白鲸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52
编号 70502
注册 2006-5-29


发表于 2007-1-6 20: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支持楼主!

本人一直与楼主有同感,刘备和曹操的早期发迹史有相似性,同步性。但曹操常胜,刘备常败。曹操即便败却能卷土重来,刘备却是一败再败,最后只直依附曹操。这里不是楼主褊袒曹操的问题,而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刘备和曹操的区别在哪里?有人会说,刘备“仁爱”,不如曹操坏。这显然是站不主脚的!
    就用这一开始的“白手起家”做比较:刘备依附公孙瓒,“为贼所破”。曹操依附刘岱,大破同一批黄巾,收青州兵。楼主已经说过,而就拿对上司的态度来说,刘备此后弃前主转仕陶谦,而曹操继续刘岱遗命为全州平复黄巾。
    刘备早期,为了个人势力的成长,运筹各种谋划,包括朝三暮四的投奔各家大军阀。而刘备的“仁德“信仰”、“匡复汉室的决心”,在这个时期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他讨黄巾的举动,更象一个有志气而贫穷的皇室遗胄的个人奋斗行为。直到刘备投奔曹操,来到许都皇帝身边,开始跟曹操对着干时,历史上才能看到刘备明确地“匡复汉室”,这种政治标榜,是刘备与曹操做对的手段,就象刘备自己实话实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而曹操,在起兵的一开始,就是“诸军北面,我独西向”,曹操自始就有真正的扶汉理想。所以,跳出《演义》的影响去思考,就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启示。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6 02:3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98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