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古人是如何计算(经过的)年月的?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14-7-14 08: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zwd1997 于 2014-7-13 18:37 发表
我还有个疑问,比如说公元前,公元后,我前年还不知道啥意思。

后来大致了解下,原来公元就是耶稣诞生的元年。

世界历史纪年怎么被耶稣绑定了呢?弄不懂啊,弄不懂。

这是政治被宗教完爆的节奏吗?不能 ...

周恩来拍板决定的,中共要跟着国际基督教走。台湾现在还用民国的纪年法,他们不叫公元,叫西元,或者西历。

另外改旬为星期也是同样,民国以前的中国都以十日一旬为最基本单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14-7-14 19: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4-7-14 09:41 发表


可笑之极。

顺手放两条史料:

1、《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1912年,临时大总统孙文):“一、由政府于阴历十二月前制定历书,颁发各省。二、新旧二历并存。三、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四 ...

你这号人就是自以为是的狠!

新中国建立时在使用传统历法还是西历历法上是有过不小的争议的!周恩来拍板决定使用西历,更多地考虑就是和国际接轨。并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宣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14-7-14 19:4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认为只有太阳历性质的单轨制历法才是科学历法而其它性质的历法是落后的的观点确切吗?全面吗?

答:这是一种不确切,不全面的不公正的观点。它是一种带有偏见性的观点和看法。

当然,太阳历很重要,但却不能否定其他性质的历法就不科学,不重要。太阳历性质的历法的重要体现在:

太阳是人类能源和地球热力的直接或间接来源,非常重要,有了太阳才有现在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它还掌握着大部分气候变化。

       在古代,世界各地都有并行的太阳历法,就使少数一部人认为历法的事好像就应该是太阳的事,不关系其它天体,加上我国近代的衰落和现代欧美文化的崛起,而他们也主要使用太阳历性质历法即现行格里历(公历,不是全部,也有其它性质历法如阴阳历),欧美已成为现代化的象征,所以少数人就认为他们所有的东西都是先进的,都是科学的,而我们的东西都是落后的,不科学的偏见。所以少数人就认为除太阳历性质以外的阴阳历,太阴历法等(玛雅人还使用金星历)都是落后的。那种认为太阳历性质单轨制历法先进而其它性质的历法落后的观点是不确切,不全面,不公正的认识是偏激的。原因是:

①首先从天文学的角度,只要是历法能较准确地反映天象和规律性,不管它是什么类型的历法都是科学准确的历法;

②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和地球一起构成了地月系天体系统,除太阳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另一个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但它对地球的影响是微妙的,是潜移默化的,不易觉察的,如潮汐,陆潮,大气潮,生物潮,人体潮等,另外太阳日的变长也和月亮有关系,所以阴历在预报地质灾害和天气预报及生物防病及人类心理变化等也是重要考虑的历法。

③月相则是夜间最明显很美丽的天象,有很强的观赏力;

④月光在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仍是夜间的免费的光源,虽然它的光亮度很低,在农民的农业生产中的利用夜间抢种抢收等活动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它对植物的生长也有作用,月光也是城市里夜间的免费的,绿色环保的天然光源,如果将来考虑在月圆之夜充分利用月光而减少路灯工作的功率和数量等(现在还没有考虑,未来可能会考虑),有利于节能降耗,就象雨水一样也是资源。

⑤阴历及阴阳历等历法在航海,军事,航天等其他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⑥未来月球是人类航天的重点站点还可能会有人留守居住进行科学实验,开采月矿;

⑦从天文学及日常应用角度来看,太阴历和阴阳合历也重要,如在热带地区,季节变化不明显地区,不适合人类白天工作的露天场所(如三伏天酷暑)而在夜间工作时就很重要。

⑧太阴历和阴阳合历与世界某些民族(如中华民族,印度民族,犹太民族等)的生产生活习惯等相对应,并且是该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废除这些性质的历法就等于消灭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同时会伤害到这些民族感情。

那种认为太阳历比其它形式历法先进的观点是极其偏激的片面的,是形而上学的,是对民族文化不负责的,如果按这种观点,那么玛雅人使用的金星历法就更落后了,但它却和玛雅人的生活习惯相对应,是玛雅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我国的传统历法是特殊的太阳历与特殊的阴阳历的组合的双轨制历法,它包括了很多的天象,这才是对传统历法的较全面,整体的认识。

105)传统历法的未来发展道路及发展方向有哪些?存在的困难有哪些?

答:农历将长期以定气定朔的天文年历形式存在下去。电子化(即较深层次的硬件固化)和计算机化将是它的主要发展目标及方向 。

        只要传统的农历历法如果搭乘信息化这列快车才会有更快的发展,这也需要广大计算机及真正坚持天文年历的天文学的科学家及爱好者的努力才能实现。

      但由于我国目前没有掌握关键的计算机尤其是众多的微型计算机的生产计算,主要依赖从欧美国家的进口,所以农历(农历不是他们国家的文化,所以他们不会重视,所以他们会利他们掌握关键信息技术向别的国家宣传他们的文化以代替别的国家本国文化的目的;但美国微软公司在尊重别国文化的方面就作出了表率,显示出他是软件老大的气度,推出了微软农历)的电子固化就很难。

   一,硬件如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硬盘等重要电脑配件的设计和生产技术;   

  二,操作系统及计算机语言编译程序等重要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技术;

三,在我国建立几台掌控世界互联网的根服务器(顶级服务器)成为世界互联网的又一个中心;

四,建立我国自已的空间站和卫星通讯系统即中国自已的GPS系统。

      在天文理论和常数方面,我国要积极地开展载人登月和登火星项目和开展无人深空探测,建立自已的空间站。这些技术实践会更加准确天文常数和丰富现有的天文理论,为计算更高精度的农历作技术支持。

106)历法改革的困难主要有哪些?

答:我们讲的历法改革主要是指对现今公历(格里历)的改革和对农历(中国传统历法)的完善(优化农历历法及算法,使其更能反映定气定朔,而不是改掉农历的阴阳合历的性质) 。

一,人们的习惯势力的影响。

二,电子信息化的加深,如历法改革因此导致修改计算机重要程序和硬件(已固化的),这是需要很高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的。

三,如果改掉传统历法如农历,会使中国重要的文化消失,所以不应变现行农历的阴阳合历的双轨制历法的性质,而是要通过完善强化它的天文年历的特性(这才是它的最大优势及发展方向)。

107)有人认为阴阳合历性质是历法在历史上由太阴历向太阳历中间过渡的观点确切吗?

答:这种观点不确切,这是一种带有偏见性不公正的看法和观点。

    有人认为人类将来迟早会使单轨制的太阳历性质的历法,即现行公历,而其它性质历法都会被淘汰。

       有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是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官方使用现行公历而西欧文明的强大给迷花了眼睛,而又可能被“只有太阳历才是科学的而其它性质历法都是落后的”的观点给误导了。

       是的,在有些国家起先是使用太阴历的,后来使用了阴阳历,最后使用了太阳历如古罗马就是这样的,但是这不说明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的。这些人完全是以这些国家为标准来强加给其他国家的观点是伤害其他国家人民已民族感情的。

        月亮在一些国家和他们的文化息息相关(如中华民族,印度--缅甸民族,犹太已民族,阿拉伯已民族等),而太阳历与人们生产生活也密切相关,所以就使用阴阳合历或使用太阳历和太阴历并用(它是两套独立的部分,没有联系,如阿拉伯国家),犹太民族的犹太历法就是类似我国的农历也是阴阳合历。

        其次,阴阳历和这些国家民族的生产生活习惯相适应,更和每个人的应用领域有关,如农业生产生活,有时用农历节气,有时用农历月相,而在航海领航和渔业生产生活中则主要运用阴阳历。

        第三,我国有些著名的风景区就很好的诠释着阴阳历法的规律,如钱塘江大潮。美丽的海滨城市中的海潮等。

      由于农历历法在我国不被重视(如中小学主科教材中没有农历,而国家的主要纪念日都放在公历上等),所以才被淡化了,这才是应该值得注意的地方,如针对农历历法及其他少数已民族历法的保护进行申遗,把农历历法等写入中小学主科课程等。

108)有人说地球的质量会随着人口的增多而会变重这一观点正确吗?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这是因为生人所用物质材料来自于地球,所以人的出生只是把自球上的物质变成人罢了,人口的增加并没有增加地球的质量。

           但是人口的增加会导致人类生活平均空间和食物量的减少。据有关资料计算,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所生产的有机物质可供养8000亿人,但能被人所食用的却只有1%,这样就只能供养80亿人。如果想供养更多的人,只能是提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生产效率,目前农作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只有2%至3%,如果能提高到5%,就能供养更多的人。所以利用农业科技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是迫切解决的问题。

109)什么是月亮星座?

答:天文学上把从春分点开始每隔30度,也就是农历十二中气的点为分界叫“黄道十二宫”,黄道十二宫虽然按古罗马的习惯以十二星座名命名,但由于岁差和章动的影响已名不属实了,现在十二星座已变成十三星座了(多了一个蛇夫座)。

        我们常用的是太阳的十二星座,更准确的说法是太阳的黄道十二宫,它是以太阳视运动到达以农历春分为首的十二中气为交宫时刻的黄道十二宫的划分方法,其实质是真太阳年的12个分段。

       月亮星座就是月亮视运动到达以农历舂分为首的十二中气为交宫时刻的黄道十二宫的分点月的划分方法,其实质是真分点月的12个分段。

110)什么是“点卯”和“斗柄回寅”?

答:我国古代的军队在每天的卯时点名,就叫“点卯”;

           “斗柄回寅”是句成语,中国古代是以地平坐标系中的正北顺时针偏60度的地方为寅比农历立春节气(从正北起顺时针东偏45度)还多偏15度。这句成语的意思是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了寅方,即在时间上到达了农历正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大地回春,代表一年的开始的意思。

111)我们观星时,观察星体的位置是星体的真实位置吗?

答:不是的,我们观测星体的位置是在天文学中叫“观测位置”,并不是星体的真实位置。如果观测是太阳系内的行星,要考虑大气折射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如果是观测的是恒星按以下计算:
       观测位置=视位置+大气折射+周日视差+周日光行差
       视位置=真位置+周年光行差+周年视差
      真位置=观测瞬间平位置+章动
      观测瞬间平位置=年首平位置+岁差+自行
       视位置=年首平位置+岁差+章动+周年光行差+周年视差+自行

112)能不能介绍一下宁宋代科学家沈括和他的《十二气历》?

答:沈括(约1031~109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鼎盛时期(北宋)最博学的科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他在天文学,声学,光学,地学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梦溪笔谈》、《长兴集》、《苏沈良方》等著作。

其中在《梦溪笔谈》书中涉及科学条目二百多条,内容包括数学、天文、气象、地质、地理、地图、物理、化学、冶金、水利、建筑、生物、农学和医药等许多领域,是中国科技史中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在天文仪器方面,他对浑仪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取消了浑仪上不能正确显示月球公转轨迹的月道环,放大窥管口径,  使它能经常看到极星。同时又改变了一些球的位置,使它挡不住观测视线。这些改进使浑仪大大简化;

    在历法方面,推行了比较合理的“奉元历”。另外还设计了太阳历性质的《十二气历》(《梦溪笔谈》原文):

       “今为术,莫若用十二气为一年,更不用十二月。直以立春之日为孟春之一日,惊蛰为仲春之一日,大尽三十一日,小尽三十日,歳歳齐尽,永无闰余。十二月常一大、一小相间,纵有两小相并,一歳不过一次。如此,则四时之气常正,歳政不相凌夺。日月五星,亦自从之,不须改旧法。唯月之盈亏,事虽有系之者,如海、胎育之类,不预歳时寒暑之节,寓之历间可也。”

    原文大意是:完全按节气来定历的历法。它以12个节气定月,即立春为孟春(正月)初一,惊蛰为仲
春(二月)初一,等等。大月31日,小月30日,一般大小月相间,一年最多有一次2个小月相连。月亮的圆
缺虽与节气无关,但可在历中注明“朔”、“望”。《十二气历》是一种纯太阳历的历法,既简单,又便于各种
生产活动。但是,在传统力量极为浓厚的古代是不可能被采用的。


113)中国历代历算机构及重要的天文历算人物都有哪些?

答:中国历代天学机构名称及主要负责人官名变动沿革如下:

秦 太史令
西汉 太史公 太史令     
东汉 太史令
魏晋南北朝 太史局;太史
隋 太史曹 太史监;太史令
唐 太史局 浑天监 浑仪监 太史监 司天台;太史局令 浑天监 太史监 司天台监。824人
宋 司天监 太史局 天文院;司天监 太史局令
辽 司天监;太史令
金 司天台;提点 司天监
元 司天监 回回司天监 太史院;提点 司天监 太史院史。259人
明 钦天监;太史令 监正。41-23人
清 钦天监;监正。154人

重要天文历算人物如下:

汉代以前:甘德,石申等。

西汉:邓平、唐都、落下闳等(太初历)

刘歆(三统历)

东汉:刘洪(《乾象历》第一完记载定朔的历法)
南北朝:祖冲之

三国:韩翊(黄初历的朔望月周期最准)

唐:傅仁均(编撰《戊寅元历》是正式采用定朔的历法)

李淳风,一行

北宋:沈括

南宋:杨忠辅(《统天历》取回归年长为365.2425日)

元: 郭守敬

明:徐光启

清:梅文鼎,王锡阐

114)现行公历和农历的优缺点有哪些?

答:一,现行公历(格里历)的优点:

㈠,公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官方通用,具有通用性;

㈡,公历属于平时间周期定义的平历,所以其算法简单,天数基本固定,置闰规则;

㈢, 历年和历日协调的好,历年只有365日和366日两种;

㈣,历日与太阳高度(直射角度)基本对应,误差只有1至2日左右。

二,现行公历的缺点:

㈠,公元元年在人类历史中期,不便于推算人类历史早期;

㈡,岁首没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

㈢,历月的天数有28日,29日,30日,31日四种,并且排列不规则;

㈣,具有较强的宗教意义和罗马皇权留下的烙印,不利于不同文化民族的交流;

㈤,置闰法中400年97闰日没有128年31闰日简单和精确;

㈥,只管太阳,没有月亮的内容,其日期也不反映月相,是单轨制的太阳历法,不利于保护世界上的月亮文化,也不利于被这些国家的群众的接受和认同;

㈦,由于历月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天文学意义,所以人为因素很强,甚至可以被人随意更改;

㈧由于其是平历,所以它的历日不能和它对应的天象----太阳高度一一对应。

三,现行农历的优点:

㈠,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如它的节气严格对应太阳高度,历日较严格地对应月相,闰月的不发生频率和发生频率对应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没, 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连历月也大致对应太阳高度;

㈡,农历历月的天数只有29日和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因素最小,不易随意改动;

㈢,岁首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

㈣,阴阳合历,最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
㈤,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循环使用;由于它包含节气十分利于四季划分,由于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对气候的影响,同时它还包含十二节干支历(类似沈括的《十二气历》,比它更准确)和七十二候的特殊太阳历,是一部双轨制历法,便于不同文化民族间的交流,

㈥,由于它是最彻底的定气定朔的天文年历性质的历法,所以其它历法都要与进行对照,并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

四, 农历的缺点:

㈠,由于农历是定历,历月使用定朔,所以每年的同一历月的天数并不确定,不方便统计天数;

㈡,历年长度,有353日是,354日,355日,383日,384日,385日6种,并且不利于统计年长;

㈢,干支循环周期60过短,不方便较长时间的区别,也不方便记忆;

㈣,置闰不透明,闰月不确定;

㈤,有些有迷信成分,但新中国建国后已经被剔除了,随着科学的普及信之的人越来越少;至于民间某些祭祀活动等已经是民俗了。而不是迷信了。

    上述公历农历的优缺点主要体现在西中不同文化和公历是平太阳历及农历是定太阳,定阴阳历的综合历法的差别上。

     所以两历并用是有道理的,才能综合两种历法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

[ 本帖最后由 hahaku719 于 2014-7-14 19:4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14-7-14 19: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4-7-14 19:47 发表


1、我前面已经举出了两个文件,证明民国就使用公历了。

2、30年代时,国民政府下令禁止使用农历,甚至不许老百姓过春节,要把春节的庆祝搬到元旦去。只不过民间反弹太大没有执行下去罢了。

种种史料, ...

你例举得再多文件也没用,新中国没必要照搬民国的。虽然民国在用,但新中国的一切制度都是重新审议,权衡利弊后,重新制定的。有很多遗老就不同意民国这样改法,认为中共以农村起家,就应该用中国传统历法。周恩来力排众议。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1: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18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