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也谈明代的王守仁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11-11-27 07: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最高境界。
中国历史上明确有两人到了“道”的境界。老子和庄子。道可道,非常道。

次一等的是“一”
谁到了“一”,也有两人,分别是王守仁和王廷相。
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
王廷相“气为万物始”。

再次一等的是“二”
“二”之集大成者,就是朱熹。朱熹天理为善,人性为恶,善恶对立。

孔子的“仁”和“中庸”全部是在“三”以外的范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11-11-27 08: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益德张 于 2011-11-25 20:57 发表


我觉得这是某些国人的一个思维误区,好像总幻想着悟透了某种大道就“一窍通,百窍通”了。某件事的成败与否,其实与主事者在某一方面的专业素质,以及当时的客观形势,关系更大。

老子和王守仁都没说过什么“百窍通”这样的话。
打个比方,树要扎根,树有稳健的根基,才不会随风乱飘。
“一”就是根,有了根也不能确保成为样样都知道的万宝全师。但是有了“一”可以保证不会失位。
“二”是辩证,有了“二”就会用辩证方法看问题,事物的善恶两面,美丑两面就能看清楚。逻辑就是建立在“二”的基础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1 19: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01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