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分封宗室是有否助家天下延續。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11-5-8 10: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权力架构。分封、集权、专制、民主。。。。。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权力架构,没有一种制度可以万寿无疆。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代权力架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从一开始的战乱,生产力严重不足,因此朱元璋废中书省,废丞相,以高度独裁专制来统治整个国家,不仅迅速使战乱后的国家重新归为一统,生产力也迅速得到恢复。并且分封宗室诸王来巩固统治,抵御外患。
朱允汶时期国力已经恢复,外患基本解除,人心趋于稳定,迫切需要中央集权,于是削藩。
朱棣时期,权力架构基本稳定,内阁的设立来建立文官体系,厂卫的恢复来限制文官权力,私有制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国家的生产力进入稳步快速发展时期。
英代宪孝武时期,基本是皇帝、宦官和文官轮流掌控局面,私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土地兼并达到高潮,官营经济日渐萎缩,中央集权不断受到削弱,专制体系逐渐被打破。
嘉靖开始宦官整体失势,皇帝的权力受到严重削弱,文官掌控局面,党争开始。不过内阁中无论何人掌控权力(从杨廷和、张孚敬,一直到张居正),都以重拳打击土地兼并,重拾中央集权为主导。社会经济上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张居正改革失败。
之后是党争愈演愈烈,土地兼并失控,中央集权失控,中央财政收入失控,资本主义萌芽诞生,君主专制已经在苟延残喘。组建新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权力架构已经提上议事日程。高攀龙提出:架空君权,内阁六部掌控实际权力,内阁通过选举产生,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权力架构。
明朝的灭亡,其实是君主专制走到了尽头。君主专制已经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而清朝入关后,为了重拾君主专制,必须彻底铲除明末的生产关系方式,重拾小农经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11-5-8 19: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42 XM8 的帖子

皇帝为什么会不高兴管事?不就是因为他受到的牵制太多吗?想管都管不了。

生产力发展的印证:元朝黄道婆对纺织技术的大幅改进,棉花的普遍种植。纺织业是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印刷业、采矿业、军工业、双季稻。。。。。。。天工开物、农政全书。。。。。里面都有。想必阁下对这个是没有兴趣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11-5-8 21: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43 Shadowleech 的帖子

很可惜事实不是你想的那样。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在条件极其苛刻的情况下,大力支持出版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这样的著作,还出资支持翻译几何原本。
崇祯,即便在国家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都没有向手工业、商业多收一毛钱的税,只是加大对农业的税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11-5-8 22:1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46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你说对了,张居正死后。万历收归大权,亲自主持祭祀祈雨,而且是免轿步行从紫禁城到天坛。这不是勤政的表现吗?然后在立太子的问题上遭到群臣一致反对,开始变得心灰意冷,躲进了后宫。不过仍然不忘国家大事,以收矿税茶税的方式向群臣宣战,维护最后的早已没落的皇权。在出兵对外的关键问题上毫不手软。
万历躲进后宫不是放弃国家大事,而仅仅是为了与群臣对抗。而内阁六部,不仅仅是为了立太子,而是为了向皇权发出挑战。

东林党二号人物高攀龙后来就明确指出:要建立架空皇权,内阁六部作为实际掌权者,社会舆论广泛监督,而内阁六部通过选举产生的权力架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 17:4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44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