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被诸葛亮的光环掩盖起来的三国英雄们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1-6 17: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篇文章不仅主观臆断,而且理解能力上也让人哭笑不得,更位不解的是,正如后主所言“以历史的真实来驳小说的无稽,不妥”何况是因此而借着喊冤,明着打压诸葛亮,这种联系也十分不妥。

史实的情况小蓝已经说了,某主要就文中对演义的错误理解说说。

1、后人论蔡邕之哭董卓,固自不是;允之杀之,亦为已甚。有诗叹曰:“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这诗描写的主角蔡邕,并非董卓(之前已有诗为其死作叹),以后一句诸葛二十八岁前高卧隆中,没遇到汉室宗亲刘备不肯轻易出山,来衬托前一句蔡邕之哭董卓并非同流合污,这是的“乱臣”是指曹操等割据群雄。如此简单的类比手法,居然有人单看后两句,理解为诸葛不肯轻身事董卓。

2、仅仅凭一句“十倍于昱”就说罗贯中把诸葛亮和程昱当成同龄人,我们常把“孙吴”连在一起说,难道他们是兄弟不成?

3、演义是小说,是以蜀汉为主角,其将领当然出镜率要高些。说什么“因为魏吴的文官武将要远远多于蜀汉,人一多了,每人可做的事就要少了”十分可笑,完全忽视了家大业大自然事情也多的道理。难道大公司里干活就比小单位轻闲吗?

4、任何一个对第一次北伐的真实情况的点了解的都不会写出那样的一段话:其一,曹真对上的是作为疑兵的赵云,而不是诸葛亮统率的大军;其二,曹真作战的地点是箕谷,而非陈仓(大方向倒没错);其三,没有任何记载说曹真到陈仓后得到是马谡守街亭,而马谡到街亭和战役开始间隔极短(基本属遭遇战),曹真根本没有时间得到消息后再派兵的;其四,张合是受魏明帝派遣,带中央军参战增援的,而非曹真指派的(当然到关中也要受其节制);其五,攻下街亭的是张合,说曹真不准确,曹真平定三郡则是在诸葛亮退兵之后的事了。

第一次北伐,作为“督关右诸军事”的曹真被赵云疑兵所惑,未能及时有效在陇右组织抵抗,若非马谡失街亭,陇上恐非魏国所有,凭什么说他的军事能力远远高于诸葛亮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1-12 05: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蓝兄弟高论逼人,不过我有不同看法:
1、史载孙权遣鲁肃至当阳迎备,劝备与吴结盟,而刘备本欲奔苍梧投吴巨,如此,则备与孙权颇似其依附刘表。且《程昱传》“太祖征荆州,刘备奔吴,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主客之分已明。若非如此,何来此言?

2、周瑜早在孙策死时就“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是东吴实际的最高军事统帅。《鲁肃传》“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江表传》也载孙权对周瑜语:“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快”。且各处记载也多言瑜而不提普,主次甚明。程普与瑜虽为左右督,然估计是因其元勋而尊崇之。

3、上述资料所言只是赤壁初战,随后的火烧乌林却是周瑜、黄盖所为,刘备虽也自陆路向乌林进发,但就算不提《江表传》的刘备“心未许之”而怀后计,也有《武帝纪》的刘备行动慢了一步,“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4、曹操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也说明曹操明白对手是周瑜。至于《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主要是因为曹操南征的首要目标是刘备,而非孙权,但战争的主角却是东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7 13:0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71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