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从痛苦的挣扎到生命的绽放——浅议三国士人阶级的思想变迁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6-10-17 20: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所谓汉武“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则儒学成垄断恐不太正确,事实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倒与《淮南子》相类,《春秋繁露》其言亦多黄老、刑名,董氏为治公羊春秋大儒,其学不仅不是孔子以来儒学本义,也并非公羊本旨。汉代被称“经学昌明时代”(皮锡瑞《经学历史》),注意是“经学”而非“儒学”,汉末名教崩溃,是否代表儒学动摇也恐不尽然。

至于汉代风尚,武帝设五经博士,固然开了经生儒士的利禄之途,也只是给博士这些“掌故待问”的礼官变成可以“教授经义”的学官(大约就是官方的经学研究机构),但对儒士的评价和使用可见汉宣帝那段著名“霸王道杂之”的言论。


楼上万里悲歌兄的观点我基本赞同,可能个别地方要稍做讨论:

关于玄学的形成过程,陈寅恪和唐长孺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不过唐氏的“清谈自清议之互称”有点站不住脚,韦政通认为:一是内容不同,清议是政论性的,而清谈是品鉴人伦;二是态度不同,清议是抗争性的,而清谈是非抗争性的,前者李膺为代表,后者郭泰为代表。另有近人唐翼明更为详细的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见《魏晋清谈》一书)。

[ 本帖最后由 秋孤寒 于 2006-10-17 20:42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17 19:2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06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