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赵云是文官或侍卫还是武人并名将?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9-11 22: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对从风兄的看法有点疑义,引经据典并不可靠,字句间歧义颇多,而应从常理去理解更能把握其精髓。

⑴关于赵云角色的界定。
赵云的一生,领兵打仗见诸记载的只有不光彩的一战,据此认为他不会打仗是不对的;而根据“爪牙”一词认为他是侍卫也不对;认为他是文官(可能是因为他有较强的政治眼光,比如坚决联吴)则更荒谬,实际上赵云的地位应与关张类似,把“爪牙”理解为左臂右膀更为合适。刘备定川中后,共有四大军团:关羽(驻荆州)、张飞(机动兵团,驻巴中)、黄忠(后为魏延,驻汉中)以及驻成都附近的近卫军赵云兵团,且赵云率领的是刘备的老家底,也是最精锐的部队,即使是在刘备最穷困时,关张赵也是各带一小队,赵云同样是带精锐的近卫队(长阪),所以,赵云应是刘备的近卫军统领(可能也是被认为是侍卫或保镖头子的原因),只要刘备参加的战争,一般都有赵云参与,说战功卓著一点都不为过,其统兵打仗的能力可见一斑。

⑵为何不见赵云领兵打仗的记载。
好将军不一定是好统帅,同样,好统帅不一定是好将领(不信你让毛主席领兵打仗,他可连枪都使不好),那些运筹帷幄的人,都需要一个能决胜千里的好助手,赵云的一生,扮演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只是战功都记在统帅身上,助手注定只能当幕后英雄了(谁见过带曹操虎豹骑的曹纯打仗的记录)。其实赵云与曹真的一战,只是在一场战役中担任另一方向的佯攻,而这往往是最困难的任务(若不能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不论是兵力还是重视程度,就谈不上成功,从这种意义上说,有时失败也是胜利),据此认为他缺乏统率能力,则有失偏颇。
历史只记载重大事件,要不是因缘际会,谁能成就功业,张辽那么出色,在吕布处怎不见他表现,其一生也就逍遥津一役让其名垂千史。

⑶为何刘备不让赵云独挡一面。
好的助手一定要善于领会统帅意图,且能不折不扣、干净完美的执行,赵云干得不错,不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不愿意让赵云远离,更有可能是找不到合适人选替代(赵云晚年好象让向宠接替,要不是《出师表》我们也不知道他是谁),镇守汉中也只能提拔魏延(马超地位太高,放哪危险;黄忠太老,隔几年又得找;张飞走不开,益中不稳,要带机动兵团)。刘备征吴,赵云有不同看法,不是就不让他去了吗(牵强,也可能刘备不愿或不可能动用主力军)?所以,马岱的理解非常贴切,现在的很多领导也是这样干的。
说一个题外话:刘备的看人眼光有时也害人,比如马谡,若不是刘备的一番话,诸葛亮早日让他干一些次要的实际工作,而不是一直带在身边当参谋,正所谓理论结合实践,也许就不会犯“失街亭”这种低级错误,并为西蜀培养出一个出色人才,历史有可能因此而改变。现实中不是也有很多眼高手低的家伙,实事干不了,很奇怪的是他们座机关却还可以。

⑷为何赵云的地位不高。
记得看谁评论过(不好意思,忘了),刘备入川封将,马超第一,关张次之,许靖又次之(川中大老,言过其实),赵云的翊军将军只在中流,主要是为平衡西川本土派与外来派的关系,减少内部矛盾,其官虽不高,但实际政治地位却是很高的(关键看领导重不重视,否则官衔再高也没用)。后期融合后,赵云的官阶也就逐步提高。

综上所述,虽不能确切说赵云统率力很强,但也找不到他不强的证据,现只能说赵云是一个能力很强,品德很好,又有政治远见的名将,这就足够我们去喜爱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9-12 00: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冷剑兄误会了!我也是这意思,可能左臂右膀的概念大了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9-17 12: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居士的看法有误,你所说的是统帅,而历史上有许多虽缺乏运筹帷幄能力,但驰骋沙场,攻必克、战必胜,赫赫有名,此即可谓之为名将。再说,若抠字眼,所谓名将必先有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名将谱》中那么多上将、中将、少将,恐大部分无赵云的家喻户晓吗?你能说他们不是名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1-7 12: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武候祠始建于西晋末年,唐代杜甫有“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明初武侯祠被并入昭烈庙,成为君臣合庙,两侧廊坊内各有14尊真人大小的蜀汉文臣武将。东侧文臣廊坊以庞统为首,西侧武将廊房以赵云领衔。明代末年,祠庙毁于战火。清代康熙十一年重建。据说清人重文轻武,让赵云身着文官服饰,既显示赵云的智勇双全,又把他的地位拔高一层,体现了对赵云的敬重。

武侯祠前有一对清末民初著名学者赵藩撰写的名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1-28 21: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marktan于2004-01-28, 21:40:18发表
赵子龙应该算是一员优异的武将,毕竟他七进七出长坂坡啊

那是演义的说法。
按史实没见多么激烈的战斗,更别提七进七出了,且长阪的曹操部队也只有五千人。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2 23:3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32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