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易中天《赤壁疑云》辨析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6-8-18 00: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时下流行拍名人,楼主与时俱进,精神可佳,不过此文似乎拍不死易中天,倒有点象文中所言,在史实考证上“犯了几个常识性错误”。

第一,的确,史载“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但曹操追击的目标真的只是占据江陵吗?众所周知,没有了人,物资是不会成为敌手的,在当时的荆州,刘琮已降,东吴尚未来得及插上一脚,消灭了刘备,何时占江陵都一样可以达到目的,曹操所担心的是刘备与江陵的结合,而非仅仅是江陵。

另外,《亮传》载“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也就是说“战士还者”加上“关羽水军”总共才万人,并非关羽水军就有一万人,实际上,刘备屯守樊城,主要作战方向是北方,还是陆路为主,关羽水军不会很多,而此时刘备主力已破,仅余数十骑跟随,至于后来诸葛亮所说的“战士还者”恐怕还在四处逃亡,根本不用担心什么“以五千疲蔽之卒面对关羽的一万精甲的局面”。

第二,《甘宁传》载甘宁“屯当口”,而非“夏口”。赵一清认为甘宁始属督夏口的孙皎,且甘宁与孙皎曾酒失交恶,当口必在夏口附近,事实上,孙皎督江夏是接任程普,程普领江夏太守在赤壁战后,且甘孙忿争是在孙瑜死后,已是建安二十年后的事,卢弼《集解》认为甘宁是由于凌统的缘故,由当口徙吞半州,赵氏将两事合为一,当口或即当利口,也就是在今马鞍山附近。

刘琦在黄祖死后,继任江夏太守,显然孙权在消灭黄祖后,没能完全占据江夏(孙权攻江夏主要目的还在于报仇和掠夺人口),刘琦只是将治所由南岸迁到北岸的夏口,刘备进驻的并不是东吴领土。

第三,刘备长坂败走在九月,与赤壁之战间隔起码有月余,离孙刘合兵也还有很长一段的交涉时间(也就是诸葛亮出使东吴的目的),此时还谈不上什么攻刘备就是攻孙权,攻孙权就是攻刘备。就算曹操占据江陵之后,这段时间也完全足够集结更多的兵力继续进攻刘备。

易先生在开篇《大江东去》里说到“三种形象”和“三种意见”,很有见地,易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也引用了其他一些观点,楼主有不同意见,这当然值得赞赏,不过如果把所有事情都放在一个时点上说,得出的结论是否妥当,这就两说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5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23: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36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