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由张飞的书画谈起, 作者:邓拓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2-12 10: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此文出自著名历史学家邓拓的《燕山夜话》,另摘一篇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转自大唐,作者不详)。

古代武将,大抵以武见长,通常被称之为武夫,归入粗人一类。张飞也是个武将,勇猛异常,虽有其粗的一面,可不是个一味粗鲁的莽汉。他粗中有细,巴西大战中智取瓦口隘大败张郃,就是一例。入川攻取江州(今重庆市)计捉巴郡太守严颜,壮其临刑不惧而释之,也不是粗人的表现。《三国志》作者陈寿并称赞张飞义释严颜“有国士之风”。张飞还喜好结交文人雅士,自己能写会画,是古代武将中第一位书画家。

张飞的字写得好,现今四川东部渠县的八濛山摩崖石刻《张飞立马铭》,就是他留下的真迹。

八濛山位于渠县东北七里处,是川东军事要衔。史载当年张飞据守巴西时,魏将张郃自汉中率大军前来进攻,在八濛山一带的宕渠、蒙头、荡石与张飞相拒五十余日。张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截住郃军交战。山道狭窄,郃军前后不得相救,逼得张郃弃马沿山间小路逃遁,身边只有十余人相随,回南郑。经此一战,巴西地区(今川东盆地一带)从此安定,刘备才得以在益州立足。这是一场关系到蜀国安危存亡的关键之战。

张飞大破张郃后,设宴欢庆胜利,乘着酒兴用长矛在石壁上凿下两行隶书: “汉将军飞,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这一铭文,反映出张飞大破张郃的喜悦之情。他能取得这个胜利很不容易,关键是利用有利地形切断了魏军联系,然后率精兵歼灭对方主力,使张郃尾首不及相救,落了大败。

现今,石刻铭文仍在,只是已多次作了修复补刻,但仍可看出字体的雄健有力。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著名书法家杨法,其作品中有件条幅为《张飞破张郃铭》,据考证纯系汉碑体势,当是临原刻(原刻约发现于明代)所书,只是个别文字稍有不同,“八濛”书作“荡渠”,“立马勒铭”书作“立马勒石”,不知原刻是否就是如此。但铭文总的内容是一致的。

张飞会作画,见清代《历代画征录》记载:“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如今涿州人说涿州鼓楼北墙上的《女娲补天图》是张飞所画,张飞故里附近房树村万佛阁的壁画,也出自张飞笔下。涿州人告诉游客:“这是绝对可信的。”张飞故里的父老乡亲都说张飞确实是个书画家,还说张飞善画美人是有来历的。

原来张飞小时候就性情刚强,脾气暴躁,他父亲给他请了几位老师,都被他气走了。他舅舅特地推荐了一个叫王养年的先生来教他。王老先生做过朝廷将官,兼有文武之才,鉴于朝政腐败弃官回乡,以教书为生。张飞对这位先生十分敬佩,在其指点下练文习武,十三岁时就练出一身好武艺,同时通过读书明白不少道理,越发对世道不满,立志要荡平天下救百姓。王先生担心张飞惹出祸来,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教张飞练书法、画美人,以有助于融化他的刚烈性格。三年下来,张飞的书画果然大有长进,特别是他的书法别具一格,大受乡人称赞。

原《长江日报》记者龚学孺调《人民中国》杂志社后,曾赴涿州寻访刘备、张飞故里,听当地人讲过上述故事,后收入其所著《三国遗迹探秘》一书(1995年1月西苑出版社出版)。龚将此书赠给《长江日报》陈总编,陈总与笔者系复旦新闻系同届好友,他知我在研究三国,遂转送于我,使我从中得到张飞年少时习练书画的一些材料,对张飞会书画进而有所认识。

关于张飞能书善画,前人亦曾提及。清代纪晓岚并有一诗称赞:

慷慨横戈百战余,桓侯笔札定然疏;
哪知榻本摩崖字。车骑将军手自书。

由于《三国演义》极事夸张张飞勇猛、鲁莽的性格,使人误以为张飞只是个猛将、莽汉,殊不知张飞还有文雅的一面。作为一员武将,胸有文墨又会书画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 22: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73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