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上 海 略 影
性别:女-离线 莫邪

Rank: 4
组别 女官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4
功绩 22
帖子 160
编号 70071
注册 2006-5-26
来自 广州


发表于 2006-7-1 17: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上 海 略 影

Sample Text即将正式离职前往上海,故再炒一下冷饭先:)
文中只是一点个人陋见,如有偏颇之处还请各上海坛友见谅哈。
师傅,俺们工作忙不过来,所以没能上Q啦,你还好吗?问好各位。

上 海 略 影

也许会一眼就喜欢上一个人,然而若要对一个城市难舍难分,却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就像广州,刚来时总感觉无所适从,几年后的今天,却俨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怎也不舍离去。 如果只是一个人,我想我会选择留驻广州。没有爱情,至少还能与自己喜欢的城市共呼吸。可是,一旦爱了,所爱的人在哪里,哪里也就是自己的家了。上海,一座本说不上喜欢,甚至打心里还有一点抵触的城市,因为有他在,潜意识地就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弹指一挥间,纵几十年的光阴转眼已逝去,对上海的认识,大多却仍只是停留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场,枭雄四起,帮会横行,纸醉金迷。不经意低头间,或暗香浮动,或浓浓的胭脂味缭绕扑鼻。还有那乱世中的张爱玲,冷冷抱住自己,以一种凌空尘世的姿态,给那闹哄哄的年代涂下了一笔尖锐的冷色调。确定了五一前往上海后,特地跑到猫扑上海站泡了大半个月。上海土著与外来人每日的刀光剑影,招招封喉,让坐在显示器前的自己只觉毛发倒竖,寒气逼人,无不心惊胆战。半月过后,待到终于踏上火车那刻,心中还在直打鼓。此种悲壮,想来与荆轲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古今无不同。

事先就知道,上海的地铁和广州公交车一样四通八达,是出行的最佳交通工具。然而想不到的是,在上海的梦里看花,是从逃票开始的。抵达那天,上海刚好骤然升温,从南广场走到地铁站,已是汗流浃背。望着售票窗前那拐了几个弯的长龙,一在火车上认识,刚好也乘一号线到人民广场的大哥,二话没说拉着就往入口处钻。上了地铁,整个人紧张得大气也不敢喘一口。慢慢地,发现车上的人其实压根儿连人也没瞄一眼,更别说留意到自己脸上的忐忑不安了。后来几天和男友出去,稍稍观察了一下,大多数人皆神色漠然,面无表情,无论身体挤得多么近,彼此之间也仍像隔着十万八千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疏离。整个车厢,听不到广州那种一声高过一声的率性嚷嚷,即使两人侃侃而谈,也只是细声细气的。乍一听,还以为是情人间的喁喁私语。

刚到就迷上了《武林外传》,加上本身就人懒不愿动,一直没出去。30号下午,在男友第N次情真意切诱拐下,欣欣然动身前往外滩。两人好像是在科技馆站下了车,东兜兜西转转,这个书城看看那个书城瞧瞧,据守KFC填肚子参观过往美女老半天,待终于转到传说中的南京路时,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七彩霓虹灯辉映下,夜色浮华,一面面鲜红的国旗在风中飒飒飘扬。尽管临近五一长假,街上并没有想象中的拥挤不堪,比起人潮汹涌,大多时挤得简直快要透不过气来的广州上下九,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如果说上下九名扬海内外的骑楼具有浓厚的岭南特色,南京路的小洋楼倒也不失一番异域风情。在那儿,西洋建筑与现代林立大厦融合一体,自然和谐得就像那黑发人群里不时冒出来的蓝眼睛高鼻子,乃至相映成趣。值得说说的是,南京路找不到上下九上往往令人馋得口水直流的小吃,少了点人声鼎沸的街道,闻不到太多烟火人间的气息。如果把上下九比作一个可以一起玩,一起闹,每每落实在锅碗瓢盆生活间的女子,南京路更像一个只可远观不可渎玩,神情高贵而略带矜持的时尚女郎,让人感觉始终有所距离。

南京路过去,就是那大名鼎鼎的外滩了。未去上海前,做导游的好友就早有嘱咐,到了上海不去外滩,那就等于没去过上海。然而,等真正置身在那凉风习习的江边,感觉其实也不过如此,和珠江差不离。只是眼前的黄埔江圈成了个半圆弧的港湾,珠江是一条江水往东(?)流。珠江水没有黄埔江的清澈,霓虹掩映下的黄埔江却稍稍不如珠江妩媚。男友说从外滩看蒲东和从蒲东看外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从外滩看蒲东,看到的是以东方明珠,金贸大厦为首的现代美,看着时你会不得不惊叹时代如此的飞速发展。从蒲东看外滩,看着对面屹立了百年的西洋建筑,想着曾经的历史,夜色弥漫里总隐隐透出点沧桑来,让人不自觉感觉苍凉,心事凝重。

江边人很多,大多是些旅客的模样,闪光灯此起彼伏。熙熙攘攘之间,不时有卖花的孩子前来兜售手中的玫瑰。见人拒绝,并不像广州一些地方的死缠白赖,倏地就转身离去了。不少人在努力兜卖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小白兔,通上了电,一跳一跳的,甚是可爱。要不是男友纠正,还以为是小老鼠呢,呵呵。镀着步子回来时,那好孩子突然问,知道上海的第一任市长是谁吗。脑袋一下当了机,转而很快想到了沙叶新《陈毅市长》。然到了站着陈毅雕像的广场,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无论咋看都与那毛爷爷有几分相像,或许是举凡雕像皆千篇一律的健硕、饱满的缘故。坐在地上,天空一轮浅浅的上弦月,准点的钟声悠远绵长。无论怎样的时光,总是匆匆,旧日的传奇让今人倍觉厚重之余,不胜稀吁。望着身边的男友,心中清清爽爽得如水漫过,从未有过的踏实感暖暖溢起,恍惚之间,竟以又是一个百年。

平时提到上海,似乎很多人都会嘴角一撇,不紧不慢甩出这么一句话:大上海,小市民!在上海几天,倒没怎么和那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交过手,除了刚到那天到菜市场买菜,向一个卖小白菜的老太太问价。哪知道对方根本不会说国语,用上海话哇吱哇吱了老半天,直哇吱得俺们目瞪口呆,半响回不过神来,最后还是直接递上两块钱了事。众所周知,上海人的排外历来备受争议,用男友的话来说是,连个扫大街的亦是拽得不行,真是让人想不明白。我想究根到底,不外是因为天生的地方优越性,外加势力眼在作怪。然而这状况听说近年来已是越来越得以改善了,随着外地精英人才的大量进驻。真正身处高层,能够主宰社会潮流的,其实大多已是外来人。诚然如男友所说,那些仍然固执地一味排外的老上海人,其实很可怜。要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本就应有百纳百川的气度。一如广州,实在是从不缺少包容,无论什么样的人都能在这儿找到自己的位置。

发现上海一个很有城市特色的现象,很多人家都在阳台上往外撑出一条条长长的竹竿,用以晾晒衣物之类。只见阳光下,一件件衣裳凌风起舞,宛如一面面旗帜在飘飘。这,是我在别的城市从没见过的。要广州也有样学样,想必市容方面可就从此成一大问题了。只带了一套衣服换洗,实在也挺想学人放到阳光下暴晒的,无奈下了很多次决心,终究还是狠不下心来像楼下的人家那样,想晾就晾,管它是不是把水全滴到了楼下的被褥上。冷漠的脸在广州也没少见,如此只管自家门前雪却并不多。另外和广州天上地下的是,上海的夜未到十一点,街上已是冷冷清清,一些街头倒也有宵夜可吃,但不仅光顾的人稀稀拉拉,气氛更是静得出奇,远不如广州来得热闹,更别提吆三喝四的开怀大饮了。说出吃,就不得不提提上海女人了。本来其实俺们也只是个菜做得不怎么样,饭还能煮熟的主儿,到了上海,却一次次得到了男友及其哥们的高度评价,或许是精神可嘉的缘故吧。听说上海女人是不大下厨的,一些原本是份内的事皆通通交由自家男人打理。如果果真如此,我想上海女人是幸福的,但同时也是悲哀着的。窃以为,男人不应该是整天洗碗拖地洗衣做饭忙里忙外的,可以一起分摊,但决不能只是使唤他一个人。既然是爷们,那就该有个爷们的样子。日复一日的家务锁事,也许只会让原本的阳钢之气无形里化为阴柔。

2号晚,和男友到世纪广场溜冰。临回去前,随意在周围走了走。挺漂亮的一个广场,柔和的霓虹光束不停璀璨闪烁,湖水澄清,四周蓬勃的花草欣欣向荣。搞笑的是男友喻为情人路的小径上,在约五米一哨的每根灯竿,竟左右飘着两面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本是风花雪月的场所,于是不由分说地就多了那么一点端严圣洁的味道。世纪广场的另一头,斜躺着一个银白色,有点像老式电风扇的东东,听说很有名。至于具体叫什么名字及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男友有说过,但现都一概想不起来了。倒是那一盆盆吊在半空的丁香让我印象深刻,茄子紫的花瓣,开得郁郁葱葱的。上海的城市园林绿化部门还真不是普通的会因地制宜,呵呵。旁边同样忘记了是博物馆还是展览中心,美仑美奂的建筑亦颇为引人瞩目,不仅气宇轩昻体积庞大,设计得也很有后现代的味道,类似于广州奥林匹克体育馆。回广州后突然想起,如果是博物馆,那余秋雨好像就住在那附近了呢。忘不了第一次看他《遥远的绝响》时心中的那种震憾,上海没了张爱玲,起码还有他在。上海还算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说久负盛名,倒也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留有一笔的。

个人感觉,如果说广州比较适合大众生活,上海则更适宜高品质的生活。因只是走马观花,以上的所感难免有点流于隔靴搔痒。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城市,需要的不仅是时间。等哪天真正融入了上海的生活,再重新好好写写吧。很累了,睡觉去也,各位晚安了。(2006/5/6)


[ 本帖最后由 莫邪 于 2006-7-1 17:21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莫邪

Rank: 4
组别 女官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4
功绩 22
帖子 160
编号 70071
注册 2006-5-26
来自 广州


发表于 2006-7-1 17: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谢谢月月

10号左右抵达:)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莫邪

Rank: 4
组别 女官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4
功绩 22
帖子 160
编号 70071
注册 2006-5-26
来自 广州


发表于 2006-7-3 09: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村夫 于 2006-7-1 17:40 发表

要问问我们的畫区节度金蛇郎君了。

莫邪啥时去,飛机还是K222。

晕倒,俺们一介小虾不敢劳烦郎君大人呢。
还没定是飞机还是火车,不过初步打算先去江西玩一圈再转上海,
但我们家那位貌似不批准,说是一个人的怕俺们被人拐跑了,
所以只能是到时再说了。出发时间大概就在10号:)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莫邪

Rank: 4
组别 女官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4
功绩 22
帖子 160
编号 70071
注册 2006-5-26
来自 广州


发表于 2006-7-3 10: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OP 于 2006-7-1 17:45 发表
莫邪MM的文章总是如此的奔放洒脱,初看豪快,其实细节处也是口口到肉。就好象一个曲线玲珑,凹凸有致的MM,却穿着一件无比宽大的长袍。真所谓春光藏不住,含羞更撩人……

咳咳,由于上海是我的故乡,生于 ...

********************************************暴汗,一看TOP兄你如此别具一格的赞扬,貌似俺们抛砖引玉了呢:)
哈哈,其实每个人都有这种故乡情结的,况且上海能吸引了这么多的外地人前赴后继,当然也应是有着很多的可取之处。咳咳,谢谢欢迎,随时准备着俺们找上门去哟,哈哈。

QUOTE:
原帖由 风使 于 2006-7-1 23:07 发表
同上。文笔喜欢。但...

到底外人看得皮毛些,自己人看得才叫真切。蛮多...感受上都不太认同,或许骨子里的东西临摹不出神髓的。TOP,你来写一篇上海吧,好让我会心一笑。

给莫邪一个建议,这么老在人民 ...

**************************************************呵呵,那是因为俺们家那位住在人民广场附近呢。时间有限,加上俺们人懒不愿动,所以只是外出随意兜了一圈,等这次过了去啥时候心血来潮了就再仔细瞧瞧去。:)

QUOTE:
原帖由 大头笨笨 于 2006-7-2 15:19 发表
徒弟还真跑了……跑去成家了。
嘿嘿,狼们,你们郁闷吧。

*****************************************晕倒,这次过去只是趁着换工作有了那么一点空闲,赶紧去慰问一下你徒弟夫的说。你徒弟我可是还要回来的,试还没考完呢,你就姑且给我等着俺们过中山去狠狠蹭你一顿吧。

QUOTE:
原帖由 皇城跟 于 2006-7-2 16:23 发表
写得不错~~如果有时间莫邪MM写个上海印象系列~~
该文把几个场景依时间顺序做了叙述~~同时把自己的感想也写出来~~文笔较细腻~~但有记日记之感~~貌似散了点~~
有五个同学在上海,同学见面时,总会谈起自己 ...

************************************************************谢谢皇兄:)在一个城市呆久了,大多就会对那个城市产生眷恋的了。听说北方人比较喜欢到上海,长江以南的则更喜欢选择广州。此篇文字也真是只是随意记记,交差的说:)这次过去只是为期一段时间,等明年毕业了正式过去定居时一定好好写写:)

QUOTE:
原帖由 庞桶 于 2006-7-2 16:56 发表
澄清几个事实:



一般都是在背阴处风干至不再滴水才晾晒出去的,您要真不顾楼下正晒的高兴的被子,把滴滴答答的玩意搞在他头上,不被骂死才怪。。。

不知您怎么会有这种感受,上海现在的特点就是: ...

************************************************:)谢谢庞兄如此热心的给俺们循循善诱,这次过去一定四处仔细走走。你所说的繁华地段和广州差不多,广州也是每个区都有着自己的热闹之处,不过广州的夜市确实比上海来得随处可见,且比较更接近于不夜。玉屏南路娄山关路离金桥远不远?不远的话到时出来一起宵夜啊,我们家那位的公司刚搬到金桥附近去了。:)

QUOTE:
原帖由 司徒苍月 于 2006-7-2 17:10 发表


轩辕狼们在上海的也不少

反王带的头

**************************************呵呵,那赶情好啊,偶最喜欢瞻仰摔锅了:)

QUOTE:
原帖由 冰祁步 于 2006-7-2 19:32 发表
发觉回帖的人里面,上海人不少,当然也包括我,哈哈

姐姐居然撇下你师傅来上海,他一定要气死了吧

在一些旅游景点游玩的几乎都是外地游客了
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本地人反而不喜欢在本地游玩,可 ...

****************************************************哈哈,原来冰妹妹你也在上海,要大家能一块出来坐坐,想来也是很好玩儿呢。你说的情况其实各个地方都是这样的,一来是因为本地的景点大家都见惯了,二来或许是因为大多人都觉得好风景还是在远方吧:)记下了,“浦”而非“蒲”,谢谢指正。

QUOTE:
原帖由 风使 于 2006-7-2 21:47 发表
桶王到底是自己人,说到心坎里去了,捂心格。

玉屏南路娄山关路天山派,也不用说的这么精确啊,我现在满脑子都是吃食店门口桶王晃动的身影...下次经过要留心了,对啊,我看过桶王PP!这是非对称优势:lo ...

*****************************************************哈哈,要不要考虑做俺们向导啊?对上海的种种如此熟稔于心,难得难得,更难得的是风兄你这份对人对事的热心哈。说真的,大家要不要一起出来走走啊?

QUOTE:
原帖由 stopisneo 于 2006-7-2 22:02 发表
原来天山派的人这么多..
我和TOP也是天山分支的..
TOP是最最老老的天山正宗..我晚点,不过估计比桶王和风要早点了.

*****************************************天山派?搞不明白呢。

quote]原帖由 大头笨笨 于 2006-7-2 22:06 发表
反正我徒弟就要定居上海了,到时候不了解也变成了了解 [/quote]
******************************************555555555,师傅你是不是很不想见到我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04: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33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