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以罗本为依据驳斥马超的武力高于许褚
性别:未知-离线 hctl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1
编号 69675
注册 2006-5-23


发表于 2006-7-21 13: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是偶以前对许马大战的分析:
咱们先来看一下原文:

马超大怒,意欲突前擒之,见操背后一人,睁圆怪眼,手提钢刀,勒马而立。超疑是
许褚,乃扬鞭问曰:“闻汝军中有虎侯,安在哉?”许褚提刀大叫曰:“吾即谯郡许褚
也!”目射神光,威风抖擞。超不敢动,乃勒马回。操亦引许褚回寨。两军观之,无不骇
然。操谓诸将曰:“贼亦知仲康乃虎侯也!”自此军中皆称褚为虎侯,许褚曰:“某来日必
擒马超。”操曰:“马超英勇,不可轻敌。”褚曰:“某誓与死战!”即使人下战书,说虎
侯单搦马超来日决战。超接书大怒曰:“何敢如此相欺耶!”即批次日誓杀虎痴。

    次日,两军出营布成阵势。超分庞德为左翼,马岱为右翼,韩遂押中军。超挺枪纵马,
立于阵前,高叫:“虎痴快出!”曹操在门旗下回顾众将曰:“马超不减吕布之勇!”言未
绝,许褚拍马舞刀而出。马超挺枪接战。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马匹困乏,各回军中,
换了马匹,又出阵前。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
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两军大骇。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
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挟住。两个在马上夺枪。许诸力大,一声
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渊、曹洪两将齐出夹攻。庞
德、马岱见操将齐出,麾两翼铁骑,横冲直撞,混杀将来。操兵大乱。许褚臂中两箭。诸将
慌退入寨。马超直杀到壕边,操兵折伤大半。操令坚闭休出。马超回至渭口,谓韩遂曰:
“吾见恶战者莫如许褚,真虎痴也!”


其实他们的第一次交锋应该是在曹操观阵的时候,在这里马超被许褚瞪一下就不敢动了,所以说在这个回合上马超是彻底的败了,也正因为马超的示弱,所以就有了后来许褚跟曹操夸口说要“活捉”马超,而且写下了文书证明,马超也回应要杀许褚,一个要捉,一个要杀,虽然与张飞要捉马超,和马超要胜张飞有些类似,但马超敢说要“杀”许褚,说明他的信心比之与张飞相敌时候要大,这是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是正面交锋,看一下怎么描写“褚拍马舞刀而出。马超挺枪接战。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马匹困乏,各回军中,
换了马匹,又出阵前。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这次交锋,可说是平分秋色,而后就是关键了:“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这里的“性起”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呢?偶觉得一来是指他性格彪悍,二来就是他“性急”了,因为前文也说了,他是曾向曹操保证要“活捉”马超的,但是现在拖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能完成任务,所以就焦躁起来了,所以才会“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也就是说许褚最不济也是跟马超平手,他脱盔甲不是因为打不过,减轻负担,而是因为想要“活捉”马超而放手一搏,不信咱们可以看看下面这段原版的罗本是怎么说的:“两军大骇。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被褚亦闪过,将枪挟住,便弃刀。两个在马上夺枪。许诸力大,一声响,绝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大家看清楚没有,这里有些关键的词语:“被褚亦闪过,将枪挟住,便弃刀。”这个顺序跟毛本的刚好反过来,是先夹住枪,再把刀扔掉的,而不是扔掉刀来夹枪。

虽然偶一直认为毛本修改原版大多数都是修改得挺不错的,但是这里确实是修改得不好。怎么说呢,虽然只是简单的把顺序颠倒过来,但是含义却不一样了,毛本的先扔刀再夹枪,感觉许褚正在吃紧,而且也不是很说得通,在战场上,谁会轻易把保命的家伙扔掉呢?反观原版罗本,明明把枪夹住了,为什么还要扔刀?看似很不合理,但是如果联想到上面许褚曾说过要“活捉”马超的话,一切都迎刃而解了,那就是,许褚是想夹住马超的武器,进而把他“捉”过来,所以才会把刀扔了,用两只手跟马超角力。如若不然的话,敌人的武器已经被制住,为何不一刀结果了敌人,而是把刀扔掉,跟敌人比力气呢?前面已经说过许褚可以倒拖两头“疯牛”,臂力惊人,所以许褚单手跟马超双手夺枪不可能一击即溃,马上就被马超夺走枪,这个僵持时间就算只有几秒,也足够许褚另一手举刀结果马超了,如果他真的想这么做的话。这就跟拔河类似,拔河拼命用力不就是为了把对方拉过来么?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许褚要扔掉刀——空出手来两只手远比一只手力气大,倒是毛本改了之后令人有些费解,为什么一定要把保命的家伙扔掉来夺枪,挡不行么?马超的枪有典韦的可以交替攻击的戟厉害么?反过来说许褚可以应付典韦的双铁戟,会对付不了马超的单枪?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许褚要实现在曹操面前许下的诺言,即“必擒马超”。可能是修改者认为许褚先夹枪后扔刀很不合理,而没有考虑到上文,所以就把顺序换了过来,但是这样就违背了原作者的本意,人家前面已经做了铺垫,后来这么一写是跟前文呼应的。

这样一修改的话,令人感觉是许褚不如马超,但是又很令人不解,如果许褚不如马超,那上面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说马超这么示弱(不敢叫虎痴叫虎候),还被人家瞪一眼就不敢动?这样就前后非常矛盾了。但是如果对照原版的话,就没这个问题了,原作者花这么多心思笔墨,其实是想表达马超稍为不如许褚的,这从许褚夹住马超的枪,不杀他,反而扔刀跟他“拔河”夺枪可以看出来。整体来看也很流畅:马超称虎候——许褚瞪马超——马超不敢动——许褚扬言捉马超——马超回应杀许褚——大战200回合不分胜负——许褚急了放手一搏——放手一搏成功且制住马超武器——不杀马超扔刀夺枪——枪经不起许褚神力断掉。后来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

所以说,原版的此役是想表达许褚的勇猛的,所以花了那么多笔墨描写许褚,又是叫,又是瞪,又是“目射神光,威风抖擞”,又是“性起,飞回阵中”,又是“浑身筋突,赤体提刀”,又是“虎候”什么的……反观马超,着墨非常少,除了曹操的“马超不减吕布之勇”就乏善可陈了,而且处处落于下风。

被修改了顺序之后,一切都变样了,变成马超的成名役了,让人感觉许褚弃刀夺枪是逼不得已,联想到上面脱盔甲,感觉是不如人家才这么做,但是偏偏又跟上面一连串马超“怕”许褚相矛盾。合理的解释只能是看原版,人家作者是想说马超不如许褚,所以才花这么大功夫心思来层层铺垫的。

另外再说一下,马超迷别老拿混战中许褚中两箭来说许褚不如马超。毕竟书里哪里都没说“两军放箭,许、马在挡箭过程中许褚中箭了”之类的话。焉知当时的情形不是马超军用了弓箭,射到了许褚,而曹操军没用弓箭,所以马超没有中箭呢?所以无法确定是何种情形的还是撇开不谈好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ctl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1
编号 69675
注册 2006-5-23


发表于 2006-8-3 21: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那是因为典韦死得早
典韦那么厉害怎么不敢挑战许褚?直到曹操下令可以诈败才出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ctl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1
编号 69675
注册 2006-5-23


发表于 2006-8-4 22: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飞益德 于 2006-8-4 21:23 发表

怎么没有?演义里明明写着"云长大喝一声,众皆下马,拜哭于地。",这里没说许储除外吧?

曹操正走之间,背后一骑赶来,回头视之,见一人身穿白袍银铠,众皆知是马超,各自逃命,四散去了,只撇下曹操。超厉声大叫曰:“曹贼休走!”飞马赶来。

兄台看清楚这句"众皆知是马超,各自逃命,四散去了,只撇下曹操。",许储在哪儿护着曹操?

拜托,这里是曹操听从建议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难道曹操的命令有谁敢违抗?

后面那个,拜托,那是在乱军中啊,书里没提许褚就在身边,那即是失散了,赵云还多次与刘备失散呢,许褚与曹操失散有什么出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ctl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1
编号 69675
注册 2006-5-23


发表于 2006-8-6 22: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飞益德 于 2006-8-5 17:14 发表


贴身保镖在乱军之中扔下主将自己逃跑,这还不是污点?

拜托,贴身保镖是现在的说法

人家许褚在当时就是一将领、先锋,保镖只不过是兼职

典韦不就经常带兵不贴在曹操身边吗?为什么许褚就一定要紧紧跟着曹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ctl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1
编号 69675
注册 2006-5-23


发表于 2006-8-6 22:3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深渊毁灭之手 于 2006-8-6 17:53 发表

其实我很纳闷,典、许二将同为保镖,为什么自典韦死后曹操每次遇险,除非许诸就在边上,还真就没看见过许诸挺身而出,大喝一声“休伤吾主”的场面。反倒是曹洪,庞德这档子事作的居多。就算在身边,恐也 ...

曹操最危险是哪几次,除了吕布还有张绣那次,也就马超和赤壁之时最危险了吧?

马超那次许褚不跳上船挡箭救曹操了吗?赤壁后张飞出现,许褚不骑无鞍马来战了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ctl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1
编号 69675
注册 2006-5-23


发表于 2006-8-26 00: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剑 于 2006-8-24 12:07 发表
理解万岁!
狼兄的三国武评认为许马之战是马超占优
但是我觉得醉眼兄和hctl兄的观点非常合理,值得推敲


还是叫偶风云雷电,或者简称风云、风雷吧
偶在别的论坛基本叫这个
当初用百度无意搜索到这里,没怎么注意,就随意用了风云雷电的英文首字母注册了,后来发现这个论坛还不错,就混下来了
现在倒是想把风云雷电的名称改回来,只是不知道这里能不能改ID名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ctl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1
编号 69675
注册 2006-5-23


发表于 2006-8-26 01:2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8-24 15:14 发表
我个人认为,许褚此战,与马超3合打败张合差不多,是许褚超水平发挥,你想大冬天脱光衣服,书中还有性起字样,而且马超战后说,吾未见恶战如许褚者,这句话证明许褚这战为完全激发斗志,而马超并未把许褚过于放在 ...

偶不这么认为,性起未必见得许褚就在劣势,毕竟许褚的性格就是很彪悍的,所以偶觉得此处的“性起”的性指其性格,至于脱衣的举动,则是其性格使然罢了。

还有一个就是许褚曾经在曹操面前保证要活捉马超,现在那么久也没能完成任务,结合上下文来看,“性起”也可说是其“性急起来”,所以才有脱衣放手一搏要捉马超的举动,毕竟后面也有其弃刀不杀马超而跟他拔河夺枪的描写,如果他不是想实践自己的诺言,不会那么傻左手制住马超的兵器,右手没有趁机杀他而是扔刀跟他拔河。

而且,如果说超水平发挥的话,以脱光衣服来做论据未免无法令人信服,毕竟你自己都说了,当时是大冬天,这样的天气脱光衣服,只会使自己在受到对手压迫的同时,也遭受天气的压迫,在这种双重压迫之下,许褚实力只会大打折扣,怎么可能超水平发挥?要说脱光衣服就是超水平发挥,那其他人也脱好了,大家都超水平发挥……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盔甲本来就是防御用的,现在都脱光了,那不是很危险?那不是说全身都是破绽?结合整部三国演义,多的是一方故意露出破绽,诱敌上当然后获胜的例子。结合后面马超躲过许褚一刀然后枪刺其心窝结果被许褚夹住枪来看,许褚脱衣确实有“卖破绽”之嫌,毕竟没有了盔甲,对手信心肯定会大增,同时防备也稍减,因为注意力由于对手没有什么防御都偏向进攻了,毕竟当时医学不比现在,随便在白花花的肉体上捅一下都有可能因失血过多而死。所以马超才会大意而被许褚夹住枪。

这也就是偶说许褚脱盔甲是打算放手一搏的原因。如果许褚没有以脱盔甲这样的奇招来麻痹马超,以为他的“防御”已经卸下,而马超因其没什么防御而放松警惕的话,许褚有可能夹住马超的枪跟他拔河吗?估计没什么可能,要不也不用打那么几百合了。

由此看来,许褚至少是和马超平,他脱盔甲的举动结合上下文,特别是他曾向曹操保证捉马超以及弃刀不杀马超而和马超角力来看,他是想以放手一搏来达到活捉的目的。

所以偶认为许褚脱盔甲的举动是令对手麻痹大意的奇招,毕竟没有了盔甲对方就会以为许褚全身破绽很多而偏向于进攻,而穿盔甲时破绽相对要少得多的多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对手进攻的同时也要注意防守。武侠小说里就经常有“招式使老”之说,如果马超不是因大意以为许褚破绽大没有注意留力而“招式使老”的话,枪就不会被夹住了。

至于“马超并未把许褚过于放在心上”没什么依据吧?如果他不把许褚放在心上,当初就不会畏手畏脚,一早冲上去把曹操做掉了,更不会叫许褚做“虎候”了,可见他心里是颇为忌惮许褚的。

[ 本帖最后由 hctl 于 2006-8-26 01:33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 20: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85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