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ZT民族英雄-----大将军施琅, 民族英雄-----大将军施琅
性别:男-离线 大布鲁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400
编号 69657
注册 2006-5-23


发表于 2006-9-24 03: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个人认为,评价历史上军事将领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理当遵守如下的原则:开拓为上,守成为次,死节又次。然而不知是因为中国人老是受别人侵略还是我们的历史喜欢表彰“气节”,死节的英雄如岳飞、文天祥、张巡的名气要比真正开拓或收复领土的将领大得多,后者的代表如霍去病、窦宪、施琅、左宗棠。

施琅为当时统一大陆的清政权攻克了台湾,使中国领土完整得以保全,不管动机如何,客观上对国家的领土完整是有帮助的。他为人诟病的,是他原来是郑氏的将领,后来因为军事上不合,郑成功关押了他一家才逃离台湾,旋即全家被戮。他当初逃到清朝,不过是“政治避难”的原因。后来打台湾,动机是什么,很难下定论,个人认为报仇的成分居多,说打台湾是他的“投名状”的人,未免看水浒太多:若是清廷真的有水军人才,怎么会愿意派一个降将去带领自己的全部水军呢?

投降了又去打故主,这还不是人们对他有争议的原因,古人说过:主不正,臣投外国。孔丘也曾去鲁,孟轲也周游列国,逃离楚国后率吴兵入郢都的伍员,更是受到人们的同情,所以投敌本身不足以加以施琅恶名,更何况郑氏对他也不怎么样。关键是施琅投靠的清朝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名声,才被看作是野蛮的异族,否则只怕郑经等人早就愿意接受名义上的臣服了吧。但是清朝的皇帝自康熙后,和明朝的比还真的是强了太多,从侧面也证实了“反清复明”复的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王朝,更何况郑氏集团根本不把自己看作明朝的延续,而只是想做割据势力,这又将台湾孤悬海外的正义性削弱了几分。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很少有事情能从人物的心理动机来评论的,唯一的依据是人物的所作所为,也许卫青、霍去病建立功业的动机只是因为少年轻狂、抖狠好勇,也许岳飞想要踏破黄龙只不过是想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也许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目的不过想做个草头天子,这都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们不取这些说法,我们只看到这些人物的功绩,称他们为英雄,那么施琅为了报仇而在客观上促成了国家的统一,又有什么要为人诟病至此呢?

当然,要称上英雄,仅仅是对历史有功还不够,中国人的英雄如果不是完人——比如岳飞,那至少也是被神化成完人的人——比如关羽。施琅有投敌这一项,按照中国人的标准,英雄是够不上了,再加上“民族”两个字更是担当不起,称其为“名将”,庶几可矣。名将是允许有污点的,只要和军事指挥才能不冲突,比如吴起。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3 09: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87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