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影评手册: 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验, 改动是为了更完美
性别:未知-离线 鲍伯 . 迪伦

曲阿侯枢密直学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3
功绩 462
帖子 2158
编号 6877
注册 2004-4-18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6-1-21 06: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影评手册: 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验

哈利波特第四辑电影<火杯的考验>在全球票房劲收,风头几乎盖过了一样是大制作大派头的重拍电影<金刚>。哈利波特在之前三辑电影,早已经拉拢了一大班死忠粉丝,加上更加大群的原著读者,票房成功几乎是肯定的。我就是怕了和大群人在电影院玩罐头沙甸鱼,故意等到上画数星期后才去看,结果还是落得人逼人的下场,哈仔的魅力还真不得了。

每次有这类由原著改编的电影,一定有不少人拿著原书和电影比较,何况是哈利波特这种疯魔全世界的小说。而理所当然的,就是总会说电影没有书好呀、电影删得太多呀诸如此类。如果单单因为电影删掉改动了原著就说不好,那就是不肯去了解电影而作莽论。被改编再拍摄的电影/电视剧,肯定会作相当程度的改动,电视剧毕竟是几十小时的连续剧,电影往往只有两个多小时。别说是电影制作那方偷工减料,请想想今日有多少观众能忍耐三个多小时的电影。第四集哈利小说有六百多页,要压缩成一套电影是多困难的事可想而知。

原著和电影,是两种不同媒体,内容被斩或改动是必然的事;问题就落在够竟改动得如何?

先略说电影内容: 哈利一开始梦见了上一集的叛徒彼德和一个不知名的男人联同伏地魔杀害了一名"麻瓜"。哈利和卫斯理一家观看魁地奇球世界杯,却遇上了伏地魔的爪牙们"食尸者"前来捣乱。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学校宣怖了令人震奋的消息: 停办多年的巫师三项赛又举行了,并且邀得两间国外的魔法学校参与,参赛规则是报名者必需是十七岁或以上。在火杯选出选手的当日,哈利的名字无端的被火杯选了出来,变成四个参赛者。连荣恩在内,全部人都以为哈利出术,只有妙丽坚信哈利是无辜的。哈利在全校的嘴咒下作了第一项比赛,看见哈利几乎没命荣恩才相信哈利。圣诞期间,学校举行舞会,哈利和荣恩各自打翻了醋酲子: 哈利因为暗恋的张秋被霍华德学校另一名选手薛迪(Cedric Diggory)请去做舞伴,荣恩则生气妙丽去当另一校的选手、也是国制球星域加(Viktor Krum)的舞伴。哈利在第二项比赛中坚持要救出所有人才走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比赛结束后,来自政府的监督克鲁斯 (Bartemius Crouch)离奇被杀。哈利在校长的记忆罐里见到了梦里的陌生人: 小克鲁斯,克鲁斯的儿子,也是伏地魔的爪牙,因残酷虐待尼夫(Neville Longbottom)的父母而被判入狱。在第三项迷宫赛中,域加失去常性攻击其它参赛者,被薛迪打昏。哈利和薛迪一起触碰象徵胜利的奖杯时,被带到伏地魔那里,薛迪被杀,哈利的血被用作伏地魔重生。伏地魔如猫捉老鼠般玩弄哈利,但奇怪的事发生了: 两人的魔棒连在一起,被伏地魔杀害的人都出来了,帮助哈利逃脱。伪装疯眼老师的小克鲁斯身份被揭,当然所有事都是他的所作所为。电影以学生们收拾行装互相道别为终结。

至于原著内容,由于我有另一帖说关于此书,这里就不重覆了。请看 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48564&st=15

这里我比较原著和电影,重点在于推翻很多哈迷说电影不如书的论点。很多看过书才去看电影的人,都过分执著于电影"斩""改"太多,而拿这个作为对电影的结论,我很不同意。请记住: 电影和书是两种媒体,表现内容方法也很不相同。书里面某种表达方式,到了电影却是很不合用。

不管原著还是电影,都有很多奇妙布局,例如三项比赛,想像力不错,异想却也能和现实结合,给人很逼真的感觉。魁地奇球赛有上千万观众,气势上已经很不得了,另外加上人气球星和粉丝们的疯狂追星行为,和现实的世界杯很能联想在一起。圣诞舞会基本上是取材自西方的舞会晚宴,有出席过类似舞会的很能体会固中气氛。虽然电影和书中某些场合力求做得一致,至少内容上相差不甚远,但某些细节部份,电影处理反而来得更恰当。第一项夺恐龙蛋比赛,原著是著重于哈利的飞行技术,电影却是注重过程: 由场内斗到场外,斗到上学校屋顶,飞过桥梁,惊险万分的感觉从追逐战中表达出来。第二项水底比赛,过程基本上变动不大,但场境则换成是个宏伟的水上木棚架,傲然而立在湖中央,比起书中所说的岸边观众席气势不可同日而语。最令人忘怀的宏伟建筑却还不属于水上观众席,而是第三项迷宫比赛的大迷宫。横跨整个银幕的超级迷宫,放在大银幕上给观众的压逼感甚为巨大。迷宫里烟雾迷漫,还不时变动,随时将人吞没的恐怖,却是原著中没有;原著比较多描写迷宫里各式各样的魔法陷阱,给读者的感觉不是恐惧而是奇妙。

这种细节上的差异,要解释起来,个人认为原因在于原著希望能给读者很多很多新鲜、奇异桥段,例如世杯赛,除了描写各色奇人奇物,再来就是比赛,如同球赛报道一样,对千万观众蜂涌而来却只靠几个人的口述如何如何辛苦芸芸;反而电影对营地、体育馆那种盛况空前的气氛很著重刻画。另外上面题及的三项比赛也是原著重于各种描写奇异事物,电影重于描写气氛;原因为何,很不好说,也许是原作者的功力不善于气氛描写,用奇异桥段更容易吸引读者;而电影,再重覆这种做法可能吃力不讨好,而且时间上也不容许展现这么多东西,反而靠影像音效制造书中没有和达不到的气氛却容易得多。

电影为了增强气氛,反而有"加料"场面,最突出的一场,莫过于两外国学校进场秀。原著利用了飞天马拉车和潜水大船两种新奇的"交通工具"作为两校的进场桥段,两校学生下车下船后就是与校长寒喧问暖。在电影里,同样的马车和船照用,但最有趣的是接著的进场守,女校学生骚首弄姿惹得男生们头晕转向,男校生则是军队步操再加上几名开路状男大耍筋斗和玩火。如果电影完全跟著原著剧情,那么先前奇异马车从天而降和大船从湖中冒出的壮观场面,气氛上无法得到延续。

电影制造气氛,一来让未读过原著的观众感受书中的奇幻,二来,对已经接触过原著的观众带来一些新鲜感和实感。电影里对一些细节作一些改动,是为了配合电影独有的表达方式。

现在说说最为读者所疚病的情节删改。

首先,我要排除那些只取原著角色而故事却截然不同,实制上是编剧自己编写剧情的所谓"改编"电影/电视。那绝不叫改编,不客气说,是借别的作者或作品的名气来吸引观众,就算买下办权也很对不起支持该原作的读者,个人坚决反对这种做法。对于真正的改编电影,我相信电影制作者也很希望将所有故事搬上银幕,然而之前已经说过,原著厚达六百多页,要将大部份剧情搬上电影,那么电影本身肯定长达至少5小时。先别说有人会看这么长的电影,那些人占的比率有多大? 今时今日大部份观众肯定不会涯4小时的电影,除非电影能给观众一浪接一浪的紧揍,每一刻都有紧张的剧情。可惜,原著好像并不能做到这一点。

我曾经说过,哈书作者罗琳想像力丰富,然而其文笔却不太宁光。故事桥段百出,结构却比较松散,中间有些情节不过是为了交代一些事情,使整个魔法世界更完整,这样的情节一定要放进电影的话,那肯定闷场连连,说的多过做的。相信去看科幻片的观众都不会抱著看对白连篇的心态入场吧。

下面我将被斩掉的剧情逐个列出,看看被斩的原因合不合理。

一、去掉精灵和妙丽办精灵权益会的情节

在原著中,负责看守小克鲁斯的女精灵颖琪失职被克鲁斯解雇,后来去到学校工作,但还是很自责,很不开心,心里还是向著克鲁斯。精灵度比百般开解仍不得要领,反被颖琪指责他工作收取人工。这一故事线其实跟主线有甚么关系? 本来小克鲁斯是被父亲掉包从狱中救出来,然后软禁家中,由颖琪照顾他;后来他被伏地魔设法救了出来,反过来将父亲操纵,接著攻击疯眼再冒充他。电影里,小克鲁斯一开始就登场,顺理成章后面就不需要精灵颖琪,连带整个有关精灵的情节也不要了。我们可以理解为甚么没有精灵在电影里出现,因为这条故事线与主线关系不大,与后续第五、第六集的主线也没有联系,删除对主线并没有造成甚么害处。至于书里说度比被伪疯眼利用作帮助哈利解决水底比赛烦恼,给哈利变成鱼类的种子,电影换成由精通魔法植物的尼夫帮助哈利,也不算甚么大变动。

书中有这么一件事,是希望令整个魔法世界更"完美";越多的元素加入这个想像出来的世界,越能令这个虚拟世界更有真实感,所以书中以很多篇幅解释一些作者创造出来的事物。例如精灵,在哈利波特魔法世界里,是一群低下阶层的生物,是供巫师们奴役的工人,与<魔戒>里的精灵差天共地,这种想法也很特别。另外,因为精灵们被长期奴役,已经养成供奉主人的习惯,妙丽看不过眼而成立了精灵权益会,对妙丽这个角色有更大的刻画。这里是书中一个插曲,对主线与及第五、六集没有影响,所以删掉也属情理之中。

二、去掉魁地奇决赛比赛过程

这是书中的精华段落之一,里面很详细地描述了重要角色域加,他的受欢迎程度、飞行技术和最重要的人格: 用假动作严重伤害对手,与及明知己方有输无赢也希望在败阵的情况下让自己更突出。电影以万人欢呼和显示观众用版块切出域加模样来显示域加乃最受欢迎的球星,但也仅仅做到如此;为何他会如此受欢迎,是因为他在比赛中表现了出色的技术,而电影里却删掉这个精彩的段落,使观众不知为何域加会如此有名气。其实电影已经有两个半小时的长度,再加个五分钟的比赛片段不会有太大分别,删去了反而更使人失望。

三、克鲁斯和小克鲁斯的故事

这对冤家父子,在原著中因为儿子加入了伏地魔的势力,而且和同党残酷虐待特警夫妇,身为政府高官兼负责处理黑暗巫师的父亲不但亲手将儿子送进监狱,还当众断绝父子关系。在法庭上,儿子大叫冤枉,却不得要领。及后其亲母病重,要求用自己救出儿子,父亲便使用掉包之计将儿子弄出减狱,其它人却以为在狱中病死的是小克鲁斯,而克鲁斯太太则随后"病逝"。小克鲁斯被父亲软禁,由精灵颖琪负责照顾他。小克鲁斯后来在魁地奇世界杯逃走,差点使秘密败露,克鲁斯一怒之下解雇颖琪。小克鲁斯随后被伏地魔救出,反过来将父亲操纵,接著攻击疯眼再冒充他到学校,再使计将哈利送到伏地魔处。中间老克鲁斯曾经摆脱操纵魔法,设法将真相原本告诉邓不多,可惜事败被儿子所杀。上面是原著所编排的剧情,曲折离奇,电影却将情节改动成一开始小克鲁斯已经跟随伏地魔,老克鲁斯没有被"操纵";而审讯那一节也作了改动,小克鲁斯身份被揭发,但没有呼冤,反而露出邪恶的一面。

我个人认为,将上面的情节简单化,反而容易让观众理解。电影已经没有多余时间对上面种种作太多的解释,而且原著里面,是小克鲁斯在最后向邓不多等人说出真相,那时电影已快到尾声了,如果当时还让小克鲁斯说这么一大段台词,不但未必能够跟观众解释清楚,噜噜唆唆的还会令观众感觉烦厌。另外,关键之处不过是小克鲁斯是伏地魔的卧底,任务是要将哈利秘密送到伏地魔处然后杀害,而克鲁斯父子都在这部书死去,对后续没有影响。

四、天狼星没有登场

原著中,天狼星不断与哈利通信,留意哈利的安危,后来与哈利等见面一次,将一些人物关系向哈利交代清楚;最后天狼星应邓不多之命,去召集旧时对抗过伏地魔的战友。而在电影里,天狼星只用火炉通迅法跟哈利谈过一次。有不少天狼星迷因此而不满。

留意原著剧情,其实天狼星在这部书也不是个很重要的角色,他的功能在于向读者交代了两件较紧要的事: 卡卡洛夫 (Igor Karkaroff)是食尸者,和克鲁斯将自己儿子送入大牢。不过这两件事,都能在邓不多的记忆罐里表达出来,跟本不用天狼星来用对白来交代。而后面删去了邓不多与首长的争执,和召集旧友,其实是为了带出下一集的剧情,在电影中可有可无,因为下集有下集的故事,上面两件事均与本集无关,删除除了避免拉长结局时间,也减去了无关重要的情节。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作者罗琳喜欢写很锁碎的事情,这种写作法有好有不好,好的是让读者更有真实感,坏的当然是嫌她无聊话多了。

五、其它没登场人物

这里我的主要论点是: 删掉的人物对此片和以后续集都是无关重要,至少暂时对主线没有影响力,即使在书中,也看不到与日后有关连的线索。(除非原作者要来个奇峰突出,那就没话可说)

首先,最多人题到的没登场人物是白文 (Ludo Bagman),此人的型像在原著中颇为讨好,是他说话风趣和热情的性格。原著里,白文跟克鲁斯是个对比,这也是加入这个角色的主要用途: 用来亲托出克鲁斯的极端性格。白文友善、幽默、吊儿郎当、爱玩(好魁地奇球和好赌)、不守规举、容易相处;克鲁斯木讷、严肃、一丝不苟、只对工作有兴趣、死板、难以亲近。白文在书中主要是闲角,例如赌钱输光了四处逃避等,唯一比较重要的情节,是哈利掉进回忆罐发现白文曾经被怀疑是食尸者并被提堂审讯;那次审讯结果是裁定白文无罪。为甚么原著会有这么一段故事,可能性有两个: 第一,当然是白文真正身份正正是食尸者,为了脱罪而诈傻扮懵。对于这个猜测,因为书中最后题到白文逃去无踪,卫斯理兄弟说是白文为了逃避债主可能是白文为了回到伏地魔身边而作的谎话;而且伏地魔召集食尸者时,有几个人是身份不明。

第二,白文的审讯纯绪是对克鲁斯的性格的一种刻画。记得原著里的审讯情景,克鲁斯的官威和白文的轻松而对形成对比。克鲁斯以白文的远亲可能是食尸者为理由硬说白文是伏地魔放在政府的奸细,显示出克鲁斯为了打击伏地魔党羽而不择手段的性格,宁可杀错一万也不放过万一。原著中有三场审讯,都被电影或删或改掉。第一场是卡卡洛夫转污点证人,主要说明卡卡洛夫本是食尸者,和他本人怕死的性格的一个描写,对克鲁斯没有多作描述;第二场白文案,正好描写克鲁斯为了自己前途不惜牺牲无辜者的手段;第三场灭亲案更将克鲁斯的性格推向极端。而电影中,三宗审讯删去了白文案,将卡卡洛夫案和小克鲁斯案合并,坏处是没有了角色描写,削弱了角色性格(后文会题到);但好处是将对主线不重要的人物情节减删。

对于白文,由于他的审讯,也是对这个角色而言最重要的情节,不过是对克鲁斯的描写,将这个人物删除掉是可以理解。

至于其它删掉的角色,有卫斯理夫人、卫斯理家的大哥二哥三哥、白文的助手等。卫斯理夫人和三兄弟即便在原著中也是过场式的人物,比较重要的情节,有魁地奇球赛,但因为该情节电影比较著重于气氛处理,就是让围斯理家的人出现也是一闪即逝;同样道理,在迷宫赛前比赛学生有家属探望,也被同样理由删除掉。哈利本来就是孤儿,电影中就只有哈利单身一人更显出他的孤立无援。至于白文的助手,泄漏克鲁斯父子秘密给伏地魔,因本身整个情节已被修改,而且她在原著中一开始已经是死亡,更加没有登场理由。

六、夏格的剧情

原作里,大块头夏格拥有巨人血统的秘密被女记者揭发,使他自惭形秽,自动放弃教师一职。这无疑是一段有趣的剧情,但对主要剧情无多大影响。书中,邓不多命令夏格前往山区跟巨人结成联盟,免得伏地魔捷足先登,这里对后一集有影响,就是夏格结盟失败(哈。。。)和带来了他的巨人弟弟。夏格是巨人且被揭发是不是真的很重要? 我的答案是"否"。第一,反正下一集中,夏格的巨人弟弟必然出现在电影中,下一集才知道也没甚么大不了。第二,夏格私隐被揭发是对女记者莉达 (Rita Skeeter) 的性格描写,说她无孔不入和讨厌。第三,夏格请辞但最终还是被邓不多等人劝回来,无疑是打了个转,又回到原点,这剧情不过是书中的一个点缀,一个有趣的过场,但对主线不作出任何影响,删除是可以理解。

所以,大部份被删改的情节几本上是出于以下理由: 对主线剧情无关重要、去掉累赘、和登场时间短的角色。将以上情节删改,使整个电影的节奏更加紧揍,个人认为是好的。

下面说说删掉剧情后所带来的角色性格负面影响。

片中最令我失望的,是有重要角色的性格未能完整,甚至未能展现出来。疯眼木迪是电影里唯一性格描写得最好最出色新登场人物,人果然是疯疯癫癫,又很有趣。四个参赛学生中,除了哈利和薛迪,其它两人未能发挥,沦为大配角。球星域加在原著中是内向型、有点心计的人物,对其它人不揪不睬,只对心上人妙丽才有话说,电影明显做不到。虽然在夺蛋赛前,电影给域加加了一句原作没有的话,显示他关心妙丽不想她被女记者骚扰,但出来的效果暧暧昧昧。其实电影大可以这样处理: 加入一场图书馆戏,妙丽不高兴域加常来,因为他惹来一班粉丝吵吵闹闹。而上面亦提过,魁地奇球赛不应该取消,因为那是对域加的描写。

女学生菲亚 (Fleur Delacour)比域加更少戏份,几乎没有甚么对白。原作里,菲亚态度高傲,看不起其它人,看不起霍华德学校校园,只有后来哈利救了她的妹妹才改变态度。电影实在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展现菲亚的性格: 例如跟原著一样在哈利被火杯选中后对他单单打打冷言相讽,说他是小孩子和作弊;也可以在舞会开始前跟其它参赛者说霍华德校园如何比不上自己校园。

至于电影还未上影就引得满成风雨的人物张秋,倒是处理得不错。在原著中张秋比起上面两人剧情本来就要少,最主要的拒绝了哈利邀请情节被电影保留了,其它就算在原作中她的剧情也很少。

另一位出场很多的角色记者莲达,被删掉的剧情,有上面说过的揭发夏格是巨人,与妙丽在餐厅中吵架,和最后被妙丽识穿她为甚么能在校园里得知这么多事情并将她抓住。莲达的剧情都很有趣,但都对主线无关,只是对这个角色的个人描写: 爱杜撰新闻、歪曲事实、哗众取宠。其实在电影已有足够的描述: 说她杜撰哈利的采访,将哈利和妙丽相拥一幕拍下并大做文章。记者莲达在书中是个点缀性人物,电影对她已经有足够的描述。

最后两个也算重要的人物,是卡卡洛夫和马仙 (Olympe Maxine) 校长。卡卡洛夫的装模作样和毫不内敛,与及马仙的涵养和温文都未能正确表达。卡卡洛夫其实可以再夸张一点,以显出他为有域加这个学生而沾沾自喜,一遇上不顺心的事就摆出一副大剌剌模样,和害怕伏地魔报复的性格表现。而马仙在电影怎看都是一副骚模样,让人很不自在。

最后要说的,是个人对此次电影选角和人物造型很有意见。首先我最期待的疯眼木迪,个人比较失望;不是Brendan Gleeson演得不好,相反他演得非常出色,将疯疯癫癫的木迪演出来。不过,我认为疯眼应该多几分冷酷,现在的造型却令疯眼多了几分疯癫幽默。而黑暗之王伏地魔则一味丑怪核突,一点君临天下的气势都没有,那为甚么用帅哥Ralph Fiennes来演?

[ 本帖最后由 水镜门生 于 2013-6-15 14:09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鲍伯 . 迪伦

曲阿侯枢密直学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3
功绩 462
帖子 2158
编号 6877
注册 2004-4-18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6-1-23 05: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电影还是很值得看。
看书没有那种气氛。原著是桥段有余,气氛不足。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鲍伯 . 迪伦

曲阿侯枢密直学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3
功绩 462
帖子 2158
编号 6877
注册 2004-4-18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6-2-7 01: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逐个回。

QUOTE:
导演竟然安排一个镜头 邓去掐哈的脖子,问他有没有报名参赛 粗鲁浮躁无能

这毫无疑问是最大的缺失,我一向对哈片的人物设定很反感,演译方式也太个人化,太不尊重原著。
哈3的Lupin,给我个人感觉,是一名性情温和平静的落拓汉子,没有出现过大起大落的表现,我们可以想像他是一个没有甚么表情,但绝对温和的人;电影却建立了另一个Lupin,一个幽默幽皮、爱搞气氛的老学究样,连穿衣也讲究起来,这种差别样人接受不了。
哈4有更多人物被扭曲,原文说过,此处不提。

QUOTE:
克鲁斯在和伏地魔恶势力斗争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自己儿子也是敌人的残酷现实。他在思想斗争中最后在这15年里保护和隐藏了小克鲁斯。
就是这样的慈父慈母,用生命和亲情却没有换来小克鲁斯的回头。最终他还是死忠于伏地魔,甚至杀害了自己的父亲。

我不认为老克是因为爱儿子而选择掉包之计。原著中,老克的妻子在法庭哭倒在地,儿子含泪呼冤(即使是在做戏),也没能令老克心软下来,还当场跟儿子断绝关系。后来老克接受妻子的掉包计,是因为他的手段令他失去了一切:他的事业、他的人格、他的家庭。连妻子也将病逝离他而去,老克最后能够保住的,就只有自己的儿子。我们可以推论,假如老克成功上了首长之位,妻子安好,老克绝不会再记得那个让自己蒙上污点的儿子。小克的残暴,多数是继承了他父亲的性格,加上老克显然不是个好父亲,小克投向伏地魔是必然的事。

个人有个很有趣的论点,是小克为何会在法庭上表现如此。小克可能是想试试这个让他失望的父亲够竞有多爱自己,结果显然是老克不惜一切打击伏地魔,连自己的儿子也不顾了。就是后来老克救了小克,小克心里始终认为救自己的是母亲而不是父亲,这就是为何小克为了伏地魔连父亲也不惜杀掉。

QUOTE:
伏地魔的追随者都是精英,可并不都是暴徒,是什么让诸如小克鲁斯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和信仰?是为了权势?是为了胁迫?好像不都是,在伏地魔“死”去消失的15年中他们都没有放弃没有动摇。那是为了什么呢?我一直在思考。

不会吧,伏地魔的走狗们一个个都凶狠。至于小克为甚么会忠于伏地魔,很简单,是为了反叛父亲。小克从来都不认为老克对他而言是个父亲,老克为了自己事业而忽略家庭,虽没实证但似乎已被大部份人承认。小克从伏地魔身上得到的,他认为是值得;而对父亲那一套,他却全不承认。这等于为甚么有人跟刘备有人跟曹操的道理相同。其它食尸者,也很明显跟伏地魔想法相同,将非我族类赶走,也为了权力(也就是暴力)。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6 21: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82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