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毛本《三国演义》是否刻意贬低曹将武力,感到有失公允。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20 17: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毛本《三国演义》是否刻意贬低曹将武力,感到有失公允。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多处诗赞:典韦、许褚、夏侯惇之豪杰,而在毛本中皆尽被删除,这是为何?

铁戟双提八十斤,濮阳城外建功勋。典韦救主传天下,勇猛当先第一人。

天下瓜分汉欲亡,四方豪杰尽鹰扬。葛陂许褚投降后,自此何忧吕布强。

开疆展土夏侯惇,枪戟丛中敌万军。拔矢去眸枯一目,啖睛忿气唤双亲。
忠心为把黎民救,雪恨平将逆贼吞。孤月独明勘比论,至今功迹照乾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20 17: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罗本中:典韦手下军士飞报曹操。操大惊,慌引众将前来看虚实。次日,壮士又出搦战。操见其人容貌若神,威风抖擞,不胜欣喜。

而毛本中却将描写许褚容貌若神删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20 17: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操急回,无计可脱,大叫:“谁人救我!”马军队里一将踊出,陈留巳吾人也,姓典,名韦,马上挺双铁戟,重八十斤,大叫:“主公勿虑!”下马插住双戟,取短戟十数枝在手挟住,顾从人曰:“贼来十步,乃呼之!”典韦步行,低头冒箭而去。


典韦双铁戟,重八十斤,堪比关羽,而罗本也故意隐去,真是用心良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21 14:1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孜孜不倦 于 2009-3-21 02:34 发表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诗赞是后人加上去的,并不是作者本意,很多地方和原文矛盾,被删除是应该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早刊本即嘉靖元年本,是《三国演义》祖版,难道清之毛版更能体现作者本意,被毛氏贬低魏吴英杰占大多数,删除诗赞只是一方面,细节上也作了改动。


东吴之中受害如太史慈就是一例,“城门开处,一骑飞出。近壕,贼将数百骑来战,被慈搠三十人下马,余皆退走。慈杀开群贼,透围而出。管亥知有人出城,度料是求救,令数百骑赶来,八面围定。慈倚枪,拈弓搭箭,八面皆射之,射死数百人,应弦落马,贼皆退回。”

毛本改成了“贼将率众来战。慈连搠死数人”,管亥“便自引数百骑赶来”。并将“射死数百人”删除。



文丑也是一例,原文中有“文丑飞马径入中军,如入无人之境,往来在阵中追赶。”文丑之勇、公孙瓒之狼狈更见形象。在毛本《三国演义》中改为“文丑飞马径入中军,往来冲突。”想张合都能如入无人之境,难道排名更高的文丑就不行,这与原文有多大矛盾,故意删除,其实上罗本更有逻辑性,文丑如果不是在敌阵中如入无人之境,而是来回左冲右突,公孙赞早逃远了,还能追赶得上????

[ 本帖最后由 河北颜良 于 2009-3-21 14:5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21 14:1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却说曹兵近濮阳,下住寨脚。次日,引众将出,陈兵于野。操立马于门旗下,遥望吕布兵到。阵圆处,吕布当先出马,左有陈宫,右有高顺。两边摆开八员健将,为头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年二十岁,官授骑都尉,雁门马邑人也,姓张,名辽,字文远,勒马居于上首。第二个性如烈火,体若奔狼,官授骑都尉,泰山华阴人也,姓臧,名霸,字宣高,腰悬双简,跃马横枪。两将齐出,(这两员大将,后来都降于曹操也。)各引三员健将: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布军五万。鼓声大震。操见吕布貌若天神,马如狮子,左右战将威风凛凛。操指吕布而言曰:“吾与汝自来无仇,何得夺吾州郡?”布曰:“汉家城池,诸人有分,偏你合得?何人去擒曹操?”言未毕,臧霸出马搦战。曹军内乐进出迎。两马相交,双枪齐举。战到三十余合,胜负不分。夏侯惇拍马便出助战。吕布阵上张辽截住。两对阵前厮杀,胜负未分。恼得吕布性起,挺戟骤马,冲出阵来。夏侯惇、乐进皆走。吕布掩杀,曹军大败,退三四十里。
-------------------------------------------

毛本将这段改得基本面目全非,“吕布貌若天神,马如狮子,左右战将威风凛凛。”我觉得与小说并不矛盾嘛。“人马之中,汉末两绝”挺贴切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23 12:5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就是纪灵,毛本也做了手脚,《三国演义》第十七回,罗本是:“术败军走不数里,山背后一军出,截住去路。当先一马乃蒲州人也,姓关,名羽,字云长,领五百校刀手,大叫:“反贼!还不受死!待逃何方?”袁术慌逃而走。云长赶来,纪灵敌住,余众四散奔走。袁术收拾败军,再回淮南去了。”


毛本改为“袁术慌走,余众四散奔逃,被云长大杀了一阵。袁术收拾败军,奔回淮南去了。”




乱军之中能敌住关羽,应该说是纪灵的一个亮点,但毛本不知从何考虑又给予了删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23 12:5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守护中军帐,英雄独典韦。闻风皆胆裂,望影总魂飞。
猿臂持双戟,彪躯挂铁衣。淯河鏖战死,千古显神机。


比较喜欢罗本中这首赞诗,很有气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23 13: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但凡涉及曹魏人物(主要是曹操)礼、义、仁、信、勇之正面描述,皆被删除或技术处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23 13: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奉大怒,回顾阵中曰:“公明何在?”一将手执大斧,飞骤骅骝,直取崔勇。两马相交,只一合,斩崔勇于马下,杀入军中,砍死无数。汜军大败,退走二十余里。杨奉收军,来见天子。


刚出场的徐晃也有稍许改动,红字部分删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23 13:5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慈曰:“府君修书,某当急往。”融喜,作书付慈收了,擐甲上马,腰带两弓,手持铁枪,饱食严装。城门开处,一骑飞出。近壕,贼将数百骑来战,被慈搠三十人下马,余皆退走。慈杀开群贼,透围而出。管亥知有人出城,度料是求救,令数百骑赶来,八面围定。慈倚枪,拈弓搭箭,八面皆射之,射死数百人,应弦落马,贼皆退回。


还是最为罗本中的太史慈惋惜,腰带双弓,有备而来,八面开弓,弄死几百人,绝对的箭术第一,比今天的重机枪扫射都厉害,如此超群之将,毛本武力缩水得太厉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23 14:0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9-3-23 13:53 发表
各位朋友,麻烦不要使用‘罗本’两字,请用比较正确的‘嘉靖版’!

罗本:即“罗贯中的原本”,现已失传,人们大多将明代嘉靖壬午年(公元1522年)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当作与罗贯中原著最接近的版本,一般“罗本”即是指此版本,也做“嘉靖本”。

简称罗本,敲字也方便。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23 15: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9-3-23 14:50 发表
‘曹公’两字是对曹操的尊称,在‘嘉靖版’和‘’毛本中出现频率有明显的区别!
其中在人物交谈中出现还不足以表示编辑者的倾向,但在旁述中出现频率就可以看出,毛氏父子将‘曹操’定为‘乱臣贼子’的地位!
...

有点读大陆版之蒋介石、林彪的感觉,意识形态,‘乱臣贼子’。

[ 本帖最后由 河北颜良 于 2009-3-23 15:0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23 15: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孜孜不倦 于 2009-3-21 02:34 发表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诗赞是后人加上去的,并不是作者本意,很多地方和原文矛盾,被删除是应该的

后世学者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意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哪去分辨毛纶父子戴着眼镜搞涂改,将‘曹操’定为‘乱臣贼子’据称还是秉承了作者本意,老罗真是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23 17: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孜孜不倦 于 2009-3-23 16:54 发表


什么后世学者,一群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之徒而已

曹操一统北方,在政治、经济、文学、历史上的贡献,是刘所编不出来的,说刘忧国忧民,小说里有反映,但实际连首诗都找不出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30 13: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ittle666 于 2009-3-30 12:04 发表
毛家父子尊刘贬曹是事实,但要说所有增删均是由此而来,我到认为不至于。

比如上面太史慈那段,我认为毛氏父子的删减没有什么问题。“腰带两弓”这个形象有点怪异,正常应该是背或者挂在马上吧。这句增删与否 ...

“腰带两弓”是专为突围所作准备,一场厮杀已在所难免,太史慈对自己的箭术应该是有一定自信的,作为突围首选武器,而且事先考虑了折坏一支后的备用,实际上古时弓箭就是装匣挂于腰间,太史慈所备大量的箭矢有可能挂在马上。


太史慈持铁枪,搠三十人下马,毛本中改为数人,总不能说有道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9-3-30 15: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袁绍大喜曰:“吾若得云长,似颜良、文丑复生也。”

毛本改为:
 
  袁绍大喜曰:“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也。”


都爱关羽,但对其评价,袁绍远比毛氏更客观与理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1 20:0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24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