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对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分析。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7-5-26 22: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云长策马刺颜良》罗贯中曾有明确注释。即:(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

罗贯中附诗云: 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刺颜良。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


“云长策马刺颜良”的描写根本不是关羽杀进阵中,而明显是颜良令众军将其放进去的,请看原文“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公飞奔前来。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

而毛氏父子为了突出关的神勇将原作删改得面目全非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7-5-26 23: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罗贯中原文:

“操请公坐定,叙说:“颜良勇诛二将,连日诸将败者极多,勇不可当,特请云长商议。”公曰:“容某观其动静。”

可见曹军对颜良数日的车轮大战,都失败了,包括“虎痴”许褚都难以与之匹敌,曹操只得请关羽出马与颜良阵前单挑,而关羽通过这几天的观战,对颜良的武艺也有个领教了,都是使刀的行家,关羽虽急于报曹操之恩,但也不敢立时出战,关羽自己比谁都清楚仅凭单挑根本就无获胜的把握,对颜良之勇只能另寻机采用偷袭或剌杀的办法,如果颜良武艺真比关羽差了这么多,关羽用得着这么多考虑吗,以他的傲气大吼一声立马上阵不就得了,还观个屁啊。

可笑毛氏父子为了维护关的光辉形象,凡不利的文字又一概删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7-5-26 23: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病知先生 于 2007-5-26 23:00 发表
呵呵颜良兄,恕罪啊,我已说过我的依据是毛本,兄拿出罗本冤案,令我冷汗淋漓,这个似乎要找毛家父子说事……

另,马岱兄之见我也认为有理,此战悬疑太多,求同存异吧。有两处相认同,我已欣慰。

见笑了,我一直觉得《三国》中颜良是个老实人,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做人以信义为本,不想却害了他,刘备与关羽自栩熟读《春秋》,满口仁义道德,其实应当惭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7-5-27 00: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病知先生 于 2007-5-26 23:35 发表


就如所言,按罗本,颜良屈死,刘备和关羽即使心理惭愧,那也和"仁义道德"无关啊!关羽斩颜良之前他知道颜良受了刘备之托吗?刘备托颜良时能预见到后边的这些?
所以,无意的过失不能追究到道德方面去吧?

呵呵,不争了,也许吧,只是不太喜欢这种做人的方式,俗话先礼后兵,颜良都放你进来了,一定有重要话说,你却乘机下了冷手,别人做这种事还能理解,但对于武艺绝伦的武圣,就有点小人了。范疆、张达剌张飞,宋宪、魏续擒吕布一点都不比关羽剌颜良逊色,实力悬殊更大,难度更高,但他们却不象某人常常挂在嘴边。

[ 本帖最后由 河北颜良 于 2007-5-27 00:2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7-5-27 02:3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过就挺了一下颜良,这样就生气了,毕竟人各有所爱,那就探讨你说那个谬误,原作中有字描述“关羽卸盔倒提刀来到阵前“ 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而相当的人认为关羽是凭武艺杀入十万袁军中找到颜良的,《三国演义》毕竟不是《说唐》,关羽也不是李元霸,一人打败了一百八十万人,稍微有点理智的都清楚以一人之力是难敌万军的,不要说关羽,吕布之神勇不也被郭汜的几万人搞得东躲西窜丢了长安,背女儿身裹铁甲数次都冲不出白门楼,两军对垒,面对列阵以待的数万弓箭手与铁骑,单骑冲敌阵无疑于笑谈与自杀,何况关羽盔甲都不穿,倒提着刀就能杀入了千军万马中?真有这样猛也不至于让曹操给困在小小土坡上举旗投降了,当然单骑冲阵也有成功的,赵云是个例外,曹操爱才放了他一马,别人怎样我不大清楚,关羽我还是了解一点的,对弓箭的反应率几乎为零,十射九中,黄忠、曹仁、庞德、连过五关中的韩福都差点将关羽射死,说他不穿盔甲倒提刀都轻松杀入了十万军中,袁军也不放箭,还真令人奇怪。如不是颜良传令让他进来的我还真找不到解释的原因,只有一种可能袁绍军就没弓箭兵的编制,当然了关羽也是很有智谋的,装作一副衣甲不整样,藏着刀,打着白旗,都以为他是来投奔的,剌杀在一瞬间就完成了,其过程算计之精,还是令人叹服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7-5-27 10: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P.S. 另外,我认为关羽在公平单挑下,20回合内击败文丑不成问题。三回合就出心理障碍,基本上已经说明了关羽在前三刀上完全压倒了文丑。此战不管多无效,我也不相信正常文丑可以撑上三五十回合。



为何就不能换个位置替文丑考虑一下当时与关羽就地单挑一百回合环境是否合适,身中伏兵,仍杀退张辽、徐晃两员上将,孤身追击,体力消耗过甚,马也乏,而关羽此时率刀斧手于曹军地界以逸等待劳,本身就是生力军,

只战三合,那是出于多方的考虑,俗话"穷寇莫追",本来就中计,又孤身深入曹军地界贸然追击,与关羽一交手,文丑便判断出绝无二十合内取胜的把握,长时间纠缠,张辽、徐晃必将返身杀回,以一敌三,必有性命之忧,退回与援军会合再从长计议才是上策,都说文丑胆小,心理素质又如何不好,我却不这么认为,单骑就突入公孙赞十万大军中以一败四,追得公孙赞失魂落魄,中计后仍追得张辽、徐晃沿河狂逃,文丑不是胆小,而是太勇了,而反观关羽在麦城中了伏兵后居然连马忠都将他生擒了,庞德中埋伏落入陷井还能步行杀出重围呢。

如果说正常条件下文丑与关羽连三五十回合都难以支撑,那如何解释关羽三十合连纪灵都拿不下,关羽战纪灵时可没中何埋伏,两军一字排开,公平竞争,也不象文丑那样连挑两员上将,体力消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7-5-27 16: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病知先生 于 2007-5-27 14:24 发表


颜良兄,我在文中也分析很多了文丑的处身环境。

首先,文丑好象没有兄说所的那样人困马乏之类的吧?这从作者的字面上完全没有看到有这些因素,再者,文丑战徐晃肯定时间不长,我觉得体力方面应该可以忽略 ...

谢谢老兄,大家一起探讨,与颜良二十合完败徐晃的例子比,文丑没有太硬的指标,但能与赵云大战六十余合不分胜负,还是应该挤身一流的,最可惜的是关羽除了争议较大速斩颜文二将的战例,却鲜于有与超一流高手过招的纪录,与黄忠、庞德、徐晃这些人也都未获全胜,个人还是倾向于关羽武艺在文丑之上,但正常情况下没有个百回合也是见不出分晓的,弄不好越拖越久关羽反而被动。

熟悉三国的都会发现关羽是个三板斧,跟程咬金类似,以尉迟恭的武力连接老程的三板斧,都连呼厉害,差点拨马便走,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文丑同样也是被关羽的头三刀给迷惑了呢,加之颜良一刀被斩的疑虑还在心中,青龙刀是三国中最重的武器,第一回合的冲锋距离最远,二马相错时的速度最高,关羽身高体重,刀沉力猛,学过中学物理的都知道,动量特大,故关羽第一回合的战力最恐怖(一合能斩华雄的原因亦在于此),纵观关羽单挑战例多是一合斩将,其后力道便逐渐消退,单挑持续力不足是他一个致命弱点。文丑若能多战几合,搞明白了,可能就不会心怯了,骂声虎头蛇尾的匹夫也未尝可知。

另外书中文丑拨回马绕河而走与老兄所言“拨回马”之类的正常撤退有区别吗?我想文丑追张辽、徐晃应该是单骑,路遇关羽,形势上并不乐观,至于文丑战退徐晃到底用了多长时间,我们也不能凭空推测不是,罗本中到是较明白:“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二将战三十余合。”当然了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毛本,一不小心又犯了错误,罗贯中的原文不足取,但作个参考,总好过去凭空推理吧,与徐晃这样的名将战三十回合,也许不会出汗,但不会没有消耗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7-5-27 21: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5-27 20:54 发表
如果和武力无关,你还能举出哪个菜鸟,在两军对垒的时候杀人措手不及么?即便吕布都没有这种战例吧?

问题的关键是关羽与颜良当时是否处于单挑状态,此前袁、曹两军排成阵势,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挑战,斩宋宪、魏续,败徐晃都明明白白,怎么轮到关羽挑战,颜良却坐在阵中麾盖下了,很显然颜良事前并不知道关羽是来挑战的,否则早出阵门以待了,我甚至怀疑颜良在麾盖下纳凉,不可能一直扛着大刀,连关羽都知道青龙刀沉重而交给周仓保管,最好的解释就是颜良根本没把关羽当敌人,正欲告之你大哥就在我营中,不想遭了偷袭。

关于举例的问题,不是有个郭靖的例子吗,两派打斗中近距离突然一匕首捅死了陈玄风,是不是郭靖武功就很高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北颜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4
编号 68486
注册 2006-5-11


发表于 2007-5-27 23: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5-27 21:59 发表
楼上是个回帖不看贴的家伙。这里讨论的是如果白马之战换了别人骑赤兔,能否依然阵斩颜良。

出其不意的斩将在混战中相对易做到,例如赵云杀高览,魏延杀王双等等。。。但诸如白马之战那样初始状态是严格的两阵 ...

的确很棘手,罗贯中原本交待得很清楚的一件事,却在毛本中被删改得语焉不详,且前后逻辑矛盾了,《三国演义》的原作者是罗贯中,“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 但他的交待却不能成为证据,颜良死得的确冤。

我想如果白马之战换了别人骑赤兔冲敌阵寻所谓单挑,肯定不能阵斩颜良,颜只需一个手势,上万弓箭手就把你射成筛子了,以吕布的身分更不可能扮演这种剌客的角色,黄忠飞马斩夏候渊算有效战例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8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2: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88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