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陈宫与方孝儒的临死言语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永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教坊司于右顺门口奏:齐泰姊及外甥媳妇,又黄子澄妹四个妇人,每一日一夜,二十余条汉子看守着,年少的都有身孕,除生子令做小龟子,又有三岁女子,奏请圣旨。奉钦依:由他。不的到长大便是个淫贱材儿?
铁铉妻杨氏年三十五,送教坊司;茅大芳妻张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张氏病故,教坊司安政于奉天门奏。奉圣旨:分付上元县抬出门去,着狗吃了!钦此!

靠不住的是铁公二女入教坊司的问题,而不是永乐的残暴问题。恰恰相反的是,史实甚至比小说笔记更为可怕。王世贞的所记载引用的《南京法司所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如记载属实,则永乐的残暴忌刻,跃于眼前,也不用说什么了。如果伪造,以王的身分地位,我实在想不出来他有什么理由,有什么条件去制作一个这样对永乐的完全是污蔑(假如真的是伪造的话)的事件。身为首辅,他记载下来的笔记,如果完全是污蔑,恐怕当时他就担不过去,就不用说流传后世了。

个人,还是觉得,从残暴而言,永乐应该是确凿无疑的,不过铁家二女,则未免存疑。

另:方孝儒有子逃过诛戮有不同的说法,他的弟子在此次诛戮之后留存的也确实有,但以此来认为方孝儒并未被永乐诛族则未免太想当然了。只能说,这样的记载可以证明还有漏网之鱼逃过那一劫,而无法证明,方孝儒未被诛族,毕竟,那些有名有姓的方家宗族和方孝儒的弟子,这些死人的名字和事迹,是无法作伪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晏殊不死齐景,理同一也。
大臣所忠,非在其人,而在于国。假如一个人,只忠于其君,而不忠于其国,这是个怎样的角色。能够即忠君又忠国,自然最佳,如只能择一,我选忠国者。

然而皇帝和大臣不同,改朝换代,留下一个亡国之君的名号,你以为好听么,凡是多少有点气节的皇帝,在避无可避的时候,都会选择自杀一条路。自然,在此之前没有留下后路,这是建文和他的大臣们的能力问题,而到了燕王已经拥兵入城,而且满城都是奸细的时候,其实建文也的确只有死一条路能走了。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古代的儒家,他们的基本理想就是如此

按照楼上的理论,君死臣亡,正是分不清主次轻重的特征。而这种心态,也正是明代以后多的是求死的忠臣,却难出担当的大臣的原因之一。流毒至今不轻,直到今天,在不少的人心中,只有死活两条路,而从来不考虑如此的代价是如何。
最简单的来说,即使到越战的时候,中国军人也很少当俘虏,为何,只不过就是大众人心就是这么想的,就是这么做的罢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问燕然一句,瓜蔓抄的历史考证如何?
另外问一句,如果以一族而言,明代初年,800多人的大族有这种可能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文天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观赏上面自动出击就代表其人是在整人,其人人品有问题的妙论,忽然想到朝衣赴市的晁错……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8 10: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70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