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赵云为什么自古至今如此受欢迎, 不带感情色彩的学术讨论
性别:未知-离线 穿窬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6817
注册 2004-4-16


发表于 2006-1-18 21: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锦官城门吏于2006-01-18, 8:01:38发表
和同学们争论关张赵马黄的优劣,是小学。初中基本扩大为项羽、秦琼、岳飞等FANS们争执各人的偶像哪个最强。高中好象就开始辩隆美尔、巴顿了。

所以,,,俺从来没有FANS过子龙。不太适合来跟楼主的帖子。

不过,俺有个不带什么偏见的儿时记忆可以参考:大概是10岁上下看的3国,繁体线装版,小指指甲盖大小一个个的颜体字。所以看的很慢很细。那时没KOEI的游戏影响。那么,赵云有个特点是武功一流,但从来没有霸气和豪情。

详情如下:

1、初出场,界桥,表现不错,但是刘关张不来的话,赵子龙+公孙赞是搞不定袁绍的。
2、长板坡,临到最后逃出来,高呼翼德,掩护我。这个虽不算担小逃窜,但缺了点张飞迎上去大喝的豪情。显得长板英勇1是逼急了的2是曹操不放箭。单靠子龙自己,恐怕不妙。
3、截江救阿斗,自己还是搞不定,呆在船头绝望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船再划下水去,子龙要糟糕。又是飞哥来解决的问题。
4、老年战5韩,无名下将,没看头。感觉5韩不怕长板将军大名,有点不合情理。
5、最后的征战:被困叹息,哀叹丢人,被小关张所救,再战,又败给小姜,可怜啊,最后欺负了曹遵、万政什么的鸟人,算是勉强以胜利OVER告别人世。。。

对赵云的儿时印象:有功夫,但个性不怎么猛。总是在失利、被动、绝望、叹息中杀出重围。跟项羽大哥临死前还要表演下冲锋杀人的技术没法比。跟高宠没法比,甚至跟岳云小韩都不能比,那俩小家伙,在敌营穿来转去的讲礼貌,视敌人如无物。

相比较,而张飞的大喝,是可比项羽、岳飞传英杰的,而且独具特色,在吓人方面无人能出张飞之右。项羽不过把个单人给吓退。张飞吓退一大窝。马超追的曹操割胡子,也是痛快的厉害,这种豪情,子龙何曾有过?长板坡老罗也不舍得写写他直冲曹操,曹操弃袍逃跑?

吕布需要关张刘合力来搞定,马中赤兔、人中吕布没的说的强啊。赵云就离的远了。是个专欺负无名下将的高手,遇到姜维就没辙,甚至拿周善,孙MM(那时还不叫孙尚香)都没什么秒杀、吓晕之类的超强绝技来镇压,只能发呆。

除3国演义外。能影响俺判断的只有京戏了。京戏里赵云的行头不错,小白脸,银衣服,背上许多旗子,耳朵旁挂着很飘逸的布带子。感觉还好啦,不错的俊人。但是没有吕布的野鸡尾巴帅,吕布靠那两根长长的尾巴,无争议的是帅气第一。关公张飞的形象实在不敢恭维。无法接受哈。

那么视觉效果,吕布1赵云2。武力效果吕布1张飞2其他高手云集,连关2都排不到3,黄忠在关2后,魏延在黄忠后,赵云比关2黄忠更靠后,跟魏延大概有得比,不过魏延笨笨的,劫无名下将之寨都失败,智力远不如赵云。

结论:KOEI影响的子龙人气。如果真能刨开去KOEI的影响,恐怕小赵FANS远没这么多。什么“受万众欢迎的赵云,是万众心目中理想完美的赵云”扯淡去吧。

单看演义,我没喜欢上小赵。单看戏剧,我喜欢吕布,然后是周瑜。虽不能接受关张的形象,但也不喜欢那个穿的实在繁复臃肿的白脸赵云,赵云的京剧扮相基本等于穆桂英,只是头上少了几个红色绒线团而已。赵的都是蓝的吧。没穆大姑娘的彩色好看。而且穆大姑娘也有漂亮的野鸡尾巴。

大了以后,知道看三国志,知道了关张马黄赵的排序。感觉罗老的三国,既要写好赵云,就要写强他长板坡、救阿斗2大功勋。但又不能让他比关张马厉害,只能让他和老黄持平。我觉得老罗是先定好了要让他排蜀汉第5,然后写帅他的长板,写丑他的截江,以后的5韩、哀叹这些,都是刻意打压赵云。务必达到让他老老实实和黄忠一起呆关张马后面的效果。

这是我对演义作者写作思路的猜测了。如果这猜测成立的话。我想。单凭看演义,是不大可能FANS上这个做什么事都有点软的高手的,尤其娶媳妇那件事,感觉是个被人玩的主。先不肯娶人嫂子,有点方脑壳,被诸葛亮跟刘备善意的笑了下,又把赵范弄成了桂阳太守,这表示赵范不是坏人,是子龙狭隘%$#^&当然,长大以后知道刘备是可以用歹人当官的,安抚嘛也谅他不敢做反。这里说的不是小时候么。难道有谁是20岁以后才看演义才FANS上赵云的?

凭戏剧形象,我看也很难FANS上他。

所以,,,游戏,日本人,,,是他们捧红的这帅哥。

评书、野史、连环画

敢情这位是一样也不看的  

去旧书摊上找本三国的小人书看看
那个赵子龙可是比KOEI的任何一个赵云都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穿窬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6817
注册 2004-4-16


发表于 2006-1-20 16:1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天宫公主于2006-01-19, 17:50:49发表
演义中其实并没有遮盖赵云狂傲自大的一面.

例子有三:

1. 汉中之战里, 诸葛亮点黄忠, 严颜两人打张郃. 别人看不起这两位老头倒也算了, 一向谦虚谨慎的赵云倒也跟着起哄. 请看原文: 赵云谏曰:“今张郃亲犯葭萌关,军师休为儿戏。若葭萌一失,益州危矣。何故以二老将当此大敌乎?”孔明曰:“汝以二人老迈,不能成事,吾料汉中必于此二人手内可得。”赵云等各各哂笑而退。 赵云此谏本身就已经对二老有了偏见, 诸葛亮解释完了, 他却哂笑而退, 明显是对解释不服. 再看下文, ...次日,二将又战,黄忠又败退二十里;二将迤逦赶上。次日,二将兵出,黄忠望风而走,连败数阵,直退在关上。二将扣关下寨,黄忠坚守不出。孟达暗暗发书,申报玄德,说:“黄忠连输数阵,现今退在关上。”玄德慌问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将骄兵之计也。”赵云等不信。 黄忠用骄兵之计, 看来瞒过的不仅仅是张郃, 连赵云都一块被骗了. 更有甚之, 连诸葛亮解释以后, 赵云还是不信... 最后的结果大家当然也都清楚.

2. 在北伐中原的过程中, 赵云吃过两次败丈. 一次是天水遇姜维, 这个自然不好怪罪于他, 毕竟开始连诸葛亮都被此人算计了. 还有一次就是败于夏侯楙的军师程武, 这个无论如何都应该是赵云的轻敌造成的. 请看: 芝在马上谓赵云曰:“昨夜魏兵大败而走,今日复来,必有诈也。老将军防之。”(评: 邓芝之前是警告过的!) 子龙曰:“量此乳臭小儿,何足道哉!吾今日必当擒之!”便跃马而出。(评: 不考虑考虑人家为什么还来, 明显是轻敌了!) 魏将潘遂出迎,战不三合,拨马便走。赵云赶去,魏阵中八员将一齐来迎。放过夏侯楙先走,八将陆续奔走。赵云乘势追杀,邓芝引兵继进。赵云深入重地,只听得四面喊声大震。。。却才卸甲而坐,月光方出,忽四下火光冲天,鼓声大震,矢石如雨,魏兵杀到,皆叫曰:“赵云早降!”云急上马迎敌。四面军马渐渐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马皆不能向前。云仰天叹曰:“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要不是后来关兴, 张苞赶到, 一代偶像就也许真的就这么完了.

3. 最看不起眼的, 同时也是最能反映问题的是最后这一例. 汉水之战那回有这么一段: 云喝曰:“休闭寨门!汝岂不知吾昔在当阳长坂时,单枪匹马,觑曹兵八十三万如草芥!今有军有将,又何惧哉!”比较一下长板坡的描述: 操教各部下精选五千铁骑,星夜前进,限一日一夜,赶上刘备。大家看了, 赵云当年在长板, 无非只冲突了五千人的战阵, 到了汉水居然被他吹成八十三万. 武力排第几先不说, 吹牛绝对能排第一.

对于赵云的粉丝们, 你们当然有权利选择你们的偶像, 而且你们也没有义务解释原因. 但我只想说的是, 赵云不知道什么时候给了大家"谦恭"的印象, 但此人在这方面做的有时也许还没有关羽, 张飞好.

1、不谨慎?起哄?和这个有联系么。刘备不一样对黄忠守关没把握
(PS:其实赵云挺冤的,经常作别人陪衬,这里要突出黄忠、诸葛之能,周围又没有其他有份量的人物,只好又牺牲老赵了)

2、人老了,犯点昏,再正常不过

3、断章取义
操教各部下精选五千铁骑,星夜前进,一日一夜,赶上刘备。大军陆续随后而进。
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是谁。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
轻骑突进的时候还带仪仗,老曹还真有雅兴

4、张飞义释严颜,关羽倒是对哪个名士谦恭了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穿窬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6817
注册 2004-4-16


发表于 2006-1-27 02:5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别的不说了,轻骑突进时居然连"青罗伞盖、旄钺旌旗"都带上的,还真是闻所未闻。
楼上将毛、罗本中的大量文字、赞诗故意忽略掉,凭推断去给演义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定性,真是可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穿窬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6817
注册 2004-4-16


发表于 2006-1-28 03: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天宫公主于2006-01-27, 23:36:23发表
没有83万赵云在汉水就是欺骗. 至于为什么欺骗, 我把这点想象空间留给赵粉们吧.

我从来没有反对过你们提出的种种解释, 但我要提醒的是这些解释永远是解释... (解释和*事实*是有差别的)

此处*事实*定义为三国演义正文中直接的文字描述.

三国演义正文中直接的文字描述的"事实"是赵云在百万军中几进几出,杀死曹营"名将"五十

至于曹操的大军两日一夜赶不到长坂,那才是"解释"吧


正如天宫娘娘所说,这些解释永远是解释... (解释和*事实*是有差别的)


就像魏延和文聘打一架的工夫荆州城里就跑出十万百姓,上次也有人质疑,但这个就是作者在书中描写的"事实"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7 09:2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05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